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及包括该线束挡板的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及包括该线束挡板的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及包括该线束挡板的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包括安装有车罩的车身框架,所述车罩安装遮挡内部线束的挡板,所述挡板包括:安装在所述摩托车的车头的两安装板,每一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均安装一侧板,并且两所述侧板正对设置,同时,两所述侧板均安装抱箍;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侧板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摩托车的车头线束的空间;还包括若干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连接两所述侧板,以及所述连接管分别连接所述侧板和所述安装板。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及包括该线束挡板的摩托车,通过两侧板的使用,有效地将摩托车车头内部的线束遮挡住,防止摩托车车头内的线束被直接拔掉,从而车辆被盗走。
【专利说明】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及包括该线束挡板的摩托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的车头内部线束挡板。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摩托车已从单纯的代步工具,逐步向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方向发展,公路跑车型或赛车型摩托车,需要在摩托车的前体上大面积使用覆盖件,通过各覆盖件将车体前部包围,覆盖件不但能起保护、美化作用,还能引导气流以降低风阻。但现有摩托车的覆盖件的侧面由于覆盖不佳,容易使得摩托车头部内部线束暴露于视野之内,造成内部线束被偷窃的危险。
[0003]图1为中国专利CN2140862Y的摩托车车头防盗锁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示。其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车头防盗锁,车头防盗锁全部隐蔽在摩托车的转向机构内部,摩托车车架套管11与摩托车前叉车头管12上设有的锁孔13、车头防盗锁由弹子锁芯14、偏心拨动杆15、锁体16、锁销柱17和回位弹簧18和定位销19构成,通过车头防盗锁有效地防止撬锁盗窃摩托车,而且安装在摩托车转向机构内部,因而具有防雨性能,避免锈蚀,延长使用寿命O
[0004]图2为中国专利CN2656261Y的摩托车车头防盗密码锁的示意图,请参见图2所示。其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车头防盗密码锁,包括由锁体、锁芯、锁舌、锁轮、锁定片、数码轮、密码轮。锁芯21尾端设置锁轮,锁舌尾端设置横槽和斜槽,锁体对应螺钉22尾端的圆槽横向设有锁定片23,锁体设置一对密码杆24,密码杆24装有数码轮和密码轮,锁体套入外壳后用螺钉25固定,由销钉26穿过螺钉25上的孔卡紧,锁体与车体用螺钉22拧紧,后有锁定片23锁紧。其优点是结构设计紧凑,安装方便,防盗性较好。
[0005]上述两篇专利均采用了防盗措施,但都为锁机构。
[0006]图3为中国专利CN101633375A的一种摩托车前部车体覆盖件的示意图,请参见图3所示。其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部车体覆盖件,包括有前导流罩31的头部覆盖件和上围覆盖件,头部覆盖件与上围覆盖件的前部相连接,头部覆盖件由前导流罩31、前面罩32和前面罩装饰板33组成,上围覆盖件由左、右对称设置的前面罩护板34、侧盖装饰罩35和装饰罩护网组成。
[0007]但该专利仅为一种前部覆盖安装结构,并不具有避免头部线束被直接操作的防盗性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以解决现有摩托车车头线束容易被直接操作、被盗的问题。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其中,包括:安装在所述摩托车的车头的两安装板,每一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均安装一侧板,并且两所述侧板正对设置,同时,两所述侧板均安装抱箍;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侧板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摩托车的车头线束的空间;还包括若干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连接两所述侧板,以及所述连接管分别连接所述侧板和所述安装板。
[0011]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其中,所述安装板呈曲线形条状,每一所述侧板安装在每一所述安装板的前部分,每一与所述侧板连接的所述连接管安装在每一所述安装板的后部分。
[0012]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其中,两所述安装板的前部分的头部沿所述侧板的安装方向向上翘起,同时,两所述安装板的后部分分别向内侧弯曲靠近。
