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推车靠背杆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9777阅读:10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推车靠背杆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具体指一种婴儿推车靠背杆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婴儿推车靠背杆角度调节装置是在靠背与车体之间设置数个挡位,根据需要调节档位来达到调节靠背角度的目的。目前,该调节装置的挡位结构通常包括套在靠背杆上并可相对于靠背杆上、下限位滑动的调节件、与调节件相固连的拉杆和固定在后脚管上的定位座,其中调节件为U型件,是利用塑料件自身的弹性。该调节件的其中一端部处侧向设置有面向定位座的定位柱。而在定位座上则前后依次分布有与该定位柱相嵌合的、处于不同高度的定位凹槽。使用时,先将靠背杆用力抬起,并在该抬起的过程中,使定位柱滑入相应高度的定位槽中,松开靠背杆,即可使靠背杆定位在所需的角度上。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定位柱在滑入定位槽时,利用了调节件开口部的弹力,而使用时间稍长,这样的结构极易老化变形而产生疲软,因此操作起来不够灵活,手感差,定位不可靠,同时这样的结构也易造成调节装置体积大、成本高的弊端。再者,由于坐姿状态下的定位凹槽位于推车的前侧,若推车采用折叠结构时,靠背杆是不能随推车的折叠而脱离相应的定位凹槽,必需先使靠背杆脱离对应的定位凹槽,将其放至水平状态后才能操作推车的折叠。可操作者往往会忽略该程序,而是使尽地折叠推车。显然这样的调节装置,既造成了推车的折叠困难,同时还极容易因用力过度而损坏推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且定位可靠的婴儿推车靠背杆角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婴儿推车靠背杆角度调节装置位于靠背杆和后脚管之间,其包括套设在靠背杆上并可相对于靠背杆上、下限位滑动的调节件、与调节件相固连的拉杆和固定在后脚管上的定位座,在所述的调节杆侧面和定位座上分别设计有相互匹配的定位柱和定位凹槽,其特征在所述的定位座和定位柱分别为多个,各自从上而下依次对应固定在所述的后脚管和调节件上,且所述的调节件内还设置有使其始终具有向下移动趋势的压簧。
所述的定位座最好为二个,相对应地,所述的定位柱也为二个。当然,也可以设置三个或四个,以便有更多的挡位供选择。
所述的调节件可以呈筒状,所述的压簧一端抵在调节件的底部,而其另一端则与固定在所述的靠背杆上的限位件相抵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座和定位柱为多个,且在调节件内设置有压簧,因此,整个调节装置的体积可制作的相对较小,这样成本低,且在定位和换挡过程中,既能轻松灵活地进行,又可在压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将定位柱可靠地限位在定位凹槽中,从而有效地确保了定位的可靠性。再者,由于各定位座都位于后脚管的后侧,因此,在折叠推车时,即使靠背位于坐姿状态,定位柱也可以顺势地脱离其相对应的定位凹槽,这样既便于折叠推车,又不会损坏推车零部件。所以本实用新型值得在现有婴儿推车上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婴儿推车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下定位柱位于下定位凹槽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1中上定位柱位于上定位凹槽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向剖视图;图6为图1的婴儿推车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所示,该婴儿推车包括推把1、座杆2、靠背杆3、靠背杆角度调节装置、前脚管4、后脚管5和安装在前、后脚管下端的车轮,其中,座杆2呈U型,其两前端部分别与前脚管4相铰接,而中部与后脚管5相转动连接。靠背杆3也呈U型,其位于座杆2之上,靠背杆3的前端部与位于前、后脚管之间的座杆2相铰接。而所述的靠背杆角度装置则位于上述靠背杆3和相对应的后脚管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其包括两个调节件6、四个定位座和两端分别与两调节件相固定的拉杆7,现以其中一侧为例来说明,参见图2至图5,所述的调节件6呈筒状,其套设在靠背杆3的侧臂上,在调节件6下方的靠背杆侧臂上设置有自攻螺丝8,以限制调节件的下移;而在调节件6口部处的靠背杆侧臂上固定有限位螺钉9,在调节件内设置有两端抵触在调节件6底部和限位螺钉9之间的压簧10,使调节件6始终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同时在调节件6的侧面设置有上定位柱11a、下定位柱11b,而与该定位柱相对应的后脚管5上通过铆钉固定有上定位座12a、下定位座12b,在该上、下定位座上中设置有与上、下定位柱相匹配的上定位凹槽13a、下定位凹槽13b。
