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行车的电子设备的可再充电供电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953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自行车的电子设备的可再充电供电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行车的电子设备的可再充电供电单元。
背景技术
用于自行车的电子设备是已知的,并且例如,用于电子变速排挡的操纵和控制,或者用于获取和显示自行车功能的设备的管理,其通常已知为自行车计算机。
该类型的设备通常是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的核心单元,其由集成电子设备实现,为其运行提供必要能量的供电单元与之相联。
该供电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可再充电类型的电池,其在必要时通过适当的电池充电器周期性地进行再充电操作。
通常通过许多串联连接的低电压电池,例如,3个4伏特的串联连接的可再充电电池,获得了用于电子设备运行的所需的供电电压,例如,12伏特。因此,该解决方案实现了具有两个接线端的电池组,其中所需的电压是可获得的。
通过电气连接的电池充电器,其向前文所述的两个接线端提供充电电流,并且由此向电池组中的独立的串联连接的电池提供充电电流,实现了电池组的再充电。
然而,所描述的解决方案具有某些缺陷。
第一个缺陷在于,整个电池组的再充电不允许对组成电池组的独立的电池的再充电状态的充分控制。这可以引起组成电池组的独立的电池之间的不均匀的再充电电平,即使没有在再充电过程中造成对电池的损坏,但是由此会导致电池组寿命的降低以及电压和电流稳定性的电气特性的恶化。
另一个缺陷在于,在独立的电池的再充电过程中或者在此过程之前,实现对其自身再充电状态的诊断和检查是不可能的。因此,检测重要的参数,诸如独立电池的充电电流,或者检测由于例如,过热引起的失效,是不可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所述缺陷。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实现用于自行车的电子设备的可再充电供电单元,其允许针对已知的供电单元的更加有效的和更加快速的再充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制造用于自行车电子设备的可再充电供电单元的再充电设备,其允许在再充电过程中检查每个电池的参数。
通过用于自行车电子设备的可再充电供电单元,实现了这些目的,该可再充电供电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池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元件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配置,即通过开关装置可以实现第一操作设置,其中所述电池元件串联连接,用以向所述电子设备提供能量,并且还可以实现第二操作设置,其中所述电池元件以非串联的形式连接到再充电设备。
有利地,在第一操作设置中,供电单元通过电池元件的串联连接为电子设备的运行提供适当的电压,而在第二操作设置中,即在再充电过程中,由再充电设备对独立的电池元件进行单独地并且以可控的方式进行再充电。
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供电单元和电子设备相互固定地连接,有鉴于此,通过利用连接器使再充电设备连接到前文所述的组件,实现了再充电步骤。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供电单元和电子设备是可断开连接的,由此供电单元可以有利地断开连接并且单独地进行再充电,有鉴于此,电子设备可由另外的备用供电单元供电。


通过对某些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连同参考附图,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晰,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与自行车的电子设备相联的本发明的供电单元以及再充电设备的示意性示图;图2~4示出了图1的经修改的实施例;图5示出了用于图1~4中的供电单元的电池充电设备的示意性示图;图6示出了用于本发明的供电单元的再充电设备的操作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供电单元,在本文中用1表示该供电单元。
供电单元1与电子设备相联,在本文中用2表示该电子设备,并且此两者适当地固定在自行车的车架上,该车架在图中未示出。
仍然参考图1,示出了再充电设备3,其在下文中得到较好的描述,其具有第一连接器4,该第一连接器4配备有七个电触点4a~4g。
供电单元1包括三个标称电压为3.7伏特的、由具有聚合物电解液的锂离子可再充电蓄电池组成的电池元件5、6和7。每个蓄电池元件5、6和7分别具有正接线端5a、6a和7a以及负接线端5b、6b和7b。显而易见,不同实施例中的电池元件可由不同类型的可再充电蓄电池组成,例如镍氢(Ni-MH)蓄电池。
在电池元件5、6、7之间配置了具有各自的接线端8a和8b的温度检测器8,例如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中接线端8b电气连接到电池元件7的接线端7b。
