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电热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93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电热护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护具,尤其涉及摩托车膝部、手部电加热取暖护具。
背景技术
摩托车以其速度快,对路面要求不高等优点被广大城乡居民广泛作为代步工具,但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骑乘摩托车,由于气温低,速度快,人体的手部、膝部长时间受冷风吹特别冷,不仅损害身体,也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目前市面上出现多种防寒护具,但大多数都是只能隔离冷风自身不能升温,故防寒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自身升温的摩托车护具,利用车截蓄电池的电能,通过发热电阻丝使护具内部产生一定的温度,并且温度高低可以控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摩托车电热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膝部护具和安装在车把两端的手部护具、与车截电池14相连的电源插座,安装在车把一侧的温控器6和开关7;膝部护具由电热毯2和表层的护具面层1缝制成L型筒状环,接口处用拉链连接,电热毯中的电热丝10、11通过电线4和插头5与安装在摩托车上的插座连接;手部护具由电热毯2和表层的护具面层1缝制成套筒状并利用拉链固定在摩托车把的两侧,电热毯中的电热丝12、13通过电线4和插头5与安装在摩托车上的插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车截蓄电池的电能使护具内的电热丝发热护具内的,温度高低可以用可调电阻调节,使护具内保持恒定的温度,护具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夏季不用时只需拔下插头取下护具,十分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膝部护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热护具电原理图。
图中1、护具面层,2、电热毯,3、车把,4、电线,5、插头,6、温控器,7、开关,8、可调电阻,9、电阻,10、电热丝,11、电热丝,12、电热丝,13、电热丝,14、车截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手部护具用电热毯2及护具面层1缝制成T型筒状,T型筒的一侧用拉链紧扣住摩托车把,也可以用其它连接方式连接,另一只圆筒可以将手伸进去抓住车把驾驶车辆。电热毯的电热丝出头用电线4和插头5连接到车身上蓄电池电源的插座上。膝部护与前者相同方法制作L型圆筒状包住膝部,电热丝用电线4和插头5连接到蓄电池的插座上。
如图3所示,制作护具的电热毯是用发热电阻丝10环绕编织在毯状织物内,电热丝10、11、12、13的阻值根据摩托车蓄电池的电压设计,四只护具的电热丝采用并连,同时再并连一只电阻9(R5),目的是增大电热丝通过的电流。并连的电热丝10、11、12、13外端串连可调电阻8、(R6)和开关7(A)及蓄电池14(B),可调电阻8是改变电热丝10、11、12、13两端的电压,从而调整电热线的发热量达到调温效果。可调电阻8装在调温器6上,调温器6和开关分别安装在摩托车把3上便于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电热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膝部护具和安装在车把两端的手部护具、与车截电池(14)相连的电源插座,安装在车把一侧的温控器(6)和开关(7);膝部护具由电热毯(2)和表层的护具面层(1)缝制成L型筒状环,接口处用拉链连接,电热毯中的电热丝(10)、(11)通过电线(4)和插头(5)与安装在摩托车上的插座连接;手部护具由电热毯(2)和表层的护具面层(1)缝制成套筒状并利用拉链固定在摩托车把的两侧,电热毯中的电热丝(12)、(13)通过电线(4)和插头(5)与安装在摩托车上的插座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电热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毯是将外部绝缘的发热电阻丝环状排列并固定在毯状织物上。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摩托车电热护具,其特征在于电阻丝(10)、(11)、(12)、(13)为并连,并与电阻(9)并连;可调电阻(8)开关(7)车载蓄电池(14)和并连的电阻丝(10)、(11)、(12)、(13)、电阻(9)串连。
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摩托车电热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器(6)通过调节可调电阻(8)调节电热丝的电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摩托车自备的蓄电池的电能制作的膝部和手部护具,采用编织有电热丝的电热毯和挡风隔热效果好的护具面层制作的护具,通过可调电阻调控护具的发热量,达到护具自动升温保护摩托车驾驶人员的手部,膝部不受寒风的侵害,有利健康,有利安全。
文档编号B62J33/00GK2851073SQ20052007748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6日
发明者赵晓阳 申请人:赵晓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