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22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运输和存贮的需要,婴儿车通常是可折收的,此类婴儿车 具有一展开可载婴儿的使用状态,以及一收折状态。当欲由使用状 态折收成收折状态时,则必须将乘坐于车架内的婴儿抱起为之后再 操作折收结构,此时,操作者一只手抱婴儿,只能用一只手来操作 折收结构。现有技术的婴儿车,如申请人迪士卡国际有限公司在中
国专利文献CN2315002Y中公开的"改良型婴儿车收车装置",该婴 儿车的乘坐框架两侧枢设下护盖,下护盖中固设前脚架,且后上端 并设有接合面板,乘坐框架两侧的椎杆下侧设置上护盖,推杆下端 伸入下护盖并枢设于接合面板上,上护盖后侧下端处枢设后脚架, 前脚架及后脚架下侧分别设置轮体,所述推杆中设置连动器,连动 器的拨动块中设置移动轴并穿入推杆上侧所设置长槽中,所述移动 轴上设置牵引线,牵引线上固设滑块,滑块中设置定位柱,定位柱 两侧位于推杆下侧所设置的长槽中,滑块下侧设置弹簧,弹簧另端 挂设于推杆的枢接轴上,下护盖的接合面板上设有卡合槽,定位柱 可卡掣于卡合槽中;该婴儿车具有二个所述拔动块,进行折收操作 时必须双手操作,才能使婴儿车折收至收折状态,给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 一种安全、使用方便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收车关节,收车关
节具有卡合机构,卡合机构与拉索连接,卡合机构具有二种状态, 即释放拉索的锁定关节状态,和拉动拉索的解除锁定状态,卡合机
构具有弹簧,令卡合机构保持锁定关节状态;车架还具有一反置的 "U"型扶手,扶手是一管件,扶手上部中间设置一连动机构;连 动机构包括由上壳、下壳组成的壳体,扶手由左至右贯穿于壳体之 中;壳体的前端具有一开口,开口内设置一按压块;按压块的后端 置于壳休内,按压块的后端具有一左右走向的凹槽,所述扶手上部 的中段置于凹槽内;按压块在开口内具有二种状态,即压下状态和 自然状态;当按压块处于按压状态时,扶手上部的中段位于凹槽的 底部;当压块处于自然状态时,扶手上部的中段位于凹槽内的顶部; 扶手上部中段具有二段长孔,长孔左右走向,二段长孔的深度均为 由上至下贯穿扶手;按压块也具有二段长孔,长孔呈"八"字设置, "八"字的顶部朝前,二长孔的深度为由上至下贯穿按压块,二长 孔通过所述的凹槽与凹槽相贯;连动机构还包括二个销轴,第一销 轴插设于扶手左长孔及按压块左长孔内,第二销轴插设于扶手右长 孔及按压块右长孔内;连动机构还与所述拉索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拉 环,拉环设置于扶手管件的内部,并套设于销轴;连动机构还包括 一锁块,壳体的后端具有一左右走向的开口,锁块上下二侧面各设 有一左右走向的长槽,锁块夹设于壳体后端的开口内,开口二侧的 壳体置于锁块上下二侧面的长槽内;锁块左右方向的长度小于长槽 的长度,锁块具有左右二个极限位置,壳体内还设有一弹性构件, 弹性构件作用于壳体与锁块之间,令锁块驱于滑向左极限位置;锁 块的前端具有一突位,按压块的后端具有一凹位,锁块位于右极限 位置时,锁块的突位与按压块的凹位相对;此时按压块具有自然状 态和压下状态二种状态,当按压块处于压下状态时,所述突位嵌入 所述凹位;当锁块处于左极限位置时,按压块只有一种状态即自然 状态。
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是设置在壳 体内的一个压縮弹簧,弹簧抵接于锁块右端与壳体内壁之间。
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后端右侧具有一 方便拇指向右接动锁块的弧面。
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和下壳均为一体 成型的塑料件,上壳与下壳通过螺丝钉连接成所述的壳体。
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也是一体成型 的塑料件,按压块的前端自上至下具有一光滑过度的弧面。
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端的开口呈长 方形,对应地按压块的纵剖面也呈长方形,长方形的水平边为长边。
