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系统的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291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吊系统的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吊系统的供电装置,其主要是在悬吊系统的行车滑轨侧端设对应的供电轨,以提供行车马达所需工作电源,又于供电轨上形成有防护翼片,以防止灰尘污染。
由於工业技术日益精进,许多以往必须完全依赖人力搬运操纵的作业,在今日均能够以机械取代,而生产线上的行车悬吊系统,即为一最显著的例子;一般生产单位的悬吊系统多在物料经过路线上方设置输送轨道供行车行经,行车上则借助马达提供吊架升降所须动力,至于马达的工作电源,目前的作法是将电源线延长至适当裕度,其长度并超出行程总长度,又于轨道上方设缆绳,其上设多数滑轮,以每隔适当长度分别悬吊该电源线,故行车行进时,即同时牵引缆绳上的电源线随着移动,以便于行进过程中持续提供行车上马达所需的工作电源;但是这些行车电源的供应方式实有显著的缺点。
按前述传统行车的电源供应方式,是以超过行程长度的电源线配合缆绳及多组滑轮悬吊以便于随行车移动,该电源线虽每隔适当长度以滑轮悬吊区隔,惟因行车频繁的来回移动,极可能造成电源线拉扯的不良现象,并可能影响行车的正常供电与应有运行,又该等行车于行程距离及路线安排因受制于电源线将有较大限制,而无法依厂房特性及实际工作需要予适当设计,故现有行车的供电方式实有显著缺点仍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电源线长度限制的悬吊系统供电装置,其主要是在悬吊系统的滑轨侧端适当处设置对应的供电轨,供电轨设有三组具导电铜片并与电源连接的轨槽,该行车上以一导电元件于其上滑行,以供应电源予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吊系统的供电装置,其具有可防止灰尘污染的供电轨结构,该供电轨的各轨槽外侧分别形成有可相对盖合的翼片,可防止灰尘污染电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吊系统的供电装置,其主要包括有滑轨、行车及供电轨等,其中该行车是由机械箱、马达、吊架及滑轮等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该供电轨是通过固定架以适当间距固设于滑轨侧端适当处,并将对应于行车的机械箱上方,其底面分别形成三组轨槽,轨槽内侧顶端分设有连接电源的导电铜片;该行车的机械箱上端侧壁上固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有分别对应各轨槽的三组导电元件,其一端设有夹制部,与固定杆夹固,另端枢设有一具铜块的导电部,抵触于各轨槽构成电力传输,以提供马达所需工作电源。
前述悬吊系统的供电装置,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该供电轨的轨槽两侧下端形成有可相对闭合的翼片,以此与外界隔离,防止受灰尘污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所列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是在悬吊系统的滑轨侧端设置电轨,并于行车上设与马达连接的导电元件,其于行车行进时,通过导电元件与电轨构成电力传输,以供应行车马达的工作电源,以该电源供应方式可彻底改善现有天车受制于电源线,影响其正常操作及配置设计的缺点。
2.又本实用新型于供电轨的轨槽两侧下端分别形成可相对闭合的翼片,其无论行车经过与否,均可使轨槽内保持与外界隔离,有效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污染,并可避免导电铜片暴露在外所造成的触电意外。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部分,首先请参阅
图1所示,为一行车悬吊系统,其主要包括有滑轨10、行车20及供电轨30等,其中该行车20是由机械箱21、马达22、吊架23及滑轮24等构件组成,其通过滑轮24带动整组行车20於滑轨10上滑行,并由马达22提供吊架23升降悬吊的动力,由於滑轨10与行车20的组合结构与现有的大致相同,且非本实用新型的标的所在,故不在此多加赘述。
该供电轨30是设於滑轨10侧端适当处,并对应於行车20的机械箱上方,又供电轨30是由绝缘的塑料材料构成,其两侧端分别形成有扣缘301,再滑轨10于每隔适当间距处分设有一固定架11,固定架11另端螺设有一冂形扣座12,该扣座12是以绝缘材料构成,其恰可扣合于供电轨30上,又扣座12两侧底端分别形成有勾块120,其可对应勾扣供电轨30两侧的扣缘301,以便于将供电轨30固设于滑轨10的侧端。
又供电轨30底面分别形成三组呈冂形状的轨槽31,轨槽31内侧顶端分设有片条状的导电铜片32(请配合叁阅图2所示),该三组导电铜片32并分别连接至三相电源上;又各轨槽31两侧下端以软橡胶分别形成有可相对闭合的翼片33,于常态下,各轨槽31可借助两侧翼片33的闭合与外界隔离,防止受灰尘污染;再请参阅
图1,该行车20的机械箱21上端侧壁固设有一固定杆210,固定杆210设有三组导电元件40(图式中仅以一组表示),该导电元件40并分别对应于供电轨30的各轨槽31,其一端设有夹制部41,可藉以夹固于固定杆210上,其另端枢设有一导电部42,导电部42上并设有铜块43,其中该夹制部41与导电部42本体间连设有一弹簧44,以克服导电部42下垂的惯性,又该导电元件40主要是以其导电部42顶制于供电轨30的轨槽31上,并使导电部42上的铜块43与轨槽31内的导电铜片32触接,以构成电力传输,该导电元件40再以导线(图中未示)连接至马达22,以提供其工作所需电源;另请参阅图2,该供电轨30于行车20未经过前,各轨槽31借助两侧下端的翼片33相对闭合而呈封闭状,即如图左侧所示的轨槽31态样,待行车20通过,其导电元件40的导电部42将顶开轨槽31两侧的翼片33,以便滑行其间,而翼片33借助本身具备的弹性回复平贴于导电部42上的铜块43两侧壁如图右侧所示的轨槽31态样,以期于行车20通过期间,仍使各轨槽31与导电元件40间维持封闭状。
而为配合使用于不同电流规格的实际需要,该电轨本体30及其内部的导电铜片32可为其他实施例状态,首先如图3所示,该供电轨30仍分别形成有轨槽31及翼片33,惟内部所设的导电铜片32的截面呈工形体,该导电铜片32并被包覆于供电轨30内部;又如图4所示,该供电轨30呈中空状,其内部套设有一导电条块34,该导电条块34上端形成有凹槽340,其底部则呈内凹锥状,以该种结构型态可适用于大电流,并可减少行车20通过时所造成的磨擦损耗。
权利要求1.一种悬吊系统的供电装置,其主要包括有滑轨、行车及供电轨等,其中该行车是由机械箱、马达、吊架及滑轮等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该供电轨是通过固定架以适当间距固设于滑轨侧端适当处,并将对应于行车的机械箱上方,其底面分别形成三组轨槽,轨槽内侧顶端分设有连接电源的导电铜片;该行车的机械箱上端侧壁上固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有分别对应各轨槽的三组导电元件,其一端设有夹制部,与固定杆夹固,另端枢设有一具铜块的导电部,抵触于各轨槽构成电力传输,以提供马达所需工作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悬吊系统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电轨的轨槽两侧下端形成有可相对闭合的翼片,以此与外界隔离,防止受灰尘污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吊系统的供电装置,其主要是在悬吊系统的滑轨侧端适当处设置对应的供电轨,供电轨设有三组具导电铜片的轨槽,该导电铜片分别连接于三相电源,通过行车上所设导电元件于其上滑行,传输电源提供马达的工作电源,又,供电轨的各轨槽外侧分别形成有可相对盖合的翼片,以防止灰尘污染供电轨。
文档编号B60L5/38GK2149698SQ9320203
公开日1993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20日
发明者廖宪章 申请人:廖宪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