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婴儿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366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折叠婴儿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可折叠嬰儿车架技术领域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车架,进一步说的是一种可折叠婴儿 车架。背景技术1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婴儿车车架通常以彼此铰接的杠杆件形成一 连杆组件的形态,连杆组件上设置了控制机构以控制连杆组件的展开 并形成一婴儿乘座空间或控制折叠闭合。由于此种婴儿车上的杆件相当的多,结构复杂,且需要多处进行卡位限制,安全性能差;折叠操 作时往往需要同时打开多处的卡位,使得折叠操作麻烦,在折叠时也 容易造成杠杆骨架收折不顺畅的问题,实际使用效果不大令用户满 意,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现有婴儿车车架结构。实用新型内容l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了带有座板且椅座、 椅架可以折叠在一起、折叠后体积小、操作方便、实用的一种可折叠 婴儿车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可折疊婴儿车架,其包括有带前轮的前支架、带后轮的后支 架、座板和祷背,所述的后支架的后支耳部上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固定 轴,所述前支架、座板和椅背分别设有前支耳部、座板耳部和椅背耳 部,前支耳部、座板耳部和椅背耳部顺次套接在固定轴上;所述的前
支耳部、后支耳部、座板耳部和椅背耳部上分别设有卡槽,所述椅背 上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卡块、复位弹簧以及拉动卡块上移的活动拉件, 复位弹簧顶压在卡块上,卡块可卡入上述前支耳部、后支耳部、座板 耳部和椅背耳部上各卡槽对齐后所形成的条形槽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婴儿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耳部靠近所述后支耳部一侧设有凸柱;所述后支耳部内侧设有弧形槽,弧形槽 内平放有弹簧,上述凸柱插入在该弧形槽内并挨靠在上述弹簧一端;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婴儿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耳部靠 近所述座板耳部一侧设有外凸的挡杆,座板耳部上设有弧形凹槽,上 述挡杆可插入在该弧形凹槽并可在其内自由滑动;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婴儿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板和椅背 之间设置有卡位连接结构,该卡位连接结构包括有安装在椅背上摆 杆、钮簧和安装在座板上的挡块;钮簧套接在摆杆的转轴上,其一端 顶压在摆杆上端,另一端顶压在椅背上;摆杆上端触压在所述活动拉 件一侧的凸起上,摆杆下端设有倒钩,所述挡块可压靠在上述倒钩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 前支架、后支架、座板和椅背铰接在一起,避免了采用复杂 的杠杆连接,整体结构简单;前支架、座板和椅背可绕后支架上的固 定轴转动而桑置在一起,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搬运、存放。2、 要^f叠时,用户通过拉动活动拉件带动卡块上移,卡块压縮 复位弹簧并脱出卡槽,同时活动活动拉件一侧的凸起推动摆杆摆动, 使得座板和糠背也相互脱离,这样前支架、后支架、座板和椅背可以
相对转动进行折叠了,此时,只需将前支架、后支架、座板和椅背作 简单转动即可收折在一起了,操作十分简便。3、 前支架、后支架、座板和椅背上分别设置有卡槽,使用卡块 卡入卡槽内来稳固前支架、后支架、座板和椅背的连接,同时在座板 和椅背之间设置卡位连接结构,使得整体结构稳定,安全实用。4、 座板和椅背铰接在前支架和后支架形成的底架上,婴儿可坐 在座板上自由玩耍,实用效果好。
J