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有一个,设 置于婴儿车的右侧收车关节,所述的拉环有一个,套设于第二销轴, 所述的拉索也是一条,穿过扶手管件与左侧收车关节的卡合机构连 接。
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有二个,设 置于婴儿车的左、右收车关节,所述的拉环也有二个,套设于第一 销轴及第二销轴,所述的拉索也是二条,穿过扶手管件与左、右收 车关节的卡合机构连接。
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是设置在壳 体内的一个压缩弹簧,弹簧抵接于锁块右端与壳体内壁之间;所述 锁块后端右侧具有一方便拇指向右接动锁块的弧面;所述上壳和下 壳均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上壳与下壳通过螺丝钉连接成所述的壳 体;所述按压块也是一体成型的塑料件,按压块的前端自上至下具 有一光滑过度的弧面;所述壳体前端的开口呈长方形,对应地按压 块的纵剖面也呈长方形,长方形的水平边为长边;所述卡合机构有 一个,设置于婴儿车的右侧收车关节,所述的拉环有一个,套设于 第二销轴,所述的拉索也是一条,穿过扶手管件与左侧收车关节的 卡合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收车关节,收车关 节具有卡合机构,卡合机构与拉索连接,卡合机构具有二种状态, 即释放拉索的锁定关节状态,和拉动拉索的解除锁定状态,卡合机
构具有弹簧,令卡合机构保持锁定关节状态;其特征在于,车架还 具有一反置的"U"型扶手,扶手是一管件,扶手上部中间设置一 连动机构;连动机构包括由上壳、下壳组成的壳体,扶手由左至右 贯穿于壳体之中;壳体的前端具有一开口,开口内设置一按压块; 按压块的后端置于壳休内,按压块的后端具有一左右走向的凹槽, 所述扶手上部的中段置于凹槽内;按压块在开口内具有二种状态, 即压下状态和自然状态;当按压块处于按压状态时,扶手上部的中 段位于凹槽的底部;当压块处于自然状态时,扶手上部的中段位于 凹槽内的顶部;扶手上部中段具有二段长孔,长孔左右走向,二段 长孔的深度均为由上至下贯穿扶手;按压块也具有二段长孔,长孔 呈"八"字设置,"八"字的顶部朝前,二长孔的深度为由上至下 贯穿按压块,二长孔通过所述的凹槽与凹槽相贯;连动机构还包括 二个销轴,第一销轴插设于扶手左长孔及按压块左长孔内,第二销 轴插设于扶手右长孔及按压块右长孔内;连动机构还与所述拉索另 一端固定连接的拉环,拉环设置于扶手管件的内部,并套设于销轴; 连动机构还包括一锁块,壳体的后端具有一左右走向的开口,锁块 上下二侧面各设有一左右走向的长槽,锁块夹设于壳体后端的开口 内,开口二侧的壳体置于锁块上下二侧面的长槽内;锁块左右方向 的长度小于长槽的长度,锁块具有左右二个极限位置,壳体内还设 有一弹性构件,弹性构件作用于壳体与锁块之间,令锁块驱于滑向 左极限位置;锁块的前端具有一突位,按压块的后端具有一凹位, 锁块位于左极限位置时,锁块的突位与按压块的凹位相对;此时按 压块具有自然状态和压下状态二种状态,当按压块处于压下状态 时,所述突位嵌入所述凹位;当锁块处于右极限位置时,按压块只 有一种状态即自然状态;所述弹性构件是设置在壳体内的一个拉伸 弹簧,弹簧挂接于锁块右端与壳体内壁之间;所述锁块后端左侧具
有一方便拇指向左接动锁块的弧面;所述上壳和下壳均为一体成型 的塑料件,上壳与下壳通过螺丝钉连接成所述的壳体;所述按压块 也是一体成型的塑料件,按压块的前端自上至下具有一光滑过度的 弧面;所述壳体前端的开口呈长方形,对应地按压块的纵剖面也呈 长方形,长方形的水平边为长边;所述卡合机构有二个,设置于婴 儿车的左、右收车关节,所述的拉环也有二个,套设于第一销轴及 第二销轴,所述的拉索也是二条,穿过扶手管件与左、右收车关节 的卡合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二个技术方案,分别针对惯用左手和惯用右 手的操作者设计,源于同一设计构想,因此作为同一件实用新型申 请。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收车关节可以采用现 有技术中任何一种用弹性元件卡紧的收车关节,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通过一个单手操作的按压块,即 可解除收车关节的锁定,轻松实现收车。