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司机室铆接式脚踏台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958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车组司机室铆接式脚踏台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台框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动车组司机室内采用铆接式组装的脚踏台框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较快,对轨道交通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 高速运行的动车组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受。司机室是动车组的核心组成部分,司机室内设置有脚踏台,一般脚踏台框架由碳钢、不锈干或铝合金焊接而成,采用焊接而成的脚踏台框架,不但焊接组装繁琐,而且组装焊接完成后即可不随意更改,焊接的框架在热焊的过程中产品很容易变形,影响产品的装配尺寸,增加后期的整形工作量,且由于焊斑的存在,产品外观较差,同时当某一部件损坏或生锈后也无法进行更换,只能整体替换,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组装、维护方便的动车组司机室铆接式脚踏台框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铆接式脚踏台框架,所述框架包含有前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前端和左右两端向下设置有翻边,所述前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竖向设置,并分别与底板前端和左右两端的翻边相铆接。本实用新型动车组司机室铆接式脚踏台框架,所述前板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均设置有铆接件,所述铆接件为一 “L”形结构,所述铆接件一边与前板相铆接,另一边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相铆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框架由于采用了铆接结构,组装时,仅需少量操作人员进行铆接,即可完成相应的拼装,并且相比于焊接组装,整个组装过程不但更为快捷、效率更高,且在组装过程中更为安全,不会因火星四溅而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若某部分损坏后, 只需卸下相应的板块,重新铆接上新的板块即可,无后续的整形工作,大大简化了维护操作,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车组司机室铆接式脚踏台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前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底板4、铆接件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铆接式脚踏台框架,所述框架包含有前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和底板4,所述底板4的前端和左右两端向下设置有翻边,所述前板1、左侧板2和右侧板3均竖向设置,并分别与底板4前端和左右两端的翻边相铆接,所述前板1与左侧板2和右侧板3之间均设置有铆接件5,所述铆接件5为一 “L”形结构,所述铆接件5 —边与前板1相铆接,另一边分别与左侧板2和右侧板3相铆接。
权利要求1.一种动车组司机室铆接式脚踏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含有前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和底板(4),所述底板(4)的前端和左右两端向下设置有翻边,所述前板 (1)、左侧板(2)和右侧板(3)均竖向设置,并分别与底板(4)前端和左右两端的翻边相铆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动车组司机室铆接式脚踏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 与左侧板(2)和右侧板(3)之间均设置有铆接件(5),所述铆接件(5)为一“L”形结构,所述铆接件(5)—边与前板(1)相铆接,另一边分别与左侧板(2)和右侧板(3)相铆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车组司机室铆接式脚踏台框架,所述框架包含有前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和底板(4),所述底板(4)的前端和左右两端向下设置有翻边,所述前板(1)、左侧板(2)和右侧板(3)均竖向设置,并分别与底板(4)前端和左右两端的翻边相铆接,所述前板(1)与左侧板(2)和右侧板(3)之间均设置有铆接件(5),所述铆接件(5)为一“L”形结构,所述铆接件(5)一边与前板(1)相铆接,另一边分别与左侧板(2)和右侧板(3)相铆接。本实用新型动车组司机室铆接式脚踏台框架,具有组装、维护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B61C17/04GK202071834SQ20112016463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夏中岳, 秦佳, 陈璟 申请人:江阴奥派联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