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304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前叉定位装置,尤指一种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位置。
背景技术
习知电动代步车的把手、前叉的关系构造,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是包括有一把手10,该把手10的中央部位向下延伸是设有一转向杆11,该转向杆11的下端则是与一前叉12的上端相接设,而该前叉12的下端则是沿一头管13的上、下两端内径套入后,外露与一前轮14的轴杆15相接设;另,该前叉12在位于该头管13的下端处,是固设有一略呈半圆形的转向定位块16,该转向定位块16的固设方式,是可透过至少一螺丝161锁固于该前叉12的上;又,于该转向定位块16的下方则是设有一前轮14的挡泥罩17。
此外,该头管13在其中央部位朝该电动代步车1的车身方向是弯设有一主管131,该主管131的一端在靠近该转向定位块16处是凸设有一挡杆132,该挡杆132的作用在于挡住前述该转向定位块16,藉以限定该把手10、转向杆11及前叉12的旋转角度不致旋转过度,同时,该头管13在与该主管131设置的相反方向则是设有一提把133,该提把133的作用在于方便使用者自该处搬动该电动代步车1;再者,该转向杆11的下端在与该前叉12上端的接设处是设有一调整杆18,该调整杆18的作在于调整并固定该把手10、转向杆11的弯折角度及高度。
藉上述的构件可知,当在收纳及运送该电动代步车1的过程中,是可利用调整杆18令该把手10、转向杆11朝该电动代步车1的车身方向进行调整,并令该把手10、转向杆11的高度固定在最低的高度,同时自该提把133处搬动该电动代步车1,如此,即可达到收纳及运送该电动代步车1的目的。
但,依前述习知的结构与收纳方式在进行该电动代步车1的运送时,其在运送过程中,该把手10、转向杆11、前叉12及前轮14等构件,由于并未受到固定,因此会有左、右晃动的现象发生,同时也因为该左、右晃动而导致在运送过程中产生噪音的缺点,甚至因为左、右晃动而造成该电动代步车1的把手10与电动代步车1的车身产生碰撞,进而造成损伤的憾事,且其左、右晃动亦不利于搬运及收纳;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改善前述缺点的前叉定位装置,实为业者必须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在收纳及运送该电动代步车1的过程中可限制该前叉转动,进而防止前轮及把手左右晃动,可方便收纳及运送该电动代步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该电动代步车的头管内插设一前叉,该前叉的上端是与一转向杆下端接设,该转向杆的上端是与一把手接设,该前叉的下端接设一前轮,且该前叉上设有一转向定位块,其特征在于一定位装置包括一本体,该本体是设在该头管上,且该本体的中央沿上下两端设有一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内设有一定位销,并于该转向定位块上设有一定位孔,该定位销插入该转向定位块的定位孔内。
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销的头部是呈一弯弧状。
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体设有一纵向沟槽与一横向沟槽,该纵向沟槽的底端连通该横向沟槽。
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销设有一断面差,该断面差的上部设有一卡榫。
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销断面差的下部套设有一弹簧,该弹簧可抵顶该卡榫使该卡榫保持在该中空管体纵向沟槽的最高点。
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体纵向沟槽底端的二对应侧各设有一凸出部。
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销的卡榫可移至该中空管体横向沟槽的左、右两端壁处定位。
藉此,当该定位销往下压时,即可令该定位销插入该转向定位块的定位孔内,以限制该前叉转动,进而达到防止前轮及把手左右晃动的缺点,同时可达到方便收纳及运送该电动代步车的目的。
本发明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具有以下的优点1.借助该前叉的定位,而能使把手、转向杆、前轮亦受到定位,不致产生左、右晃动,以方便收纳及运送该电动代步车,有效改善习知收纳方式,因左右晃动所造成的噪音问题,并避免把手与车身产生碰撞造成损伤的憾事。
2.借助该中空管体上横向沟槽的左、右两端壁处,可进一步令该定位销朝左方或右方转动,相对令该定位销的卡榫可移至该横向沟槽的左、右两端壁处定位。
3.借助该定位销的头部设计呈一弯弧状,可方便使用者施力于该定位销。
4.借助该定位销断面差的下部套设有一弹簧,可将该定位销的卡榫保持在该中空管体纵向沟槽的最高点状态,亦即呈一不受定位的状态。
5.借助该中空管体纵向沟槽底端的二凸出部的阻挡,使该定位销的卡榫在移至该二凸出部的下方时,不会因该弹簧的弹力而自动回复至该中空管体纵向沟槽的最高点状态。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运作过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知电动代步车的局部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定位装置与电动代步车的关系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定位装置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定位装置放大后的定位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请参阅图2及3所示,该定位装置20主要是装设在一电动代步车1的头管13上,而该电动代步车1的车头部分是包括有一把手10,该把手10的中央部位向下延伸是设有一转向杆11,该转向杆11的下端则是与一前叉12的上端相接设,而该前叉12的下端则是沿该头管13的上、下两端内径套入后,外露与一前轮14的轴杆15相接设;另,该前叉12在位于该头管13的下端处,是固设有一略呈半圆形的转向定位块16,该转向定位块16的固设方式,是可透过至少一螺丝161锁固于该前叉12的上;又,于该转向定位块16的下方则是设有一前轮14的挡泥罩17。
