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监测仪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514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外监测仪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光监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紫外监测仪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旅客列车提速和高速铁路的研究,改善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受流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理想运行状态是弓网可靠接触,无离线、无火花,机车不间断地从接触网上获得电能。由于电力机车是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网导线间的滑动接触而获取电能的,当运动的受电弓通过相对静止的接触网时,接触网受到外力干扰,于是在受电弓和接触网两个系统间产生动态的相互作用,弓网系统产生特定形态的振动,当振动剧烈时,可以造成受电弓滑板与接触导线脱离接触,形成离线,产生电弧和火花,加速电器的绝缘损伤,对通信产生电磁干扰,更严重的是直接影响受流,甚至会造成供电瞬时中断,使列车丧失牵引力和制动力。弓网离线火花是影响功率传输、接触线及受电弓滑板磨耗、电磁干扰的重要因素。

而如何有效监测弓网火花,进而对弓网火花产生的频率、位置及相关特性进行分析,成为机车获得理想运行状态的可靠保证。通常采用紫外光敏管进行监测,但在日常工作状态下,紫外光敏管会因电子噪声触发而不定时地产生脉冲信息,影响紫外监测的有效性。而在日光光照和环境温度升高的情况下,紫外光敏管的电子噪声触发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导致紫外监测有效性的降低。为提高紫外监测的有效性,发明了一种双镜头弓网电弧紫外监测仪,其以多个紫外传感器替代了过去的单个紫外传感器,从而提高了紫外监测的有效性,对因电子噪声而产生的脉冲响应实现了完全屏蔽。

如图1所示,这种监测仪1包括镜头11、主体框架12和尾盖13,镜头11用于接收和感应紫外光,主体框架12用于安装传感器、PCB板等元器件,尾盖13上布置出线结构,用于连接信号线,输出信号,镜头11和尾盖13安装在主体框架12两端,从而使监测仪形成密封结构。这种双镜头弓网电弧紫外监测仪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安装在机车车顶,机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监测仪的安装和固定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监测仪自身的结构特点,主体框架的厚度较薄,无法将其直接安装在机车车顶上,而且直接安装,也很容易损坏监测仪,同时,还需要兼顾监测仪后期拆卸、维修等工作。

除了机车车顶,在任何产生电火花的场合都能用到该监测仪进行监测,使用时,同样面临监测仪安装的问题,如何将监测仪安装在目标位置,成为监测仪正常工作的前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在采用新设计的包含多个紫外传感器的紫外监测仪对弓网火花进行监测时,针对如何安装紫外监测仪才能保证其牢固、可靠运行的问题,提供一种紫外监测仪安装组件,该安装组件包括与检测仪主体框架连接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安装在机车车顶的连接结构,通过安装底座与机车车顶的连接,从而将监测仪进行固定,使监测仪达到牢固连接、可靠运行的目的,保证监测仪安全、可靠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紫外监测仪安装组件,包括用于支撑和安装监测仪的安装底座,该安装底座与监测仪连接,所述安装底座上还设有将其安装在目标位置的第一连接结构。

通过设置安装底座,监测仪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在安装底座上设置第一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使安装底座与目标位置连接,从而实现监测仪的固定和安装。采取这种方式,避免了直接将监测仪安装在目标位置的问题,从而使监测仪得到了保护,并且使监测仪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使紫外监测仪在高速运动的环境下可靠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螺纹孔。使用连接件穿过螺纹孔,将安装底座固定在目标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底座与主体框架一体式连接。将安装底座与主体框架一体式连接,二者形成一体式结构,从而保证二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避免安装底座对监测仪造成刮伤、损坏,同时,采取一体式连接的方式,能增加监测仪与安装底座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当安装底座固定在目标位置时,监测仪不会发生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使安装底座与主体框架可分离式连接。采取这种结构形式,便于操作,可以在需要时随意拆卸监测仪,例如:当监测仪发生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或养护时,能方便地将监测仪拆卸下来,便于维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布置在安装底座与主体框架之间的胶垫。

当安装底座与主体框架之间连接时,由于二者之间属于刚性接触,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导致发生损坏紫外监测仪的问题,增加胶垫,使安装底座与主体框架之间具有一定弹性,从而避免了二者的硬性接触,对紫外监测仪形成保护,避免其发生刮擦、损坏的风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安装孔,该安装孔为沉孔结构。将安装孔布置为沉孔形式,使连接件穿过安装孔将安装底座和监测仪连接时,连接件低于安装底座的安装平面,从而便于安装底座固定在目标位置,避免发生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底座为支撑板。监测仪的主体框架矩形环状结构,包括四个平面,且相邻两个平面垂直,所述支撑板的尺寸与主体框架的平面尺寸对应,采用支撑板,支撑板的板面于监测仪的平面贴合布置,二者可靠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连接在目标位置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安装底座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与第一连接结构对应布置,设置固定基座,通过固定基座与安装底座的快速连接,从而完成紫外监测仪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提高拆装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基座包含固定平面,所述固定平面用于放置安装底座。固定基座包含固定平面,该固定平面与安装底座的板面贴合固定,使固定基座与安装底座连接可靠。

