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后窗玻璃的插入元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16100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4]为了接收后窗玻璃2,插入元件I在边缘区域11的区段上具有U形的边缘轮廓15。该U形边缘轮廓15通过筋板18形成,该筋板构造在下侧表面4的边缘区域11中并与该第一外周部9有一间隔A。因此,在筋板18与第一外周部9之间,在该下侧表面4上存在一盖面17,该盖面在整个第一外周部9上延伸。通过一个支持壁20在该盖面17的对面形成了一搁置表面19,该支持壁被支持在筋板18上,其中该支持壁20仅在边缘区域11的第一子区域21上延伸。
[0035]该支持壁20沿该第一外周部9被布置在边缘区域11的中央,也就是说在该边缘区域11的第二子区域22中以及在该边缘区域11的第三子区域23中(这两个子区域各自由支持壁20限定)该盖面17暴露。因此,该U形边缘轮廓15仅部分或分段地沿第一外周部9形成。支持壁20与该筋板18 —体形成并且具有被形成为背离该筋板18的外边缘表面7和将外边缘表面7连接到筋板18上的第一末端边缘表面34以及第二末端边缘表面35,该第二末端边缘表面被形成为背离该第一末端边缘表面34并且该第二末端边缘表面将外边缘表面7连接到筋板18上。
[0036]第一外周部9上的支持壁20的分段构造的一个优势在于,与在整个第一外周部9上形成支持壁20的情况相比,可以实现一低重量的插入元件I。
[0037]在下侧表面4上形成了三个相互平行的、直线延伸的支持肋24,这些支持肋用于增加插入元件I的刚度。这些支持肋24在X的空间方向上平行于末端边缘14延伸,其中,筋板18用于在X和y空间方向上界定这些支持肋24。这些支持肋24两侧都在暴露的盖面17区域中终止。
[0038]插入元件I具有接收开口 16,该接收开口完全延伸穿过厚度D并且该接收开口适合于接收车窗刮水器或按压开关。
[0039]在后窗玻璃2与搁置表面19之间设有第一黏合层25。在这些筋板18以及在后窗玻璃2上形成用于将该后窗玻璃2连接到车身27上的第二黏合层26,该第二黏合层在X的空间方向上从筋板18延伸出。这意味着,筋板18设置用于总体上改善插入元件I的刚度并且此外用于提高第二黏合层26的保持或接纳。
[0040]为了在后窗玻璃与上侧表面5之间形成无阶梯式的过渡,该后窗玻璃2在切口 12的边缘区域中设计成阶梯式的,具有凸台表面28,其中在X和y的空间方向上,该凸台表面28具有延伸长度E,该延伸长度至少与间隔A—样大(参见图3和图4)。凸台表面28理想上是通过一块复合玻璃板形成的,其中,该后窗玻璃2的第一玻璃板29在该切口 12的区域中短于该后窗玻璃2的第二玻璃板30,该第一玻璃板与上侧表面5齐平形成并且该第二玻璃板被布置成面向下侧表面4。
[0041]凸台表面28在中间设有第一黏合膜25的情况下支承定位在搁置表面19上,其中,盖面17特别是用于覆盖第一黏合层25。
[0042]借助于凸台表面28不仅有助于将后窗玻璃2支承在该插入元件I中,还有助于将在插入元件I负载时产生的力传递到搁置表面19上,使得不仅仅是第一黏合层25需要承受所述力。
[0043]在外边缘表面7与第一末端边缘表面34之间和/或在外边缘表面7与第二末端边缘表面35之间形成第一结合区域31和第二结合区域32。该第一结合区域31与第二结合区域32是该末端边缘表面34、35邻接或接触该外边缘表面7的这些区域。
[0044]为了密封并且为了进一步加固该后窗玻璃2与该插入元件I之间的连接,在该第一结合区域31与第二结合区域32中各自形成第三黏合层33。
[0045]第三黏合层33从这些结合区域31、32 (分别在第一末端边缘表面34或第二末端边缘表面35与该后窗玻璃2之间)开始延伸,其中第三黏合层设计为在筋板18和后窗玻璃2之间从第一末端边缘表面34或第二末端边缘表面35各自与该筋板18接触的那一点开始在其轮廓上延伸至末端边缘14。
[0046]因为第一实施例用于实现低重量的插入元件1,在此有必要跨过这些结合区域31、32、沿该筋板18到该末端边缘14形成该第三黏合层33。这样产生了一密封表面,这密封表面与例如安装有车窗刮水器或按压开关的情况是一致的。此外,不需要使白车身轮廓与之相适配。
[0047]在图5至图8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入元件I的第二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持壁20在第一外周部9上具有一个较大的延伸范围,其中支持壁20还覆盖以下区域,在该区域中,在这些筋板18沿X空间方向虚拟延伸时,这些筋板18将跨过盖面17和搁置表面19。
[0048]在此,在这些结合区域31、32中从第一末端边缘表面34或第二末端边缘表面35开始,在该盖面17的外边缘表面7上,在该支持壁20与该后窗玻璃2之间形成第三黏合层33。如果在外边缘表面36与后窗玻璃2之间、至少跨过第二黏合层32的交叉点敷设第三黏合层33,则沿外边缘表面7的第三黏合层33的延伸足以产生针对湿度而言的密封。
