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6576发布日期:2021-02-20 17:2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水顶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都市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了缓解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内部的通行效率,方便人们的出行,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规划市内的地铁线路,修建速度快,运量大,使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地铁车厢直接承载人群,其质量和舒适性对地铁的整体运行至关重要,其中,地铁车厢的顶板不仅起装饰作用,同时隔离车厢顶部空间,以便地铁上的各种线路、照明、空调风管等设备的安装,在地铁运行时或停运时,顶板内外空间的温度、湿度常有较大差别,若湿气过大则水汽易凝结在顶板上或其它设备上,不利于地铁的安全运行,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防水的地铁内饰顶板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能够有效防止地铁车厢顶部水汽凝结,且能长期反复使用的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它包括有左顶板、中间顶板和右顶板,所述中间顶板包括有中间框架,所述中间框架的外框包括有两个第一端板和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端板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纵板,左边的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右边的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端板的外侧设置有插接头,所述第一侧板上交错设置有所述插接头和插接孔,所述第一横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
[0005]
所述左顶板包括有左框架,所述左框架的外框包括有两个第二端板和两个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二端板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二纵板,右边的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所述插接孔,所述第二侧板上交错设置有所述插接头和所述插接孔,所述第二横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孔。
[0006]
所述右顶板包括有右框架,所述右框架的外框包括有两个第三端板和两个第三侧板,两个所述第三端板之间连接有第三横板,两个所述第三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三纵板,左边的所述第三端板上设置有第四通孔和所述插接孔,所述第三侧板上交错设置有所述插接头和所述插接孔,所述第三横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孔。
[0007]
所述中间框架、所述左框架和所述右框架上均设置有吸潮模块,所述吸潮模块包括有外围的吸潮块和中部的加热块;所述中间框架、所述左框架和所述右框架的外框的下部设置有外层饰板,所述中间框架、所述左框架和所述右框架的外框的上部设置有内层保温板。
[0008]
所述左顶板、所述中间顶板和所述右顶板均通过螺栓和所述连接孔与地铁车厢壁板连接。
[0009]
所述插接头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
[0010]
所述插接头与所述插接孔间隙配合,最大间隙2mm,最小间隙1mm。
[0011]
所述外层饰板为铝塑板。
[0012]
所述内层保温板为stp超薄绝热板。
[0013]
所述外层饰板与所述中间框架、所述左框架和所述右框架的连接缝处使用高分子热熔胶进行密封。
[0014]
所述吸潮模块内设置有两种吸附剂,所述加热块的外围设置有以硅胶为基质的复合吸附剂,所述以硅胶为基质的复合吸附剂外围设置有以活性炭为基质的复合吸附剂。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包括有左顶板、中间顶板和右顶板,三种顶板以模块化的方式制造与安装,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及安装成本,其中,中间顶板与左顶板之间通过第一端板上的插接头与右边的第二端板上的插接孔之间的配合连接,中间顶板与右顶板之间通过第一端板上的插接头与左边的第三端板上的插接孔之间的配合连接,左顶板、中间顶板和右顶板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实现其内部之间的相互贯通,构成空气流通的通道,以提高吸潮模块的吸收效率;相邻的左顶板之间、相邻的中间顶板之间、相邻的右顶板之间均可通过其侧面交错设置的插接头和插接孔连接,提高安装的效率;左顶板、中间顶板和右顶板均包括有起结构性作用的外框、起装饰作用的外层饰板和起耐火保温作用的内层保温板,且其内部均设置有可吸湿的吸潮模块,吸潮模块通过在其中部设置加热块,可在地铁停运时对吸潮块进行加热,加快其内水汽的逸散,并通过车厢的空调系统排出,直至烘干为止,最终达到长期重复使用的目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合理,安装方便,能够有效防止地铁车厢顶部水汽凝结,且能长期反复使用,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生产及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的中间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的左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的右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左顶板
