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牵引随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9028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动车牵引随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连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牵引随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机动车连接装置是实现全挂车与牵引汽车、半挂车与牵引汽车以及挂车与全挂车之间相互连接的装置。根据汽车列车的组合形式,连接装置可分为牵引连接装置和支承连接装置两大类。牵引连接装置用于牵引汽车与全挂车或挂车与全挂车之间的连接。其载荷特点主要表现为传递纵向力(包括牵引力和制动力)。
[0003]通常牵引机动车与挂车的之间使用的挂车架,挂车架有牵引杆和三角架组成,牵引杆连接在前端的牵引机动车的尾端,三角架与挂车固定,牵引杆与三角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牵引机动车在转弯时,通过牵引杆带动三角架,拉动挂车随动转弯。
[0004]在国标GB1589及GB7258规定,使用牵引装置,随动车辆须在半径25M的外圆与10.60M的内圆中间的圆弧内转弯,方为达标。现有挂车的中置轴达到主机十米,挂车十三米,组合成拖车全长二十二米,即便如此,依照国标测量汽车转弯摆值经常超过规定不达标。
[0005]究其原因,在牵引机动车转弯的过程中,牵引机动车转弯,通过牵引杆以一定角度带动三角架,三角架拉动挂车转弯;在转弯过程中,牵引机动车与挂车之间的距离过大造成的。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动车牵引随动
目.ο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种机动车牵弓I随动装置,包括主牵动轴、转向牵引装置、牵引杠、主丝杆、动力控制接头;其中,牵引杠分为A、B两端,牵引杠的A端与转向牵引装置连接,牵引杠的B端安装有通孔滑套,主丝杆穿过滑套通孔位置与牵引杠B端连接;所述的转向牵引装置通过主牵动轴与牵引车连接;主丝杆两端与挂车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向牵引结构包括副丝杆、伞齿箱、动臂,其中,伞齿箱与主牵动轴相连,副丝杆穿过伞齿箱;四根动臂两两活动连接,成为两根折叠动臂,折叠动臂的活动连接处与副丝杆两端连接;两根折叠动臂的端点相互连接形成前、后两个连接端,其中后连接端与牵弓I杠的A短连接;前连接端与主牵动轴连接。
[0010]更进一步的,副丝杆暴露于伞齿箱外侧的两端的螺旋槽方向相反;两根折叠动臂的活动连接处设有通孔滑套,通孔滑套内部设有与副丝杆两端螺旋槽相契合的滑槽,当副丝杆随伞齿箱转动时,副丝杆两端的折叠动臂通过通孔滑套向伞齿箱靠近,导致前连接端与后连接端之间距离边长。
[0011]更进一步的,副丝杆分为A、B两根,两根副丝杆分别贯穿伞齿箱与伞齿箱内部的伞齿相贴合,A、B两根副丝杆贯穿位置相互错开;两根折叠动臂的活动连接处分别与A、B两根副丝杆固定连接,A、B两根副丝杆随伞齿箱转动分别向反方向滑动,两根折叠动臂的活动连接处向伞齿箱靠近,导致前连接端与后连接端之间距离边长。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牵引杠的B端的通孔滑套内壁上设有与主丝杆表面契合的螺纹沟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丝杆两端设有丝杆轴承,主丝杆两端通过轴承与挂车固定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安装此牵引装置可使挂车达到十六米,组合成列车二十五米能通过通道圆。且装载商品车不超限。不违法(交警以货物超出车身处罚)优势明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牵引杠B端,2、牵引杠A端,3、通孔滑套,4、主丝杆,5、副丝杆I,6、副丝杆Π,7、副丝杆,8、活动连接处,9、主牵动轴,10、前连接端,11、动臂,12、伞齿箱,13、丝杆轴承,14、动力控制接头,15、后连接端,16、轴承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9]实施例1
[0020]—种机动车牵引随动装置,包括主牵动轴9、牵引杠、主丝杆4、副丝杆、伞齿箱12、动臂11、动力控制接头12;其中,副丝杆分为副丝杆15和副丝杆Π 6两根,副丝杆15和副丝杆Π6分别贯穿伞齿箱12与伞齿箱12内部的伞齿相贴合,副丝杆15和副丝杆Π6贯穿位置相互错开;四根动臂11两两活动连接,成为两根折叠动臂,两根折叠动臂的活动连接处8分别与副丝杆15和副丝杆Π 6两端连接;两根折叠动臂的端点相互连接形成前连接端10和后连接端15,其中,前连接端1与主牵动轴9连接,后连接端15与牵引杠A端2连接,牵引杠B端I安装有通孔滑套3,主丝杆4穿过滑套通孔3位置与牵引杠B端I连接;所述的牵引杠B端I的通孔滑套3内壁上设有与主丝杆4表面契合的螺纹沟槽;所述的主丝杆4两端设有丝杆轴承13;所述的主丝杆4两端通过丝杆轴承13与挂车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向牵引装置通过主牵动轴9与牵引车连接。
