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6288发布日期:2024-05-17 13:0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列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应急逃生疏散坡道多采用回收装置来回收,例如公开号为cn 108454643 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自动驾驶地铁车辆紧急疏散设备的减速回收装置,需要回收紧急疏散坡道时,手动回收,避免了断电影响。该方案仅考虑了紧急疏散坡道回收时的情况,未考虑紧急疏散通道自动释放时情况。公开号为cn 110329291 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轨道交通车辆应急逃生疏散坡道,设置有棘轮棘爪结构,主动齿轮设置在棘轮的一侧,棘轮能够在拨叉机构的驱动下与主动齿轮连接或者脱离,棘轮与主动齿轮对接时,能带动主动齿轮转来控制紧急疏散坡道的回收,棘轮脱离主动齿轮时,主动齿轮自由转动,释放坡道,该装置提高了坡道释放与回收时的安全性,但推动装置和回收盘分开安装,不利于安装调试,坡道释放、回收时的操作不够简单,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体积减小的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

2、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所述的一种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包括减速机、设于减速机两端用于盘绕拉带的左、右回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左右两端分别设置连接左、右回收盘的左、右半轴,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左半轴连接,所述左、右半轴之间通过过渡轴传动。当动力装置带动减速电机转动,减速增扭,减速电机输出的动力一方面通过左半轴直接传递到左回收盘,一方面通过过渡轴转递到右半轴,然后传递到右回收盘,用于回收拉带。释放时,左右回收盘之间通过过度轴同步转动,即可使左、右拉带同时释放,左、右回收盘同步运动但不同轴连接,减速机可以与回收盘安装于同一轴线上,减小了体积,便于整体回收装置装置安装。

3、优选地,所述左、右半轴与所述过渡轴平行,所述左、右半轴中部分别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过渡轴两端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左、右半轴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过渡轴同步转动,齿轮啮合传动,保证传动稳定性。

4、优选地,所述左半轴上设有阻尼线盘组件,阻尼线盘用于调节阻力,减缓回收盘释放回收盘时的转速,使拉带释放更加平稳。

5、优选地,所述左、右半轴上分别套设有用于支承过渡轴的支座。

6、减速机的输入端没有增扭作用,有余量增加提高回收安全性的单向回收装置。

7、优选地,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有用于单向回收拉带的第一棘轮和第一棘爪,以及用于防止过度回收的拉带的第二棘轮和第二棘爪,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同轴连接,第一棘轮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棘轮不经过减速电机的输出端的减速增扭作用。

8、本发明所用的减速电机的锁闭装置,包括转接器,所述转接器内部设有用于与减速电机输入端连接的传动组件,以及用于改变减速电机动力方向的偏转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伸出转接器的一端连接第一棘轮,所述转接器外侧壁转动连接第一棘爪,所述偏转组件伸出转接器的一端设有带动第一棘爪前端进入第一棘轮齿槽的连接件。偏转组件伸出转接器的一端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对接,对接过程中,动力装置输出轴带动连接件靠近转接器,连接件传动,完成锁闭装置组装。

9、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片,连接片沿偏转组件轴向滑动,带动第一棘爪前端进入第一棘轮齿槽。

10、优选地,所述偏转组件远端设有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的套筒,套筒推动连接片沿偏转组件轴向滑动,所述套筒与偏转组件可拆卸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偏转轴末端设有碰珠,所述套筒内壁设有侧孔,所述偏转轴和所述套筒通过碰珠和侧孔可拆卸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偏转组件件伸出的一端通过直径小于偏转组件的连接轴与套筒连接,所述连接片套接在连接轴上,连接轴和偏转组件/蜗杆之间形成阶梯结构,限制连接片过度滑动。

13、优选地,所述连接片为弹性片,所述连接片与第一棘爪的连接端上下跳动的角度不超过10°,连接片在合适范围内跳动,保证使用周期。

14、优选地,为了保证套筒脱离时,第一棘爪顺利离开第一棘轮,所述转接器和第一棘爪之间设有推动第一棘爪前端脱离第一棘轮齿槽的扭簧。

15、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为蜗轮,所述偏转组件为蜗杆。

16、优选地,所述转接器末端连接与第一棘轮方向相反的第二棘轮,所述转接器外侧壁转动连接前端伸入第二棘轮齿槽的第二棘爪,第二棘轮和第二棘爪用于防止减速机过度转动。

17、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包括前述部分的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和用于减速电机的锁闭装置,所述减速机输入端连接用于偏转减速电机输入的动力方向的转接器,所述减速机通过转接器与第一棘轮、第二棘连接,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第二棘爪分别与转接器侧壁转动连接,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呈上下设置,第二棘爪前端因自身重力卡入第二棘中,第一棘爪前端因自身重力脱离第一棘轮。轨道列车安全行进过程中,第一棘爪前端因自身重力作用脱离第一棘轮齿槽,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打开紧急门,拉带顺利释放。

