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车的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6589阅读:2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沙滩车的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沙滩车的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采用双摇臂独立前悬架沙滩车的车架结构为车架是由管件 组焊而成的立体框架式结构,车架的下主管上焊接有用来连接下摇臂的 两安装支耳,在同侧的上、下主管之间焊接有斜撑管,车架前撑管与 该斜撑管之间焊接有上摇臂支撑管,左右两斜撑管之间还焊接有用以 提高车架整体强度的横管。可见,上摇臂的支撑件由两根管件焊接组 成,所用的支撑管件多,相应的导致车架的焊接点多,不利于保证制 造精度;由于斜撑管上部的阻挡,当发动机前后尺寸较大时,冷却风
扇的装配空间就变得非常狭小,为了能安装进冷却风扇,不得不将车
架整体长度增加,从而增加了整车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车架整体长度不变的条 件下,装配发动机时利于布置冷却风扇,并且减少了焊接点的沙滩车 的车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沙滩车的车架,车架主体是由管件组焊而成的立体框架式结构,车架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 用来安装上下摇臂的支耳,车架主体包括有上主管、下主管及前撑管,下 主管后部向上弯折与上主管连接,前撑管连接在上、下主管之间,下摇臂 安装支耳设置在下主管上,在下主管与前撑管之间连接有成形弯管,上摇 臂安装支耳设置在该成形弯管上,左右两成形弯管之间连接有加强横管。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后,在车架的左右侧,是用一根成形弯 管来支撑上摇臂,即用来支撑上摇臂的支撑件由原来的两根变成了一 根,所用的支撑管件少了,这样不仅减少了整个车架的焊接点,有利 于确保整个车架的制造精度,而且节约出了原来支撑竖管所占用的空 间,即使发动机的前后尺寸较大时,也有足够空间来布置冷却风扇, 而不必增加整个车架的长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l、图2所示, 一种沙滩车的车架,采用双摇臂独立前悬架,车 架主体是由管件组焊而成的立体框架式结构,车架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 有用来安装上下摇臂的支耳,车架主体具有上主管1、下主管2及前撑管3, 下主管2后部向上弯折与上主管1连接,前撑管3连接在上主管1与下主
4管2之间,下摇臂安装支耳4设置在下主管2上,在下主管2与前撑管3 之间连接有成形弯管5,上摇臂安装支耳6设置在该成形弯管5上,左右两 成形弯管5之间连接有加强横管7。
用成形弯管5来支撑上摇臂,相对于传统上摇臂的支撑方式,上摇 臂的支撑管件少了,这样不仅减少了整个车架的焊接点,有利于确保 整个车架的制造精度,而且节约出了原来支撑竖管所占用的空间,即 使发动机的前后尺寸较大时,也有足够空间来布置冷却风扇,而不必 增加整个车架的长度。
为进一步提高成形弯管6的承载能力,并增加整个车架的强度,在左 右两上主管1之间连接有上横管8,该上横管8与加强横管7之间连接有加 强竖管9,在成形弯管6与上主管1之间连接有前减震支撑管10。
从图2可看到,左右两上主管1平行设置,它们均在中部斜向下弯折 后再水平向后弯折,形成三段式结构,后段比前段矮一个台阶,弯折后, 左右两上主管1仍然位于两相互平行的垂直平面内。
左右两下主管2之间在前部距离较近且相互平行,中部分别向左右两 侧弯折后再向后延伸,左右两下主管之间在中部连接有底板11形成宽支撑 面,左右两下主管2在后部斜向上弯折后分别与左右上主管1相连。
权利要求1. 一种沙滩车的车架,车架主体是由管件组焊而成的立体框架式结构,车架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来安装上下摇臂的支耳,车架主体包括有上主管、下主管及前撑管,下主管后部向上弯折与上主管连接,前撑管连接在上、下主管之间,下摇臂安装支耳设置在下主管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主管与前撑管之间连接有成形弯管,上摇臂安装支耳设置在该成形弯管上,左右两成形弯管之间连接有加强横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滩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两 上主管之间连接有上横管,该上横管与所述加强横管之间连接有加强竖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滩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弯 管与上主管之间连接有前减震支撑管。
专利摘要一种沙滩车的车架,车架主体是由管件组焊而成的立体框架式结构,车架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来安装上下摇臂的支耳,车架主体包括有上主管、下主管及前撑管,下主管后部向上弯折与上主管连接,前撑管连接在上、下主管之间,下摇臂安装支耳设置在下主管上,在下主管与前撑管之间连接有成形弯管,上摇臂安装支耳设置在该成形弯管上,左右两成形弯管之间连接有加强横管。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后,用来支撑上摇臂的支撑管件少了,这样不仅减少了整个车架的焊接点,有利于确保整个车架的制造精度,而且便于布置发动机的冷却风扇。
文档编号B62K11/00GK201249856SQ20082009939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0日
发明者强 张 申请人:隆鑫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