所述固定基座采用板状结构,其某一个板面作为固定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基座与目标位置一体式连接。采取这种结构形式,固定基座和目标位置之间不存在松动的问题,当安装底座和固定基座连接后,能使监测仪牢固连接在目标位置,保证监测仪牢固、可靠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安装底座,监测仪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在安装底座上设置第一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使安装底座与目标位置连接,从而实现监测仪的固定和安装。采取这种方式,避免了直接将监测仪安装在目标位置的问题,从而使监测仪得到了保护,并且使监测仪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使紫外监测仪在高速运动的环境下可靠运行;

2、增加胶垫,使安装底座与主体框架之间设置一层弹性材料,从而具有一定弹性能力,从而避免了二者的硬性接触,对紫外监测仪形成保护,避免其发生刮擦、损坏的风险;

3、设置固定基座,通过固定基座与安装底座的快速连接,从而完成紫外监测仪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提高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监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紫外监测仪安装组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紫外监测仪安装组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监测仪,11-镜头,12-主体框架,13-尾盖,2-安装底座,21-第一连接结构,22-第二连接结构,3-胶垫,4-固定基座,41-安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紫外监测仪安装组件,包括用于支撑和安装监测仪1的安装底座2,该安装底座2与监测仪1的主体框架12连接,所述安装底座2上设置有用于和目标位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21。

通过设置安装底座,监测仪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在安装底座上设置第一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使安装底座与目标位置连接,从而实现监测仪的固定和安装。采取这种方式,避免了直接将监测仪安装在目标位置的问题,从而使监测仪得到了保护,并且使监测仪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使紫外监测仪在高速运动的环境下可靠运行。

第一连接结构21为螺纹孔,使用连接件穿过螺纹孔,将安装底座固定在目标位置,连接件采用螺钉或螺栓。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安装底座2与主体框架12一体式连接,将安装底座2与主体框架12一体式连接,二者形成一体式结构,从而保证二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避免安装底座对监测仪造成刮伤、损坏,同时,采取一体式连接的方式,能增加监测仪与安装底座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当安装底座固定在目标位置时,监测仪不会发生脱落。

作为其中另一种实施方式,安装底座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22,使安装底座2与主体框架12可分离式连接,采取这种结构形式,便于操作,可以在需要时随意拆卸监测仪,例如:当监测仪发生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或养护时,能方便地将监测仪拆卸下来,便于维修。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安装组件包括布置在安装底座2与主体框架12之间的胶垫3,当安装底座2与主体框架12之间连接时,由于二者之间属于刚性接触,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导致发生损坏紫外监测仪的问题,增加胶垫,使安装底座与主体框架之间具有一定弹性,从而避免了二者的硬性接触,对紫外监测仪形成保护,避免其发生刮擦、损坏的风险。

第二连接结构22为安装孔,该安装孔为沉孔结构,将安装孔布置为沉孔形式,使连接件穿过安装孔将安装底座和监测仪连接时,连接件低于安装底座的安装平面,从而便于安装底座固定在目标位置,避免发生干涉,连接件采用六角螺钉或圆头螺钉。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安装底座2采用支撑板,监测仪1的主体框架12为矩形环状结构,包括四个平面,且相邻两个平面垂直,所述支撑板的尺寸与主体框架的平面尺寸对应,采用支撑板,支撑板的板面于监测仪的平面贴合布置,二者可靠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安装底座,监测仪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在安装底座上设置第一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使安装底座与目标位置连接,从而实现监测仪的固定和安装。采取这种方式,避免了直接将监测仪安装在目标位置的问题,从而使监测仪得到了保护,并且使监测仪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使紫外监测仪在高速运动的环境下可靠运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3和图4所示,紫外监测仪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底座2,还包括用于安装在目标位置的固定基座4,所述固定基座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安装底座2的安装结构41,所述安装结构41与第一连接结构21对应布置,设置固定基座4,通过固定基座4与安装底座2的快速连接,从而完成紫外监测仪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提高拆装效率。

固定基座包含固定平面,所述固定平面用于放置安装底座。固定基座包含固定平面,该固定平面与安装底座的板面贴合固定,使固定基座与安装底座连接可靠。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基座4采用板状结构,其某一个板面作为固定平面。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固定基座4与目标位置一体式连接,采取这种结构形式,固定基座和目标位置之间不存在松动的问题,当安装底座和固定基座连接后,能使监测仪牢固连接在目标位置,保证监测仪牢固、可靠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