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后搁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982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后搁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具体说是一种摩托车后搁脚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后搁脚装置是为搭乘在摩托车后座位的乘客放脚之用。现有的摩托车后搁脚装置主要包括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的后搁脚支架和固定连接或通过销轴铰接在后搁脚支架下方的后搁脚杆。由于后搁脚杆太窄,直接用于放脚,很不舒适,也易踩滑,因此人们在后搁脚杆上面放置踏脚板或在其外套装搁脚胶套,以增大搁脚的宽度,这就出现了涉及的零件多,安装复杂的问题。又由于现有的搁脚胶套为圆柱形,其外表面设置的是防滑条,因此搁脚胶套易绕后搁脚杆旋转,踩滑,在搁脚胶套表面的防滑条也易磨损。要想在后搁脚杆上面放置宽度远远大于自身的踏脚板稳定,必须增加支撑零件,还需在踏脚板上铺上胶皮,因而结构复杂。此外,目前所使用的后搁脚装置中的后搁脚支架均是铁板支架,外形既不美观,而且较重,耗材料。
本发明的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美观,且强度好,既不轴向转动,又可收折的摩托车后搁脚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摩托车后搁脚装置,包括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的后搁脚支架,以及一头铰接在后搁脚支架下端的后搁脚踏板,其关键在于A.后搁脚支架近似于“Y”形,“Y”的三个端点均设置有安装孔;B.后搁脚踏板为截面呈半圆形,其上表面分布有防滑齿,并且一端有安装柱的单体结构,后搁脚踏板的安装柱端经螺栓铰接在后搁脚支架下端。
所述“Y”形后搁脚支架上的三个安装孔均是光孔;在后搁脚支架的背面开有凹槽。
所述“Y”形后搁脚支架的底端向外侧面凸出,凸出部分呈凹字形,在凹的槽中央插入后搁脚踏板的安装柱,槽的两侧壁以及安装柱的中心钻安装孔,螺栓穿过槽两侧壁以及安装柱中心的安装孔将后搁脚踏板铰接在后搁脚支架的下端。
在所述后搁脚踏板的安装柱端的中心孔旁边还钻有沉孔,在沉孔内装有弹簧和钢珠,便于定位。
由于后搁脚支架均是上部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下端悬挂在车架下方,因此只需两个点安装在车架上即可。本发明正是利用这一点,将后搁脚支架做成“Y”形,使“Y”的两个叉脚端通过螺钉或其它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下方在重力作用下下垂,其下端铰接后搁脚踏板,脚踩在脚踏板上会使后搁脚支架更加牢固。在“Y”形后搁脚支架的背面开凹槽不仅可减轻重量,节约材料,而且能增加受力强度。本发明将后搁脚踏板设计成截面呈半圆形,一端有安装柱的单体结构,可防止后搁脚踏板旋转,并且涉及零件少。在半圆形上表面设置有防滑齿可提高防滑性能,而且不易磨损。本发明采用后搁脚踏板一端经螺栓铰接在后搁脚支架下端的连接结构,既便于安装拆卸替换后搁脚支架,又能实现收折。当后座位无人时,后搁脚踏板收回,定位更准确,增加安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洁美观,受力强度好,不旋转,防滑性能好,节约材料,成本低,可收折,安全可靠。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后搁脚踏板2的结构图。
图3是图1中后搁脚支架1的后视图。
图4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5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看图1、图2、图3、图4,本发明主要由后搁脚支架1、后搁脚踏板2、螺栓3组成,其中后搁脚支架1近似于“Y”形(如图3),“Y”的三个端点均设置有安装孔; 后搁脚踏板2为截面呈半圆形(如图4),其上表面分布有防滑齿,并且一端有安装柱5的单体结构(如图2),后搁脚踏板2的安装柱端经螺栓3铰接在后搁脚支架1下端(如图1)。
从图3还可看到所述“Y”形后搁脚支架1上方的两个叉脚端的安装孔是光孔,这样连接更方便、牢固,下端的铰接安装孔也是光孔,便于安装和转动;在后搁脚支架1的背面开有凹槽4,既可增加强度,又可减轻重量。为了安装让位,可把“Y”形后搁脚支架1的下脚杆部分斜向设置。
从图1、图5、图6还可看到所述“Y”形后搁脚支架1的底端向外侧面凸出,凸出部分呈凹字形,在凹的槽中央插入后搁脚踏板2的安装柱5,槽的两侧壁以及安装柱5的中心钻安装孔,螺栓3穿过槽两侧壁以及安装柱5的安装孔将后搁脚踏板2铰接在后搁脚支架1的下端。
如图5所示在安装柱5的中心孔旁边还钻有沉孔,在沉孔内装有弹簧6和钢珠7。为了防止钢珠7移出安装柱5外,可在钢珠外侧放置挡片。
本发明所述“Y”形后搁脚支架1厚度为8~15cmm,上端通过螺钉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下端下垂铰接后搁脚踏板2,后座位乘客把放置在后搁脚踏板2上,不会打滑和转动,安全可靠。当无后座位乘客时,将后搁脚踏板2收回,确保定位准确。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后搁脚装置,包括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的后搁脚支架(1),以及一头铰接在后搁脚支架(1)下端的后搁脚踏板(2),其特征在于A.后搁脚支架(1)近似于“Y”形,“Y”的三个端点均设置有安装孔;B.后搁脚踏板(2)为截面呈半圆形,其上表面分布有防滑齿,并且一端有安装柱(5)的单体结构,后搁脚踏板(2)的安装柱端经螺栓(3)铰接在后搁脚支架(1)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搁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后搁脚支架(1)上的三个安装孔均是光孔;在后搁脚支架(1)的背面开有凹槽(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搁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后搁脚支架(1)的底端向外侧面凸出,凸出部分呈凹字形,在凹的槽中央插入后搁脚踏板(2)的安装柱(5),槽的两侧壁以及安装柱的中心钻安装孔,螺栓(3)穿过槽两侧壁以及安装柱(5)中心的安装孔将后搁脚踏板(2)铰接在后搁脚支架(1)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搁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搁脚踏板(2)的安装柱(5)端的中心孔旁边还钻有沉孔,在沉孔内装有弹簧(6)和钢珠(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摩托车后搁脚装置,其特征在于A.后搁脚支架(1)近似于“Y”形,“Y”的三个端点均设置有安装孔;B.后搁脚踏板(2)为截而呈半圆形,其上表面分布有防滑齿,并且一端有安装柱(5)的单体结构,后搁脚踏板(2)的安装柱端经螺栓(3)铰接在后搁脚支架(1)下端。该发明结构简洁美观,受力强度好,不旋转,防滑性能好,节约材料,成本低,可收折,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62J25/00GK1686749SQ20051005705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9日
发明者尹明善, 孙克友, 张静 申请人: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