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的前风窗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084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客车的前风窗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的前风窗框架,尤其适用于内置顶灯的客车。
目前,一种形式客车的前风窗框架为只有一个前风窗窗口,当装上挡风玻璃后,就成为只有一个全景的的前风窗的客车,可使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有一个较广阔的视野,以增加行车的安全性。另一种形式客车的前风窗框架上设有鼻梁,所以前风窗框架上具有司机前风窗窗口和第二前风窗窗口,并为互相对称。当装上挡风玻璃后,这种客车具有两个对称的前风窗,便于安装和降低成本。但由于这两种客车的前风窗的内倾角较小,所以在车辆行驶中,客车内部的顶灯以及乘客身上或车内的其它设备的反光物所产生的直射光线,射在前风窗的内侧面上,而前风窗又会反射车内的直射光线,并且这些直射光线所形成的反射面会随着前风窗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这样前风窗的内侧面形成车内的反射光刚好反射到司机的视线内,故车内的反光物会造成司机的眩目,尤其在夜晚更增加了司机在行驶中的困难。其次,为防止车辆内部反射光对司机造成的眩目,必须要加大前风窗的内倾角,这样,客车前风窗的上部空间比前风窗的下部要小的多,而设置在前轴前部的前乘客门要有一定的宽度,来满足乘客能安全上下车,所以前风窗的内倾角越大,前乘客门开启的宽度就越窄,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为使前乘客门保持标准宽度,就必须把前乘客门向后移动,这样就要加长车辆的前悬,造成客车在上坡或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客车的前部很容易被地面撞坏,影响车辆的通过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防止车辆内部反射光对司机造成的眩目,又可避免前风窗后倾角增加后而影响前乘客门位置的前风窗框架。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的前风窗框架,具有鼻梁、司机前风窗窗口和第二前风窗窗口,司机前风窗窗口的玻璃面与垂直于车辆纵向轴线的铅垂面的内倾角为α,且15°≤α≤30°,第二前风窗窗口的玻璃面与垂直于车辆纵向轴线的铅垂面的内倾角为β,且3°≤β≤8°。
本实用新型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后的优点是由于司机前风窗窗口的玻璃面与车辆纵向轴线的铅垂面构成的的内倾角为15°≤α≤30°,所以当司机前风窗窗口装上挡风玻璃后,使车辆内部的顶灯以及乘客身上或车内的其它设备的反光物所产生的直射光线,经司机前风窗的内侧面能反射到司机的视线下部,这样,车辆内部的反射光不会造成司机的眩目,提高了司机在夜晚行驶中的安全性。其次,第二前风窗窗口的玻璃面与垂直于车辆纵向轴线的铅垂面的内倾角为3°≤β≤8°,其内倾角小于司机前风窗的内倾角,所以当第二前风窗窗口安上玻璃后,使得司机前风窗与第二前风窗不对称,从而保证客车一侧的第二前风窗的上部有足够的空间,这样既不需要把前乘客门向后移,也不需要增加车辆的前悬,就可使前乘客门达到标准的宽度,满足乘客的安全上下车,同时也不会影响车辆的通过性。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客车的前风窗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
图1的B-B剖面图。
图4是
图1的C-C剖面图。

图1~4所示的一种客车的前风窗框架,具有鼻梁(3)、司机前风窗窗口(4)和第二前风窗窗口(1),司机前风窗窗口(4)的玻璃面与垂直于车辆纵向轴线的铅垂面的内倾角为α,且15°≤α≤30°,当司机挡风玻璃(8)通过密封条(7)装在司机前风窗窗口(4)上后,车辆内部的反光物所产生的直射光线,经司机前风窗的内侧面能反射到司机的视线下,因而可避免车辆内部的反射光造成司机的眩目。
第二前风窗窗口(1)的玻璃面与垂直于车辆纵向轴线的铅垂面的内倾角为β,且3°≤β≤8°,第二前挡风玻璃(10)通过密封条(7)装在第二前风窗窗口(1)上,使司机前风窗与第二前风窗不对称,这样由于第二前风窗的内倾角小于司机前风窗的内倾角,保证客车一侧的前风窗上部有足够的空间,不影响前乘客门的的位置。
如图4所示的前风窗框架,司机前风窗窗口(4)侧部的鼻梁(3)及立柱(5)在车辆长度方向有一定的宽度,且下端窄,向上逐渐加宽,以便支撑内倾角度大的司机风窗。
如图4所示的前风窗框架,鼻梁(3)与车辆纵向铅垂面的夹角为γ,且20°≤γ≤35°,司机前风窗窗口(4)侧部的立柱(5)与车辆纵向铅垂面的夹角为θ,且20°≤θ≤35°,这样前风窗框架上的鼻梁(3)及立柱(5),可尽量减少对司机视线的阻碍。
如图2所示的前风窗框架,司机前风窗窗口(4)的玻璃面与第二前风窗窗口(1)的玻璃面的内倾角之差α-β≥7°。

图1、2、3所示的前风窗框架,在前风窗框架的上部具有凸面,且凸面上设有窗口(6),窗口(6)通过密封条(7)与显示玻璃(9)装连,并可在窗口(6)内放置路牌,方便乘客识别车辆的车次。

图1所示的前风窗框架,在司机前风窗窗口(4)的下部及第二风窗窗口(1)下部设有平台(2),方便雨刷器的安装。
权利要求1.一种客车的前风窗框架,具有鼻梁(3)、司机前风窗窗口(4)、第二前风窗窗口(1),其特征在于a、司机前风窗窗口(4)的玻璃面与垂直于车辆纵向轴线的铅垂面的内倾角为α,且15°≤α≤30°;b、第二前风窗窗口(1)的玻璃面与垂直于车辆纵向轴线的铅垂面的内倾角为β,且3°≤β≤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风窗框架,其特征在于司机前风窗窗口(4)侧部的鼻梁(3)及立柱(5)在车辆长度方向有一定的宽度,且下端窄,向上逐渐加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风窗框架,其特征在于鼻梁(3)与车辆纵向铅垂面的夹角为γ,且20°≤γ≤35°,司机前风窗窗口(4)侧部的立柱(5)与车辆纵向平面的夹角为θ,有20°≤θ≤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风窗框架,其特征在于司机前风窗窗口(4)的玻璃面与第二前风窗窗口(1)的玻璃面的内倾角之差α-β≥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前风窗框架,其特征在于在前风窗框架的上部,具有凸面,且凸面上设有窗口(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前风窗框架,其特征在于司机前风窗窗口(4)及第二前风窗窗口(1)的下部设有平台(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的前风窗框架,尤其适用于内置顶灯的客车。该客车的前风窗框架上具有鼻梁、司机前风窗窗口、第二前风窗窗口,司机前风窗窗口的玻璃面与垂直于车辆纵向轴线的铅垂面的内倾角为α,且15°≤α≤30°,第二前风窗窗口的玻璃面与垂直于车辆纵向轴线的铅垂面的内倾角为β,且3°≤β≤8°。这样既可防止车辆内部反射对司机造成的眩目,又可避免前风窗后倾角增加后而影响前乘客门位置的前风窗框架。
文档编号B60J3/00GK2307694SQ9723681
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2日
发明者陈明, 钱灿兴, 贺国新, 柴浩 申请人:常州长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