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121发布日期:2019-05-24 21:36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列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高铁技术也得到大力发展,并且已经走在世界的前沿,而且还在不断发展。目前我国高铁的时速最高能达到350Km/H,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高铁的时速还会更高。目前我国的高铁在减速或者停车时,是依靠摩擦来给列车减速刹车,因此会造成列车轮毂的摩擦和刹车系统的磨损,降低了刹车系统和车轮的使用寿命。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来解决高速列车减速停车时,造成车轮和刹车系统摩擦大,而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在列车的顶部设置有气流减速机构;所述气流减速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列车上的安装座,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气流导向罩,还包括涡扇,气流导向板和推动机构;所述气流导向罩包括安装部和导流部,以及连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导流部的连接部;所述安装部为圆形结构,所述导流部为方形结构,且所述导流部的口部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安装部的口部横截面积;所述涡扇设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导流部的两侧设安装避空缺口,所述避空缺口的一端延伸到所述导流部的顶壁,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导流部的底壁;两所述气流导向板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所述安装避空缺口内;所述推动机构推动两所述导向板转动,使两所述导向板的往所述导流部内部转动的端部贴合密封,或使两所述导向板分别收缩在两所述安装避空缺口内。

进一步,所述导向板的两侧设有转轴,一所述转轴贯穿、且与所述导流部的顶部转动连接,另一所述转轴贯穿、且与所述导流部的底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推动机构为两组液压推动机构;两组所述液压推动机构分别推动两所述导向板转动;所述液压推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导流部底部或者顶部的液压缸和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滑槽的连杆;一连接销穿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导流部底部或者顶部的第二液压缸,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另一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滑槽,第二连接销穿过两第二滑槽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流部的一端还设有加速部;所述加速部为方锥结构;所述加速部的大端与所述导流部连接。

进一步,两所述导向板的两侧均设有耐磨密封条。

进一步,所述列车的顶部或者底部还设有挡板机构。

进一步,所述挡板机构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包括挡风板和液压缸;所述列车的顶部或底部设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内设有第二安装腔体;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体内,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安装腔体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挡板内侧的滑块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高速运行的列车需要减速时,在通过摩擦的同时,通过涡扇高速运行,使得气流导向罩形成与行驶方向的高速气流,通过高速气流产生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推力,从而达到进一步给列车减速,因此,可以减小列车的刹车系统的摩擦,并且可以减小减速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的所述气流减速机构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的所述气流导向罩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的所述气流导向罩收缩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的所述导向板展开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的所述导向板展开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轮滚高铁空气阻力减速刹车系统,在列车1000的顶部设置有可收缩到内列车内部的气流减速机构2000。所述气流减速机构2000包括设于所述列车上的安装座20,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气流导向罩21,还包括涡扇22,气流导向板23a,23b和推动机构24。所述气流导向罩21包括安装部210和导流部211,以及连接所述安装部210与所述导流部211的连接部212。具体地,安装座2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列车的顶部,或者安装座20通过嵌入式连接到列车的顶部。气流导向罩21与安装座20通过螺栓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所述安装部210为圆形结构,所述导流部211为方形结构,且所述导流部211的口部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安装部210的口部横截面积。所述涡扇22设于所述安装部210内;所述导流部211的两侧设安装避空缺口,所述避空缺口的一端延伸到所述导流部211的顶壁,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导流部211的底壁。两所述气流导向板23a,23b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所述安装避空缺口内;所述推动机构24推动两所述导向板23a,23b转动,使两所述导向板23a,23b的往所述导流部211 内部转动的端部贴合密封,或使两所述导向板23a,23b分别收缩在两所述安装避空缺口内。因此,高速运行的列车1000需要减速时,在通过摩擦的同时,通过涡扇22高速运行,使得气流导向罩21形成与行驶方向的高速气流,通过高速气流产生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推力,从而达到进一步给列车减速,因此,可以减小列车刹车系统的摩擦,并且可以减小减速的距离。

具体地,参照图2-6,在列车1000正向行驶时,通过气流减速机构给列车减速时,涡扇22高速旋转,通过气流导向罩21产生与列车1000行驶方向相同的高速气流,从而产生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反的推力,从而达到给列车减速。在列车1000反向行驶时,在列车1000需要减速时,推动机构24推动两所述导向板23a,23b转动,使两所述导向板23a,23b的往所述导流部211内部转动的端部贴合密封;通过两导向板23a,23b和导流部211的顶壁与底壁形成一腔体,并将导流部211的排气口密封,而导向板23a,23b与避空缺口形成排气口。由涡扇高速旋转,产生与列车1000行驶的方向呈一夹角的气流,而该气流会产生与行驶方向相反的推力,从而达到给列车1000减速。

进一步地,在列车1000行驶过程中,还可通过涡扇22使得气流导向罩21 产生与列车1000行驶方向相反的气流,从而实现给列车加速。

具体地,涡轮22为设置在安装部210内的电动涡扇,涵道风扇,或者涡轮风扇发动机的任一种。

进一步,参照图3-4,所述导向板23a,23b,的两侧设有转轴230a,230b,一所述转轴230a贯穿、且与所述导流部211的顶部转动连接,另一所述转轴230b 贯穿、且与所述导流部211的底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参照,5,,所述推动机构24为两组液压推动机构;两组所述液压推动机构分别推动两所述导向板23a,23b转动;所述液压推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导流部211底部或者顶部的液压缸240a,240b和一端与所述转轴230a,230b 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滑槽的的连杆241a,241b;一连接销穿过滑槽与液压缸 240a,240b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并且连接销能沿滑槽滑动。通过液压缸240a, 240b推动连杆241a,241b摆动,从而推动转轴230a,230b转动。

进一步,参照图6,所述推动机构24包括设于所述导流部211底部或者顶部的第二液压缸2400,还包括第一连杆2401和第二连杆2402;所述第一连杆 2401的一端与一所述转轴230a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402的一端与另一所述转轴230b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401和所述第二连杆2402的另一端均设于第二滑槽,第二连接销穿过两第二滑槽与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销能在第二滑槽内滑动。通过第二液压缸2400推第一连杆2401和第二连杆2402转动,从而带动转轴230a,230b转动,使得导向板23a,23b贴合与分离。

进一步,所述导流部211的一端还设有加速部2110;所述加速部2110为方锥结构;所述加速部2110的大端与所述导流部211连接。因此,通过加速部2110 增加气流的速度,从而增加气流的推力。

进一步,两所述导向板23a,23b的两侧均设有耐磨密封条。因此增加导向板23a,23b相互贴合后的气密性。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列车1000的顶部或者底部还设有挡板机构3。

进一步,参照图8,所述挡板机构3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挡板组件30、31;所述挡板组件30、31包括挡风板300和液压缸301。所述列车1000的顶部或底部设有安装腔体10,所述安装腔体10内设有第二安装腔体11。所述挡板300 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体1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301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体11内,所述液压缸3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安装腔体11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挡板300内侧的滑块303转动连接。具体地,在挡板 300的内侧设有直线导轨;液压缸301余直线导轨的滑块303转动连接。因此,在列车减速时,还可通过液压缸301将挡板300往上推起,从而通过挡板300 产生阻力,达到对列车减速。并且还可根据列车1000的行驶方向来决定由挡板组件30或挡板组件31往上翻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