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958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
背景技术
目前,一类轨道交通上的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主要存在下列缺点1、在成型过程中,橡胶与外套以及芯轴结合处的流动性大大增加,橡胶的流动使压力损失严重, 从而导致外套、芯轴与橡胶的结合处时常出现粘接失效,大大降低产品的合格率,2、该类产品均安装在机车车辆的车体下部,经常与污染物接触,防腐等级要求较高,因此一般采取电镀锌的方式,电镀过程中,由于目前结构金属-橡胶的粘接处橡胶层较薄,在电流通过时, 容易将较薄的橡胶层击穿导致导致粘接失效。3、对于粘接存在缺陷的产品,如果检验存在漏洞,将影响机车车辆运行时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橡胶与外套和芯轴粘结牢靠、且减振降噪效果好的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包括外套,橡胶和芯轴,芯轴两端具有用于连接车辆振动源的通孔,橡胶套在芯轴中部并与芯轴粘结连接, 外套套在橡胶上并与橡胶粘结连接,外套与橡胶两端的粘结处以及芯轴与橡胶两端的粘结处分别开具有结构槽,且橡胶的两端分别嵌入结构槽内。结构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芯轴两端的通孔与机车车辆产生振动源部分连接,振动波通过橡胶部分将振幅进行衰减、将振动频率进行转换后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由于外套与橡胶两端的粘结处以及芯轴与橡胶两端的粘结处分别开具有结构槽,且橡胶的两端分别嵌入结构槽内,因而能够在产品成型时提高过渡位置的压力,提高粘接强度;此结构能很大程度缓解电镀锌时电流对金属-橡胶粘接界面的影响,保证镀锌后的粘接效果和强度,提高了机车车辆运行时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的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I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广2所示,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包括外套1,橡胶2和芯轴3, 芯轴3两端具有用于连接车辆振动源的通孔5,橡胶2套在芯轴3中部并与芯轴3粘结连接,外套1套在橡胶2上并与橡胶2粘结连接,外套1与橡胶2两端的粘结处以及芯轴3与橡胶2两端的粘结处分别开具有结构槽4,且橡胶2的两端分别嵌入结构槽4内。结构槽4的横截面为圆弧形。采用圆弧形的结构槽4后,在电流通过时能有效的避开由于尖端放电原因造成局部电流过大而导致的金属-橡胶的粘接界面产生粘接失效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产品橡胶部分的型面设计,在金属与橡胶的结合起始位置,分别在外套和芯轴上增加圆弧形结构槽4,结构槽4的位置要求在粘接点为中心,里、外各一半。主要的意图为在硫化成型过程中,橡胶流动至结构槽4处,在槽内形成一个密封环的结构,有效的提高结合处的压力,保证粘接效果。在电镀锌的过程中,增加过渡处的橡胶层,使橡胶在电镀锌时的电流下,橡胶保持完好状态,满足粘接性能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包括外套(1),橡胶(2 )和芯轴(3 ),芯轴(3 )两端具有用于连接车辆振动源的通孔(5),橡胶(2)套在芯轴(3)中部并与芯轴(3)粘结连接, 外套(1)套在橡胶(2)上并与橡胶(2)粘结连接,其特征在于外套(1)与橡胶(2)两端的粘结处以及芯轴(3)与橡胶(2)两端的粘结处分别开具有结构槽(4),且橡胶(2)的两端分别嵌入结构槽(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槽 (4)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专利摘要一种机车车辆用柔性连接橡胶关节,包括外套(1),橡胶(2)和芯轴(3),芯轴(3)两端具有用于连接车辆振动源的通孔(5),橡胶(2)套在芯轴(3)中部并与芯轴(3)粘结连接,外套(1)套在橡胶(2)上并与橡胶(2)粘结连接,外套(1)与橡胶(2)两端的粘结处以及芯轴(3)与橡胶(2)两端的粘结处分别开具有结构槽(4),且橡胶(2)的两端分别嵌入结构槽(4)内。本实用新型橡胶与外套和芯轴粘结牢靠、减振降噪效果好,同时,提高了机车车辆运行时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B61G5/00GK202046321SQ20112016486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陆娟, 陈春高, 黄诚 申请人:常州市中昊轨道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