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盲文的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2049发布日期:2021-02-09 18:5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盲文的扶手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手,特别涉及一种设有盲文的扶手。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轨道交通列车的蓬勃发展,车辆运营商、制造商及乘客对车辆的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及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轨道交通列车内的扶手是车辆可靠性的重要配件,是维持车内乘客站立平衡、缓解乘客疲劳的设施之一。
[0003]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解决视觉缺陷或盲人日常出行困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轨道交通列车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出行活动中,因此,轨道交通列车内无障碍设计势在必行,其中包括盲人或残疾人使用的扶手。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设有盲文的扶手。
[0005]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盲文的扶手,其设有扶手本体,扶手本体设有扶手杆,扶手杆采用弯折设计,扶手杆的杆身朝着扶手杆的其中一端部的中心轴线的一侧逐渐弯折;且扶手杆的弯折采用圆弧光滑过渡;扶手杆上设有供盲人识别的盲文。
[0006]
优选的,扶手本体还设有扶手座,扶手座和扶手杆相连接。
[0007]
优选的,扶手本体还设有补强棒和第一螺钉;扶手杆为中空管状结构,补强棒套设在扶手杆内,第一螺钉先后穿过扶手座、扶手杆的管壁与补强棒螺纹连接。
[0008]
优选的,扶手本体还设有堵头,扶手杆的两端各安装一个堵头。
[0009]
优选的,扶手座开设有安装槽,扶手本体还设有安装座,安装座设置在安装槽内,且安装座与扶手座相连接。
[0010]
优选的,第一螺钉的螺帽设置在安装槽的底部,第一螺钉的螺杆先后穿过扶手座、扶手杆的管壁与补强棒螺纹连接。
[0011]
优选的,扶手本体还设有第二螺钉,安装座与扶手座通过第二螺钉相连接。
[0012]
优选的,安装座的内侧为锥台形结构,安装座的外侧开设有安装盲孔,安装座开设有贯穿其内侧和外侧的安装通孔。
[0013]
优选的,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
[0014]
优选的,扶手杆的弯折设计采用滚弯工艺。一种设有盲文的扶手,其设有扶手本体,扶手本体设有扶手杆,扶手杆采用直线式设计,扶手杆上设有供盲人识别的盲文。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盲文的扶手,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一方面,由于扶手杆的弯折设计,将扶手杆的杆身朝着扶手杆的其中一端部的中心轴线的一侧逐渐弯折,使视觉缺陷或盲人,更易于摸到、抓握及识别;另一方面,当乘客较多发生拥堵挤推时,扶手杆的弯折设计,有利于视觉缺陷或盲人牢固的抓握,避免摔倒甚至跌伤,有效的保护手臂不受伤害;第三,手摸到盲文凸点位置,然后进行辨识,该盲文凸点用以
引导视觉缺陷或盲人顺利完成整个轨道交通列车的乘坐流程,更好的为视觉缺陷或盲人服务。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图2所示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图2所示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图2所示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是图5所示的a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是图6所示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是图7所示的安装在墙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标记:1.扶手本体,2.扶手杆,3.盲文,4.扶手座,5.轨道交通列车内墙板,6.补强棒,7.第一螺钉,8.堵头,9.安装槽,10.安装座,11.第二螺钉,12.安装盲孔,13.安装通孔,14.第三螺钉,15.第四螺钉,16.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0026]
实施例1
[0027]
由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盲文的扶手,其设有扶手本体1,扶手本体1设有扶手杆2,扶手杆2采用弯折设计,根据轨道交通列车内墙板的形状或走向、及视觉缺陷或盲人行走或乘车习惯等实际情况弯折固定在轨道交通列车内墙板上,使视觉缺陷或盲人易于摸到、抓握及识别。扶手杆2的弯折采用圆弧光滑过渡,避免尖锐磕碰或划伤到视觉缺陷或盲人。扶手杆2上设有供盲人识别的盲文3,视觉缺陷或盲人在找到和抓握扶手杆2后,通过触摸盲文3进行辨识;盲文以凸起或者凹陷等方式设置在扶手杆2上,以方便盲人触摸识别。盲文3通常设置在扶手杆2的中间部分,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扶手杆2通过弯折、及盲文设计,能够更好的为盲人服务。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视觉缺陷或盲人用盲人拐杖或脚来试探墙板的位置,找到墙板后,顺着墙板摸到扶手杆2,抓握扶手杆2,并保持身体平衡,手握住扶手杆2并在扶手杆2延伸方向慢慢地来回滑动,一方面,由于扶手杆2的弯折设计,使视觉缺陷或盲人结合列车内墙板的形状或走向确定所抓握的就是扶手杆2;另一方面,当乘客较多发生拥堵挤推时,扶手杆2的弯折设计,有利于视觉缺陷或盲人牢固的抓握,避免摔倒甚至跌伤;第三,手摸到盲文凸点位置后,对盲文凸点进行辨识,该盲文凸点用以引导视觉缺陷或盲人顺利完成整个轨道交通列车的乘坐流程,更好的为视觉缺陷或盲人服务。