为确保乘坐婴儿的绝对安 全,避免正常使用中的误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 还设置了锁块,只有在将锁块对至指定位置的前提下才能压下按压 块实现收车。于相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婴儿车单手收 车装置具有安全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扶手除去连动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参考
图1、图2、图3,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101上的 收车关节102,收车关节102具有卡合机构,卡合机构与拉索104 连接,卡合机构具有二种状态,即释放拉索104的锁定关节状态, 和拉动拉索104的解除锁定状态,卡合机构具有弹簧,令卡合机构 保持锁定关节状态;车架101还具有一反置的"U"型扶手1011, 扶手1011是一管件,扶手1011上部中间设置一连动机构103;连 动机103构包括由上壳1031、下壳1032组成的壳体,扶手1011 由左至右贯穿于壳体之中;壳体的前端具有一开口,开口内设置一 按压块1033;按压块1033的后端置于壳休内,按压块1033的后 端具有一左右走向的凹槽,所述扶手1011上部的中段置于凹槽内; 按压块1033在开口内具有二种状态,即压下状态和自然状态;当 按压块1033处于按压状态时,扶手1011上部的中段位于凹槽的底 部;当压块1033处于自然状态时,扶手1011上部的中段位于凹槽 内的顶部;扶手1011上部中段具有二段长孔10111,长孔10111 左右走向,二段长孔10111的深度均为由上至下贯穿扶手1011; 按压块1033也具有二段长孔10331,长孔10331呈"八"字设置, "八"字的顶部朝前,二长孔10331的深度为由上至下贯穿按压块 1033, 二长孔10331通过所述的凹槽与凹槽相贯;连动机构103 还包括二个销轴1036,第一销轴插设于扶手左长孔及按压块左长 孔内,第二销轴插设于扶手右长孔及按压块右长孔内;连动机构 103还与所述拉索104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拉环1037,拉环1037设 置于扶手1011管件的内部,并套设于销轴1036;连动机构103还 包括一锁块1034,壳体的后端具有一条左右走向的开口,锁块1034 上下二侧面各设有一条左右走向的长槽,锁块1034夹设于壳体后 端的开口内,开口二侧的壳体置于锁块1034上下二侧面的长槽内; 锁块1034左右方向的长度小于长槽的长度,锁块1034具有左右二 个极限位置,壳体内还设有一个弹性构件,弹性构件作用于壳体与 锁块1034之间,令锁块1034驱于滑向左极限位置,所述弹性构件 是设置在壳体内的一个压缩弹簧1035,弹簧1035抵接于锁块1034
右端与壳体内壁之间;锁块1034的前端具有一突位,按压块1033 的后端具有一凹位,锁块1034位于右极限位置时,锁块1034的突 位与按压块1033的凹位相对;此时按压块1033具有自然状态和压 下状态二种状态,当按压块1033处于压下状态时,所述突位嵌入 所述凹位;当锁块1034处于左极限位置时,按压块1033只有一种 状态即自然状态。所述锁块1034后端右侧具有一个方便拇指向右 接动锁块1034的弧面;所述上壳1031和下壳1032均为一体成型 的塑料件,上壳1031与下壳1032通过螺丝钉连接成所述的壳体; 所述按压块1033也是一体成型的塑料件,按压块1033的前端自上 至下具有一个光滑过度的弧面,以方便操作者按压;所述壳体前端 的开口呈长方形,对应地按压块1033的纵剖面也呈长方形,长方 形的水平边为长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婴儿车中,所述卡合机构有 一个,设置于婴儿车的右侧收车关节,所述的拉环1037有一个, 套设于第二销轴,所述的拉索104也是一条,穿过扶手1011管件 