此外,该头管13在其中央部位朝该电动代步车1的车身方向是弯设有一主管131,该主管131的一端在靠近该转向定位块16处是凸设有一挡杆132,该挡杆132的作用在于挡住前述该转向定位块16,藉以限定该把手10、转向杆11及前叉12的旋转角度不致旋转过头,同时,该头管13在与该主管131设置的相反方向则是设有一提把133,该提把133的作用在于方便使用者自该处搬动该电动代步车1;再者,该转向杆11的下端在与该前叉12上端的接设处是设有一调整杆18(如图2所示),该调整杆18的作在于调整并固定该把手10、转向杆11的弯折角度及高度。
复请参阅图2及3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20是具有一塑钢材料的本体21,该本体21是可借助数个螺丝211锁固在该头管13上,且该本体21的中央沿上、下两端是设有一中空管体22,该中空管体22的外径表面靠近其上端处是分别开设有一纵向沟槽23与一横向沟槽24,该纵向沟槽23的底端是连通该横向沟槽24,其中该纵向沟槽23底端的二对应侧是各设有一凸出部231。
再者,于该本体21的中空管体22内径是套设有一外露其上、下两端的金属材料的定位销25,使得该定位销25具有一头部251及一尾部252,又,该定位销25是设有一断面差253,该断面差253的上部是凸设有一卡榫254,并于该断面差253的下部是套设有一弹簧26,借助该弹簧26的弹力可令该定位销25的卡榫254保持在该中空管体22纵向沟槽23的最高点状态(如第3图所示),此外,于该转向定位块16上在与该中空管体22的下端相对处则是设有一定位孔162。
藉此,可清楚得知,当使用者将该定位销25的头部251施力下压时,请参阅图4所示,是可令该定位销25的卡榫254由原先位在该中空管体22纵向沟槽23的最高点状态,移至该纵向沟槽23底端的横向沟槽24处,并可由该纵向沟槽23底端二侧的凸出部231卡抵住,使定位销25无法借助弹簧26的弹力回复至最高点状态,亦可将该定位销25的头部251顺势往左或往右转动,以令该卡榫254可移至该横向沟槽24的左、右两端壁处定位,此时,该定位销25的尾部252即可插入该转向定位块16的定位孔162内,因该转向定位块16是固设于前叉12上,因此当该转向定位块16被定位销25卡住定位后,进而限制该前叉12转动,相对令该前轮14、转向杆11及把手10亦受到定位限制而无法左右转动,如此,即不致产生左、右晃动的现象,同时在收纳及运送上亦较为方便;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定位销25的头部251是设计呈一弯弧状,借助该弯弧状设计以方便使用者施力于该定位销25。
反之,当将该定位销25的头部251往上提时,即可令卡抵在该纵向沟槽23底端二侧凸出部231下方处或横向沟槽24的左、右两端壁处的卡榫254,重新回复至该中空管体22纵向沟槽23的最高点状态,同时相对令该定位销25的尾部252脱离该转向定位块16的定位孔162外(请参阅图3所示),进而解除该转向定位块16、前叉12及前轮14的转动限制,相对令该转向杆11及把手10的定位限制亦受到解除。
因此,透过本发明将定位装置20装设在该电动代步车1的头管13上及转向定位块16的定位孔162的设计,可进一步地借助该前叉12的定位,而相对地能令该及前轮14、转向杆11及把手10亦受到定位限制,进而改善习知收纳方式因左右晃动所造成的噪音问题,同时可避免该把手10与车身产生彼此碰撞所造成损伤的憾事发生;再者,借助该纵向沟槽23底端二侧凸出部231的阻挡,可使该定位销25的卡榫254不会因该弹簧26的弹簧力而自动回复至该中空管体22纵向沟槽23的最高点状态(亦即该前轮14、转向杆11及把手10的定位限制受到解除,而呈一不受定位的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该电动代步车的头管内插设一前叉,该前叉的上端是与一转向杆下端接设,该转向杆的上端是与一把手接设,该前叉的下端接设一前轮,且该前叉上设有一转向定位块,其特征在于一定位装置包括一本体,该本体是设在该头管上,且该本体的中央沿上下两端设有一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内设有一定位销,并于该转向定位块上设有一定位孔,该定位销插入该转向定位块的定位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销的头部是呈一弯弧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体设有一纵向沟槽与一横向沟槽,该纵向沟槽的底端连通该横向沟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销设有一断面差,该断面差的上部设有一卡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销断面差的下部套设有一弹簧,该弹簧可抵顶该卡榫使该卡榫保持在该中空管体纵向沟槽的最高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体纵向沟槽底端的二对应侧各设有一凸出部。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销的卡榫可移至该中空管体横向沟槽的左、右两端壁处定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电动代步车的前叉定位装置,该电动代步车的头管内是插设一前叉,该前叉的上端与一转向杆下端接设,该转向杆的上端与一把手接设,该前叉的下端接设前轮,且该前叉上设有一转向定位块,另设一定位装置包括一本体,该本体是设在该头管上,且该本体的中央沿上下两端设有一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内插设一定位销,并于该转向定位块上设有一定位孔;当该定位销往下压时,即可令该定位销插入该转向定位块的定位孔内,以限制该前叉转动,进而防止前轮及把手左右晃动,同时可方便收纳及运送该电动代步车。
文档编号B62K21/00GK1706712SQ20041004853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7日
发明者陈瑞田, 韩政君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