[0028]
由图2、图4所示,扶手杆2的杆身朝着扶手杆2的其中一端部的中心轴线l的一侧逐渐弯折,该结构设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作用:
[0029]
一方面,考虑到不同身高、不同触摸习惯的视觉缺陷或盲人,更易于摸到、抓握及
识别;
[0030]
另一方面,视觉缺陷或盲人抓握住扶手杆2的杆身后,并在扶手杆2延伸方向慢慢地来回滑动进行识别及寻找盲文凸点,扶手杆2的杆身朝着扶手杆2的其中一端部的中心轴线l的一侧逐渐弯折设计,能够给予视觉缺陷或盲人规律性掌控的心理暗示,能够有效安抚其对于未知形状的紧张恐慌情绪;
[0031]
第三,视觉缺陷或盲人手握扶手杆2,并在扶手杆2延伸方向慢慢地来回滑动过程中,扶手杆2的杆身朝着扶手杆2的其中一端部的中心轴线l的一侧逐渐弯折设计,符合人体手臂及手腕正常的内旋、外旋功能,使整个过程更加的舒适,也便于视觉缺陷或盲人按照其个人习惯选用左手、右手或者同时使用双手;
[0032]
第四,当乘客较多发生拥堵挤推时,扶手杆2的杆身朝着扶手杆2的其中一端部的中心轴线l的一侧逐渐弯折设计,使抓握扶手杆2的手对其杆身主要施加两个方向的力,其中一个方向的力是垂直于所抓握的杆身接触面,主要来自视觉缺陷或盲人对杆身的抓紧力、自身重力及其他乘客挤推力对杆身接触面的正压力,可避免摔倒甚至跌伤;另一个方向的力是平行于所抓握的杆身接触面,主要也来自视觉缺陷或盲人对杆身的抓紧力、自身重力及其他乘客挤推力。当乘客较多拥堵挤推较为严重,视觉缺陷或盲人无法牢固的抓握扶手杆2的杆身,若执意抓握某一位置势必拉伤手臂时,视觉缺陷或盲人将抓握杆身的手沿着弯折方向顺势打滑,并滑移到较为舒适的位置,顺畅完美过渡,有效的保护了手臂不受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视觉缺陷或盲人的恐慌情绪。
[0033]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由图1、图3-图8所示,扶手本体1还设有扶手座4,扶手座4和扶手杆2相连接。通过扶手座4将扶手杆2安装在轨道交通列车内墙板5上,通常在靠近扶手杆2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扶手座4,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34]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由图7、图8所示,扶手本体1还设有补强棒6和第一螺钉7;扶手杆2为中空管状结构,补强棒6套设在扶手杆2内,第一螺钉7先后穿过扶手座4、扶手杆2的管壁与补强棒6螺纹连接。补强棒6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起到补强作用,扶手杆2与扶手座4连接处是应力集中点,在该处的扶手杆2内设置补强棒6,显著提高应力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增强安全性;另一方面是起到固定连接作用,第一螺钉7先后穿过扶手座4、扶手杆2的管壁与补强棒6螺纹连接,使扶手座4和扶手杆2固定连接。
[0035]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由图7、图8所示,扶手本体1还设有堵头8,扶手杆2的两端各安装一个堵头8。通常堵头8与扶手杆2的端部过盈配合,将堵头8安装在扶手杆2上。
[0036]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由图7、图8所示,扶手座4开设有安装槽9,扶手本体1还设有安装座10,安装座10设置在安装槽9内,且安装座10与扶手座4相连接,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扶手本体1还设有第二螺钉11,安装座10与扶手座4通过第二螺钉11相连接,使安装座10与扶手座4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第一螺钉7的螺帽设置在安装槽9的底部,第一螺钉7的螺杆先后穿过扶手座4、扶手杆2的管壁与补强棒6螺纹连接,有效利用安装槽9空间,设计合理,便于安装、拆卸及维护。
[0037]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由图7、图8所示,安装座10的内侧为锥台形结构,具有导向作用,使安装座10更易安装在安装槽9内。由图8所示,安装座10的外侧开设有
安装盲孔12,安装座10开设有贯穿其内侧和外侧的安装通孔13。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将第三螺钉14的螺杆穿过安装通孔13与轨道交通列车内墙板5螺纹固定连接,将第四螺钉15的螺杆穿过轨道交通列车内墙板5与安装座10螺纹的安装盲孔12内连接;第三螺钉14、第四螺钉15位置相对协同设置,将扶手本体1更加牢固的固定在轨道交通列车内墙板5上。
[0038]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由图7、图8所示,安装槽9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16,使安装座10在安装槽9内的安装或拆卸更加方便快捷,免受外界大气的影响。
[0039]
本实用新型扶手杆的弯折设计可以采用多种现有工艺来实现,例如采用滚弯或者折弯工艺等,其中由于滚弯工艺具有成形件弯折精度高、成品率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通常采用滚弯的加工方法来成形加工圆弧形的构件。
[0040]
对于乘坐轨道交通列车的视觉缺陷或盲人,属于一个特殊而又普通的社会群体,首先,他们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并非被同情和被照顾的对象,他们不希望“被照顾”;其次,他们大都有朝九晚五的工作,并非待在家里不出门,他们渴望“独立出行”;再者,他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并非缺少社会交际。总之,他们和健全人一样,每天早晚高峰的轨道交通列车成为出行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他们合理享有安全、便捷乘地铁的权利,他们的权利应当得到承认与尊重。在实际的轨道交通列车出行中他们也的确遇到些麻烦,扶手作为常见的轨道交通列车内的用来保持身体平衡或支撑身体的设施,申请人在与视觉缺陷或盲人进行了有效问询及现场行为实验后,对扶手结构进行了此次改进,例如扶手杆2的杆身朝着扶手杆2的其中一端部的中心轴线的一侧逐渐进行两处弯折,弯折圆弧处光滑过度,分别为7.2