如从图中可以看到的,由于在自行车的制造步骤中,或者可替换地,在组装步骤中,使供电单元1和电子设备2相互机械固定和电气固定,因此它们组成了单一的机体。
供电单元1具有开关装置,在本文中用9表示,其由两个常闭类型的开关10、11组成,该开关10、11具有各自的接线端10a、10b和11a、11b。
开关10在闭合时产生了电池元件5的负接线端5b和电池元件6的正接线端6a之间的电桥,而开关11在闭合时产生了电池元件6的负接线端6b和电池元件7的正接线端7a之间的电桥。
因此,通过闭合的开关10和11,三个电池元件5、6和7串联连接,并且在电池元件5的正接线端5a和电池元件7的负接线端7b之间,存在等于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电压的和的电压,在上文所述类型的锂离子蓄电池的情况中,即为11.1伏特。在该方面,应当注意到,万一所需用于电子设备2的供电电压是不同的,则根据优选的组合,可以提供不同数目的电池元件,其相互串联连接并且其可以具有不同的标称电压。
前文所述的总的串联电压在两条电源线2a和2b之间施加到电子设备2。
常闭开关12配置在电池元件7的负接线端7b和电子设备2的电源线2b之间。
另外的导线2c向电子设备2提供了来自温度检测器8的接线端8a的温度信号。
最后,供电单元1具有七个电触点14a~14g,其连接到电池元件5、6和7的正接线端5a、6a、7a和负接线端5b、6b、7b,以及温度检测器8的接线端8a。
三个开关10、11、12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为笛簧开关类型,因此通过放置在其附近的磁体可以容易地使开关10、11、12启动成开启状态。在该方面,磁性元件13配置在再充电设备3的第一连接器4之间,并且如下文中将进一步讨论的,将能够使磁性开关10、11、12保持开启状态。
重要地,在电池元件5、6和7进行充电和电子设备2在自行车上执行其功能时,在图1的设置中,其中开关10、11和12是闭合的,三个电池元件5、6和7串联连接,并且向电子设备2提供所需的电压,该所需的电压由三个电池元件5、6、7的电压的和给出。
当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充电电平下落低于预定的阈值时,有必要执行再充电操作。为了该目的,第一连接器4通过其触点4a~4g与供电单元1的对应触点14a~14g的电气连接,连接到供电单元1。第一连接器4的连接引起磁性元件13接近开关10、11和12并且使其开启。在该设置中,电池元件5、6和7与电子设备2电绝缘并且相互断开连接(或者处于非串联的设置),并且每个独立的电池元件连接到再充电设备3的各个再充电源。如下文中将更好地示出的,这允许电池元件5、6和7的再充电步骤的优化管理。
在充电完成时,第一连接器4断开连接,并且因此使磁性元件13移动远离磁性开关10、11、12。它们返回闭合位置,并且电子设备2再一次由得自串联的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电压供电。
通过上文的描述,清楚的是,笛簧开关可以由其他的等效的磁性器件或者电磁器件替换,诸如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继电器或者霍尔传感器继电器,或者由利用其他类型的信号(诸如光学信号或者射频信号)进行控制的开关替换,或者由其他类型的用于使远程配置的开关进行开关转换的传感器或者接近器件替换。
事实上,配置在供电单元1上的磁性开关和配置在第一连接器4上的磁性元件13产生了接近开关器件,当再充电设备3连接到供电单元1时,即当第一连接器4连接到供电单元1时,使该接近开关器件启动以进行开关转换。该器件可以通过功能上等效的方法以许多不同的形式物化。
作为示例(并且不以任何方式涵盖可行性范围),可以论及下列解决方案——机械接近开关,——固态接近开关,诸如光电发射体-光电探测器对,或者根据第一连接器4是否连接到供电单元1而对于暴露或者遮挡敏感的光电探测器,——电磁场接近传感器或者超声接近传感器。
在图2~4中示出的经修改的实施例区别于参考图1描述的优选解决方案,其区别主要在于供电单元1和电子设备2以可断开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在第一解决方案中,电子设备2固定到自行车上,而供电单元1在其必须进行再充电操作时可以同电子设备2断开连接,并且可以配置在更加便于再充电的远程位置。
参考图2的变化方案,供电单元1终止于第二连接器20,而电子设备2终止于第三连接器21,第二和第三连接器20、21能够相互连接/断开连接。
再充电设备3具有第一连接器22,其可以连接到第二连接器20,并且因此其具有于第三连接器21相似的类型。优选地,第二连接器20包括阴性多级插槽,而第一和第二连接器22、21包括阳性插头。然而,清楚的是,该连接器可以具有不同的类型,并且可以针对阳性-阴性设置进行调换。
再次参考图2的解决方案,在开启设置中,电池元件5、6和7的接线端5a、5b、6a、6b、7a、7b引到第二连接器20并且终止于各自的电触点20a~20f。电触点20g连接到温度探测器8的接线端8a。
第三连接器21具有七个电触点21a~21g,其能够连接到第二连接器20的对应的电触点20a~20g。
在第三连接器21的第二电触点21b和第三电触点21c之间产生了第一电桥23,而在第三连接器21的第四电触点21d和第五电触点21e之间产生了第二电桥24。这两个电桥23和24是固定的,并且物理上包括,例如,两个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导线,或者简单地由焊接在电触点21b和21c、21d和21e之间的一段电缆线形成。
