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液压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936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式液压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动机构,确切地说是一种复合式液压制动装置。
目前国内载货汽车和客车主要采用两种型式的双回路液压制动装置。一种是采用真空增压器的装置,另一种是采用真空助力器的装置。
上述两种装置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其制动力矩均无法满足总质量为7~10吨的载重汽车及总长度为8~10米的客车对制动性能的要求。此外上述两种装置在使用中均有脚踏板感觉沉重、制动反应滞后等不足。
中国专利CN2209077Y公开了一种衡压式全自动汽车应急制动装置,该装置主要由联动于车辆制动踏板、制动总泵臂的滞后开闭式截止阀,弹簧储能室组成,当车辆制动系统突然故障导致刹车失灵的瞬间,截止阀自动指令弹力储能室工作,实现应急制动,确保车辆行驶安全。再如中国专利CN2229390Y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安全刹车,在该刹车装置上,有支架(2),安装于支架上的拨杆(7)安装于支架(2)上的锁销(1)控制;通过油门踏板(12)压迫油门压杆(13),使曲轴(11)转动,带动推杆(15),推动曲臂拨杆(16),拨动锁钥(1),起动拨杆(7),压下离合器踏板(8)和刹车踏板(10),完成刹车。再如中国专利CN2234385Y公开了一种汽车紧急制动楔,它是由安装于车底部及大梁上的传动杆(1)及操作手柄(2)、摇架(4)、凸轮架(3)和弧形制动楔(5)等构成。使用本装置,再辅以原有的脚刹,大大缩短了刹车距离,制动效果极佳。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满足总质量为7吨~10吨的载货汽车和总长度为8米~10米的客车对制动性能要求,操作轻便,制动反应灵敏的复合式液压制动装置。
实现上述宗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复合式液压制动装置,由踏板操纵机构、贮液壶、真空助力器带串联制动总泵总成、真空泵、真空筒、真空增压器总成和制动器总成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真空助力器带串联制动总泵总成与左、右前制动器总成之间设有一前真空增压器总成;在真空助力器带串联制动总泵总成与左、右后制动器总成之间设有一后真空增加器总成;上述总成之间均通过液压管路连接;真空筒一端的真空管路分成三支路,分别与真空助力器带串联制动总泵总成、前真空增压器总成和后真空增压器总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三方面的优点一、该制动装置由于采用了将真空助力器和真空增压器联合使用,将制动踏板力经过两级放大可以产生足够大的制动力矩,以满足6吨~10吨听载货汽车和总长度为7米~10米的客车对制动性能的要求。
二、该制动装置经过在总长度为8米的客车上试验,制动性能满足有关法规要求,且使用时踏板感觉轻便,制动反应灵敏。
三、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布置紧凑,工艺性好,安装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可见,该复合式液压制动装置,包括制动踏板操纵机构7、贮液壶1、真空助力器带串联制动总泵总成2、真空泵4、真空筒5、真空增压器总成和制动器总成。
真空助力器带串联制动总泵总成2通过一条液压管路12与前真空增压器总成9联接,前真空增压器总成9又与右前制动器总成3、左前制动器总成8连通;通过另一条液压管路12与后真空增压器总成10联接,后真空增压器总成10又与右后制动器总成6、左后制动器总成11连通。真空泵4通过真空管路13与真空筒5连通,真空筒5的另一端真空管路13分成三支路,分别与真空助力器带串联制动总泵总成2、前真空增压器总成9和后真空增压器总成连接。
使用中,驾驶员对踏板施加的控制力(即踏板力)通过制动踏板机构7传递到真空助力器2,经真空助力器2一级放大后推动串联总泵活塞使总泵内的制动液以较高的压力分别输送到前、后真空增压器9、10的辅助缸内,经前、后真空增压器9、10的二级增压后再分别输送到左、右前制动器总成8、3和左、右后制动器总成11、6的制动轮缸,制动轮缸的活塞推动制动蹄产生制动力矩使汽车制动。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液压制动装置,由踏板操纵机构、贮液壶、真空助力器带串联制动总泵总成、真空泵、真空筒、真空增压器总成和制动器总成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真空助力器带串联制动总泵总成与左、右前制动器总成之间设有一前真空增压器总成;在真空助力器带串联制动总泵总成与左、右后制动器总成之间设有一后真空增加器总成;上述总成之间均通过液压管路连接;真空筒一端的真空管路分成三支路,分别与真空助力器带串联制动总泵总成、前真空增压器总成和后真空增压器总成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液压制动装置。该机构解决了国内现有液压制动装置无法满足总质量为7吨~10吨的载重汽车及总长度为8米~10米的客车对制动性能的要求。该机构的特征在于真空助力器与左、右前制动器总成之间设有一前真空增压器总成;在真空助力器与左、右后制动器总成之间设有一后真空增加器总成,上述总成之间均通过液压管路连接。经过在总长度为8米的客车上试验,制动性能满足有关法规要求,且使用时踏板感觉轻便,制动反应灵敏。
文档编号B60T13/46GK2283012SQ9624759
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0日
发明者安进, 尹晋宪, 查保应 申请人:安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