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三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4678阅读:1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偏三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尤其是一种人力或电动驱动的偏三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偏三轮,包括前轮、后轮和主车架,以及附设于主车架后轮一侧的附轮架及相配的附后轮,附轮架固定于主车架后侧。这种后附轮偏置的车架结构,其整体车架采用固定式结构,由于车轮的非对称式分布,导致车体行进中,重心不稳定,转向操作或地面不平时,易于倾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偏三轮,在运行中车辆整体稳定性好,转向时其主车架可随势倾斜,操作灵活轻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前轮、后轮、主车架、转向机构、驱动机构,所述主车架后部设有后轮架,所述后轮架一侧设有附轮架及与所述附轮架相配的附后轮,所述附轮架与主车架通过联接轴相铰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机构为人力驱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还包括设于附轮架上附骑座及相配的附骑人力驱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于所述附轮架上的货架或座架。
还有一种改进是,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驱动机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好。由于附轮架与主车架之间采用铰链式联接结构,行进中尤其是转向操作时,主车架即使由于重心偏移有所倾斜,附轮架部分的车轮可始终保持与地面接触,使车辆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导致车辆倾翻。
2、拆卸及安装方便,具有一车多用的特点。将铰接的联接轴部分拆下,将偏斗及附轮部分除去,即可还原成两轮的人力或电动自行车。
3、在附轮上方的附轮架上设置的附骑座可两人同时骑行,附轮架中间设置的座架或货架,可载人或载物,尤其适于一家三口乘坐出行,或锻炼或观光,非常方便实用。
图例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附轮架与主车架的铰连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包括前轮1、后轮2、主车架3、转向机构、驱动机构,所述主车架3后部设有后轮架4,所述后轮架4一侧设有附轮架5及与所述附轮架5相配的附后轮6,所述附轮架5与主车架3通过联接轴7相铰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机构为人力驱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还包括设于附轮架5上附骑座8及相配的附骑人力驱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于所述附轮架5上的货架9或座架。
还有一种改进是,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驱动机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发动机或其它驱动机构。
再一次的改进是,采用电动驱动机构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于所述附轮架5上的货架9或座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它同类结构的等效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偏三轮,包括前轮、后轮、主车架、转向机构、驱动机构,所述主车架后部设有后轮架,所述后轮架一侧设有附轮架及与所述附轮架相配的附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轮架与主车架通过联接轴相铰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人力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偏三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附轮架上附骑座及相配的附骑人力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偏三轮,其特征在于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附轮架上的货架或座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偏三轮,其特征在于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附轮架上的货架或座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三轮,包括前轮、后轮、主车架、转向机构、驱动机构,所述主车架后部设有后轮架,所述后轮架一侧设有附轮架及与所述附轮架相配的附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轮架与主车架通过联接轴相铰连。一种改进是所述驱动机构为人力驱动机构。另一种改进是还包括设于附轮架上附骑座及相配的附骑人力驱动机构。还有一种改进是,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好,转向时其主车架可随势倾斜,操作灵活轻便,可方便拆卸及安装,具有一车多用的特点,也可两人同时骑行,中间的座架或货架还可载人或载物,尤其适于一家三口乘坐出行,或锻炼或观光,非常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B62K5/00GK2878177SQ20062003375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6日
发明者王开鸣 申请人:王开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