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悬挂装置及轨道车辆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4190发布日期:2019-01-22 23:04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系悬挂装置及轨道车辆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系悬挂装置,同时涉及安装有该一系悬挂装置的轨道车辆转向架。



背景技术:

地铁等城轨车辆在很多城市交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向架作为最重要的结构部件,其结构和各项参数直接决定了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在转向架的构架与轴箱体之间设置有一系悬挂装置,用以承载车辆运行时所产生的横向、纵向及垂向力。目前一系悬挂装置普遍采用双钢圆弹簧,在双钢圆弹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安装弹簧上夹板和弹簧下夹板,该双钢圆弹簧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特别是载荷量过大时,往往出现垂向位移过大及车辆轮重减载率过大的问题,同时现有的一系悬挂弹簧还存在零部件较多、调整构架四角高度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觖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可以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有效限制垂向位移及车辆轮重减载率过大,且可方便在整车状态下调整车辆四角高度的一系悬挂装置,同时提供一种安装有该一系悬挂装置的轨道车辆转向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系悬挂装置,包括弹簧上夹板、弹簧下夹板及安装在弹簧上夹板和弹簧下夹板之间的弹簧,在所述弹簧上夹板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在所述弹簧下夹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垂向止挡,所述垂向止挡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耐磨层、橡胶层和底座,在所述耐磨层和橡胶层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底座的中心具有向上凸起的部分,凸起部分伸入至第二通孔内,在所述底座的凸起部分上设置在螺纹孔,工艺螺栓穿过所述弹簧上夹板上的第一通孔、耐磨层和橡胶层上的第二通孔后与所述底座上的螺纹孔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与弹簧下夹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向下凸出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弹簧下夹板的中心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安装部与安装孔旋转实现底座与弹簧下夹板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凸起部分的外形为六方形。

进一步,在所述垂向止挡与弹簧下夹板之间安装有第一调整垫。

进一步,在所述弹簧下夹板的下方与轴箱体之间安装有防振橡胶层。

进一步,在所述防振橡胶层与轴箱体之间安装有第二调整垫。

进一步,在所述弹簧上夹板上第一通孔的顶部安装有顶盖。

进一步,所述垂向止挡的耐磨层、橡胶层和底座为硫化的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安装有如上所述的一系悬挂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系悬挂装置及轨道车辆转向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在载荷量较大的情况下,垂向止挡与弹簧上夹板的凸起接触并被压缩,在起到止挡作用的同时,也起到变刚度的作用,有效改善一系弹簧装置的垂向刚度特性,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有效限制垂向位移及车辆轮重减载率过大,保证车辆轮重减载率满足标准要求,提高车辆运行的动力学性能,进而提高乘坐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在垂向止挡上设置有压缩钢弹簧的工装接口,且将工装接口设置在垂向止挡的中心通孔内部,方便实现整车编组状态下调整车辆四角高度,保证车辆轴重差、轮重差符合标准要求。

(3)本实用新型中垂向止挡与弹簧下夹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压缩钢弹簧的工装接口设置在垂向止挡上,方便日常检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如图1所示,弹簧上夹板1,弹簧下夹板2,弹簧3,第一通孔4,垂向止挡5,耐磨层5a,橡胶层5b,底座5c,凸起部分5d,安装部5e,第二通孔6,螺纹孔7,构架8,轴箱体9,垫板10,防振橡胶层11,第一调整垫12,第二调整垫13,安装孔14,顶盖15,绝缘罩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包括构架、轮对、一系悬挂装置、二系悬挂装置、牵引装置及制动装置组成。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系悬挂装置,设置在转向架构架8和轴箱体9之间,起到传递车辆垂向、纵向、横向三个方向的作用力、减振降噪、使垂向载荷均匀分配等作用。包括弹簧上夹板1、弹簧下夹板2及安装在弹簧上夹板1和弹簧下夹板2之间的弹簧3,弹簧3采用双钢圆弹簧。

