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66067阅读: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货箱长3.35米,见图1至图10)
本发明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的升降器1,优选能升降3米的四个伸缩液压油缸,四个伸缩液压油缸一端分别树立固定置于有多凹槽23平面的货箱底部2的四个端头角,四个伸缩液压油缸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货箱顶部3下端的四个端头角;所述伸缩液压油缸的作用是货箱整个顶部3在四个伸缩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垂直升起或下降,四个伸缩液压油缸既能直接作为支撑货箱顶部3整体的立柱使用,又能做为升降器1、提升机使用;如图2。
[0033]本实施例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的货箱底部2,采用十四根货箱底部撑梁22并列垂直交叉且固定置于机动车底盘上的二根大梁21上面,其中撑梁22优选长240厘米、宽10厘米、高15厘米的钢制方管,撑梁22与撑梁22之间的距离为15cm,撑梁22与撑梁22之间构成一个凹槽23,每个凹槽23的高度为15cm,凹槽23的宽度为15cm,凹槽23的长度为240cm,货箱底部撑梁22与货箱底部撑梁22并列形成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有多凹槽23平面的货箱底部2 ;
所述有多个(或者数个)凹槽23平面的货箱底部2的作用是:叉车的多叉能将货物放置在机动车货箱底部2的凹槽平面上,同步叉车的多叉落入凹槽23内,叉车的多叉延凹槽23退出,完成机械装货;或者叉车的多叉插入货箱底部凹槽23内,将货箱内凹槽23平面上的货物托起与机动车货箱底面分离后,装卸堆码,完成机械卸货;如图3。
[0034]本发明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的货箱顶部3,采用六根货箱顶部纵梁31与五根货箱顶部横梁32组成框架结构,其中货箱顶部横梁32优选长度240厘米、宽度10厘米、高度10厘米的钢制方管,货箱顶部纵梁31下端壁上活动安装三十二个弹簧卡夹4,每个弹簧卡夹4优选废旧钢丝轮胎切成三分之一的弧形橡胶;货箱顶部纵梁31优选长度335厘米、宽度10厘米、高度10厘米的钢制方管,机动车货箱两侧的货箱顶部纵梁31边缘中设二十四个孔洞33,每个孔洞33内预先放置有捆扎用的钢绳,与货箱底部2的侧部相应位置装有二十四个绞盘对应。所述货箱顶部3的作用是顶部3下降到货物表面时,通过货箱顶自身重力使废旧轮胎切成的弧形橡胶卡夹压紧货物,其中轮胎的内边缘卡住货物,弧形的两端分别夹住货箱内凹凸不平的货物;在运输途中,即便货物有松动,弧形橡胶卡夹通过货箱顶部整体自身重量的作用也能自然压紧货物。
[0035]所述长度为3.35米的本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通过以上三个部分,采用能升降3米的四个伸缩液压油缸,分别一端树立固定置于有多凹槽平面的货箱底部2的四个端头角,四个伸缩液压油缸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货箱顶部3下端的四个端头角构成;
使用时,本发明机动车升降货箱通过机械自动化或者人工把小件箱装或者小件袋装或者捆扎的条形或者圆柱形等等货物预先码垛的在特制托盘上,机动车货箱的四个伸缩液压油缸将货箱顶部3整体升高,由叉车的多叉将堆垛的货物放置在机动车货箱内有多凹槽23平面的货箱底部2,叉车的多叉同步落入凹槽23后延凹槽退出,通过四个伸缩液压油缸将货箱顶部3整体下降到货物表面,同步货箱顶部纵梁31下端的三十二个废旧轮胎切成的弧形橡胶卡夹,通过货箱顶自身重量压紧并卡夹货物;货箱顶部3预先放置的二十二根钢绳61各自与对应的绞盘6活动连接后,起到软性花篮货箱作用,加强保护在途货物不侧移货箱外的安全。需要卸货时,二十二根钢绳61各自与对应绞盘6解除连接,四个伸缩液压油缸上升使货箱顶部3整体升高,解开原来被捆扎卡夹的货物,再由叉车的多叉插入凹槽23起货后,卸货到特制托盘上或者仓库堆放,完成物流链环节的机械化装、载、卸;效率为机动车货箱内的40吨货物机械卸货10分钟完成,最大限度提高机动车运输工作的效能。
[0036]本发明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不仅方便机械化装卸货物,还方便装货完毕后的机械捆扎、加固、稳定及卡夹货物,同时运输途中最大限度降低货箱高度,减少风阻,节约能源,提高运输安全,充分节约机动车等待装卸货物的时间,充分发挥机动车运输效率及效益,为自动化机械物流链作业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机械化作业保障。
[0037]实施例2:本发明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顶部3结构也可以单独使用,如对现有机动车货箱进行技术改造,在机动车货箱底部的四个端头角位置各加装一个升降器I与一个货箱顶部3,构成一个机动车顶部能升降的货箱,作用是顶部3下降到货物表面时,通过货箱顶自身重力使弧形弹簧卡夹压紧货物,其中弧形两端分别夹住高低不平的货物;在运输途中,即便货物有松动,弧形弹簧卡夹通过货箱顶部整体自身重量也能自然压紧货物。