[0021]动力控制接头与控制电路相接通,当牵引车向左转弯时,控制伞齿箱12,通过副丝杆15和副丝杆Π6分别带动两根折叠动臂的活动连接处8向伞齿箱12靠近,拉长前连接端10与后连接端15之间的距离,导致牵引车与牵引杠之间的距离变长,再控制通孔滑套3向主丝杆4左端滑动,使得牵引车在转弯过程中的牵引力作用在挂车的左前端,使挂车在向左牵引力的作用下所完成的转弯轨迹半径变大,有效的解决了在转弯过程中,容易碾压内圆线的问题。
[0022]实施例2
[0023]—种机动车牵引随动装置,包括主牵动轴9、牵引杠、主丝杆4、副丝杆7、伞齿箱12、动臂U、动力控制接头12;其中,副丝杆7穿过伞齿箱12,副丝杆7暴露于伞齿箱12外侧的两端的螺旋槽方向相反;四根动臂11两两活动连接,成为两根折叠动臂,两根折叠动臂11的活动连接处8设有轴承滑套16,轴承滑套16内部设有与副丝杆7两端螺旋槽相契合的滑槽,副丝杆7两端穿过轴承滑套16;两根折叠动臂的端点相互连接形成前连接端10和后连接端15,其中,前连接端10与主牵动轴9连接,后连接端15与牵引杠的A端2连接,牵引杠B端I安装有通孔滑套3,主丝杆4穿过通孔滑套与牵引杠B端I连接;所述的牵引杠的B端I的通孔滑套3内壁上设有与主丝杆4表面契合的螺纹沟槽;所述的主丝杆4两端设有丝杆轴承13;所述的主丝杆4两端通过丝杆轴承13与挂车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向牵引装置通过主牵动轴9与牵引车连接。
[0024]动力控制接头与控制电路相接通,当牵引车向左转弯是,控制伞齿箱12,通过副丝杆7的转动,带动两根折叠动臂的活动连接处通过滑套在副丝杆表面向伞齿箱12靠近,拉长前连接端10与后连接端15之间的距离,导致牵引车与牵引杠之间的距离变长,再控制通孔滑套3向主丝杆4左端滑动,使得牵引车在转弯过程中的牵引力作用在挂车的左前端,使挂车在向左牵引力的作用下所完成的转弯轨迹半径变大,有效的解决了在转弯过程中,容易碾压内圆线的问题。
[0025]本实用新型在国家规定的检测中心通过在半径25M的外圆与10.60M的内圆中间的圆弧内转弯进行测试,与市面上普通的牵引杆作对比,市面上普通牵引杆只能牵引13米以内的半挂车,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机动牵引杆,可以成功牵引16米长的半挂车通过测试圆弧。
[00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机动车牵引随动装置,包括:主牵动轴、转向牵引装置、牵引杠、主丝杆、动力控制接头;其特征在于,牵引杠分为A、B两端,牵引杠的A端与转向牵引装置连接,牵引杠的B端安装有通孔滑套,主丝杆穿过滑套通孔位置与牵引杠B端连接;所述的转向牵引装置通过主牵动轴与牵引车连接;主丝杆两端与挂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牵引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牵引结构包括副丝杆、伞齿箱、动臂,其中,伞齿箱与主牵动轴相连,副丝杆穿过伞齿箱;四根动臂两两活动连接,成为两根折叠动臂,折叠动臂的活动连接处与副丝杆两端连接;两根折叠动臂的端点相互连接形成前、后两个连接端,其中后连接端与牵引杠的A短连接;前连接端与主牵动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牵引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副丝杆暴露于伞齿箱外侧的两端的螺旋槽方向相反;两根折叠动臂的活动连接处设有通孔滑套,通孔滑套内部设有与副丝杆两端螺旋槽相契合的滑槽,当副丝杆随伞齿箱转动时,副丝杆两端的折叠动臂通过通孔滑套向伞齿箱靠近,导致前连接端与后连接端之间距离边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牵引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副丝杆分为A、B两根,两根副丝杆分别贯穿伞齿箱与伞齿箱内部的伞齿相贴合,A、B两根副丝杆贯穿位置相互错开;两根折叠动臂的活动连接处分别与A、B两根副丝杆固定连接,A、B两根副丝杆随伞齿箱转动分别向反方向滑动,两根折叠动臂的活动连接处向伞齿箱靠近,导致前连接端与后连接端之间距离边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牵引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杠的B端的通孔滑套内壁上设有与主丝杆表面契合的螺纹沟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牵引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丝杆两端设有丝杆轴承,主丝杆两端通过轴承与挂车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机动车牵引随动装置,包括主牵动轴、转向牵引装置、牵引杠、主丝杆、动力控制接头;其中,牵引杠分为A、B两端,牵引杠的A端与转向牵引装置连接,牵引杠的B端安装有通孔滑套,主丝杆穿过滑套通孔位置与牵引杠B端连接;所述的转向牵引装置通过主牵动轴与牵引车连接;主丝杆两端与挂车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安装此牵引装置可使挂车达到十六米,组合成列车二十五米能通过通道圆。且装载商品车不超限。不违法(交警以货物超出车身处罚)优势明显。
【IPC分类】B60D1/24
【公开号】CN205311251
【申请号】CN201620003630
【发明人】杨忠桥
【申请人】杨忠桥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