18、优选地,所述第一棘爪与转接器之间设置有使第一棘爪前端脱离第一棘轮的扭簧。

19、优选地,所述转接器的蜗轮一端与减速机输入端、另一端于与第一棘轮或者第二棘轮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蜗杆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为手摇杆或者电动起子。

20、优选地,所述第二棘爪后端与轨道列车的紧急门连接,紧急门开启时,带动第二棘爪前端离开第二棘轮齿槽。轨道列车安全行进过程中,其紧急门为关闭状态,不带动第二棘爪转动,第二棘爪前端因自身重力作用伸入第二棘轮齿槽,防止误操作过度回收拉带,当紧急情况发生,列车紧急门转动打开后,带动第二棘爪转动脱离,使用完毕,回收盘可以顺利回收拉带,由此回收疏散坡道。

21、优选地,所述连接片一端套接于转接器的蜗杆上,另一端与第一棘爪后端连接。连接片沿蜗杆轴向滑动,带动第一棘爪前端进入第一棘轮齿槽。当转接器的蜗杆与动力装置连接时,连接片被推动沿蜗杆轴向滑动一定距离,连接片带动第一棘爪转动,其前端卡接进入第一棘轮,使第一棘轮只能单向转动,由此,保证回收盘只能单向转动。断开动力装置,第一棘爪因自身重力或者被扭簧带动转动脱离第一棘轮,左、右回收盘可以无阻释放。

2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结构紧凑、体积减小,承载能力大;2、回收、释放操作简便,传动平稳,调试维护简单;3、对现有门系统尺寸影响小,能适用多种工况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包括减速机、设于减速机两端用于盘绕疏散坡道拉带的左回收盘(2)、右回收盘(8),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9)左右两端分别设置连接左、右回收盘的左半轴(17)和右半轴(6),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左半轴连接,所述左、右半轴之间通过过渡轴(12)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轴中部分别套设有第一齿轮(5),所述过渡轴两端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4),所述左、右半轴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过渡轴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轴通过联轴套(18)与减速机输出端连接,所述左、右半轴上分别套设有用于支承过渡轴的支座(7),所述左、右回收盘远离减速机的一侧安装有端轴承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轴上设有阻尼线盘组件(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有用于单向回收拉带的第一棘轮(14)和第一棘爪(16),以及用于防止过度回收的拉带的第二棘轮(15)和第二棘爪(19),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同轴连接,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输入端设有用于偏转减速电机输入的动力方向的转接器(10),所述减速机通过转接器与第一棘轮、第二棘连接,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第二棘爪分别与转接器侧壁转动连接,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呈上下设置,所述第一棘爪与转接器之间设置有使第一棘爪前端脱离第一棘轮的扭簧(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棘爪后端与轨道列车的紧急门连接,紧急门开启时,带动第二棘爪前端离开第二棘轮齿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为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转接器的蜗轮一端与减速机输入端、另一端于与第一棘轮或者第二棘轮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蜗杆与动力装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侧面或者底部设有推动使第一棘爪前端伸入第一棘轮齿槽内的推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为弹性连接片(21),所述连接片一端套接于转接器底部的蜗杆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棘爪后端连接,连接片沿蜗杆轴向滑动,带动第一棘爪前端进入第一棘轮齿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列车疏散坡道释放和回收装置,包括减速机、设于减速机两端用于盘绕拉带的左、右回收盘,所述减速机左右两端分别设置连接左、右回收盘的左、右半轴,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左半轴连接,所述左、右半轴之间通过过渡轴传动。当动力装置带动减速电机转动,减速增扭,减速电机输出的动力一方面通过左半轴直接传递到左回收盘,一方面通过过渡轴转递到右半轴,然后传递到右回收盘,用于回收拉带。释放时,左右回收盘之间通过过度轴同步转动,即可使拉带的左、右回收盘同步运动但不同轴连接,减速机可以与回收盘安装于同一轴线上,减小了体积,便于整体回收装置装置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张高翔,贾允瞳,周庭东,李忠明,程荣,贾星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