还存在两个连接到第三连接器21的电触点21a和21b的电源线2a和2b,以及连接到电触点21g的用于温度控制信号的第三导线2c,该导线连接到电子设备2。
最后,再充电设备3的第一连接器22具有七个可连接的电触点22a~22g,其能够连接到第二连接器20的对应的可连接的电触点20a~20g。
重要地,当电池元件5、6和7充电时,第二连接器20连接到第三连接器21,并且电子设备2在两条电源线2a和2b之间由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电压的和供电,由此在自行车上执行其功能。事实上,在该设置中,第一电桥23使电池元件5的负接线端5b和电池元件6的正接线端6a电气连接,而第二电桥24使电池元件6的负接线端6b和电池元件7的正接线端7a电气连接,使三个电池元件5、6和7串联连接。在电池元件5的正接线端5a和电池元件7的负接线端7b之间存在所需的电压,其等于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电压的和。
当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充电电平下落低于预定的阈值时,有必要执行再充电操作。为了该目的,第二连接器20同第三连接器21断开连接,并且连接到再充电设备3的第一连接器22。在该设置中,与前面的情况类似,电池5、6和7相互断开连接(或者处于非串联的设置),并且每个单独的电池元件连接到再充电设备3的各个再充电源。
图3示出了图2的变化方案。
该供电单元1区别于图2的供电单元,区别在于其具有配置第二连接器20附近的两个常闭磁性开关31、32。在经修改的实施例中,该开关31、32还可以配置在第二连接器20自身中。
第一开关31在闭合时产生了电池元件5的负接线端5b和电池元件6的正接线端6a之间的电桥,而第二开关32在闭合时产生了电池元件6的负接线端6b和电池元件7的正接线端7a之间的电桥。
因此,通过闭合的开关31和32,三个电池元件5、6和7串联连接,并且在电池元件5的正接线端5a和电池元件7的负接线端7b之间,存在等于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电压的和的电压。
电子设备2的第三连接器41具有七个电触点41a~41g,其中第一触点41a和第六触点41f连接到电子设备2的各个电源线2a和2b,并且电触点41g连接到用于温度控制信号的第三导线2c。另一方面,剩下的电触点41b~41e没有建立电连接。
再充电设备3的第一连接器42具有七个可连接的电触点42a~42g,并且还具有磁性元件43,当其配置在磁性开关31、32附近时,其使磁性开关31、32保持开启。
重要地,当电池元件5、6和7充电时,第二连接器20连接到第三连接器41,并且电子设备2在两条电源线2a和2b之间由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电压的和供电,由此在自行车上执行其功能。事实上,在该设置中,第一开关31闭合,并且产生电池元件5的负接线端5b和电池元件6的正接线端6a之间的电桥,而第二开关32也闭合,并且产生电池元件6的负接线端6b和电池元件7的正接线端7a之间的电桥,使三个电池元件5、6和7串联连接。在电池元件5的正接线端5a和电池元件7的负接线端7b之间存在所需的电压,其等于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电压的和。
当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充电电平下落低于预定的阈值时,有必要执行再充电操作。为了该目的,第二连接器20同第三连接器41断开连接,并且通过触点42a~42g同第二连接器20的相应触点20a~20g的电气连接,连接到第一连接器42。第一连接器42的连接使得磁性元件43接近开关31和32并且使它们开启。在该设置中,电池元件5、6和7相互断开连接(或者处于非串联的设置),并且每个单独的电池元件连接到再充电设备3的各个再充电源。
在充电完成时,第一连接器42可以断开连接,并且因此使磁性元件43移动远离磁性开关31、32。它们返回闭合位置,并且供电单元1可以再一次连接到电子设备2。
图4示出了图2的另一变化方案。
该供电单元1区别于图2的供电单元,区别在于其具有配置第二连接器20附近的两个常闭磁性开关51、52。在经修改的实施例中,该开关51、52还可以配置在第二连接器20自身中。
第一开关51在闭合时产生了电池元件5的负接线端5b和电池元件6的正接线端6a之间的电桥,而第二开关52在闭合时产生了电池元件6的负接线端6b和电池元件7的正接线端7a之间的电桥。
因此,通过闭合的开关51和52,三个电池元件5、6和7串联连接,并且在电池元件5的正接线端5a和电池元件7的负接线端7b之间,存在等于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电压的和的电压。
电子设备2的第三连接器61具有七个电触点61a~61g,其中第一触点61a和第六触点61f连接到电子设备2的各个电源线2a和2b,并且电触点61g连接到用于温度控制信号的第三导线2c。另一方面,剩下的电触点61b~61e没有建立电连接。还存在磁性元件63,当其配置在磁性开关51、52附近时,其使磁性开关51、52保持开启。
再充电设备3的第一连接器22等同于图2中示出的第一连接器20,并且具有七个可连接的电触点22a~22g。
