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行李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937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行李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车辆,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行李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行李车只能做为行李车用,功能单一,而且携带多有不便,给使用 者带来了很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行路时可以载物,上车后可根据需要折叠 成为小凳或收縮成平板状以便于搁置的多功能行李车,以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行李车,包括载物架体及安装在所 述载物架体上的轱辘,其改进之处在于在载物架体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转动轴和 转动轴的定位机构,在所述载物架体上端的转动轴上固定有拉杆架,在所述载物架 体下端的转动轴上固定有挡杆架;所述的转动轴沿径向开有互相垂直的定位孔; 所述的定位机构是在与所述载物架体固接且开口朝向转动轴定位孔的管体内设有 定位杆,定位杆前端为可插入定位孔的自由端,后端通过连接件与压縮弹簧相接, 连接件上接有外伸臂,在管体的壁体上开有供外伸臂穿出并往复移动的条孔。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行李车在载物架体两端通过转动轴接有拉杆架和挡杆 架,当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杆插入转动轴的定位孔时可使转动轴定位。操作外伸 臂使定位杆退出定位孔后,即可使转动杆转动。当转动至需要位置时,放开外 伸臂,在压縮弹簧的回弹作用下,定位杆重新插入与其相对的定位孔内,使得 转动轴在该状态下定位。由于在转动轴上的定位孔是沿径向正交设置,因此, 当定位杆在插入不同方位的定位孔时,可使转动轴定位于与载物架体平行或垂 直状态。在做为行李车使用时,使挡杆架定位于与载物架体垂直的状态,二者 共同构成载物空间;将拉杆架定位于与载物架体平行状态,用手拉动拉杆架使 行李车移动。当拉杆架和挡杆架均处于与载物架体垂直的状态时,拉杆架和挡 杆架就可做为小凳的支撑腿,这样载物架体的表面即可做为凳面,由此在无座 乘车时可暂时做为小凳使用。在有座乘车或需要将其搁置时,则可使拉杆架和
挡杆架向内旋转至与载物架体平行时的内收状态后,通过转动轴定位将其固定, 这样就可减小其所占空间,便于搁置。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行李车可以一车两用,而且随身携带时可以内收以便 于携带和搁置。由于其结构简单,并可一车多用,因而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便利。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转动轴及转动轴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伸縮臂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l、图2所示,本多功能行李车,包括载物架体3及安装在载物架体上的 轱辘6,在载物架体3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转动轴13和转动轴的定位机构。载物 架#3上端的^3轴上固皿拉杆架2,载物架#3下端的$^力轴上固^"挡杆,。
如图3所示,转动轴13的两端沿径向均设有互相垂直的定位孔14。相应地,
在载物架体3上针对每一转动轴也分别设置两套定位机构。定位机构是在载物架 体上固接有与载物架体平行且开口朝向转动轴的管体7。在管体7内设有定位杆 15。定位杆15前端为可插入定位孔14的自由端,后端通过连接件10与压縮弹簧9 一端相接,压縮弹簧9的另一端接于管体7的内底面。连接件10上接有外伸臂12, 同一转动轴两端的定位机构的外伸臂12可以相接成为一体(图l所示),这样更 利于操作。在管体7的壁体上开有供外伸臂12穿出并往复移动的条孔8。
如图3所示,可以在管体7内设有固定件11,固定件上开有中心孔,定位杆 15穿过该中心孔。这样,由于该中心孔对使定位杆的限位,可使定位杆更精确
地对准并易于插入定位孔内。
如图l、图2、图4所示,拉杆架可以是在基管2上接有伸縮臂1,使用时根据
需要将伸縮臂拉长或縮短以利于拉拽。伸縮臂l的结构可以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 有的伸縮结构,也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伸縮定位结构。图4中,在伸縮臂l上间 隔开有径向定位孔17,在拉杆架2的横向管体内设置有伸縮臂的定位机构,所述 伸縮臂的定位机构是在横向管体的两端设置有定位杆件18,定位杆件的外端穿 过限位件22的限位孔后插入径向定位孔17内。定位杆件的内端通过连接移动件 19与弹簧20相接。在两移动件19之间接有牵引绳21,牵引绳自横向管体开设的 牵引孔5伸出后系有拉环16。需要调整伸縮臂的长短时,拉动拉环16,通过牵引 绳21带动移动件19移动并拽动定位杆退出径向定位孔17,此时即可调整伸缩臂 至适当长度,放幵拉环16,在弹簧20的回弹力作用下,定位杆22自动插入径向 定位孔内定位。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行李车,包括载物架体(3)及安装在所述载物架体上的轱辘(6),其特征在于在载物架体(3)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转动轴(13)和转动轴的定位机构,在所述载物架体上端的转动轴上固定有拉杆架(2),在所述载物架体下端的转动轴上固定有挡杆架(4);所述的转动轴(13)沿径向开有互相垂直的定位孔(14);所述的定位机构是在与所述载物架体固接且开口朝向转动轴定位孔(14)的管体(7)内设有定位杆(15),定位杆(15)前端为可插入定位孔(14)的自由端,后端通过连接件(10)与压缩弹簧(9)相接,连接件(10)上接有外伸臂(12),在管体(7)的壁体上开有供外伸臂穿出并往复移动的条孔(8)。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行李车,其特征在于在管体(7)内设有固 定件(11),固定件上开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穿接定位杆(15)。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行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架是在基 管(2)上接有伸縮臂(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行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縮臂(1)上 间隔开有径向定位孔(17),在拉杆架(2)的横向管体内设置有伸縮臂的定位 机构,所述伸縮臂的定位机构是在横向管体的两端设置有定位杆件(18),定 位杆件的外端穿过限位件(22)的限位孔后插入径向定位孔(17)内,内端通 过连接移动件(19)与弹簧(20)相接;在两移动件(19)之间接有牵引绳(21), 牵引绳自所述横向管体开设的牵引孔(5)伸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行李车,其结构包括载物架体及安装在架体上的轱辘,其改进之处在于在载物架体的两端安装有转动轴和转动轴的定位机构,上端的转动轴上固定有拉杆架,下端的转动轴上固定有挡杆架;所述的转动轴沿径向开有互相垂直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机构是在与架体固接且开口朝向转动轴定位孔的管体内设有定位杆,定位杆前端为可插入定位孔的自由端,后端通过连接件与压缩弹簧相接,连接件上接有外伸臂,在管体的壁体上开有供外伸臂穿出并往复移动的条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行李车可以一车两用,而且随身携带时可以内收以便于携带和搁置。由于其结构简单,并可一车多用,因而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便利。
文档编号B62B1/04GK201410973SQ200920102150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0日
发明者刘贵生 申请人:刘贵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