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罩式排档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383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罩式排档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尤其涉及一种全罩式排档锁。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336604“汽车排档杆头的上锁构造”专利,其包括排档杆,由顶部供杆头结合,且以一动作钮可以被控制杆的压块压接,排档杆顶端有一钩,钩可限制一偏心杆不能上升;杆头,由一直孔被结合在排档杆顶部,以一横孔设环墙区分成二容室,一容室容入控制杆,另一容室容入锁具,且二容室各以导槽供其压块及梢卡入,以限制其成直线运动;控制杆,被置入在杆头的横孔其一容室,以压块可卡在杆头的导槽,及可压迫排档杆动作钮,由一端设孔供锁具的锁心通过,以一限制槽供锁心的导杆卡入,限制槽设有环槽及直槽,控制杆另端被弹性元件顶推,锁具,梢卡设在杆头的导槽,使锁具可以对杆头作直线运动,锁具有一锁心可以被正确钥匙带动旋转,锁心穿过控制杆的孔,且以一导杆伸入在控制杆的限制槽,当导杆位于限制槽的环槽时,可以使控制杆被压按移动,当导杆位于直槽时,形成锁具对控制杆的空移动;锁心终端的端面设有偏心杆,可由锁心的转动,进入或离开钩的下侧。
又,例如公告号348662“排档杆上锁构造”专利案,其包括有排档杆,由顶部供杆头结合,以一动作钮可以被锁具的压块压接,排档杆有钩,钩可以被压块钩接;杆头,以一直孔被结合在排档杆顶部,以一横孔供锁具容入,以导槽供锁具的梢卡入,且限制锁具可成直线运动,以活动槽供锁心的压块移动;锁具,被置入在排档杆的横孔,以梢卡入在导槽,以限制锁具可成直线移动,锁具的锁心可被正确钥匙带动旋转,锁心上有压块,压块可以与排档杆的动作钮压接或错开,锁具被一弹性元件顶推作复位动作。
上述专利前案,其是利用控制杆或锁具上所设置的压块,在平常未上锁时,该压块可触压排档杆的动作钮,以执行车辆的换档动作;而当该排档锁处于上锁状态时,锁具的压块是与排档杆的动作钮呈错开状态,或是锁具对控制杆形成空移动状态,即无法推动控制杆的压块触压排档杆的动作钮,因而,使得排档杆无法执行换档动作,借此达到车辆的防盗功效。
该等排档锁构造,固然具有防盗效果,然而,不同厂牌及不同车种的自动排档杆构造均不相同,因此,将该等排档锁构造实际安装实施于车辆的排档杆时,常因不同车种所需的元件尺寸或形状而不同,因而,造成该等排档锁的构造及元件无法统一的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罩式排档锁,以使排档锁构造,可适用于不同车种的不同形态的排档杆,以达到简易方便而具有防盗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罩式排档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二个内部呈中空状的半壳体,其一半壳体设有锁心构件与锁栓,另一半壳体设有锁固孔,锁栓嵌入锁固孔,使二半壳体互相锁固结合,成为一个密闭的中空壳体,或是借由锁心构件的带动,使锁栓可退出锁固孔,使二半壳体呈分离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全罩式排档锁,该二半壳体互相锁固结合而成为一个密闭状态的中空壳体,该密闭的中空壳体,可将车辆自动排档杆的排档头,完全覆罩在其内部空间之中。使排档头的操纵按钮无法被触动,借此以达到车辆的防盗效果。
前述的全罩式排档锁,该二半壳体的表面,各设有可互相吻合插置的限位槽道。
前述的全罩式排档锁,该二半壳体相对应的面,各设有开口。
前述的全罩式排档锁,该二半壳体的底部边缘,各设有向内逐渐缩小的半椭圆形缺口。
前述的全罩式排档锁,该锁心构件的底端结合有一斜面杆。
前述的全罩式排档锁,该锁心构件可带动斜面杆旋转移位,斜面杆可切入锁栓的凹槽,推动锁栓上升动作。
前述的全罩式排档锁,该锁栓的顶端设有弹性元件。
前述的全罩式排档锁,该锁栓的本体上设有长槽,长槽内钉入有限位销。以限制锁栓作上、下直线限位运动。
前述的全罩式排档锁,该锁栓的底端中央设有缺槽,缺槽可将锁栓底端所设的单向斜面,分割成二支插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为锁固状态时的内部构造剖面图。
图3是图2中所示3-3的剖面与锁栓上呈开锁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锁状态时的内部构造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兹请参阅各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二个内部均呈中空状态的半壳体(1、2)组合而成;该二半壳体(1、2)的表面,各设有可互相吻合插置的限位槽道(10、20),且其相对应的面,各设有开口(11、21),而在其底部位于开口(11、21)边缘,各设有向内逐渐缩小的半椭圆形缺口(12、22)。
请参阅
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一半壳体(1)的表面设有锁心构件(13),该锁心构件(13)的底端结合有一斜面杆(14);当锁心构件(13)被钥匙(3)带动旋转时,该锁心构件(13)可一并带动斜面杆(14)旋转移位。