[0038]实施例3:本发明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底部2的结构也可以单独使用,如对现有机动车货箱进行技术改造,在机动车货箱底部制作成由数个凹槽23并列构成有多凹槽23平面的货箱底部2,其中每个凹槽23的高度为4一30cm,宽度为4一30cm,长度为40—300cm,相邻两个凹槽23之间的距离为3 — 60 cm,这样的结构作用是叉车多叉上的货物放置在机动车货箱底部2的凹槽平面,同步叉车的多叉落入凹槽23内,叉车的多叉延凹槽退出完成机械装货;或者叉车的多叉插入货箱底部凹槽23,将货箱内的货物托起与机动车货箱底面分离后,卸货堆码完成机械卸货;如图3。
[0039]实施例4:所述货箱顶部横梁32、货箱顶部纵梁31、货箱底部撑梁22和货箱底部的机动车大梁21的横截面可为矩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槽形、工字形或者梯形,可以是全空心、全实心、空心与实心互相混合,例如:货箱底部撑梁22采用空心,货箱底部的机动车大梁21采用实心;或者货箱顶部横梁32和货箱顶部纵梁31全部为空心;但其它排列组合方式,不限于实施例。
[0040]实施例5 (见图13):当货箱顶部3整体上升时,本发明货箱顶部3还可以单独作为吊装货物的提升机,功能是调换底部货物或者腾出空间让叉车多叉能插入被吊起的货物底部后叉载装卸。
[0041]实施例6 (见图14):当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的货箱顶部3整体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本发明货箱顶部3还可以作为双层货箱运输使用。如果使用者要运输易损易碎货物,可先将易损易碎货物放置到机动车货箱的下层,让货箱顶部3下降到易损易碎货物上部,固定后再在货箱顶部3上部加装一些普通货物5,这样易损易碎货物与普通货物两者都能同时运输,易损易碎货物不会压坏。
【主权项】
1.一种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其特征在于升降货箱由至少一个升降器(1)、一个有多凹槽平面的货箱底部(2)和一个货箱顶部(3)构成,其中升降器(I)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有多凹槽平面的货箱底部(2),升降器(I)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货箱顶部(3)的下端,整个货箱顶部(3 )在升降器(I)的作用下升起或者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其特征在于货箱顶部(3)的下端壁上装有数个弹簧卡夹(4),每个弹簧卡夹(4)与货箱顶部(3)的下端壁活动连接或者固定链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其特征在于货箱顶部(3)所述的弹簧卡夹(4)结构是用钢板压制成一定弧度构成钢板弹簧卡夹或者用钢丝压制成塔形构成钢丝弹簧卡夹或者用橡胶和钢丝混合压制成一定弧度构成橡胶钢丝弹簧卡夹,或者其中二者混合搭配或三者混合搭配构成弹簧卡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其特征在于连接货箱底部(2)与货箱顶部(3)的升降器(I)采用伸缩液压油缸结构、链轮升降机结构、提升机结构或者千斤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多凹槽平面的货箱底部(2)由数个凹槽(23)并列构成,每个凹槽(23)的高度为4一30cm,宽度为4一30cm,长度为40— 300cm,相邻两个凹槽(23)之间的距离为3 — 60 c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尤其是一种机动车货箱内的货物与机动车货箱可以机械分离,方便机械装卸货物,方便机械捆扎、加固、卡夹货箱内货物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升降货箱由至少一个升降器、一个有多凹槽平面的货箱底部和一个货箱顶部构成,其中升降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有多凹槽平面的货箱底部,升降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货箱顶部,整个货箱顶部在升降器作用下垂直升起或下降。本发明机动车多功能升降货箱,不仅方便机械化装卸货物,还方便装货完毕后的机械捆扎、加固、稳定及卡夹货物作用,同时运输途中最大限度降低货箱高度,减少风阻,节约能源,提高运输安全,充分节约机动车等待装卸货物的时间,充分发挥机动车运输效率及效益,为自动化机械物流链作业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机械化作业保障。
【IPC分类】B60P7-06
【公开号】CN104786908
【申请号】CN201510186395
【发明人】钟华
【申请人】钟华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