重要地,当电池元件5、6和7充电时,第二连接器20连接到第三连接器61。该连接使得磁性元件63接近开关51和52并且使它们闭合,并且电子设备在两条电源线2a和2b之间由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电压的和供电,由此在自行车上执行其功能。
当三个电池元件5、6和7的充电电平下落低于预定的阈值时,有必要执行再充电操作。在该方面,第二连接器20同第三连接器61断开连接,并且因此磁性元件63移动远离磁性开关51、52。它们返回开启位置,并且具有第二连接器20的供电单元1可以通过触点22a~22g同对应的第二连接器20的触点20a~20g的电气连接,连接到第一连接器22。在该设置中,电池5、6和7相互断开连接(或者处于非串联的设置),并且每个单独的电池元件连接到再充电设备3的各个再充电源。
在图5中示出了可用于本发明的供电单元1的再充电设备的优选所示出的再充电设备,在本文中用3表示,具有前文参考图2和4所描述的类型的第一连接器22。然而,在不同的解决方案中,可以预见,对于供电单元1和电子设备2,在该情况中,可以使用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关的不同的第一连接器,例如,具有图1和3中所描述的类型的第一连接器。
再充电设备3包括三个独立的再充电源81、82、83、监督和监视单元84以及再充电源81、82、83的供电单元85。每个再充电源81、82、83独立于其他的再充电源,并且配备有第一对充电接线端81a、81b、82a、82b、83a、83b,其电气连接到第一连接器22的各个电触点对22a、22b、22c、22d、22e、22f。
第二对电源接线端81c、81d、82c、82d、83c、83d将每个源81、82、83连接到供电单元85,其通过电源缆线85a、85b依序连接到供电电源,例如,连接到220Vac单相电源。
监督和监视单元84通过各个控制线84a、84b、84c电气连接到每个充电源81、82、83。另外的输入线84d将监督和监视单元84连接到第一连接器22的电触点22g。
在再充电步骤中,即当第一连接器22连接到供电单元1的第二连接器20时,三个再充电源81、82、83以独立的方式,通过充电接线端对81a、81b、82a、82b、83a、83b,直接连接到电池元件5、6、7的各个接线端5a、5b、6a、6b、7a、7b。同时,由监督和监视单元84通过输入线84d采集来自温度探测器8的温度信号。
该设置允许通过相应的再充电源81、82、83,在监督和监视单元84的监督下,对每个电池元件5,6,7进行单独的再充电。通过控制线84a、84b、84c,监督和监视单元84通过与独立的再充电源81、82、83的通信,采集电池元件的再充电参数。而且,来自输入线84的信号允许在再充电过程中实现温度控制。这允许对每个电池元件5、6、7的同步的,并且因此是更快速的充电,每个电池元件5、6、7通过对再充电状态的控制和诊断进行管理。然后,通过适当的显示装置,例如发光LED,指出最终的充电状态的达成和/或一个电池元件的可能失效的检测,例如由过热引起的失效。
对于每个再充电源81、82、83的再充电操作,参考图6的流程图,描述了优选的方法。
框100表示,当再充电设备3连接到供电单元1时所发生的再充电程序的开始,并且由此每个再充电源81、82、83执行各个电池元件5、6和7的再充电。
在框101中,电池元件的电压Vbat同预期的完成的充电电压Vcc的值进行比较。如果电压Vbat不小于Vcc,则电池元件是充满电的并且进入等待状态,其由框102表示。如果电压Vbat小于Vcb,即电池元件不是全部充满电的,则进入框103,其中检查电池元件的电压Vbat是否小于最小阈值电压Vlow。如果比较给出了否定的输出,则进入开始正常再充电步骤的框108。如果比较给出了肯定的输出,则进入框104,其中开始预调节步骤。该步骤包括,在预调节时间Tpc中,将电流施加到电池元件直至电池电压Vbat到达预定的值。在下一个框105中,检查电池元件的电压Vbat是否小于最小阈值电压Vlow。如果比较结果是肯定的,则进入框106,其中检查是否经过了预调节时间Tpc。如果已经经过了预调节时间Tpc,则意味着电池元件在预调节步骤中没有达到最小阈值电压Vlow,并且因此进入框107,其中暂停再充电操作并且指出电池元件的失效。
如果框105中的比较结果是否定的,即电池元件的电压Vbat不小于最小阈值电压Vlow,则预调节步骤是成功的,并且从框105进入开始正常充电步骤的框108。
正常充电步骤提供了具有恒定电流Ic的第一充电步骤和具有恒定电压Vc的第二充电步骤,总的充电时间为ttot。
在框109中,正在充电的电池元件的温度Te同预定的运行极限温度值Tlim进行比较。如果Te不小于Tlim,则进入框110,其中暂停充电并且显示过热信号错误。
如果运行温度Te小于极限温度Tlim,则进入框111,其中检查再充电时间是否已经达到预定的最大的再充电时间限制tlim。在肯定的情况中,进入框107,其中暂停充电并且指出电池元件失效错误。
如果再充电时间未达到时间限制tlim,则进入框112,其中检查电池元件的电压Vbat是否小于最小阈值电压Vlow。如果比较结果是肯定的,则返回比较框103,以再一次开始再充电循环。
另一方面,如果比较结果是否定的,则进入框113,其中检测充电电流Icr与预期的充电结束的电流Ifc进行比较。如果该比较结果是肯定的,则进入指出充电结束的结束充电的最终的框116。另一方面,如果比较结果是否定的,则充电仍未完成,并且进入框114,其中检查检测电流是否具有最终充电步骤开始的预定值Iffc。如果该比较结果是否定的,则返回框108,继续再充电循环,如果其是肯定的,则进入框115。在框115中,检查是否经过了用于最终充电步骤的预定的时间Tfc。在肯定的情况中,完成再充电,并且进入最终的框116,否则返回框108,继续再充电循环。