以下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立体图; 图3为前支架、后支架、座板和椅背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阁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各耳部连接爆炸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座板和前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后支架与固定轴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前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椅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l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可折 叠婴儿车架,其包括有带前轮的前支架1、带后轮的后支架2、座板3和椅背4,所述后支架2的后支耳部22上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固定轴 21,所述前支架l、座板3和椅背4分别设有前支耳部11、座板耳部 31和椅背耳部41,前支耳部ll、座板耳部31和椅背耳部41顺次套 接在固定轴21上;前支耳部11、后支耳部22、座板耳部31和椅背 耳部41上分别设有卡槽80,所述椅背4上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卡块 5、复位弹資6以及拉动卡块5上移的活动拉件7,复位弹簧6顶压 在卡块5上,卡块5可卡入上述前支耳部11、后支耳部22、座板耳 部31和椅背耳部41上各卡槽80对齐后所形成的条形槽8内。要折叠时,用户压按婴儿车扶手上的活动按钮,活动按钮通过拉 绳拉动活动拉件7向上,活动拉件7带动卡块5上移,卡块5压縮复 位弹簧6并脱出条形槽8,这样前支架l、座板3和椅背4可以绕固 定轴21相对转动进行折叠了,此时,只需将前支架l、后支架2、座 板3和椅背4作简单转动即可收折在一起了,操作十分简便。本实用 新型中活动拉件7为可上、下移动的拉钩,所述卡块5固定在一弹性 硬质杆51上,弹性硬质杆51压靠在拉钩7钩形端。卡块5、硬质弹 性杆5K复位弹簧6和拉钩7均安装在椅背4的壳体内。其中,后支耳部22上的卡槽80设置在与固定相连的固定轴21 上,固定轴21上设有中心孔210,后支耳部22内侧固定连接有螺杆 220,该蠊杆220装在中心孔210内,在螺杆220外端接有锁紧螺母, 固定轴21自由端还设有凸边211,上述前支耳部ll、座板耳部31和 椅背耳部41沿轴向限制在后支耳部22与固定轴21的凸边211之间 了,使得组装方便,也利于以后维
如图3和图8所示,所述前支耳部11靠近所述后支耳部22 —侧 设有凸柱12;所述后支耳部22内侧设有弧形槽25,弧形槽25内平 放有弹簧9,上述凸柱12插入在该弧形槽221内并挨靠在上述弹簧9 一端,这样,要展开时在弹簧9的弹性力作用下推动前支耳部11绕 固定轴21转动,从而自动打开前支架1和后支架2,同时使展开后 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2上的卡槽80对齐,为卡块5的卡入做准备。 前支架1固定连接有挂钩14,所述后支架2上设有可前后活动的挡 片,在前支架1和后支架2折叠后,后支架2上的挡片可卡在前支架 1上的挂钩14的钩形端,当要展开时,拨动挡片脱离挂钩14的钩形 端,这样,在压縮弹簧9作用下前支架1和后支架2自动展开。如图7和图9所示,所述的前支耳部11靠近所述座板耳部31 — 侧设有外凸的挡杆13,座板耳部31上设有弧形凹槽32,上述挡杆 13可插入在该弧形凹槽32并可在其内自由滑动。本实用新型中,挡 杆13绕固定轴21转动时,挡杆13在弧形凹槽32内滑动并压靠在弧 形凹槽32—端的槽边320上,此时,前支耳部11和座板耳部31上 的两卡槽80刚好对齐。如图3和图4所示,座板3和椅背4即可以相对转动又可以稳固 连接,其连接如下所述的座板3和椅背4之间设置有卡位连接结构10,该卡位连 接结构包括有安装在椅背4上摆杆100、钮簧101和安装在座板3上 的挡块102;钮簧101套接在摆杆100的转轴上,其一端顶压在摆杆 100上端,另一端顶压在椅背4上;摆杆100上端触压在所述活动活 动拉件7 —侧的凸起71上,摆杆100下端设有倒钩103,所述挡块 102可压靠在上述倒钩103上。当拉动活动拉件7时,活动拉件7上 的凸起71向一侧挤压摆杆100上端,摆杆100下端的倒钩103反方 向摆动并与挡块102脱离,这样座板3和椅背4可以相对转动了;当 要展开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挡块102滑入并压靠倒钩103上,同时座 板耳部31和椅背耳部41上的两卡槽80对齐,这样卡块5在复位弹 簧6压力作用卡入两卡槽80内,实现了座板3和椅背4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折叠、展开时的操作过程如下要折叠时,向上提升所述拉钩7,拉钩上的凸起71推动摆杆100 摆动,同时卡块5上移脱出卡槽80,这样,前支架l、座板3和椅背 4都可以绕圃定轴21自由转动了,此时,使椅背4相对座板3向后 转动并推动前支架1和后支架2转动进行折叠,折叠后,座板3、前 支架1、后支架2和椅背4顺次叠置在一起,而前支架1和后支架2 通过挂钩M和挡片卡合在一起实现了折叠。要展开时,拨动挡片,挡片与挂钩14脱离,在后支耳部22内弹 簧9作用下維动前支架1和后支架2反向转动,于是前支架1和后支 架2展开,同时前支架1和后支架2上的两卡槽80对齐。随后用户用手转动座板3和椅背4,座板3上的挡块102推动椅 背4上的摆軒100,摆杆100下端摆动,挡块102滑入并压靠在摆杆 100下端的镧钩103上,实现了座板3和椅背4卡合,同时座板3和 椅背4上的两卡槽80对齐。继续转动座板3和椅背4,转动过程中,挡杆13绕固定轴21转