与左侧收车关节的卡合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也是一种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与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锁块自然与壳体之间的 弹性元件是拉伸弹簧,锁处被至左极限位置时按压块才可以被压 下,从而适用于惯用左手的操作者使用;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 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左、右关节分别包括一卡合机构,因此本实 施例的拉环、拉索分别有二套,用于控制二个卡合机构,与第一个 实施例相比,二个卡合机构可更具有安全保障。
权利要求1、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收车关节,收车关节具有卡合机构,卡合机构与拉索连接,卡合机构具有二种状态,即释放拉索的锁定关节状态,和拉动拉索的解除锁定状态,卡合机构具有弹簧,令卡合机构保持锁定关节状态;其特征在于,车架还具有一反置的“U”型扶手,扶手是一管件,扶手上部中间设置一连动机构;连动机构包括由上壳、下壳组成的壳体,扶手由左至右贯穿于壳体之中;壳体的前端具有一开口,开口内设置一按压块;按压块的后端置于壳休内,按压块的后端具有一左右走向的凹槽,所述扶手上部的中段置于凹槽内;按压块在开口内具有二种状态,即压下状态和自然状态;当按压块处于按压状态时,扶手上部的中段位于凹槽的底部;当压块处于自然状态时,扶手上部的中段位于凹槽内的顶部;扶手上部中段具有二段长孔,长孔左右走向,二段长孔的深度均为由上至下贯穿扶手;按压块也具有二段长孔,长孔呈“八”字设置,“八”字的顶部朝前,二长孔的深度为由上至下贯穿按压块,二长孔通过所述的凹槽与凹槽相贯;连动机构还包括二个销轴,第一销轴插设于扶手左长孔及按压块左长孔内,第二销轴插设于扶手右长孔及按压块右长孔内;连动机构还与所述拉索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拉环,拉环设置于扶手管件的内部,并套设于销轴;连动机构还包括一锁块,壳体的后端具有一左右走向的开口,锁块上下二侧面各设有一左右走向的长槽,锁块夹设于壳体后端的开口内,开口二侧的壳体置于锁块上下二侧面的长槽内;锁块左右方向的长度小于长槽的长度,锁块具有左右二个极限位置,壳体内还设有一弹性构件,弹性构件作用于壳体与锁块之间,令锁块驱于滑向左极限位置;锁块的前端具有一突位,按压块的后端具有一凹位,锁块位于右极限位置时,锁块的突位与按压块的凹位相对;此时按压块具有自然状态和压下状态二种状态,当按压块处于压下状态时,所述突位嵌入所述凹位;当锁块处于左极限位置时,按压块只有一种状态即自然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构件是设置在壳体内的一个压縮弹簧,弹簧抵接于锁块右 端与壳体内壁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块后端右侧具有一方便拇指向右接动锁块的弧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和下壳均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上壳与下壳通过螺丝钉连 接成所述的壳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也是一体成型的塑料件,按压块的前端自上至下具有一 光滑过度的弧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端的开口呈长方形,对应地按压块的纵剖面也呈长方 形,长方形的水平边为长边。