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564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动式轨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水平横向改变钢轨间 距的移动式轨道。
背景技术
过去,针对国内原有机车、车辆,制造、检修车间的地面轨道均采用固定 的单一标准轨距,其主要原因是大多国内机车、车辆的轨距尺寸是一样的。但 是,随着铁路交通事业跨越式的发展,机车、车辆的品种逐渐繁多起来,具有 不同轨距的地铁车辆、轻轨车辆、电动车组逐步出现,以及更多具有不同轨距 的地铁车辆、轻轨车辆、电动车组将随着市场的需要而孕育而生。因此,针对 这些不同类型的机车、车辆,原有的制造、检修车间的地面轨道具有的单一固 定式的轨距设计便不能满足现有机车、车辆的制造和检修的要求。可见,设计 出一种能够灵活改变轨距的轨道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轨道,该移动式轨道的一条钢轨可 水平横向移动,从而改变两条钢轨的间距,解决了现有固定式轨道不可改变轨 距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轨道,它包括两条钢轨,其特征在于该两条钢轨中的一条钢 轨作为可移动钢轨而安装在多个钢轨变距装置上,该可移动钢轨的每一段经由 一固定构件固定在一该钢轨变距装置上,其中该钢轨变距装置包括一底板, 该底板上焊接有一滑移构件,该滑移构件为一截面呈口字型的中空长方体,在 该滑移构件的顶面上开设有一长条状的滑移开口,该滑移开口的两端分别开设 有一螺栓插入口,在该滑移开口处开设有多组销栓孔,每组销栓孔由两个销栓 孔构成,每组销栓孔中的两个销栓孔对称设置于该滑移开口的两侧;该固定构 件包括扣件、螺栓、螺母和销栓;该可移动钢轨按实际轨距要求被放置在该钢 轨变距装置的滑移构件顶面的相应位置处,该可移动钢轨外侧的底边与相应的 一组销栓孔邻近,该可移动钢轨两侧的底边分别经由以螺帽朝下方式通过螺栓 插入口滑入滑移开口的一螺栓穿设一扣件后与一螺母螺接而被受该螺栓与螺
母螺接按压的该扣件的端部向下压紧,邻近该可移动钢轨外侧的底边的该组销栓孔中的每一销栓孔内销接一销栓,该销接的销栓用于抵顶可移动钢轨而防止 该可移动钢轨向外侧滑移。
所述滑移构件的两端敞口,以使工作人员通过该敞口而清扫滑移构件内部 的尘垢。
在实际设计中,所述滑移开口处可设有两组销栓孔,以形成单向移动的移 动式轨道。或者,所述滑移开口处可设有三组销栓孔,以形成双向移动的移动 式轨道。
所述每组销栓孔设于所述滑移构件上的位置按实际钢轨间距需要而设置。 所述钢轨变距装置设于钢柱或混凝土柱或混凝土整体道床或轨道检修坑 池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根据实际要求,本实用新型中的钢轨变距装置可水平横向改变可移动 钢轨的位置,从而改变固定钢轨与可移动钢轨之间的距离,使得多种轨距的机 车、车辆可以在一条轨道上进行生产或检修,即生产或检修哪一种轨距的车辆 就变换成哪一种长度的轨距,减少了制造、检修车间地面轨道的数量,在节省 车间占地面积的同时,满足了多种轨距的国内外机车、车辆的生产和检修的要 求,为铁路机车、车辆的制造和检修提供了便利条件。
2、 本实用新型中的滑移构件的端部设为敞口,有利于工作人员通过该敞 口而方便地清扫滑移构件内部的尘垢。
3、 本实用新型中的可移动钢轨外侧销接有销栓,该销栓可抵顶可移动钢 轨,从而防止可移动钢轨向外侧滑移,保证了轨道的使用安全。
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零件强度有保证,操作简便,易于
安装和拆卸,通用性强。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用料普通,采用焊接工艺制成,
生产加工十分方便, 一般工厂都有条件自制、加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轨道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3是图2的A-A剖视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钢轨变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5是图4的B-B剖视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钢轨变距装置的立体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轨道的轨距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轨道包括两条钢轨,该两条钢轨中 的一条钢轨作为固定钢轨300,而另一条钢轨作为可移动钢轨200而安装在多 个钢轨变距装置100上,该可移动钢轨200的每一段经由一固定构件固定在一 该钢轨变距装置100上。
