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109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件,特别涉及一种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尤指可将定
位装置设于两轮式交通工具的行李箱或置物架,以达到方便挂载随身携带物品的目的,而 避免负载物在身上影响骑车时的身体活动。
背景技术
人们在外出时,都会有一些物品必须随身携带,以便于需要时使用,如钱包、笔、笔 记本、移动电话、钥匙、眼镜、水壶等,女生更会随身携带化妆包、面纸等物品,而这些物品通 常会被放置于随身携带的背包、皮包、手提包、肩背包、侧背包等,各式随身背包中,或者外 出时携带的行李包、旅行袋等随身物品、运动时使用的球类、球拍、球棒等相关用具,也都是 外出时经常会随身携带的包包、物品,且人们在外出时,除了搭乘汽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 外,也有大多数人会骑乘机车、脚踏车等两轮式交通工具,更是上班族和学生最常骑乘的交 通工具,则在骑乘交通工具时,随身携带的包包、水壶、运动鞋、运动用具的球类、球拍等就 成为不方便携带的物品,通常会将包包、随身物品等背在身上骑乘交通工具,但因包包、随 身物品会在行动时摆荡、摇晃,多少都会阻挠骑乘者的活动,若不将包包、随身物品背在身 上,可将包包、随身物品置放在机车行李箱中,但因包包、随身物品尺寸大小种类不一,有些 包包、随身物品等因体积过大,无法置入机车行李箱中、或是脚踏车的后置物架上,则可将 包包、随身物品等置放于机车的前踏板上、吊挂在脚踏车前方位于座垫与龙头把手间的连 杆上,如此却会阻碍骑乘者的两脚放置空间,造成两脚的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在骑乘机车、 脚踏车等两轮型式的交通工具时,仍存在诸多缺失与问题,如 1、多数人在骑乘机车、脚踏车等两轮类型交通工具时,若将身上背着的包包、随身
物品等摆在身后,容易在行进间因晃动或摆荡,导致包包、随身物品等向两侧或前方甩动, 尤其在煞车时,更是会让包包、随身物品等跟着向前冲撞,影响骑乘者的行车安全。 2、若在骑乘机车时将包包、随身物品等放置在前踏板上、吊挂在脚踏车前方,则会
使骑乘者的两脚摆放受阻、相当不方便,经常造成在等红绿灯要起步时,两脚重新站回前踏
板上,会不注意踩到包包、随身物品,则必须将两脚张开伸出车身外,也都会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如何解决公知人们在随身背着包包、随身物品等时骑乘机车、脚踏车等交通
工具时,造成包包、随身物品等摆放不便的问题,且包包、随身物品等容易影响骑乘者两脚
摆放的行车安全等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于是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
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于设计出此种可供稳固挂载随身
物品的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人们在随身背着包包、随身物品等时骑乘机车、脚踏 车等交通工具时,造成包包、随身物品等摆放不便的问题,且包包、随身物品等容易影响骑乘者两脚摆放的行车安全等缺失。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基座、至 少一个连接组件及默认负载物,其中 该至少一个基座于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供定位的对接部; 该至少一个连接组件可连接于基座表面的对接部,且连接组件分别设有可与对接 部相对组装及结合的定位部,再由定位部延设有至少一个具有对接固定作用的结合单元; 及 该默认负载物可连接于多个连接组件,该默认负载物还设有至少一个与连接组件 的结合单元对接组合的组装组件。 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基座表面所设的至少一个的对接部,可设有
对接孔,相对于对接部的对接孔,于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的定位部设有定位扣; 或者于基座表面的至少一个的对接部设置定位扣,相对于对接部的定位扣,于至
少一个的连接组件的定位部设有对接孔;且对接部和定位部亦可分别为公扣与母扣、卡制
槽与卡制体的类型可相对组装、结合的构件。 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对接部的对接孔,于一侧设有渐縮状的颈縮 孔,且定位部的定位扣设有可嵌入对接孔的定位块,并于定位块一侧延设有縮小状可嵌入 颈縮孔中卡固及定位的定位杆。 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的基座,其表面所设的至少一个的
对接部,供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以定位部一体成型定位于对接部上,或通过车缝或黏着剂
胶合的类型固定方式,将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的定位部,固设于至少一个的基座的对接部。 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基座表面于多个对接部外围,另设有可分别
供预设织带穿设的多个槽孔,且预设织带可为编织带、绳索、伸縮带、弹性橡胶带或弹性塑