[0013]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其中,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弯管,每一所述第一弯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板的后部分的尾部,每一所述第一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板的内侧端面连接。
[0014]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其中,所述连接管还包括第二弯管,所述第二弯管分别连接两所述侧板的内侧端面。
[0015]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其中,每一所述侧板的尾部向内侧形成台阶状,每一所述侧板的台阶状尾部与每一所述安装板的前部分连接。
[0016]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其中,每一所述侧板的头部向外侧形成台阶状,并且每一所述侧板的台阶状头部开设用于安装方向灯的通孔。
[0017]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其中,每一所述侧板的台阶状尾部呈倾斜状。
[0018]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其中,两所述侧板的所述抱箍位于相同一侧,并且每一所述侧板安装两所述抱箍。
[0019]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包括安装有车罩的车身框架、以按跨过所述车身框架的方式配置的燃料箱、覆盖在燃料箱左右侧壁的护罩以及车尾;其中,所述车罩安装遮挡内部线束的挡板,所述挡板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摩托车线束挡板。
[002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21]通过两侧板的使用,有效地将摩托车车头内部的线束遮挡住,防止摩托车车头内的线束被直接拔掉,从而车辆被盗走。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中国专利CN2140862Y的摩托车车头防盗锁的示意图;
[0023]图2为中国专利CN2656261Y的摩托车车头防盗密码锁的示意图;
[0024]图3为中国专利CN101633375A的一种摩托车前部车体覆盖件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4的左视图;
[0027]图6为安装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的摩托车车头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6的左视图。
[0029]附图中:11、摩托车车架套管;12、摩托车前叉车头管;13、锁孔13 ;14、弹子锁芯;15、偏心拨动杆;16、锁体;17、锁销柱;18、回位弹簧;19、定位销;21、锁芯;22、螺钉;23、锁定片;24、密码杆;25、螺钉;26、销钉;31、前导流罩;32、前面罩;33、前面罩装饰板;34、前面罩护板;35、侧盖装饰罩;4、安装板;41、前部分;42、后部分;43、头部;5、侧板;51、尾部;52、头部;53、通孔;6、抱箍;71、第一弯管;72第二弯管;81、车罩;82、侧罩;83、转轴;84、大灯;85、把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6为安装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的摩托车车头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请参见图4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包括有两安装板4,两安装板4分别安装在摩托车的车头,摩托车为广义限定的摩托车,即包括越野摩托车、激动脚踏两用摩托车等。摩托车包括车身框架,车罩81附装到车身框架上,车罩81 —般包括前罩和一对侧罩82,两安装板4安装在摩托车的车头的车罩81内部。每一安装板4的上端面均安装有一侧板5,并且安装在两安装板4上的两侧板5分别依次正对设置,即设有侧板5的安装板4安装于摩托车的车头的车罩81内部,两侧板5分别位于摩托车的两侧,正对摩托车的左右两侧。两侧板5均安装有抱箍6,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头部具有转向轴83,前轮通过支撑装置与转向轴83连接,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中后部以横跨方式配置有燃料箱,以及覆盖在燃料箱的左右侧壁,车罩81安装在转向轴83的前方,设有侧板5的安装板4安装于转向轴83前方的车罩81内,两侧板5的抱箍6分别靠近车罩81的前端,车罩81的前端用于安装摩托车大灯84。安装板4和侧板5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摩托车的车头线束的空间,设有侧板5的安装板4安装于转向轴83前方的车罩81内后,车罩81内的电线排路可以布置在安装板4和侧板5形成的空间内,摩托车的燃料箱的后方为座椅,从位于座椅上的驾驶员观看角度,两侧板5分别位于摩托车的左右两侧,即通过两侧板5形成左右两侧的封闭,避免人视野通过摩托车的左右两侧进入车罩81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还包括若干连接管,若干连接管分别连接两侧板5,并且其余连接管分别连接侧板5和安装板4。摩托车的转向轴83的上方为把手单元85,车罩81位于把手单元85的前方下侧,设有侧板5的安装板4安装于转向轴83前方的车罩81,即左侧的侧板5靠近车罩81的左侧侧罩82,右侧的侧板5靠近车罩81的右侧侧罩82,若干连接管位于安装板4和侧板5形成的空间内,即若干连接管位于前罩和两侧罩82形成的车罩81内。