如所陈述的,所述方法涉及图5的再充电设备的再充电源的再充电循环。然而,所述方法还可以用于再充电设备的经修改的实施例,其中可以预见到,例如,仅有一个再充电源,并且在再充电步骤中,电池元件并联连接。通过在第三连接器中提供将所有电池元件的正接线端连接在一起并且将所有电池元件的负接线端连接在一起的电桥,然后将这两个组连接到单一的再充电源的两个再充电线,实现了上述
权利要求
1.用于自行车的电子设备(2)的可再充电供电单元(1),包括至少两个具有正极(5a、6a、7a)和负极(5b、6b、7b)的电池元件(5、6、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元件(5、6、7)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配置,即通过开关装置(9;23、24;31、32;51、52)可以实现第一操作设置,其中所述电池元件(5、6、7)串联连接,用以向所述电子设备(2)传递能量,并且还可以实现第二操作设置,其中所述电池元件(5、6、7)以非串联的形式连接到再充电设备(3)。
2.权利要求1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中,所述电池元件(5、6、7)均独立地连接到所述再充电设备(3)的各个再充电源(81、82、83)。
3.权利要求1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中,所述电池元件(5、6、7)全部并联连接到所述再充电设备(3)的单一的再充电源。
4.权利要求1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9;31、32;51、52)包含在供电单元(1)中。
5.权利要求1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23、24)在供电单元(1)外部。
6.权利要求4或5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9;23、24;31、32;51、52)包括至少一个电桥,其适用于以所述串联的方式,将一个所述电池元件(5、6、7)的正/负极(5a、5b、6a、6b、7a、7b)电气连接到电池元件(5、6、7)的正/负极(5b、5a、6b、6a、7b、7a)。
7.权利要求6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桥包括固定连接(23、24)。
8.权利要求6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包括开关(10、11;31、32;51、52)。
9.权利要求7或8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电桥,其包括配置在所述串联的所述电池元件(5、6、7)和所述电子设备(2)之间的开关(12)。
10.权利要求4和8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其以固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2),并且所述开关(10、11)是常闭的。
11.权利要求10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充电设备(3)包括用于开启所述开关(10、11)的命令装置(13)。
12.权利要求1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充电设备(3)包括用于连接到所述供电单元(1)的第一连接器(4;22;42)。
13.权利要求11和12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装置(13)实现在所述再充电设备(3)的所述第一连接器(4)中。
14.权利要求13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器(4)连接到所述供电单元(1)时,所述命令装置(13)起作用。
15.权利要求6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二连接器(20),并且所述电子设备(2)包括第三连接器(21;41;61),其适用于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器(20)以实现可断开连接的电气连接。
16.权利要求5和15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器(21)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电桥(23、24),其在所述第三连接器(21)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器(20)时实现所述第一操作设置。
17.权利要求16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桥(23、24)是固定的。
18.权利要求8和15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31、32;51、52)实现在所述第二连接器(20)中。
19.权利要求18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31、32)为常闭类型。
