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及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8002发布日期:2018-08-24 19:2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厢及列车。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客车灯带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是采用荧光灯管4形式,25T硬座客室长度为19440mm,客室两侧分别设有6组3240mm长度的灯带,基本由15W和40W荧光灯管4组成,分为终夜灯、半夜灯、应急灯三种模式。具体灯带布置图见图1,灯带断面图见图2。

目前这种灯带除终夜灯模式外,其他两种模式都为分段点亮,影响美观和客室照度均匀度,尤其是在应急模式下。其次,现有铁路客车灯带透光区1为101X202mm长圆孔,每两个相邻的透光区1间隔为700mm,同样影响着客室照度均匀度。再次,现有灯带单段长度为3米左右,整个客室需要至少6端灯具,在灯带分缝2与顶板分缝3和侧墙分缝在同一处时,就很可能因为装车时的误差是接缝不顺线,影响整车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厢,所述车厢包括车顶、侧墙和行李架,所述行李架固定在侧墙的顶部,所述车顶下方设置有中顶板和侧顶板,所述中顶板的两侧通过侧顶板与侧墙固定连接,所述中顶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排主灯带,所述行李架与侧顶板之间设置有应急灯带,所述主灯带与应急灯带连接电气控制柜。

优选地,所述中顶板是由多个分段顶板拼接而成,所述每一排主灯带均是由多个分段灯带拼接而成,且每两个相邻的分段灯带之间的分段面与中顶板的分段面位于不同平面。

优选地,所述主灯带包括主灯座、主LED光源板、主LED驱动器和主接线端子排,所述主灯座与中顶板下表面固定连接,主灯座上设置有主LED光源板,所述主LED光源板通过主接线端子排与主LED驱动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灯座为多个,且所述多个主灯座均匀分布在所述中顶板的下表面的长度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应急灯带包括应急灯座、应急LED光源板、应急LED驱动器和应急接线端子排,所述应急灯座的一端与侧顶板固定连接,应急灯座的另一端与侧墙固定连接,应急灯座上设置有应急LED光源板,所述应急LED光源板通过应急接线端子排与应急LED驱动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应急灯座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应急灯座均匀分布在所述侧顶板和侧墙的长度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主灯带和应急灯带上均罩设有磨砂扩散透光灯罩。

优选地,所述中顶板的下表面设置两条有相互对称的主灯带,且所述主灯带的长度方向与车厢长度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应急灯带的长度方向与主灯带的长度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电气控制柜与所述主LED驱动器和应急LED驱动器连接,所述电气控制柜与所述主LED驱动器和应急LED驱动器之间连接有全灯档位开关、半灯档位开关、停止档位开关和集控档位开关;

所述全灯档位开关用于控制主LED光源板和应急LED光源板以全功率点亮;

所述半灯档位开关用于控制主LED光源板和应急LED光源板以半功率点亮;

所述停止档位开关用于控制主LED光源板和应急LED光源板熄灭;

所述集控档位开关用于通过控制车集中控制主LED光源板和应急LED光源板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电气控制柜与所述主LED驱动器和应急LED驱动器之间还连接有故障档位开关,用于当供电故障时控制主LED光源板熄灭,应急LED光源板点亮。

优选地,所述中顶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装饰灯条,所述装饰灯条通过主接线端子排与主LED驱动器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列车,所述列车包括至少一节如上所述的车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车顶灯带的基础上,在行李架上方增设了应急灯带,平时起到补光作用,应急时可以提供应急照明,方便旅客安全撤离。同时,采用节能环保、功耗小、发光效率高的LED灯具,替换原有大范围使用的荧光灯具。另外,采用主灯带整体调光控制模式同时更改为通常透光区,使所有照明模式都能够保证照度均匀。为了美化装车后的效果,适当的增长了灯带的长度,减少灯具接缝,增设装饰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灯带在车厢内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现有灯带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主灯带在车厢内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述的车厢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B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施例所述车厢的电气原理图。

附图标号:

1、透光区,2、灯带分缝,3、顶板分缝,4、荧光灯管,5、车顶,6、侧墙,7、中顶板,8、侧顶板,9、主灯带,10、应急灯带,11、主灯座,12、主LED光源板,13、主接线端子排,14、主LED驱动器,15、灯罩,16、装饰灯条,17、应急灯座,18、应急LED光源板,19、电气控制柜,20、全灯档位开关,21、半灯档位开关,22、停止档位开关,23、集控档位开关,24、故障档位开关,25、应急LED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厢,并对车厢中的灯带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布置。车厢本体沿用现有的车厢本体结构,包括车顶5、端墙、侧墙6和底架等,并在侧墙6的顶部设置行李架。

本实施例所述的灯带包括有主灯带9和应急灯带10。主灯带9设置在车顶5下方的中顶板7上,照射范围遍布车厢内部。而应急灯带10则设置在行李架与车顶5下方的侧顶板8之间,其照射范围也朝向车厢内部。主灯带9与应急灯带10通过电气控制柜19连接控制。电气控制柜19可设置在控制车内或乘务员室内。

目前的列车车厢车顶5上除了灯带还有许多其他附属设备,例如空调,考虑到车顶5其他设备的安装布置以及车厢内部照明的均匀性,本实施例所述的主灯带9和应急灯带10均为多条,再考虑到成本以及空间的问题,优选设置为两条,两条主灯带9和应急灯带10均沿车厢长度方向进行布设,且以车厢中心对称。