如图4至图6所示,该钢轨变距装置100包括一底板101,该底板101上 焊接有一滑移构件102,该滑移构件102为一截面呈口字型的中空长方体,在 该滑移构件102的顶面上开设有一长条状的滑移开口 103,该滑移开口 103的 两端分别开设有一螺栓插入口 104,在该滑移开口 103处开设有多组销栓孔, 每组销栓孔由两个销栓孔105构成,每组销栓孔中的两个销栓孔105对称设置 于该滑移开口 103的两侧。
如图2和图3所示,该固定构件包括扣件402、螺栓401、螺母403和销 栓404。该可移动钢轨200按实际轨距要求被放置在该钢轨变距装置100的滑 移构件102顶面的相应位置处,该可移动钢轨200外侧的底边与相应的一组销 栓孔邻近,该可移动钢轨200两侧的底边分别经由以螺帽朝下方式通过螺栓插 入口 104滑入滑移开口 103的一螺栓401穿设一扣件402后与一螺母403螺接 而被受该螺栓401与螺母403螺接按压的该扣件402的端部向下压紧,邻近该 可移动钢轨200外侧的底边的该组销栓孔中的每一销栓孔105内销接一销栓 404,该销接的销栓404用于抵顶可移动钢轨200而防止该可移动钢轨200向 外侧滑移。
在实际制造中,滑移构件102的两端可设为敞口,该敞口作为清扫口 106, 如图6,这样,工作人员可通过该清扫口 106而方便地清扫滑移构件102内部 的尘垢。
安装时,相对于己安装好的固定钢轨300,将多个钢轨变距装置IOO安装 在规定的铁路线上,各钢轨变距装置100之间的间距a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设定。 实施中,钢轨变距装置IOO可根据实际现场情况而设于钢柱或混凝土柱或混凝 土整体道床或轨道检修坑池壁上。然后,将一段可移动钢轨200搁置在钢轨变 距装置100的滑移构件102顶面上,根据当前对钢轨轨距的要求,将该可移动 钢轨200调整到位(平面位置定位),此时,该可移动钢轨200外侧的底边应 与相应的一组销栓孔相邻近。然后,将两个螺栓401以螺帽朝下状态而分别通 过两端的螺栓插入口 104滑入滑移开口 103,直至滑移到该可移动钢轨200两侧的底边处。然后,对于可移动钢轨200底边的每一侧,将一扣件402穿设在 螺栓401上,此时,该扣件402的端部位于钢轨200底边的上面,然后,将一 螺母403与该螺栓401螺接,受该螺栓401与螺母403螺接的按压,该扣件402 的端部贴紧可移动钢轨200的底边,从而该螺栓401、螺母403和扣件402的 组合使可移动钢轨200的底边呈向下压紧状态。在可移动钢轨200底边的每一 侧均呈向下压紧状态后,在邻近该可移动钢轨200外侧底边的该组销栓孔中的 每一销栓孔105内销接一销栓404,以通过销栓404抵顶可移动钢轨200而防 止该可移动钢轨200向外侧滑移。最后,将固定在钢轨变距装置IOO上的每段 钢轨进行拼接,从而完成了整条可移动钢轨200的安装任务。
当需要变换固定钢轨300与可移动钢轨200间的轨距时,将外侧的销栓404 拔出,松开螺母403,将可移动钢轨200滑移到要求的轨距位置,再将螺母403 螺接紧,使螺栓401、螺母403和扣件402的组合向下压紧可移动钢轨200两 侧的底边,将邻近该可移动钢轨200外侧底边的该组销栓孔中的每一销栓孔 105内销接一销栓404即可。
实际应用中,该滑移开口 103处的销栓孔的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 例如,该滑移开口 103处可设有两组销栓孔,以形成单向移动的移动式轨道。 又例如,该滑移开口 103处可设有三组销栓孔,以形成双向移动的移动式轨道, 如图1所示的移动式轨道即为双向移动的轨道。
每组销栓孔设于滑移构件102上的位置(也就是各组销栓孔间的距离,如 图4中示出的Dl、 D2)可按实际钢轨间距需要而设置。如图7,每组销栓孔 在滑移构件102上的位置按钢轨间距变换要求进行了合理设置,从而使得固定 钢轨300设置在线路P4上,而可移动钢轨200可按要求设置在线路Pl至P3 中的任一条线路上。例如,图1中的可移动钢轨200设置在了线路P1上。
如图7,线路P4与线路Pl至P3中的任一条线路之间的距离即为钢轨轨 距。在实际应用中,线路P4与线路Pl、 P2、 P3之间的距离可分别设定为 1000mm、 1067mm、 1435mm,这是常见的钢轨窄轨距更换方式。另外,线路 P4与线路P1、P2、P3之间的距离也可分别设定为1435mm、 1520mm、 1676mm, 这是常见的钢轨宽轨距更换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根据实际要求,本实用新型中的钢轨变距装置可水平横向改变可移动 钢轨的位置,从而改变固定钢轨与可移动钢轨之间的距离,使得多种轨距的机 车、车辆可以在一条轨道上进行生产或检修,即生产或检修哪一种轨距的车辆就变换成哪一种长度的轨距,减少了制造、检修车间地面轨道的数量,在节省 车间占地面积的同时,满足了多种轨距的国内外机车、车辆的生产和检修的要 求,为铁路机车、车辆的制造和检修提供了便利条件。