°
和2.8
°
。扶手杆2弯折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次或多次,弯折处采用圆弧光滑过渡,从细微处入手,从暖心处做起,使扶手结构进一步符合轨道交通列车无障碍设计和人体工程学,更好的为视觉缺陷或盲人服务。
[0041]
实施例2
[0042]
一种设有盲文的扶手,其设有扶手本体1,扶手本体1设有扶手杆2,供盲人抓握,扶手杆2采用直线式设计,扶手杆2上设有供盲人识别的盲文3。(图略,可参考实施例1附图1~图5)。实施例2产品与实施例1产品结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产品的扶手杆2采用弯折设计,而实施例2的扶手杆2采用直线式设计,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方便,降低成本;所谓直线式设计,即扶手杆的两端之间的杆体为直线,没有弯折。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扶手本体1还设有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扶手座4,扶手座4和扶手杆2相连接。通过扶手座4将扶手杆2安装在轨道交通列车内墙板5上,通常在靠近扶手杆2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扶手座4,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图略,可参考实施例1附图1、图3-图8)
[0043]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扶手本体1还设有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补强棒6和第一螺钉7;扶手杆2为中空管状结构,补强棒6套设在扶手杆2内,第一螺钉7先后穿过扶手座4、扶手杆2的管壁与补强棒6螺纹连接。补强棒6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起到补强作用,扶手杆2与扶手座4连接处是应力集中点,在该处的扶手杆2内设置补强棒6,显著提高应力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增强安全性;另一方面是起到固定连接作用,第一螺钉7先后穿过扶手座4、扶手杆2的管壁与补强棒6螺纹连接,使扶手座4和扶手杆2固定连接。(图略,可参考实施例1附图7、图8)
[0044]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扶手本体1还设有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堵头8,扶手杆2的两端各安装一个堵头8。通常堵头8与扶手杆2的端部过盈配合,将堵头8安装在扶
手杆2上。(图略,可参考实施例1附图7、图8)
[0045]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扶手座4开设有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安装槽9,扶手本体1还设有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安装座10,安装座10设置在安装槽9内,且安装座10与扶手座4相连接,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扶手本体1还设有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第二螺钉11,安装座10与扶手座4通过第二螺钉11相连接,使安装座10与扶手座4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第一螺钉7的螺帽设置在安装槽9的底部,第一螺钉7的螺杆先后穿过扶手座4、扶手杆2的管壁与补强棒6螺纹连接,有效利用安装槽9空间,设计合理,便于安装、拆卸及维护。(图略,可参考实施例1附图7、图8)
[0046]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安装座10的内侧为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锥台形结构,具有导向作用,使安装座10更易安装在安装槽9内。由图8所示,安装座10的外侧开设有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安装盲孔12,安装座10开设有贯穿其内侧和外侧的安装通孔13。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将第三螺钉14的螺杆穿过安装通孔13与轨道交通列车内墙板5螺纹固定连接,将第四螺钉15的螺杆穿过轨道交通列车内墙板5与安装座10螺纹的安装盲孔12内连接;第三螺钉14、第四螺钉15位置相对协同设置,将扶手本体1更加牢固的固定在轨道交通列车内墙板5上。(图略,可参考实施例1附图7、图8)
[0047]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安装槽9的底部开设有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通气孔16,使安装座10在安装槽9内的安装或拆卸更加方便快捷,免受外界大气的影响。(图略,可参考实施例1附图7、图8)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顶”、“底”、“前”、“后”、“内”、“外”、“背”、“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0049]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