[0032]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003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4至图7所示。安装板4呈曲线形条状,每一侧板5安装在每一安装板4的前部分41,若干连接管,该若干连接管连接侧板5和安装板4,并且该若干连接管连接每一安装板4的后部分42。摩托车转向轴83前方的车罩81,该车罩81包括具有前罩和两侧罩82组合形成的足够大以及匹配的空间,该空间能够足够并匹配地放置形状为曲线形条状的安装板4,同时,能够使得安装在安装板4上的左侧的侧板5靠近车罩81的左侧侧罩82,安装在安装板4上的右侧的侧板5靠近车罩81的右侧侧罩82。
[003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安装板4的前部分41的头部43沿侧板5的安装方向向上翘起。应注意到,车罩81位于把手单元85的前方下侧,即两安装板4的前部分41的头部43朝向把手单元85的方向翘起。前罩和两侧罩82组合形成的空间也应具备容纳翘起形成的空间大小,但两安装板4的前部分41的头部43的翘起所形成空间大小微乎其微,即采用上述所述的前罩和两侧罩82组合形成的车罩81与之匹配安装。
[003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安装板4的后部分42分别向内侧弯曲靠近,可理解成,两安装板4的前部分41之间的间距大于两安装板4的后部分42之间的间距,两安装板4的中间部分由大至小逐渐弯曲靠近,即逐渐形成两安装板4的后部分42之间的间距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两安装板4的具体的形式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由上可知,设有侧板5的安装板4为一种对称结构,两安装板4和两侧板5均对称。
[003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连接管包括第一弯管71,每一第一弯管71的一端贯穿安装板4的后部分42的尾部,每一第一弯管71的另一端与侧板5的内侧端面连接。上述提及包含若干连接管,该两第一弯管71即为若干连接管中的一部分,第一弯管71位于安装板4和侧板5形成的空间内,即若干第一弯管71位于前罩和两侧罩82形成的车罩81内。
[003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连接管还包括第二弯管72,第二弯管72分别连接两侧板5的内侧端面。上述提及包含若干连接管,第二弯管72即为除第一弯管71以外的其余连接管,但也可能包含除了第一弯管71和第二弯管72以外的其余弯管或连接管,该弯管或连接管用于连接车罩81内部的其余结构。第一弯管71和第二弯管72位于安装板4和侧板5形成的空间内,即若干第一弯管71和第二弯管72位于前罩和两侧罩82形成的车罩81内。但也存在如上述所述的其余的额外的弯管或连接管,该其余的额外的弯管或连接管同样也能够设置位于安装板4和侧板5形成的空间内,即位于前罩和两侧罩82形成的车罩81内,通过左右的两侧板5实现覆盖遮挡车罩81内部的作用,避免摩托车车头的车罩81内部的线束被直接拔掉或被盗。
[003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每一侧板5的尾部51向内侧形成台阶状,可理解成,两侧板5的尾部51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侧板5的中部之间的间距,两侧板5的尾部51的台阶状为一种近似形状,或者为一种弯曲的具有一阶台阶的尾部,即从位于座椅上的驾驶员观看角度,两侧板5的尾部51为近似的台阶形状,并且该每一侧板5的尾部51的形状能够恰好与每一安装板4的前部分41连接。
[003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每一侧板5的头部52向外侧形成台阶状,可理解成,两侧板5的头部52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侧板5的中部之间的间距,两侧板5的头部52的台阶状为一种近似形状,或者为一种弯曲的具有一阶台阶的头部,即从位于座椅上的驾驶员观看角度,两侧板5的头部52为近似的台阶形状。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两侧板5的具体的形式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每一侧板5的台阶状头部52上还开设通孔53,该通孔53用于安装摩托车方向灯86。位于转向轴83前方的车罩81,在前罩处安装大灯84,在侧罩82处安装方向灯86,上述说,左侧的侧板5靠近车罩81的左侧侧罩82,右侧的侧板5靠近车罩81的右侧侧罩82,即对位于座椅上的驾驶员而言,左侧的侧板5为向左,右侧的侧板5为向右,因此,能够将代表向左转弯的左方向灯86安装在左侧的侧板5的通孔53上,将代表向右转弯的右方向灯86安装在右侧的侧板5的通孔53上,并通过内部线束和电路将两方向灯86通电,该内部线束和电路也可位于安装板4和侧板5形成的空间内部,并通过左右的两侧板5实现覆盖遮挡车罩81内部的作用
[004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每一侧板5的台阶状尾部51呈倾斜状,由于安装在车罩81内部后的安装架4会被倾斜放置,因此,侧板5的倾斜状的台阶状尾部51用于匹配倾斜放置的安装架4,以此,使得侧板5的倾斜状的台阶状尾部51能够安装在倾斜放置的安装架4的前部分41上。