2、 本实用新型中的滑移构件的端部设为敞口,有利于工作人员通过该敞 口而方便地清扫滑移构件内部的尘垢。
3、 本实用新型中的可移动钢轨外侧销接有销栓,该销栓可抵顶可移动钢 轨,从而防止可移动钢轨向外侧滑移,保证了轨道的使用安全。
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零件强度有保证,操作简便,易于
安装和拆卸,通用性强。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用料普通,采用焊接工艺制成, 生产加工十分方便, 一般工厂都有条件自制、加工。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轨道,它包括两条钢轨,其特征在于该两条钢轨中的一条钢轨作为可移动钢轨而安装在多个钢轨变距装置上,该可移动钢轨的每一段经由一固定构件固定在一该钢轨变距装置上,其中该钢轨变距装置包括一底板,该底板上焊接有一滑移构件,该滑移构件为一截面呈口字型的中空长方体,在该滑移构件的顶面上开设有一长条状的滑移开口,该滑移开口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螺栓插入口,在该滑移开口处开设有多组销栓孔,每组销栓孔由两个销栓孔构成,每组销栓孔中的两个销栓孔对称设置于该滑移开口的两侧;该固定构件包括扣件、螺栓、螺母和销栓;该可移动钢轨按实际轨距要求被放置在该钢轨变距装置的滑移构件顶面的相应位置处,该可移动钢轨外侧的底边与相应的一组销栓孔邻近,该可移动钢轨两侧的底边分别经由以螺帽朝下方式通过螺栓插入口滑入滑移开口的一螺栓穿设一扣件后与一螺母螺接而被受该螺栓与螺母螺接按压的该扣件的端部向下压紧,邻近该可移动钢轨外侧的底边的该组销栓孔中的每一销栓孔内销接一销栓,该销接的销栓用于抵顶可移动钢轨而防止该可移动钢轨向外侧滑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构件的两端敞口,以使工作人员通过该敞口而清扫滑移构件内部 的尘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轨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移开口处可设有两组销栓孔,以形成单向移动的移动式轨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轨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移开口处可设有三组销栓孔,以形成双向移动的移动式轨道。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式轨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组销栓孔设于所述滑移构件上的位置按实际钢轨间距需要而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变距装置设于钢柱或混凝土柱或混凝土整体道床或轨道检修坑 池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轨道,包括两条钢轨,其中一条钢轨作为可移动钢轨安装在多个钢轨变距装置上,该钢轨变距装置的底板上焊接有滑移构件,滑移构件顶面上开设有滑移开口,滑移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螺栓插入口,滑移开口处开设有多组销栓孔,每组的两个销栓孔对称设置于滑移开口两侧;可移动钢轨放置在滑移构件上,可移动钢轨两侧底边分别经由以螺帽朝下方式通过螺栓插入口滑入滑移开口的螺栓穿设扣件后与螺母螺接而被受螺栓与螺母螺接按压的扣件端部向下压紧,邻近可移动钢轨外侧底边的每一销栓孔内销接销栓。本实用新型中的钢轨变距装置可水平横向改变钢轨间距,满足了多种轨距的国内外机车、车辆的生产和检修的要求。
文档编号E01B9/00GK201254678SQ200820124439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8日
发明者昱 张, 张群仲, 张鸣侠, 徐洪球, 朱运川, 王沧州, 肖建军, 马向丽 申请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