可定位控制之汽车遮阳卷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006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定位控制之汽车遮阳卷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汽车遮阳卷帘,特别是指一种可定位控制帘布于所须之遮阳长度。
一般常用之汽车遮阳卷帘大都如


图1、2所示,分别为立体分解图及剖视图,其主要系设有一轴杆10,系设呈一圆管状、左、右两侧各凹设有一嵌槽100、101,该轴杆10下方则固接有一帘布102;二轴套11、12,系套持于轴杆10左、右两端,其中一轴套11系设呈一三段式递缩状之套杆110、111、112,其中位于中间之套杆111上设有一嵌块113、及一凹槽114,又轴套11中心贯穿有一穿孔115,而于另一轴套12系设为两段直径大、小不同之套杆120、121,其中较大套杆120中心凹设有一圆凹孔122,另一较小套杆121上则突设有一嵌块123;一撑杆13,其系穿设于轴杆10与轴套11内,其左端系设为一平板状凸柱130,右端则设有一夹槽131;一卷簧14,系套设于撑杆13上,而左端套入轴套11之套杆112上,其左、右两端各形成有一弯钩140、141;两侧盖15、16,系套合于两轴套11,12上,于左、右两侧盖15、16上方分别设有一圆孔150、160,其内壁上缘分别设有一弧凹槽151、161,于左侧盖15内侧中心突设有一孔柱152,于该孔柱152凹设有一恰可供撑杆13之平板凸柱130穿设之长方形凹孔153,而于右侧盖16内侧中心突设有一恰可穿入轴套12之圆凹孔122之圆杆162;一盖板17,系套合于两侧盖15、16内,其左、右两侧系设成可套入侧盖15、16之弧凹槽151、161之弧片170、171,及其对应侧盖15、16上之圆孔设有两螺孔172、173,又于上盖板17两侧之适当位置设有两螺孔174、175;二挂钩18、19,系螺设于上盖板17上,该等挂钩18、19系设有一圆孔180、190及两呈Ω状之挂孔181、191;组合时,先将卷簧14套入撑杆13上,再把轴套11藉由其穿孔115而套入撑杆13上,要把卷簧14之一端弯钩141设入于撑杆13夹槽131内,而另一弯钩140则设入套杆111之凹槽114内,再将撑杆13连同卷簧14一同穿入轴杆10内,并将套杆111及其嵌块113对正设入轴杆10及其嵌槽100内,如此,便可将轴套11套定持于轴杆10上,而另一轴套12系将套杆121套入轴杆10内,而使得轴套12套持于轴杆10上,再将挂钩18、19分别以一螺丝N1、N2穿过圆孔180、190而螺固于上盖板17之螺孔174、175内,是可将挂钩18、19螺固于上盖板17上,再把左侧盖15内侧及其中央长方形凹孔153对正套入轴套11之套杆110及撑杆13左端之平板凸柱130,又把上盖板17之左端弧片170设入左侧盖15内缘之弧凹槽151内,再以一螺丝N3穿过侧盖15之圆孔150而螺固于上盖板17之螺孔172上,最后将右侧16内侧中央之圆杆162及内缘上之弧槽161分别对正套合于轴套12之圆凹孔122及上盖板17之右端弧片171,并藉由螺丝N4穿过侧盖16之圆孔160而螺固于上盖板17之螺孔173上,如此,便完成组合手续。
然,上述现有汽车遮阳卷帘,当向下拉动帘布102至遮阳位置时,卷簧14即形成弹性卷缩,此时,帘布102虽挂持于汽车玻璃之吸盘上,却由于卷簧14仍呈卷缩状态,倘若于巅坡路面上行驶时,极易肇成帘布102将吸盘向上拉起并迅速弹性回卷之不良现象,甚者,更有肇成汽车内之人员头部遭受击伤之虞。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依使用者所须之遮阳长度,迅速方便地控制帘布。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特征,系在于轴杆之右侧轴套与侧盖之相对处,分别设有一可相互契接之卡齿,而轴套右方系设有一圆凹槽,侧盖中央处则设为一通口,该通口前方并设有一口径较大之槽口,后方则设有一呈碗状之凹槽,且于该侧盖之通口内嵌入有一压杆,该压杆中端处则突设有一钩体,末端则设有一与上述碗状凹槽同形之压板。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功效,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说明如下
图1系现有汽车遮阳卷帘之立体分解图,图2系现有汽车遮阳卷帘之立体剖视图,图3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图4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剖视图,图5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动作示意剖视图。