[004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侧板5的抱箍6位于相同一侧,并且每一侧板5安装两抱箍6。从位于座椅上的驾驶员观看角度,左侧侧罩82位于左方向,右侧侧罩82位于右方向,前罩位于前方向,设有侧板5的安装板4安装于摩托车的车头的车罩81内部后,左侧的侧板5靠近车罩81的左侧侧罩82,右侧的侧板5靠近车罩81的右侧侧罩82,连接有抱箍6的两侧板5正对的方向位于摩托车前侧,即靠近摩托车前罩处,并通过两抱箍6安装摩托车大灯84。
[004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请继续参见图4至图7所示。摩托车包括有安装有车罩的车身框架、以按跨过车身框架的方式配置的燃料箱、覆盖在燃料箱左右侧壁的护罩以及车尾;其中,车罩安装遮挡内部线束的挡板,挡板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
[0043]本实用新型的另实施例中,可以增加侧板5的面积,使其能够遮盖车头内部面积更大,防盗面积变大;还可以将侧板5的形状进行适应性变换,例如,根据车头内部线束的排布,将侧板5做相对于的弯曲,弯曲的形状与结构与线束的排布相匹配,即可达到防盗的目的,也可达到对内部线束进行固定的目的,在防盗的同时,还防止了行车过程中,由于路面颠簸而造成线束混乱的问题。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线束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在所述摩托车的车头的两安装板(4),每一所述安装板(4)的上端面均安装一侧板(5),并且两所述侧板(5)正对设置,同时,两所述侧板(5)均安装抱箍(6);所述安装板(4)和所述侧板(5)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摩托车的车头线束的空间;还包括若干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连接两所述侧板(5),以及所述连接管分别连接所述侧板(5)和所述安装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线束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呈曲线形条状,每一所述侧板(5)安装在每一所述安装板(4)的前部分(41),每一与所述侧板(5)连接的所述连接管安装在每一所述安装板(4)的后部分(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摩托车线束挡板,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安装板(4)的前部分(41)的头部(43)沿所述侧板(5)的安装方向向上翘起,同时,两所述安装板(4)的后部分(42)分别向内侧弯曲靠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摩托车线束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弯管(71),每一所述第一弯管(71)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板(4)的后部分(42)的尾部,每一所述第一弯管(71)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板(5)的内侧端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摩托车线束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还包括第二弯管(72),所述第二弯管(72)分别连接两所述侧板(5)的内侧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摩托车线束挡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板(5)的尾部(51)向内侧形成台阶状,每一所述侧板(5)的台阶状尾部(51)与每一所述安装板(4)的前部分(41)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摩托车线束挡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板(5)的头部(52)向外侧形成台阶状,并且每一所述侧板(5)的台阶状头部(52)开设用于安装方向灯的通孔(53)。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摩托车线束挡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板(5)的台阶状尾部(51)呈倾斜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线束挡板,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板(5)的所述抱箍(6)位于相同一侧,并且每一所述侧板(5)安装两所述抱箍(6)。10.—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包括安装有车罩(81)的车身框架、以按跨过所述车身框架的方式配置的燃料箱、覆盖在燃料箱左右侧壁的护罩以及车尾;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罩(81)安装遮挡内部线束的挡板,所述挡板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摩托车线束挡板。
【文档编号】B62J17-00GK204279777SQ201420744874
【发明者】吕继雄, 刘亚泽 [申请人]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