ꢀꢀ
2、中间顶板
ꢀꢀ
3、右顶板
ꢀꢀ
4、左框架
ꢀꢀ
5、中间框架
ꢀꢀ
6、右框架
ꢀꢀ
7、第一端板
ꢀꢀ
8、第一通孔
ꢀꢀ
9、连接孔
ꢀꢀ
10、第一纵板
ꢀꢀ
11、第一横板
ꢀꢀ
12、第一侧板
ꢀꢀ
13、插接头
ꢀꢀ
14、插接孔
ꢀꢀ
15、吸潮模块
ꢀꢀ
16、吸潮块
ꢀꢀ
17、加热块
ꢀꢀ
18、第二通孔
ꢀꢀ
19、第二端板
ꢀꢀ
20、第二侧板
ꢀꢀ
21、第二横板
ꢀꢀ
22、第二纵板
ꢀꢀ
23、第三通孔
ꢀꢀ
24、第四通孔
ꢀꢀ
25、第三纵板
ꢀꢀ
26、第三横板
ꢀꢀ
27、第三侧板
ꢀꢀ
28、第三端板
ꢀꢀ
29、外层饰板
ꢀꢀ
30、内层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
实施例1
[0024]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它包括有左顶板1、中间顶板2和右顶板3,所述中间顶板2包括有中间框架5,所述中间框架5的外框包括有两个第一端板7和两
个第一侧板12,两个所述第一端板7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板11,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之间连接有第一纵板10,左边的所述第一端板7上设置有第一通孔8,右边的所述第一端板7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8;所述第一端板7的外侧设置有插接头13,所述第一侧板12上交错设置有所述插接头13和插接孔14,所述第一横板1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9。
[0025]
所述左顶板1包括有左框架4,所述左框架4的外框包括有两个第二端板19和两个第二侧板20,两个所述第二端板19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板21,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0之间连接有第二纵板22,右边的所述第二端板19上设置有第三通孔23和所述插接孔14,所述第二侧板20上交错设置有所述插接头13和所述插接孔14,所述第二横板2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孔9。
[0026]
所述右顶板3包括有右框架6,所述右框架6的外框包括有两个第三端板28和两个第三侧板27,两个所述第三端板28之间连接有第三横板26,两个所述第三侧板27之间连接有第三纵板25,左边的所述第三端板28上设置有第四通孔24和所述插接孔14,所述第三侧板27上交错设置有所述插接头13和所述插接孔14,所述第三横板26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孔9。
[0027]
所述中间框架5、所述左框架4和所述右框架6上均设置有吸潮模块15,所述吸潮模块15包括有外围的吸潮块16和中部的加热块17;所述中间框架5、所述左框架4和所述右框架6的外框的下部设置有外层饰板29,所述中间框架5、所述左框架4和所述右框架6的外框的上部设置有内层保温板30。
[0028]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包括有左顶板1、中间顶板2和右顶板3,三种顶板以模块化的方式制造与安装,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及安装成本,其中,中间顶板2与左顶板1之间通过第一端板7上的插接头13与右边的第二端板19上的插接孔14之间的配合连接,中间顶板2与右顶板3之间通过第一端板7上的插接头13与左边的第三端板28上的插接孔14之间的配合连接,左顶板1、中间顶板2和右顶板3通过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8、第三通孔23和第四通孔24实现其内部之间的相互贯通,构成空气流通的通道,以提高吸潮模块15的吸收效率;相邻的左顶板1之间、相邻的中间顶板2之间、相邻的右顶板3之间均可通过其侧面交错设置的插接头13和插接孔14连接,提高安装的效率;左顶板1、中间顶板2和右顶板3均包括有起结构性作用的外框、起装饰作用的外层饰板29和起耐火保温作用的内层保温板30,且其内部均设置有可吸湿的吸潮模块15,吸潮模块15通过在其中部设置加热块17,可在地铁停运时对吸潮块16进行加热,加快其内水汽的逸散,并通过车厢的空调系统排出,直至烘干为止,最终达到长期重复使用的目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合理,安装方便,能够有效防止地铁车厢顶部水汽凝结,且能长期反复使用,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生产及安装成本。
[0029]
实施例2
[0030]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它包括有左顶板1、中间顶板2和右顶板3,所述中间顶板2包括有中间框架5,所述中间框架5的外框包括有两个第一端板7和两个第一侧板12,两个所述第一端板7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板11,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之间连接有第一纵板10,左边的所述第一端板7上设置有第一通孔8,右边的所述第一端板7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8;所述第一端板7的外侧设置有插接头13,所述第一侧板12上交错设置有所述插接头13和插接孔14,所述第一横板1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9。
