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装式自卸车箱盖及启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1793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顶装式自卸车箱盖及启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装式自卸车箱盖及其启闭装置。
由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用汽车分会、专用汽车技术性能手册编委会编辑《专用汽车技术性能手册》P298-415、P600-604;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1990年6月出版,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编辑《国内外环卫机具产品、科技信息资料汇编》P4-P6给出的资料,可以将国内外自卸车(包括自卸垃圾车)的货箱结构形式归纳为1)无顶盖敞开式货箱,此类货箱在装运垃圾,泥砂等物料时,会沿途漂撒造成对空气、道路的污染,即使用蓬布盖上,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不美观;2)后装密闭式货箱此类货箱不能直接从垃圾库进行装料;3)垃圾桶提升装料密闭式货箱此类货箱只能用于使用垃圾桶收集垃圾的地方使用;4)顶装液压揭盖密闭式货箱此类货箱可以从垃圾库直装料,但是由于采用顶盖整体向前(车头方向)开盖a、开盖过程中,使整车在长度方向将增长2米以上,较易受到场地限制或发生交通事故;b、整个货箱顶部约有1/3不能揭开(为箱盖挡住)。5)顶装手工揭盖密闭式货箱此类货箱在箱顶局部开口,箱盖可分为两半,各与箱顶固定部位铰节,由于在装料前后,需人工爬上箱顶,将箱盖打开或关上,操作笨重费力,使用时,用户大多将箱盖取消不要,实际上又成为敞开式货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或弥补上述自卸车货箱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顶装式自卸车箱盖及启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措施实现。
箱盖沿车箱长度方向对称分为两半,箱盖在启闭装置作用下,能从中部向两边移动,实现全开,也能由两边向中部移动实现全闭。启闭装置由液压马达、传动系统、齿轮、齿条组成。齿条固连在箱盖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齿轮配合,齿轮由液压马达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如是传动机构共两组对称分布。
箱盖与箱体结合处均加密封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箱盖采用顶装式全开、全闭,开盖后整车不增加体积,克服了前述整体揭盖式顶装密封垃圾车的缺点,更适合于在垃圾库直接装料。实现了机动启闭箱盖的功能,减轻了劳动强度,解决了现有手工揭盖密闭车实际上多当作敞开式货箱使用的缺陷,弥补了后装式,垃圾桶提升装料车不能直接从垃圾库装料的不足,实现了全密闭式货箱,有利环境卫生。
以下给出附图,结合实施便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货箱前端视图图2是
图1的B-B放大视图图3
图1的A-A放大视图箱盖沿车箱长度方向对称分为两半,箱盖(9)在启闭装置作用下,能实现向两边的全开全闭。一半箱体两端固接支座(1)、(8),齿轮(2)、(7)分别传动齿条(3)、(6)作往复运动。箱体(10)前端的齿轮(2),由液压马达经蜗轮、蜗杆直接传动。后端齿轮(7)由前端齿轮(2)通过传动轴(5)传动,与前端齿轮(2)作同步回转,箱盖前后两端各固联有一导向滑槽(4),齿条(3)、(6)分别固联于滑槽(4)内。
开盖时,箱盖经齿轮齿条副传动,由内向外移动。当箱盖重心超过箱体外缘后,箱盖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绕齿轮(2)、(7)轴线旋转的附加运动。行程终了时,箱盖处于挨近货箱侧壁的位置。同理,关盖时,箱盖经齿轮齿条传动。开始时由下至上移动,随后产生绕齿轮(2)、(7)轴线旋转的附加运动,行程终了时,达到箱盖关闭。
液压马达的动力,由自卸车原有油泵提供,旋转方向,由手动换向伐控制。
以上传动机构共两组,对称分布。
箱盖与箱体结合处均加密封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顶装式自卸车箱盖及其启闭装置,箱盖沿车箱长度方向对称分为两半,其特征在于箱盖在启闭装置作用下能从中部向两边移动,实现全开,也能由两边向中部移动,实现全闭;启闭装置由液压马达、传动系统、齿轮、齿条组成,齿条固连在箱盖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齿轮配合,齿轮由液压马达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如是传动机构共有两组,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包括与液压马达相连的蜗轮、蜗杆箱、传动轴,传动轴两端由蜗轮、蜗杆箱及另一端箱体壁上的支座支承,前后齿轮键联于传动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箱盖前后两端各固联有一导向滑槽,齿条固联于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盖,其特征在于箱盖与箱体结合处的对应位置上有密封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装式自卸车箱盖及其启闭装置,启闭装置由动力驱动传动轴、齿轮,齿轮带动固接于箱盖的齿条,实现了箱盖由中部向两边全开,和由两边向中部全闭。本实用新型以机动启闭箱盖,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货箱全密封,特别适合从垃圾库装料,有利于环境卫生,美观、实用、方便,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文档编号B60J7/00GK2116610SQ9221415
公开日1992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31日
发明者杨运华, 邓世敏, 陈世庆 申请人:泸州机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