两条主灯带9设置在中顶板7的下表面,主灯带9上方通过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固定支架位于车顶5与中顶板7之间的空隙中。中顶板7是由多个分段顶板拼接而成的,主灯带9也是由多个分段灯带拼接而成的,为了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顶板7分段与主灯带9分段在同一位置而影响安装和美观的问题。本实施例所述的主灯带9对长度进行了调整,加长主灯带9的长度,使得主灯带9的灯带分缝2与中顶板7的顶板分缝3彼此相错。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主灯带9包括主灯座11、主LED光源板12、主LED驱动器14和主接线端子排13,所述主灯座11与中顶板7下表面固定连接,主灯座11上设置有主LED光源板12,所述主LED光源板12通过主接线端子排13与主LED驱动器14连接。

具体的,其中主灯座11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中顶板7上,主灯座11上设置有主LED光源板12,所述主LED光源板12的光照方向朝下,且偏向车厢中心,由此能够照亮这个车厢内部。主LED光源板12通过主接线端子排13与主LED驱动器14连接,其中,主接线端子排13集成在所述主LED驱动器14上,方便布线。在主LED光源板12的下方罩设有通长磨砂扩散透光灯罩15,使灯光分布更加均匀,改善车厢内的照明均匀度。

另外,为了更加稳固的固定主灯带9,主灯带9的主灯座11为多个,且所述多个主灯座11均匀分布在所述中顶板7的下表面的长度方向上。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应急灯带10包括应急灯座17、应急LED光源板18、应急LED驱动器25和应急接线端子排,所述应急灯座17的一端与侧顶板8固定连接,应急灯座17的另一端与侧墙6固定连接,应急灯座17上设置有应急LED光源板18,所述应急LED光源板18通过应急接线端子排与应急LED驱动器25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应急灯带10设置在侧墙6与车顶5侧顶板8之间,其中应急灯座17分别与侧墙6和侧顶板8固定连接,形成稳固的固定结构。在应急灯座17上设置有应急LED光源板18,所述应急LED光源板18的光照范围朝向向下且偏向车厢内部中心。由于应急灯带10设置在行李架的上方,因此,所述应急LED光源板18的高度要根据行李架高度来进行匹配。应急LED光源板18通过应急接线端子排与应急LED驱动器25连接,其中,应急接线端子排集成在所述应急LED驱动器25上,方便布线。在应急LED光源板18的下方罩设有通长磨砂扩散透光灯罩15,使灯光分布更加均匀,改善车厢内的照明均匀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应急接线端子排与应急LED驱动器25可以直接采用主接线端子排13和主LED驱动器14来实现,只需根据车厢内设备来进行合理布线即可,以节省安装空间。

另外,为了更加稳固的固定应急灯带10,应急灯座17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应急灯座17均匀分布在所述侧顶板8和侧墙6的长度方向上。

同时,为了车厢美观以及为乘客提供更为良好舒适的光照效果,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装饰灯条16,所述装饰灯条16通过主接线端子排13与主LED驱动器14连接。既可以作为照明使用,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光照色彩对车厢进行美化作用。

进一步,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气控制柜19与所述主LED驱动器14和应急LED驱动器25连接,所述电气控制柜19与所述主LED驱动器14和应急LED驱动器25之间连接有全灯档位开关20、半灯档位开关21、停止档位开关22、集控档位开关23和故障档位开关24;

所述全灯档位开关20用于控制主LED光源板12和应急LED光源板18以全功率点亮;

所述半灯档位开关21用于控制主LED光源板12和应急LED光源板18以半功率点亮;

所述停止档位开关22用于控制主LED光源板12和应急LED光源板18熄灭;

所述集控档位开关23用于通过控制车集中控制主LED光源板12和应急LED光源板18的工作状态;

所述故障档位开关24用于当供电故障时控制主LED光源板12熄灭,应急LED光源板18点亮。

具体的,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气控制柜19用来控制主LED光源板12和应急LED光源板18的工作状态,其连接有照明转化开关,所述照明转化开关包括五个档位开关,分别为全灯档位开关20、半灯档位开关21、停止档位开关22、集控档位开关23和故障档位开关24。当照明转化开关为全灯档位开关20时,主LED光源板12和应急LED光源板18以100%功率全部点亮;当照明转化开关为半灯档位开关21时,主LED光源板12和应急LED光源板18以50%功率点亮,其亮度降为全功率状态下的一半;当照明转化开关为停止档位开关22时,所有主LED光源板12和应急LED光源板18均为熄灭状态;当照明转化开关为集控档位开关23时,所有主LED光源板12和应急LED光源板18均有控制车进行集中控制,对应的,当照明转化开关为除集控档位开关23外其他档位开关时,则每个车厢均可实现单独照明控制;当照明转化开关为故障档位开关24时,即当前供电发生故障时,主LED光源板12熄灭,应急LED光源板18点亮;由于应急LED光源板18仍然能够在供电故障时提供照明,方便乘客在特殊情况下安全、快速、便捷的迅速撤离。由此来保证无论列车无论处于何种运行状态下,车厢内都能够处于照明状态且照明均匀。

对应的,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列车,所述列车包括至少一列如上所述的车厢。

具体的,在原有车顶5灯带的基础上,在行李架上方增设了应急灯带10,平时起到补光作用,应急时可以提供应急照明,方便旅客安全撤离。同时,采用节能环保、功耗小、发光效率高的LED灯具,替换原有大范围使用的荧光灯具。另外,采用主灯带9整体调光控制模式同时更改为通常透光区1,使所有照明模式都能够保证照度均匀。为了美化装车后的效果,适当的增长了灯带的长度,减少灯具接缝,增设装饰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