半壳体(1)的锁心构件(13)侧边,设有一锁栓(15),锁栓(15)的顶端设有弹性元件(16),该弹性元件(16)恒有压迫锁栓(15)呈向下凸出的力量。
如图3所示,锁栓(15)的本体上,设有一长槽(151),长槽(151)内钉入限位销(17),以限制锁栓(15)作上下直线限位运动。
锁栓(15)的底端中央设有缺槽(152),该缺槽(152)可将锁栓(15)底端所设的单向斜面,分割成二支插脚(153)。
仍请参阅图3所示,当锁心构件(13)被钥匙(3)带动旋转时,锁心构件(13)可带动斜面杆(14)旋转移位,而斜面杆(14)则可切入锁栓(15)的凹槽(154),进而推动锁栓(15)作上升动作。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半壳体(2)的表面设有若干锁固孔(23),该锁固孔(23)可供半壳体(1)的锁栓(15)嵌入结合,使得二半壳体(1、2)呈锁固状态,如图2所示。或是利用钥匙(3)带动锁心构件(13)旋转,进而可带动斜面杆(14)旋转移位,则斜面杆(14)进而推动锁栓(15)上升,使锁栓(15)退出锁固孔(23),则二半壳体(1、2)即可呈分离状态。
再请参阅图2,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二半壳体(1、2),借由锁栓(15)与锁固孔(23)的互相锁固结合,使得该二半壳体(1、2)呈锁固状态。
请参阅图3、4所示,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二半壳体(1、2),利用钥匙(3)带动其锁心构件(13)旋转,该锁心构件(13)可一同带动其底部的斜面杆(14)旋转移位,而斜面杆(14)旋转移位时,可切入锁栓(15)的凹槽(154)中,进而推动锁栓(15)上升动作,使得锁栓(15)退出锁固孔(23),则二半壳体(1、2)即可呈分离状态。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二半壳体(1、2)互相锁固结合之后,即成为一个密闭状态的中空壳体,该密闭的中空壳体,可将车辆自动排档杆的排档头(4),完全覆罩在其内部空间之中,且借由二半壳体(1、2)底部的半椭圆形缺口(12、22),使本实用新型的二半壳体(1、2)可紧密地束缚于该排档头(4)底缘的排档杆圆柱上,如此,可使得排档头(4)的操纵按钮(41)无法被按压触动,以达到车辆的防盗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二半壳体所设的锁栓与锁固孔元件,可互相锁固结合,使得该二半壳体可锁固结合成为一个密闭状态的中空壳体,该密闭的中空壳体,可将车辆自动排档杆的排档头,完全覆罩在其内部空间之中,使得车辆的自动排档杆的排档头无法被触动操作,借此达到车辆的防盗功效,且适用于各式车种。本实用新型确实可供产业的利用,并具有新颖性、进步性与实用性,符合法定专利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全罩式排档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二个内部呈中空状的半壳体,其一半壳体设有锁心构件与锁栓,另一半壳体设有锁固孔,锁栓嵌入锁固孔,使二半壳体互相锁固结合,成为一个密闭的中空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罩式排档锁,其特征在于,该二半壳体互相锁固结合而成为一个密闭状态的中空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罩式排档锁,其特征在于,该二半壳体的表面,各设有可互相吻合插置的限位槽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罩式排档锁,其特征在于,该二半壳体相对应的面,各设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罩式排档锁,其特征在于,该二半壳体的底部边缘,各设有向内逐渐缩小的半椭圆形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罩式排档锁,其特征在于,该锁心构件的底端结合有一斜面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罩式排档锁,其特征在于,该锁栓的顶端设有弹性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罩式排档锁,其特征在于,该锁栓的本体上设有长槽,长槽内钉入有限位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罩式排档锁,其特征在于,该锁栓的底端中央设有缺槽,缺槽可将锁栓底端所设的单向斜面,分割成二支插脚。
专利摘要一种全罩式排档锁,由中空状的二半壳体组成,二半壳体表面各设有互相吻合的限位槽道,且其相对应面各设有开口,其底部各设有逐渐缩小的半椭圆缺口;其一半壳体表面设有锁心构件,其可带动一锁栓升降动作,另一半壳体表面设有锁固孔,供锁栓嵌入结合,使二半壳体呈锁固或分离状,当二半壳体结合成一密闭状的中空壳体,可将车辆自动排档杆的排档头,完全覆罩在其内部,使排档头的操纵按钮无法被触动,达到车辆的防盗效果。
文档编号B60R25/06GK2377147SQ9921078
公开日2000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1日
发明者王碧训 申请人:王碧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