使用时,用力将靠背杆3从位置I状态向上抬起,使靠背杆3绕其前端转动,直至邻近位置II处时,下定位柱11b与下定位座12b相接触,调节件6压缩压簧10后上移,继续提升靠背杆3,下定位柱11b滑入下定位凹槽13b时,压簧10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将下定位柱11b紧抵在下定位座12b的下定位凹槽13b中,如图2和图3所示。此时,靠背处于如图1中虚线所示的位置II处,婴儿可在该推车内处于半躺的姿势。若想从该状态转换成坐姿,则继续抬起靠背杆3至如图1所示虚线的位置III处,同理,上定位柱11a以同样的方式和原理滑入上定位座12a的上定位凹槽13a中,参见图4和图5所示。
当需要从坐姿转换成躺下的姿势时,则向上拉动拉杆7,使各调节件6沿着靠背杆侧臂上移并压缩压簧10,同时带动上定位柱11a离后上定位凹槽13a,此时放下靠背杆3,使靠背杆3绕其前端部向下转动,直至下定位柱11b滑入下定位凹槽13b中。同样,再向上拉动拉杆7,带动调节件6及其下定位柱11b上移,使下定位凹槽13b解除限位,这样放下靠背杆3,即可实现角度的转换。因此,操作起来非常的灵活、可靠。
上述婴儿推车的推把上还安装有常规的单手折叠装置(图中未视),在上述坐姿、半躺姿状态下操作该单手折叠装置时,推把1绕后脚管5上部转动,而前脚管4绕座杆2前端部转动,使上关节14、下关节15打开,前、后脚管之间的距离缩小,如图6所示,使上定位柱11a从上定位凹槽13a中滑出。因此,采用本靠背杆调节装置后,可使靠背杆3随推车的折叠而脱离挡位。也就是说,无需先将靠背杆3放置位置I所示的状态下,即可实现折叠,因而折叠容易,也不会因用力过度而损坏推车。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推车靠背杆角度调节装置,位于靠背杆和后脚管之间,其包括套设在靠背杆上并可相对于靠背杆上、下限位滑动的调节件、与调节件相固连的拉杆和固定在后脚管上的定位座,在所述的调节杆侧面和定位座上分别设计有相互匹配的定位柱和定位凹槽,其特征在所述的定位座和定位柱分别为多个,各自从上而下依次对应固定在所述的后脚管和调节件上,且所述的调节件内还设置有使其始终具有向下移动趋势的压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靠背杆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座为二个,相对应地,所述的定位柱也为二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推车靠背杆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件呈筒状,所述的压簧一端抵在调节件的底部,而其另一端则与固定在所述靠背杆上的限位件相抵触。
专利摘要一种婴儿推车靠背杆角度调节装置,其是在原有带定位柱的调节件、拉杆和设置有定位凹槽的定位座基础上加以改进,即所述的定位座和定位柱分别为多个,各自从上而下依次对应固定在后脚管和调节件上,且调节件内还设置有使其始终具有向下移动趋势的压簧。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使本调节装置缩小体积,降低成本,并可轻松灵活地进行定位和换挡,同时还可在压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将定位柱可靠地限位在定位凹槽中,从而有效地确保了定位的可靠性。再者,由于各定位座都位于后脚管的后侧,因此,在折叠推车时,即使靠背位于坐姿状态,定位柱也可以顺势地脱离其相对应的定位凹槽,这样既便于折叠推车,又不会损坏推车零部件。因此值得在现有推车上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62B9/00GK2885689SQ20062010284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9日
发明者王凯 申请人:王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