动时,挡杆13压靠在弧形凹槽32—端的槽边320上,前支耳部ll 和座板耳部31上的两卡槽80也对齐了,此时,卡块5在复位弹簧6 作用下下移并卡入前支架l、后支架2、座板3和椅背4的四卡槽80 对齐形成条形槽8内,这样,前支架l、后支架2、座板3和椅背4 都稳固了。
权利要求1、 一种可折叠婴儿车架,其包括有带前轮的前支架(1)、带后轮的后支架(2)、座板(3)和椅背(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支 架(2)的后支耳部(22)上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固定轴(21),所述前 支架(1)、座板(3)和椅背(4)分别设有前支耳部(11)、座板耳 部(31)和椅背耳部(41),前支耳部(11)、座板耳部(31)和椅背 耳部(41)顺次套接在固定轴(21)上;所述的前支耳部(11)、后 支耳部(22)、座板耳部(31)和椅背耳部(41)上分别设有卡槽(80), 所述椅背U)上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卡块(5)、复位弹簧(6)以及 拉动卡块(5)上移的活动拉件(7),复位弹簧(6)顶压在卡块(5) 上,卡块(5)可卡入上述前支耳部(11)、后支耳部(22)、座板耳 部(31)和椅背耳部(41)上各卡槽(80)对齐后所形成的条形槽(8) 内。
2、 根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婴儿车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前支耳部(11)靠近所述后支耳部(22) —侧设有凸柱(12);所 述后支耳部(22)内侧设有弧形槽(25),弧形槽(25)内平放有弹 簧(9),上述凸柱(12)插入在该弧形槽(221)内并挨靠在上述弹 簧(9) 一端。
3、 根攝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婴儿车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前支耳都(11)靠近所述座板耳部(31)—侧设有外凸的挡杆(13), 座板耳部(31)上设有弧形凹槽(32),上述挡杆(13)可插入在该 弧形凹槽G2)并可在其内自由滑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婴儿车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座板(3)和椅背(4)之间设置有卡位连接结构(10),该卡位 连接结构包括有安装在椅背(4)上摆杆(100)、钮簧(101)和安装 在座板(3)上的挡块(102);钮簧(101)套接在摆杆(100)的转 轴上,其一端顶压在摆杆(100)上端,另一端顶压在椅背(4)上; 摆杆(100)上端触压在所述活动拉件(7) —侧的凸起(71)上,摆 杆(100)下端设有倒钩(103),所述挡块(102)可压靠在上述倒钩 (10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折叠婴儿车架,其包括有带前轮的前支架、带后轮的后支架、座板和椅背,所述的后支架的后支耳部上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固定轴,所述前支架、座板和椅背分别设有前支耳部、座板耳部和椅背耳部,前支耳部、座板耳部和椅背耳部顺次套接在固定轴上;所述前支耳部、后支耳部、座板耳部和椅背耳部上分别设有卡槽,所述椅背上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卡块、复位弹簧以及拉动卡块上移的活动拉件,复位弹簧顶压在卡块上,卡块可卡入上述前支耳部、后支耳部、座板耳部和椅背耳部上各卡槽对齐后所形成的条形槽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带有座板且椅座、椅架可以折叠在一起、折叠后体积小、操作方便、实用的一种可折叠婴儿车架。
文档编号B62B7/06GK201037002SQ20072005004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1日
发明者何云峰 申请人:中山乐美达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