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有一个,设置于婴儿车的右侧收车关节,所述的拉环 有一个,套设于第二销轴,所述的拉索也是一条,穿过扶手管件与 左侧收车关节的卡合机构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有二个,设置于婴儿车的左、右收车关节,所述的拉 环也有二个,套设于第一销轴及第二销轴,所述的拉索也是二条, 穿过扶手管件与左、右收车关节的卡合机构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是设置在壳体内的一个压縮弹簧,弹簧抵接于锁块右端与壳体内壁之间;所述锁块后端右侧具有一方便拇指向右接动锁块的弧面;所述上壳和下壳均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上壳与下壳通 过螺丝钉连接成所述的壳体;所述按压块也是一体成型的塑料件, 按压块的前端自上至下具有一光滑过度的弧面;所述壳体前端的开 口呈长方形,对应地按压块的纵剖面也呈长方形,长方形的水平边 为长边;所述卡合机构有一个,设置于婴儿车的右侧收车关节,所 述的拉环有一个,套设于第二销轴,所述的拉索也是一条,穿过扶 手管件与左侧收车关节的卡合机构连接。
10、 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收车关节,收 车关节具有卡合机构,卡合机构与拉索连接,卡合机构具有二种状 态,即释放拉索的锁定关节状态,和拉动拉索的解除锁定状态,卡 合机构具有弹簧,令卡合机构保持锁定关节状态;其特征在于,车 架还具有一反置的"U"型扶手,扶手是一管件,扶手上部中间设 置一连动机构;连动机构包括由上壳、下壳组成的壳体,扶手由左 至右贯穿于壳体之中;壳体的前端具有一开口,开口内设置一按压 块;按压块的后端置于壳休内,按压块的后端具有一左右走向的凹 槽,所述扶手上部的中段置于凹槽内;按压块在开口内具有二种状 态,即压下状态和自然状态;当按压块处于按压状态时,扶手上部 的中段位于凹槽的底部;当压块处于自然状态时,扶手上部的中段 位于凹槽内的顶部;扶手上部中段具有二段长孔,长孔左右走向, 二段长孔的深度均为由上至下贯穿扶手;按压块也具有二段长孔, 长孔呈"八"字设置,"八"字的顶部朝前,二长孔的深度为由上 至下贯穿按压块,二长孔通过所述的凹槽与凹槽相贯;连动机构还 包括二个销轴,第一销轴插设于扶手左长孔及按压块左长孔内,第二销轴插设于扶手右长孔及按压块右长孔内;连动机构还与所述拉 索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拉环,拉环设置于扶手管件的内部,并套设于 销轴;连动机构还包括一锁块,壳体的后端具有一左右走向的开口, 锁块上下二侧面各设有一左右走向的长槽,锁块夹设于壳体后端的 开口内,开口二侧的壳体置于锁块上下二侧面的长槽内;锁块左右 方向的长度小于长槽的长度,锁块具有左右二个极限位置,壳体内 还设有一弹性构件,弹性构件作用于壳体与锁块之间,令锁块驱于 滑向左极限位置;锁块的前端具有一突位,按压块的后端具有一凹 位,锁块位于左极限位置时,锁块的突位与按压块的凹位相对;此 时按压块具有自然状态和压下状态二种状态,当按压块处于压下状 态时,所述突位嵌入所述凹位;当锁块处于右极限位置时,按压块 只有一种状态即自然状态;所述弹性构件是设置在壳体内的一个拉 伸弹簧,弹簧挂接于锁块右端与壳体内壁之间;所述锁块后端左侧具有一方便拇指向左接动锁块的弧面;所述上壳和下壳均为一体成 型的塑料件,上壳与下壳通过螺丝钉连接成所述的壳体;所述按压 块也是一体成型的塑料件,按压块的前端自上至下具有一光滑过度 的弧面;所述壳体前端的开口呈长方形,对应地按压块的纵剖面也 呈长方形,长方形的水平边为长边;所述卡合机构有二个,设置于 婴儿车的左、右收车关节,所述的拉环也有二个,套设于第一销轴 及第二销轴,所述的拉索也是二条,穿过扶手管件与左、右收车关 节的卡合机构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收车关节,收车关节具有卡合机构,卡合机构与拉索连接,卡合机构具有二种状态,即释放拉索的锁定关节状态,和拉动拉索的解除锁定状态,卡合机构具有弹簧,令卡合机构保持锁定关节状态;车架还具有一反置的“U”型扶手,扶手是一管件,扶手上部中间设置一连动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使用方便的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
文档编号B62B7/06GK201065135SQ20072017190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9日
发明者陈荣财 申请人:陈荣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