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后翻转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6586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的后翻转坐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后坐垫,尤其是用于载人和载货两用的后坐垫。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后坐垫被用于载人和载货两用, 一般情况后坐垫是一个后货架,类 似于自行车,后坐垫的宽度一般与驾驶员的坐垫宽度大致一样,坐人刚好可以, 载货的时候就可能不够宽,导致一些体积比较宽大的货物放不稳,因此,有在后 坐垫上安装一个翻转货架的,它是用一个和原有后坐垫一样宽度的底座代替原有 的后坐垫,底座的两边铰接两块翻板,翻板平时可以向中间收拢,翻板搭在底座 上,其宽度和原有的后坐垫一样宽,需要载宽大货物的时候,翻板两边翻开,使 载货宽度增加。上述现有技术的摩托车的后翻转坐垫,由于翻板呈悬臂梁状态, 翻板依靠铰接自身来限制翻开的位置,其受力状况不好,限制了翻板的载货能力, 容易造成铰链损坏,使左右翻板翻开时两边下倾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后翻转坐垫,解决上述现有技术 存在的问题,增加翻板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的后翻转坐垫,包括底座,底座两边铰接左右翻板,其 底座两边一体的设置有后座扶手,后座扶手前后方向设置,且顶面水平,当翻板 翻开,翻板内侧面刚好呈水平位置的时候,翻板的外侧面支撑在后座扶手的顶面 上。后座扶手在摩托车载人的时候,作用是扶手,载货的时候,刚好支撑翻板, 后座扶手前后设置,增加支撑翻板的长度,后座扶手顶面设计成水平,更好的和 翻板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摩托车的后翻转坐垫的底座两边设置后座扶手, 翻板翻开后支撑翻板,改善了翻板的受力状态,大大增加了翻板的承载能力,也 使铰链受力简单,不容易损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的后翻转坐垫使用状态的示意筒图2是图1的后翻转坐垫工作状态的放大图,图中翻板翻开;
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中翻板翻开,载货状态;
图4是图2的右视图,从车后向前看视图5 i图4的I部放大视图6是图2的翻板收拢状态图7是图6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的后翻转坐垫2被应用于载人和载货两用, 摩托车的后翻转坐垫2位于驾驶员的坐垫1后方,参见附图2、图3,摩托车的后 翻转坐垫2是用一个底座20两边铰接两块翻板构成,翻板分别是左翻板22和右 翻板23,左翻板22和右翻板23分别用两个铰链24连接底座20的侧边,翻板翻 开后和底座20的上平面齐平,形成一个更宽的载货平台,底座20用螺钉3固定
在车架上;
参见附图3,底座20、左翻板22和右翻板23用工程塑料制造,左翻板22和 右翻板23的宽度釆用底座20的一半,参见附图6,收折的时候,左翻板22和右 翻板23的自由边21刚好在底座20上方并拢;
参见附图2、图4、图5,底座20两边一体的注塑出两个后座扶手25,以保 证后座扶手25和底座20之间的连接强度,当左翻板22或者右翻板23翻开的时 候,左翻板22或者右翻板23的外侧面232支撑在后座扶手25的顶面251上,左 翻板22和右翻板23的内侧面231刚好呈水平位置,左翻板22、右翻板23和底座 20的顶面组成一个更宽的载货平台,这个载货平台由于左翻^反22、右翻板23得 到了后座扶手25的支撑,比现有技术受力合理,左翻板22、右翻板23的承载能 力大大提高;后座扶手25前后设置,让左翻板22或者右翻板23能够充分支撑在 后座扶手25上,同时,也将后座扶手25的顶面251设计成一个水平方向的平面, 让左翻板22或者右翻板23和后座4夫手25面接触,受力合理;
参见附图6、图7,左翻板22、右翻板23收拢后是普通的载人状态,后座扶 手25正好可以作为搭载人员的扶手。
底座20表面注塑出5条凸筋27,左翻板22和右翻板23表面也注塑出5条凸筋28,凸筋27和凸筋28形状尺寸完全一样,并且还可以相叠盘子一样吻合的重 叠起来,收折的时候,底座20的凸筋27与左翻板22和右翻板23的凸筋28相互 叠合,凸筋27和凸筋28加强底座20、左翻板22和右翻板23的强度和刚度。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的后翻转坐垫,包括底座,底座两边铰接左右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两边一体的设置有后座扶手(25),后座扶手(25)前后方向设置,且顶面水平,当翻板(22、23)翻开,翻板(22、23)内侧面(231)刚好呈水平位置的时候,翻板(22、23)的外侧面(232)支撑在后座扶手(25)的顶面(25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的后翻转坐垫,包括底座,底座两边铰接左右翻板,其底座两边一体的设置有后座扶手,后座扶手前后设置,且顶面水平,当翻板翻开的时候,翻板的外侧面支撑在后座扶手的顶面上,翻板的内侧面刚好呈水平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后座扶手在摩托车载人的时候,作用是扶手,载货的时候,刚好支撑翻板,改善了翻板的受力状态,大大增加了翻板的承载能力,也使铰链受力简单,不容易损坏。
文档编号B62J1/14GK201385725SQ200820099158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
发明者健 吴, 周玉宝, 华 文, 达 李, 李永生, 陈阳升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