[0049]第二实施例的优势在于,在手工敷设该第三黏合膜33的情况下,这必须在两个密封方向上敷设,由此可以获得额外可靠的密封效果。
[0050]该插入元件I优选由塑料制成,特别是制造为塑料注塑零件。然而,该插入元件I也可以由金属材料或由塑料通过其他方法制成。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后窗玻璃的插入元件,其中,该插入元件(I)被插入到后窗玻璃(2)的一切口(12)中,该插入元件具有完整外周(8),该完整外周带有第一外周部(9)和第二外周部(10),其中,该第一外周部(9)被形成为朝向后窗玻璃(2)并且该第二外周部(10)被形成为背离后窗玻璃(10),其中,该插入元件(I)具有用于在该第一外周部(9)的区域中可插入地接收后窗玻璃(2)的边缘轮廓(15),该边缘轮廓在第一外周部(9)上至少部分地构造为U形,该边缘轮廓通过第一黏合层(25)与该后窗玻璃(2)连接,其中,U形设计的边缘轮廓(15)是通过一支持壁(20)来形成的,该支持壁通过该插入元件(I)的下侧表面⑷上的筋板(19)支承, 其特征在于, 为了至少在该支持壁(20)的外边缘表面(7)与该支持壁(20)的末端边缘表面(34 ;35)的结合区域(31 ;32)中相对于该插入元件(I)密封该切口(12),在该插入元件(I)与后窗玻璃(2)之间安排有第三黏合层(3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黏合层(33)从结合区域(31;32)开始在其中形成有用于将该后窗玻璃(2)和该插入元件(I)固定到车身(27)上的第二黏合层(26)的区域中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插入元件(I)在该第二黏合层(26)的区域中具有加强元件(2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加强元件(24)设计成支持肋的形式。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插入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加强元件(24)设计成直线的。6.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插入元件(I)设计成弧形的。7.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插入元件(I)具有用于接收按钮或车窗刮水器的接收开口(16),该接收开口贯穿该插入元件(I)。8.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切口(12)设计成阶梯状,使得后窗玻璃(2)能被部分地接收在该U形的边缘轮廓(15)中。9.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元件,其特征在于,后窗玻璃(2)被布置成至少部分邻接该U形的边缘轮廓(15)的筋板(18)定位。10.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元件,其特征在于,该U形的边缘轮廓(15)完全构造在第一外周部(9)上。11.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插入元件(I)的连接边缘表面(6)被配置成斜面的形式,该连接边缘表面被形成为将该插入元件(I)的下侧表面(4)与该插入元件(I)的上侧表面(5)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后窗玻璃的插入元件,该插入元件被插入后窗玻璃的切口中,插入元件具有完整外周,该完整外周带有第一外周部和第二外周部,该第一外周部被形成为朝向后窗玻璃而第二外周部被形成为背离后窗玻璃,插入元件具有用于在第一外周部的区域可插入地接收后窗玻璃的边缘轮廓,该边缘轮廓在第一外周部上至少部分地是U形并且边缘轮廓通过第一黏合层连接到该后窗玻璃,该U形的边缘轮廓通过支持壁形成,该支持壁通过插入元件下侧表面上的筋板保持。根据本发明,为了相对于该插入元件至少在该支持壁的外边缘表面与该支持壁的末端边缘表面的结合区域密封该切口,在该插入元件与后窗玻璃之间安排第三黏合层。
【IPC分类】B60J1/18, B60S1/58
【公开号】CN105034759
【申请号】CN201510193781
【发明人】B·莫尔纳, M·施密特, A·柯尼格
【申请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2日
【公告号】DE102014105755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