20.权利要求19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设备(3)包括用于开启所述开关(31、32)的命令装置(43)。
21.权利要求20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装置(43)实现在所述再充电设备(3)的所述第一连接器(42)中。
22.权利要求20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器(42)连接到所述供电单元(1)时,所述命令装置(43)起作用。
23.权利要求18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51、52)为常闭类型。
24.权利要求23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2)包括用于闭合所述开关(51、52)的命令装置(63)。
25.权利要求24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装置(63)实现在所述电子设备(2)的所述第三连接器(61)中。
26.权利要求25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连接器(61)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器(20)时,所述命令装置(63)起作用。
27.权利要求8或9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机械类型。
28.权利要求8或9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电磁类型。
29.权利要求8或9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0、11、12;31、32;51、52)为磁性类型。
30.权利要求8或9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0、11、12;31、32;51、52)是可由磁性元件(13;43;63)启动的笛簧开关。
31.权利要求1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检测器(8),其适用于产生用于所述电子设备(2)和/或所述再充电设备(3)的信号。
32.权利要求1的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元件(5、6、7)为锂离子类型或者具有聚合物电解液的锂离子的类型。
33.用于权利要求2的供电单元(1)的再充电设备(3),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用于电池元件(5、6、7)的再充电源(81、82、83)和所述再充电源(81、82、83)的监督和监视单元(84)。
34.权利要求33的设备(3),其特征在于,所述监督和监视单元(84)包括用于获取温度信号的输入端(84d)。
35.权利要求33的设备(3),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到供电电源的所述再充电源(81、82、83)的供电单元(85)。
36.权利要求33的设备(3),其特征在于,包括每个所述电池元件(5、6、7)的充电状态的显示装置。
37.权利要求36的设备(3),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LED。
38.用于权利要求33的设备(3)的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元件(5、6、7)的再充电包括下列步骤——检查所连接的电池元件(5、6、7)的剩余电量状态;——以恒定电流为所述电池元件(5、6、7)充电第一给定时间;——以恒定电压为所述电池元件(5、6、7)充电第二给定时间;——检测充电的完成。
39.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剩余电量状态的检查步骤之后,包括另外的预调节步骤。
40.权利要求3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调节步骤中,将电流施加到电池元件(5、6、7)直至到达电池电压(Vlow)的预定值。
41.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提供对每个电池元件(5、6、7)的温度的控制和对可能的过热的指示。
全文摘要
用于自行车的电子设备(2)的可再充电供电单元(1),包括三个具有正极(5a、6a、7a)和负极(5b、6b、7b)的电池元件(5、6、7)。电池元件(5、6、7)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配置,即通过开关装置(9;23、24;31、32;51、52)可以实现第一操作设置,其中电池元件(5、6、7)串联连接,用以向所述电子设备(2)传递能量,并且还可以实现第二操作设置,其中电池元件(5、6、7)由再充电设备(3)的各个源而独立地再充电。
文档编号B62J6/16GK1645666SQ20051000386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20日
发明者詹弗兰科·古代尔佐 申请人: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