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翻斗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4798阅读:17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面翻斗拖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翻斗机构主视图图2是车箱与车架接合、脱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车架与轴11、轴13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向视图图5是图3的B向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面翻斗拖车,主要包括车箱1、车架2、油缸3和车箱与车架的接合、脱开装置,其中油缸3的顶柱端部为一圆形的球头4,在车箱1的底部固定有一基座5,该基座5具有一球形凹槽,球头4装入在基座5的球形凹槽内,并用卡板(或卡环)卡住,油缸3的外圆上焊接有球形块6,在车架2上固定有基座7,基座7内具有与球形块相匹配的球形凹槽,球形块6即装入在基座7的球形凹槽内,上述球头4——基座5和球形块6——基座7形成两个球面副,这样就和万向节一样可实现立体三维方向的多面转动。
图2所示是车箱1与车架2接合、脱开装置的结构,由图中可以看到,在车箱1后部下面的两侧均固定有一轴套8,在轴套8内插入一轴9,在轴9露出轴套8的端部焊接一U型架10,在U型架10内插入轴11,该轴11是固定(焊接)在车架2上的,在轴11的下部U型架10上还打有通孔并穿销子15,在车箱1前部下面的两侧均固定(焊接)一U型架12(U型架12与U型架10的方向相垂直),并在该U型架12内插入轴13,轴13是固定在车架2上的,在轴13的下部U型架12上还打有通孔,并穿入销子14,由图3、图4、图5可以看到轴11和轴13与车架的具体连接结构,当需要将车箱1向后倾翻时,将销子14拔出,车箱1在油缸3的向上顶力P的作用下以轴11为轴心向上升起,并向后倾翻,如果要作侧翻时(如向左倾)则拔掉右边的销子14、15,在油缸力P向上顶时,车箱以左边的轴9和轴11为轴心向上升起并倾翻。
权利要求1.一种三面翻斗拖车,包括车箱(1)、车架(2)、油缸(3)和车箱与车架的接合、脱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缸(3)的顶柱端部为一圆形的球头(4),在车箱(1)的底部固定有一基座(5),该基座(5)具有一球形凹槽,球头(4)装入在基座(5)的球形凹槽内,并用卡板卡住,油缸(3)的外圆上接有球形块(6),在车架(2)上固定有基座(7),基座(7)内具有与球形块相匹配的球形凹槽,球形块(6)装入在基座(7)的球形凹槽内,上述球头(4)——基座(5)和球形块(6)——基座(7)形成两个能实现多面转动的球面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面翻斗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车箱与车架的接合、脱开装置,其具体结构如下在车箱(1)后部下面两侧均固定有一轴套(8),在轴套(8)内插入一轴(9),在轴(9)的端部焊接一U型架(10),在U型架(10)内插入固定在车架(2)上的轴(11);在车箱前部下面的两侧均固定有U型架(12),在U型架(12)内插入固定在车架(2)上的轴(13)。
专利摘要一种三面翻斗拖车,在油缸(3)的缸体上固定有球形块(6),在油缸(3)的顶柱端部为圆形的球头(4),它们分别与固定在车箱和车架上的基座(5)和基座(6)相匹配,形成了两个球面副,从而实现了立体的多面转动和倾斜,且车箱和车架之间的结合和脱开装置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不会发生卡滞和磨损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P1/04GK2386987SQ99241959
公开日2000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18日
发明者殷晓东 申请人:殷晓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