弹簧上夹板1与构架8固定连接,弹簧3与弹簧上夹板1之间设置用于调节高度的垫板10和绝缘罩16,在弹簧上夹板1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4,弹簧上夹板1的中心具有向下凸出的部分,第一通孔4贯穿整个凸出的部分。在弹簧上夹板1上第一通孔4的顶部安装有一个可以拆卸的顶盖15,在车辆正常运行时,顶盖15将第一通孔4封闭,避免环境中的杂物进入弹簧3内部。

弹簧下夹板2落在轴箱体9的上方,弹簧下夹板2整体呈倒T形结构,中心伸入至弹簧3的内部。在弹簧下夹板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一个垂向止挡5,垂向止挡5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耐磨层5a、橡胶层5b和底座5c,其中,耐磨层5a采用尼龙材料,底座5c采用金属材料,如铝合金或不锈钢等,耐磨层5a、橡胶层5b和底座5c硫化为一体的结构。垂向止挡5与弹簧上夹板1之间的间隙为垂向止挡间隙,本实施例中,在垂向止挡5与弹簧下夹板2之间安装有第一调整垫12,用于调节垂向止挡5的顶部与弹簧上夹板1之间的垂向止挡间隙值。

在车辆正常运行时,垂向止挡5的顶部与弹簧上夹板1凸出部分的底部之间不接触,只在载荷量较大的情况下,垂向止挡5上的耐磨层5a、橡胶层5b与弹簧上夹板1的凸出部分接触并被压缩,在起到止挡作用,限制构架8下沉的同时,也起到变刚度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一系弹簧装置的垂向刚度特性,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有效限制垂向位移及车辆轮重减载率过大,保证车辆轮重减载率满足标准要求,提高车辆运行的动力学性能,进而提高乘坐舒适度。同时,由于垂向止挡5的设置,即使出现弹簧3断裂的情况,垂向止挡5与弹簧上夹板1的配合也能作为安全支撑,保证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

本实施例中,在耐磨层5a和橡胶层5b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通孔6,底座5c的中心具有向上凸起部分5d,凸起部分5d伸入至第二通孔6内,在底座5的凸起部分5d上设置在螺纹孔7。

在整车编组状态下需要调整车辆四角高度时,利用工艺螺栓(图中未示出)从弹簧上夹板1上的第一通孔4中伸入,穿过耐磨层5a和橡胶层5b上的第二通孔6后与底座5上的螺纹孔7连接,根据需要旋转工艺螺栓调节弹簧3的高度,实现在不抬车辆的情况下完成车辆四角高度调整,保证车辆轴重差、轮重差符合标准要求,调整过程简单方便。

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6及螺纹孔7在理论上是同轴的三个孔,但在实际落车时,会产生一定的偏转角度,本实施例中,将与工艺螺栓连接的螺纹孔设置在垂向止挡5的底座5c上,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工艺螺栓所需伸入弹簧3内的长度,即使发生偏转,工艺螺栓依然可以很方便穿过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6与螺纹孔7连接,保证调整过程顺利进行,并且可以保证调整的精度。

为了方便垂向止挡5的日常维护与更换,本实施例中,底座5c与弹簧下夹板2之间优选采用螺纹连接,在底座5c的下表面向下凸出有安装部5e,安装部5e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在弹簧下夹板2的中心具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内设置有内螺纹,安装部5e与安装孔14旋转实现底座5c与弹簧下夹板2之间的连接。为了方便在紧凑的空间中拆装垂向止挡5,底座5c的凸起部分5d的外形采用六方形,扳手伸入第二通孔6内即可夹紧凸起部分5d,进而为底座5c提供旋转扭矩,完成垂向止挡5的拆装。

本实施例中,在弹簧下夹板2的下方与轴箱体9之间安装有防振橡胶层11,防振橡胶层11可以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在防振橡胶层11与轴箱体9之间还安装有第二调整垫13。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