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其主要设有一轴杆2,系设呈圆管状,左右两侧边上分别设有一嵌槽20、21,下方则夹设有一帘布22;二轴套3、4,系分别嵌持于轴杆2之左右侧端,其中一轴套3之中心系设为一贯穿之通孔30,又轴套3之管柱31上分别设有一槽孔310及一凸条311,另一轴套4左侧端上突设有一凸条40,又该轴套4右侧端则设有一环状卡齿41及一圆凹槽42;一撑杆5,系设于轴杆2内,其左侧端系设呈平板状凸柱50,并贯穿轴套3之通孔30,右侧端则设有一夹槽51,一卷簧6,套持于撑杆5上,右方系钩设于撑杆5之夹槽51内,左方则钩设于轴套3之槽孔310内;二侧盖70、71,系分别套盖于轴杆2之左右侧端上,其中一侧盖70内壁并设有一圆柱700,该圆柱内侧设有一凹槽701,又侧盖70内壁并设有一弧形槽702及贯穿顶部之圆孔703,另一侧盖71内壁中央亦突设有一圆柱710,该圆柱710侧边系设为一圆形卡齿711,中心则设为一贯穿之通口712,该通口712前方则设有一口径较大之槽口713,后方则设有一呈碗状之凹槽714,该侧盖71内壁并设有一弧形槽715及一贯穿外缘之圆孔716;一压杆8,系嵌持于侧盖71之通口712内,近中端处突出有一环形钩体80,末端则设有一与上述碗状凹槽714同型之压板81;一盖片9,系嵌持于左右二侧盖70、71之弧形槽702、715内,其左右端分别设有一圆孔90、91,该二圆孔上并分别嵌扣有一挂钩92、93,该一挂钩92、93前端下方处系分别突出有一一体成型之弹性嵌扣920、930。
组合时,仅须先将先卷簧6套穿于撑杆5上,次将卷簧6一端钩设于撑杆5右端之夹槽51上,一端则钩设于轴套3之槽孔310内,又撑杆5左端凸柱50系贯穿轴套3之通孔30,并嵌定于侧盖70之凹槽701内,再将二轴套3、4分别嵌入轴杆2之左右侧端上,则该二轴套3、4上之凸条311、40即可稳定嵌持于轴杆2之嵌槽20、21上,另将二侧盖70、71套持于盖板9之左右侧端上,并分别设由一挂钩弹性嵌扣于盖板9之圆孔90、91上,最后,再将压杆8压入侧盖71之通口712内,则压杆8中端之钩体80即可稳定钩于槽口713上,而压杆8之前端81即顶持于轴套4之圆凹槽42上,此时,轴套4右侧卡齿41即受卷簧6之弹性作用而恒与侧套71之卡齿711保持契接状态(即如图4所示)。
使用时(请同时参阅图4、5所示),仅须向左按压压杆8,则压杆8前端82即顶移轴套4,并使轴套4与侧盖71上之卡齿41、711分开一适当距离,而不相契接,此时,轴杆2即向左方移位,由于轴套3与侧盖70之间预设有一空间A0,故当轴套3移动至与侧盖70相贴切时,则卷簧6即呈弹性伸张,如此,使用者即可向下拉动帘布24至所须遮阳之长度,倘欲定位时,使用者仅须松放压杆8,则卷簧6即迅速恢复弹性紧缩状态,同时,轴套3与轴杆2即受卷簧6之弹性引动而向右方移位(如图4所示),则轴套4右侧端之卡齿41即与侧盖71之卡齿711形成契接,如此,轴杆2即受限制,而夹持于轴杆2上之帘布24即可定位于所须之遮阳长度。
故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确具有以下诸优点(一)可迅速且方便地将帘布定位于所须之遮阳位置,而不虞帘布向上卷弹之危险。
(二)装配简易、方便,且使用更为理想、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确能达到所预期之使用目的及功效,且更较习用者为之理想、实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可定位控制之汽车遮阳卷帘,包括有一轴杆,系呈圆管状,其左右两侧边上分别设有一嵌槽,下方则夹持有一帘布;二轴套,系分别嵌持于轴杆之左右侧端上,左侧轴套之中心系设为一贯穿之通孔,又该轴套之管柱上并分别设有一槽孔及一凸条,另右侧轴套之左侧端上亦突设有一凸条;一撑杆,系设于轴杆内,左侧端系设为平板状之凸柱,并贯穿上述左侧轴套之通孔,右侧端则设有一夹槽;一卷簧,系套设于撑杆上,其右方系钩设于撑杆之夹槽内,左方则钩设于上述左侧轴套之槽孔内;二侧盖,系分别套盖于轴杆之左右侧端上,其中左方侧盖之内壁中央突设有一圆柱,圆柱内则设有一凹槽,又该侧盖内壁设有一弧形槽及一贯穿顶部之圆孔,另右方侧盖内壁亦设有一弧形槽及一贯穿顶部之圆孔;一盖片,系呈弧形状,系设由二挂钩嵌定于上述二侧盖之弧形槽之间;其特征在于轴杆之右侧轴套与侧盖之相对处,分别设有一可相互契接之卡齿,而轴套右方系设有一圆凹槽,侧盖中央处则设为一通口,该通口前方并设有一口径较大之槽口,后方则设有一呈碗状之凹槽,且于该侧盖之通口内嵌入有一压杆,该压杆中端处则突设有一钩体,末端则设有一与上述碗状凹槽同型之压板,如此,藉由按压压杆,则轴套与侧盖即分离,而不再形成卡接,此时,即可依所须遮阳之面积拉动帘布,及至定位处时,仅须松放压杆,则轴套即受卷簧的弹性作用而回复至原位,同时,轴套后方之卡齿即与侧盖前方之卡齿形成契接止动,则帘布即可迅速有效地被定位于所须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汽车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盖片左右两侧之挂钩,其后方系设有一弹性嵌扣,供可更为迅速且方便地压扣于盖片与侧盖之圆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定位控制之汽车遮阳卷帘,其主要是设由一轴杆、二轴套、一撑杆、卷簧、二侧盖、一压杆、一盖片及二挂钩等构件所组成,藉由按压压杆,则轴套与侧盖即分离,而不再形成卡接状态,如此,即可依所须遮阳之面积拉动帘布,及至定位处时,仅须松放压杆,则右方轴套即受卷簧之弹性作用而回复至原位,同时,该轴套即与侧盖形成楔接止动,则帘布即可迅速且有效地被定位于所需之位置。
文档编号B60J3/00GK2085323SQ91201020
公开日1991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17日
发明者李忠义 申请人:李忠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