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台用客流及载客量饱和度的检测装置及其运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65655发布日期:2018-11-16 23:09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地铁人流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地铁站台用客流及载客量饱和度的检测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公共交通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包括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公共汽车、轮渡、高速铁路、无轨电车等。

公共交通虽有运量大、经济性高等特点,但突出的问题是服务水平差、高峰时拥挤、候车时间不确定等缺陷,尤其是对轨道交通等有多节车厢,高峰运量到达30000人/小时的中高运量交通工具,乘车人在全天时间段内,无法获知待驶来的承运车辆内饱和度。

陈菁菁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监测技术的特征及其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no.1)中详细阐述了地铁客流量实时监测技术,主要有1afc客流采集技术、2热敏传感技术、3智能视频分析技术、4wifi信令技术、5蓝牙定位技术、6手机信令技术、7车辆称重技术;不同检测技术有适用性及不足,分别适用进出站(技术1和6)、换乘(技术2、3、6)、站台(技术4)、列车(技术4和7)。配合实时客流监测科委大客流预警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可深度获取乘客出行特征。

专利《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监控与紧急疏散系统》(专利号:200810246542.1)公开了以车站摄像头、高速图像处理器并与车站和线网调度中心共同组成的客流监控与疏散装置;监测车站不同人群密度,自动管理应急处置过程;

专利《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客流量检测方法及系统》(专利号:200710041616.3)通过图像采集及提取特征点轨迹及聚类分析,在客流密集情况下进行准确计数。

专利《一种实时公交车客流量统计的方法》(专利号:201010122682.5)通过模式识别方法分析视频图像中乘客人头的形状、纹理信息实现乘客目标的检测;

专利《一种客流统计分析系统》(专利号:201210087736.8)公交车前后门安装摄像机及红外检测传感器,采用基于视频的客流统计为主及基于红外检测的统计方法为辅助,统计公交客流并无线通信上传至监控中心用于公交智能调度;

专利《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集度指数计算与发布系统》(专利号:201510201405.6)通过afc数据、自动客流监测数据、列车实时载客数据及人工调查数据分析车站级、线路级及网络级客流密集度数据,并用指数发布单元生成指数或报表。

通过以上的论文及已公开专利可知,载客量的获取及应用是较受关注的领域,有针对车站、出入口、列车、公交车等不同的检测方法及应用领域,常用技术手段是视频分析及afc数据分析。

但是现有检测方法及应用未见有面向地铁乘客出行应用的检测列车载客量实例。

因此设计一种获取地铁列车实时的载客量饱和度的检测装置,对候车乘客可提供选择其他交通工具或交通线路带来便利,同时对地铁运营公司调度安排具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地铁站台用客流及载客量饱和度的检测装置及其运行方法,实现的目的之一是设计一种获取地铁列车实时的载客量饱和度的检测装置,对候车乘客可提供选择其他交通工具或交通线路带来便利,同时对地铁运营公司调度安排具有实际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地铁站台用客流及载客量饱和度的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每一地铁车站的控制室主机、车内智能摄像机,设置于站厅门上客流计数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地铁站的车站ups电源、主控制器单元。

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单元分别与多个进出列车客流计数器连接,并籍由通信系统接口、信号系统接口和屏蔽门控制器接口分别与每一所述地铁车辆的通信系统、信号系统和屏蔽门系统连接。

所述控制室主机与所述主控制器单元连接,接收经所述主控制器单元处理后得出的客流量及饱和度数据,同时籍由地铁通信传输网络连接线路或线网控制中心将所述客流量及饱和度数据上传。

每一所述地铁车辆的每一屏蔽门上均设有所述进出列车客流计数器;

每一所述地铁车辆的车厢内均设有车内智能摄像机,所述车内智能摄像机摄像范围覆盖整个车厢;

所述显示控制器利用所述通信系统传输客流饱和度数据,以及车内客流实时场景至每一与所述车厢对应的显示屏,进行显示。

每一所述显示屏均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车厢的屏蔽门上。

优选的,所述进出列车客流计数器是视频传感器、红外检测传感器、红外成像检测传感器或者载荷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进出列车客流计数器是irma3d系统自动计数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车内智能摄像机共享对应的所述地铁车辆内原有的摄像机的摄像数据。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为led屏显示,并以有线通信方式接入车控制主机,实现显示及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的信息为乘客服务信息、广告信息、到站列车载客饱和度信息和/或车厢内图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铁站台用客流及载客量饱和度的检测装置的运行方法,步骤如下:

a、在所述地铁车辆进站后,停车之前,所述主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系统的接收列车编号、车次、时间信息;所述显示屏显示上一站统计的载客饱和度信息及实时车内图像信息;

b、在所述地铁车辆停车并开门时,所述主控制单元接收所述屏蔽门的开门信号,根据所述屏蔽门的打开信号触发所述列车客流计数器工作;

c、在所述地铁车辆完成停车并开门后,所述显示屏接入所述控制室主机,与车站乘客信息系统相连,并经乘客信息系统控制显示所述地铁车辆行驶期间乘客服务信息;

d、当所述屏蔽门关闭时,将采集的每个所述屏蔽门上、下车乘客的数量以及列车编号、车次、时间信息发送到所述车控主机,并上传至控制中心;

e、在所述地铁车辆行驶中,检测所述地铁车辆是否到站,若未到站,则显示pis及广告信息;若到站,则执行步骤f;

f、所述主控制器单元自所述信号系统接收到所述地铁车辆站信息时,即控制所述显示控制器切换显示内容,显示上一站统计的载客饱和度信息及实时车内图像信息;所述图像信息来自所述车内智能摄像机;所述车内智能摄像机的图像数据经所述地铁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传输给所述显示控制器;所述切换显示内容以接收信号系统的停车信息和车辆编号信息为据;

g、所述地铁车辆进站,再次执行步骤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地铁车辆外设置系统,实现列车上下客流的准确统计及载客量饱和度检测与显示。