[0031]
所述左顶板1包括有左框架4,所述左框架4的外框包括有两个第二端板19和两个第二侧板20,两个所述第二端板19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板21,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0之间连接有第二纵板22,右边的所述第二端板19上设置有第三通孔23和所述插接孔14,所述第二侧板20上交错设置有所述插接头13和所述插接孔14,所述第二横板2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孔9。
[0032]
所述右顶板3包括有右框架6,所述右框架6的外框包括有两个第三端板28和两个第三侧板27,两个所述第三端板28之间连接有第三横板26,两个所述第三侧板27之间连接有第三纵板25,左边的所述第三端板28上设置有第四通孔24和所述插接孔14,所述第三侧板27上交错设置有所述插接头13和所述插接孔14,所述第三横板26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孔9。
[0033]
所述中间框架5、所述左框架4和所述右框架6上均设置有吸潮模块15,所述吸潮模块15包括有外围的吸潮块16和中部的加热块17;所述中间框架5、所述左框架4和所述右框架6的外框的下部设置有外层饰板29,所述中间框架5、所述左框架4和所述右框架6的外框的上部设置有内层保温板30。
[0034]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左顶板1、所述中间顶板2和所述右顶板3均通过螺栓和所述连接孔9与地铁车厢壁板连接,提高安装的效率,同时保证本顶板与地铁车厢壁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0035]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插接头13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可提高所述插接头13与所述插接孔14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同时避免刚性碰撞对顶板造成的损伤。
[0036]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插接头13与所述插接孔14间隙配合,最大间隙2mm,最小间隙1mm,便于通过所述插接头13与所述插接孔14实现顶板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同时保证其连接的紧密性。
[0037]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外层饰板29为铝塑板,成本低,且具有装饰性好,耐腐蚀、耐撞击、防火、防潮、易加工成型、易搬运安装的优点。
[0038]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内层保温板30为stp超薄绝热板,单位质量轻,保温效果好,便于施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0039]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外层饰板29与所述中间框架5、所述左框架4和所述右框架6的连接缝处使用高分子热熔胶进行密封,便于施工,同时提高所述外层饰板29连接的紧密性。
[0040]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吸潮模块15内设置有两种吸附剂,所述加热块17的外围设置有以硅胶为基质的复合吸附剂,所述以硅胶为基质的复合吸附剂外围设置有以活性炭为基质的复合吸附剂,利用两种不同吸附剂的特性,提高吸湿和烘干的效率,便于长期重复使用。
[0041]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铁内饰的防水顶板包括有左顶板1、中间顶板2和右顶板3,三种顶板以模块化的方式制造与安装,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及安装成本,其中,中间顶板2与左顶板1之间通过第一端板7上的插接头13与右边的第二端板19上的插接孔14之间的配合连接,中间顶板2与右顶板3之间通过第一端板7上的插接头13与左边的第三端板28上的插接孔14之间的配合连接,左顶板1、中间顶板2和右顶板3通过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8、第三通孔23和第四通孔24实现其内部之间的相互贯通,构成空气流通的通道,以提高吸
潮模块15的吸收效率;相邻的左顶板1之间、相邻的中间顶板2之间、相邻的右顶板3之间均可通过其侧面交错设置的插接头13和插接孔14连接,提高安装的效率;左顶板1、中间顶板2和右顶板3均包括有起结构性作用的外框、起装饰作用的外层饰板29和起耐火保温作用的内层保温板30,且其内部均设置有可吸湿的吸潮模块15,吸潮模块15通过在其中部设置加热块17,可在地铁停运时对吸潮块16进行加热,加快其内水汽的逸散,并通过车厢的空调系统排出,直至烘干为止,最终达到长期重复使用的目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合理,安装方便,能够有效防止地铁车厢顶部水汽凝结,且能长期反复使用,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生产及安装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