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不均匀闸瓦磨损的校正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31322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用于不均匀闸瓦磨损的校正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2013年6月10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不均匀闸瓦磨损的校正装置"的美 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 /833,07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制动机构,并且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校正铁路车 辆的制动器的不均匀闸瓦磨损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4]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铁路车辆的各种制动机构。在诸如由本发明的受让方西屋 控股公司(WABTEC Holding Corp.)所有的TMX?或?ΒΧ〃κ系统等转向架装制动机构中, 每个转向架设置有两根制动梁,以向两根转向架轴提供制动力。两根制动梁由与诸如安装 在铁路车辆的车体上的储气罐等压缩空气源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制动缸致动。
[0005] 一般来说,每根制动梁包括抗压梁(compression beam),抗压梁具有与V形受拉梁 (tension beam)的端部联接的末端。在抗压梁和/或V形受拉梁的相反两末端处设置有闸瓦 托。每个闸瓦托包括适于接纳可拆卸闸瓦的闸瓦支架。制动机构在闸瓦托的端部与铁路车 辆的转向架联接。在操作中,将具有抗压梁和V形受拉梁的制动梁悬挂且包含在铁路转向架 中,以允许与转向架一起移动。
[0006] 在制动操作期间,随着制动机构的部件磨损至它们的报废极限,可能发生闸瓦耗 材的不均匀磨损。在这种情况下,制动梁趋于相对于侧框架和车轮旋转,这迫使闸瓦的上端 比闸瓦的下端更靠近车轮。相比于闸瓦的下端,闸瓦的这种不均匀接触增大了闸瓦上端的 磨损率。在某些情况下,不均匀磨损会使闸瓦上端处的闸瓦材料处于报废极限,而闸瓦下端 的闸瓦材料仍然是可使用的。在极端情况下,上端处的闸瓦材料可能磨损得如此厉害,以至 于使闸瓦的金属垫板露出并接触车轮,从而对闸瓦托、垫板和车轮造成损害。另一个常见问 题是,随着制动机构的部件逐渐损耗,抗压梁可能与松紧调整器(slack adjuster)接触。在 操作过程中,抗压梁与松紧调整器之间的持续接触可能引起对抗压梁和/或松紧调整器的 磨损。

【发明内容】

[0007] 鉴于铁路车辆的现有制动机构(具体而言,转向架装制动梁)的缺点,需要一种改 进的制动梁。具体而言,需要一种包括用于防止不均匀闸瓦磨损的校正装置的改进型制动 梁。还需要一种包括当制动梁部件逐渐损耗时用于防止制动梁部件的对准不良的校正装置 的改进型制动梁。
[0008]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铁路车辆的制动机构上的不均匀闸瓦磨损 的校正装置。该校正装置可以用在铁路车辆上,该铁路车辆包括:制动梁,其具有与抗压梁 联接的受拉梁;闸瓦托,其具有设置在制动梁的各端部处的闸瓦;以及松紧调整器。可以使 用校正装置的制动系统的一个实例是转向架装制动系统。该校正装置构造为与抗压梁和松 紧调整器中的至少一者配合,以最小化或防止抗压梁和受拉梁相对于铁路车辆的侧框架和 车轮的旋转。校正装置可以构造为与抗压梁配合,以最小化或防止抗压梁朝向松紧调整器 的移动。根据一种设计,校正装置可以位于抗压梁与松紧调整器之间。
[0009] 校正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细长主体,其具有借助一对侧壁与下端隔开的上端;至少 一个凹部,其从至少一个细长主体的下端朝向上端延伸;以及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其适用于 将至少一个细长主体固定在制动梁的抗压梁上。根据一个实施例,凹部可以定尺寸为装配 在制动梁的抗压梁的至少一部分上。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可以从一对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 延伸,并且可以朝向至少一个凹部向内成角度,并且在围绕抗压梁放置校正装置时至少一 个固定元件相对于至少一个凹部沿向外方向偏转。根据一种设计,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可以 从一个侧壁朝向相反的侧壁延伸跨过凹部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
[0010] 校正装置可以由诸如橡胶或任何公知的弹性材料等挠性材料形成。作为选择,校 正装置可以由刚性的自润滑材料形成,刚性的自润滑材料构造为偏转足够的量,以将校正 装置固定到抗压梁上。
[0011]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梁,其包括与抗压梁 联接的受拉梁;闸瓦托,其具有设置在制动梁的各端部处的闸瓦;松紧调整器,其与制动梁 相关联;以及校正装置,其构造为与抗压梁和松紧调整器中的至少一者配合,以最小化或防 止抗压梁和受拉梁相对于铁路车辆的侧框架和车轮的旋转。根据一种设计,制动系统可以 构造为安装在铁路车辆的转向架上,并且可以包括一对制动梁,其中,制动梁均包括与抗压 梁联接的受拉梁,并且松紧调整器与该对制动梁相互连接。制动系统可以包括一对校正装 置,使得校正装置与该对制动梁中的每一根制动梁的抗压梁配合。校正装置构造为与抗压 梁配合,以最小化或防止抗压梁朝向松紧调整器的移动。
[0012] 该校正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细长主体,其具有借助一对侧壁与下端隔开的上端;至 少一个凹部,其从至少一个细长主体的下端朝向上端延伸;以及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其适用 于将至少一个细长主体固定在制动梁的抗压梁上。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可以从一对侧壁中的 至少一个侧壁延伸,并且固定元件可以向内朝向至少一个凹部成角度,并且可以在围绕抗 压梁放置校正装置时相对于至少一个凹部沿向外方向偏转。
