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探伤仪辅助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0824发布日期:2023-08-09 21:3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轨道探伤仪辅助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辅助车,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探伤仪辅助车。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每条线路均设停车场与车辆段对车辆进行停车及检修作业,停车库采用立柱式轨道进行车辆停放及检修,检查坑高度1.5米,且无行走便道,现场无探伤作业条件,作业时存在人员、仪器掉落风险,对人工探伤作业造成极大干扰且存在安全隐患。

2、目前普通的辅助车需要人工进行手推,严重浪费人工,影响作业效率,而且位于辅助车上的轨道探伤仪固定不牢靠,容易摆动,不利于数据采集,会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探伤仪辅助车,以解决现有的辅助车存在的需人工手推,导致浪费人力,以及轨道探伤仪固定不牢靠,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包括: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第三固定部件、第四固定部件、车架主体和驱动部件;

4、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用于固定轨道探伤仪的上部;

5、所述第一圆弧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部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部与所述第二圆弧部连接形成环状结构;

6、所述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三固定部件和所述第四固定部件的一端均与所述车架主体连接,另一端均抵接于轨道探伤仪;

7、所述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三固定部件和所述第四固定部件的与轨道探伤仪抵接的端部呈三角状布置;

8、所述驱动部件固定于所述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设置有车轮,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轮连接,用于驱动车轮行进。

9、进一步的,

10、所述轨道探伤仪辅助车还包括升降杆;

11、所述升降杆竖直设置,且底部固定于所述车架主体,所述升降杆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

12、进一步的,

13、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还包括第一螺栓件和连接杆;

14、所述第一螺栓件穿过所述第一圆弧部和所述第二圆弧部端部;

15、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部连接,另一端插装于所述升降杆并可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

16、进一步的,

17、所述升降杆还包括第二螺栓件和第一杆;

18、所述第二螺栓件插装于所述第一杆并抵接于所述连接杆。

19、进一步的,

20、所述升降杆还包括第二杆和第三螺栓件;

21、所述第二杆套设于所述第一杆,

22、所述第三螺栓件水平插装于所述第二杆,并与所述第一杆抵接。

23、进一步的,

24、所述轨道探伤仪辅助车还包括刹车部件;

25、所述刹车部件设置有制动刹车片;

26、所述制动刹车片与所述车轮相对设置,能够靠近并抵接于所述车轮或者远离所述车轮。

27、进一步的,

28、所述刹车部件还包括刹车杆;

29、所述刹车杆与所述车架主体转动连接,且端部与所述制动刹车片连接;

30、所述刹车杆可摆动以带动制动刹车片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车轮。

31、进一步的,

32、所述刹车部件还包括闸线;

33、所述闸线与所述刹车杆远离所述刹车片的一端连接,所述闸线能够带动所述刹车杆摆动。

34、进一步的,

35、所述刹车部件还包括刹车柄;

36、所述刹车柄安装于车架主体且与所述闸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闸线移动,以使所述闸线带动所述刹车杆摆动。

37、进一步的,

38、所述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三固定部件、所述第四固定部件与轨道探伤仪抵接的端部均连接有防磨件。

39、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在于:

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包括: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第三固定部件、第四固定部件、车架主体和驱动部件;第一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用于固定轨道探伤仪的上部;第一圆弧部的一端与第二圆弧部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圆弧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圆弧部与第二圆弧部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第二固定部件、第三固定部件和第四固定部件的一端均与车架主体连接,另一端均抵接于轨道探伤仪;第二固定部件、第三固定部件和第四固定部件的与轨道探伤仪抵接的端部呈三角状布置;车架主体设置有车轮,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车轮连接,用于驱动车轮行进。

41、通过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将轨道探伤仪的上部固定,第二固定部件和第三固定部件分别固定住轨道探伤仪下部的两侧,第四固定部件固定于轨道探伤仪下部的另一侧,通过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第三固定部件和第四固定部件的设置将轨道探伤仪牢固固定,轨道探伤仪不会摆动,同时设置了驱动部件驱动车轮的运动,节省了人力,解决了现有的辅助车存在的需人工手推,导致浪费人力,以及轨道探伤仪固定不牢靠,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部件(100)、第二固定部件(200)、第三固定部件(300)、第四固定部件(400)、车架主体(500)和驱动部件(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辅助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探伤仪辅助车,旨在解决现有的辅助车存在的需人工手推,导致浪费人力,以及轨道探伤仪固定不牢靠,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包括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第三固定部件、第四固定部件、车架主体和驱动部件;第一固定部件用于固定轨道探伤仪的上部;第一圆弧部的一端与第二圆弧部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圆弧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圆弧部与第二圆弧部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第二固定部件、第三固定部件和第四固定部件的一端均与车架主体连接,另一端均抵接于轨道探伤仪;车架主体设置有车轮,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车轮连接,用于驱动车轮行进。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斌,梁新波,马正木,张新志,陈玉旺,张冠,郭建,周博阳,李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