2、本发明结合屏蔽门实现地铁车辆精确客流统计及载客量饱和度检测与显示装置;利用已有地铁通信系统、线路及线网控制中心、信号系统接口等实现路网运营条件下,每列运营的地铁车辆的实时精确客流统计及载客量饱和度检测与显示装置。

3、本发明无须对地铁车辆做任何改动或增加设备,避免车辆安装空间不足、改造困难等困难。

4、本发明在每个车站的对应装置,实现了所有运营车辆的精确客流统计、载客饱和度统计等,为基于大数据的运营调度提供基础资料;对比安装于列车上客流检测装置,节省大量投资。

5、本发明利用地铁车辆的屏蔽门,屏蔽门根据运营车辆情况显示客流信息及图像;地铁车辆驶离后显示乘客信息及广告,丰富了乘客信息发布的手段及有效性;获取的检测数据可在线路或线网管理中心实现载客量信息发布,可供站台乘客直观查看或通过手机、网站等进行实时查询。

6、本发明检测的数据可供候车乘客直接和第一时间获知地铁每节车厢内载客饱和度,或选择其他载客饱和度低的线路出行,具有交通诱导、分流功能。

7、本发明检测的数据可供公共交通调度、运营、线路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该数据可精确计算换乘站每条线路客流量,克服目前换乘站一套afc系统无法区分线路换乘乘客数量的不足。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安装位置示意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屏蔽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蔽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运行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地铁站台用客流及载客量饱和度的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每一地铁车站的控制室主机、车内智能摄像机,设置于站厅门上客流计数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地铁站的车站ups电源、主控制器单元。

其中,主控制器单元1分别与多个进出列车客流计数器3连接,并籍由通信系统接口、信号系统接口和屏蔽门控制器接口分别与每一地铁车辆的通信系统、信号系统和屏蔽门系统连接。

控制室主机与主控制器单元1连接,接收经主控制器单元1处理后得出的客流量及饱和度数据,同时籍由地铁通信传输网络连接线路或线网控制中心将客流量及饱和度数据上传。

每一地铁车辆的每一屏蔽门上均设有进出列车客流计数器3;

每一地铁车辆的车厢内均设有车内智能摄像机,车内智能摄像机摄像范围覆盖整个车厢;

显示控制器利用通信系统传输客流饱和度数据,以及车内客流实时场景至每一与车厢对应的显示屏2,进行显示。

每一显示屏2均设置于对应的车厢的屏蔽门上。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控制室主机负责接收本装置数据结论,并将接收到的地铁车辆载客量饱和度及精确客流量数据上传;通过控制中心网站以已有的信息服务途径进行发布;并且控制室主机利用地铁已有通信传输网络可发送检测到实时数据给线路或线网控制中心,供信息发布、共享和统计、分析使用。

通过进出列车客流计数器3、主控制器单元1,以及设置在屏蔽门上的显示屏2,实现对上下客流统计结果、实时饱和度数据的显示等功能。

而滑动式的屏蔽门上附装显示屏2,可定制化发布实时饱和度信息,通过车站无线通信系统显示车厢内实时图像、使在站台乘客直观获得饱和度信息。

在某些实施例中,进出列车客流计数器3是视频传感器、红外检测传感器、红外成像检测传感器或者载荷传感器。

在某些实施例中,进出列车客流计数器3是irma3d系统自动计数传感器。

在某些实施例中,车内智能摄像机共享对应的地铁车辆内原有的摄像机的摄像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屏2为led屏显示,并以有线通信方式接入车控制主机,实现显示及控制;显示屏2显示的信息为乘客服务信息、广告信息、到站列车载客饱和度信息和/或车厢内图像。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铁站台用客流及载客量饱和度的检测装置的运行方法,步骤如下:

a、在地铁车辆进站后,停车之前,主控制单元1通过信号系统的接收列车编号、车次、时间信息;显示屏2显示上一站统计的载客饱和度信息及实时车内图像信息;

b、在地铁车辆停车并开门时,主控制单元1接收屏蔽门的开门信号,根据屏蔽门的打开信号触发列车客流计数器3工作;

c、在地铁车辆完成停车并开门后,显示屏2接入控制室主机,与车站乘客信息系统相连,并经乘客信息系统控制显示地铁车辆行驶期间乘客服务信息;

d、当屏蔽门关闭时,将采集的每个屏蔽门上、下车乘客的数量以及列车编号、车次、时间信息发送到车控主机,并上传至控制中心;

e、在地铁车辆行驶中,检测地铁车辆是否到站,若未到站,则显示pis及广告信息;若到站,则执行步骤f;

f、主控制器单元1自信号系统接收到地铁车辆站信息时,即控制显示控制器切换显示内容,显示上一站统计的载客饱和度信息及实时车内图像信息;图像信息来自车内智能摄像机;车内智能摄像机的图像数据经地铁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传输给显示控制器;切换显示内容以接收信号系统的停车信息和车辆编号信息为据;

g、地铁车辆进站,再次执行步骤a。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