[0013]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校正铁路车辆的制动机构上的不均匀闸瓦磨损的方 法,其中,铁路车辆包括:制动梁,其具有与抗压梁联接的受拉梁;闸瓦托,其具有设置在制 动梁的各端部处的闸瓦;以及松紧调整器,并且该方法包括设置校正装置且将该校正装置 与抗压梁和松紧调整器中的至少一者相关联,以最小化或防止抗压梁和受拉梁相对于铁路 车辆的侧框架和车轮的旋转。该校正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细长主体,其具有借助一对侧 壁与下端隔开的上端;至少一个凹部,其从至少一个细长主体的下端朝向上端延伸;以及至 少一个固定元件,其适用于将至少一个细长主体固定在制动梁的抗压梁上。该方法包括在 抗压梁与松紧调整器之间的位置围绕抗压梁定位校正装置。根据一种设计,至少一个固定 元件从一对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延伸,并且朝向至少一个凹部向内成角度,并且在围绕 抗压梁放置校正装置时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相对于至少一个凹部沿向外方向偏转。
[0014] 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铁路车辆的转向架装制动机构可以包括:制动梁,其具有与 抗压梁联接的受拉梁;以及闸瓦托,其具有设置在制动梁的各端部处的闸瓦。一种用于校正 转向架装制动机构的不均匀闸瓦磨损的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细长主体,该至少一个细 长主体具有借助一对侧壁与下端隔开的上端。至少一个凹部可以从至少一个细长主体的下 端朝向上端延伸。凹部可以适用于装配在制动梁的抗压梁的至少一部分上。凹部可以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元件,该至少一个固定元件适用于将至少一个细长主体固定在制动梁的抗压 梁上。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使转向架装制动机构的部件对准,以防止不均匀的闸瓦磨损。
[0015] 参考附图,在考虑了下面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后,用于校正铁路车辆的转向 架装制动器的不均匀闸瓦磨损的装置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和特性以及相关结构元件和部件 组合的操作方法和功能、制造的经济性将变得更显而易见,附图、描述和权利要求书都形成 了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在所有附图中相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对应的部件。然而,还 应清楚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是出于图示和描述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定本发明。除非上下文中 另有明确的规定,如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所用,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包括复数 对象。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转向架装制动机构的一个制动梁的俯视图;
[0017] 图I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装在转向架内的图1的转向架装制动机构的侧视 图;
[0018]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1所示制动梁的正视图;
[0019]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沿图1的线A-A截取的图1所示φ恸梁的剖视图;
[0020]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3中的细节部分"4"的详细视图;
[0021]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2中的细节部分"5"的详细视图;
[0022]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与图1所示制动梁一起使用的校正装置的透视 图;以及
[0023]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6所示校正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下文的描述,术语"上"、"下"、"右"、"左"、"竖直"、"水平"、"顶部"、"底部"、 "横向"、"纵向"及它们的衍生词在本发明中应指在附图中的取向。然而,应理解的是,除非 另有明确相反的说明,否则本发明可采取替代的变型和步骤顺序。还应理解的是,在附图中 示出和在下面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本 文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征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
[0025] 参考附图,在附图的几个视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指代相同部件,本发明一般涉及 用于校正铁路车辆的转向架装制动器的不均匀闸瓦磨损的校正装置。
[0026] 首先参考图1、图IA和图2,示出了转向架装制动机构10。如本文所述,制动机构10 旨在用于与铁路车辆(未示出)的转向架连接,这对于铁路车辆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 易见的。转向架装制动系统的实例包括由本发明的受让方西屋控股公司所有的TMXK yS UBX?设计。制动机构10适合用于载客和/或载货的铁路车辆。然而,这种使用旨在是非限 制性的,并且制动机构10可以应用于一般的铁路车辆。
[0027] 继续参考图1至图2,制动机构10包括一对制动梁,该对制动梁一般用12、13表示且 基本上相同。制动梁12、13均包括抗压梁14、大致V形的受拉梁16和支撑件26。抗压梁14的末 端与受拉梁16的相应末端联接。在它们的相反两端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各个制动梁12的 抗压梁14和受拉梁16充分间隔开,以允许在抗压梁14与受拉梁16之间连接支撑件26。
[0028] 如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