料条的类型的带体。 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于定位部向外延设延 伸体,且至少一个的延伸体另一侧连设有至少一个结合单元;且相对连接组件的结合单元, 于外部默认负载物设有可与结合单元对接组合的组装组件。 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延伸体可为织带、绳索、伸縮带、橡胶带、塑 料条或塑料板片的类型的带状物体。 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的结合单元和默认负载物的组装 组件,可分别为公扣或母扣、粘扣带、卡制凸块或卡制孔的类型可相对组装及结合的扣具构 件;而至少一个的结合单元和默认负载物的组装组件,亦可分别为挂勾或挂孔、扣勾或扣孔 的类型可供勾扣及固定的勾挂体。 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定位装置的基座,可设置于交通工具的行李 箱或置物架的类型的物体,以利用基座所结合的连接组件组装默认负载物,且负载物可为 背包、手提带、皮包、肩背包、侧背包、水壶或携带式工具箱的类型可供携带式的物体;而默 认负载物上延设有可结合及定位于交通工具上的伸縮带。 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中,该负载物上设有可供旋转调整的固定组件,且 固定组件由默认负载物上向外延伸设有伸縮带,并于伸縮带另一侧设有与扣合件相对组装 的扣接件,再由扣合件另一侧连设有束带。[0022] 本实用新型于实际使用时,具有下列各项优点 1、利用固定装置至少一个的基座,置入车体的行李箱中或置物架上,通过连接组
件与外部默认负载物相对组装、连接,使默认负载物稳固定位于车体的侧边,或将负载物定
位于后载置物架上,则不致影响车体行进的安全,也可保护骑乘者的安全。 2、随身的默认负载物不会摆置在车体的前踏板,占用车体的其他空间,行李箱仍
可供置放其他物品,故骑乘者两脚不会受到随身携带物品的阻挠,而可以稳定、安全的行车。 3、基座上组装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并于连接组件的延伸体所设的结合单元,可 为扣具或勾挂体,即可利用结合单元与默认负载物上的组装组件相对组装、结合,可供默认 负载物组装于连接组件上,并保持默认负载物的外形完整、美观,不致凹陷或松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默认负载物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造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0036]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再-[0037]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0038]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0039]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0040]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另-[0041]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另-[0042]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另-[0043]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另-[0044] 附图标记说明l-基座 带;13-粘扣带;2-连接组件;21-定位部;211-定位扣;2111_定位块;2112_定位杆; 22-延伸体;23-结合单元;231-扣具;232-勾挂体;3-车体;31-行李箱;311-侧壁面; 312-粘贴区;32-座垫;33-置物架;4-负载物;41-组装组件;42_定位组件;421_伸縮带;
4211-扣接件;422-扣合件;4221-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现有绘图就本 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较佳型式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较佳型式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较佳型式实施例的侧视分解剖面图; -较佳型式实施例的负载物侧视图; -较佳型式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立体外观图; -较佳型式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分解图; -较佳型式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剖面图。 ;ll-对接部;110-对接孔;lll-颈縮孔;12-槽孔;121-织[0046]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立体外观图、侧视剖面 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基座1和至少一个连 接组件2,其中 该基座1呈平板状,于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对接部ll,而对接部11设有两相对式的 对接孔110,且各对接孔110向底部呈渐縮状,并设有颈縮孔lll,再于基座1表面的多个对 接部ll的外围,分别设有多个槽孔12,可分别供预设织带121(如图6所示)穿设。 该连接组件2具有定位部21,且定位部21 —侧表面设有一组凸出的定位扣211, 而各定位扣211具有两相对的定位块2111,两定位块2111与定位部21之间,分别连设有縮 小状的定位杆2112,再由各定位部21分别向外延伸设有延伸体22,而各延伸体22另一侧 连设有至少一个呈不同型式的结合单元23。 上述各构件于组装时,利用至少一个基座1上的至少一个对接部ll,供至少一个 连接组件2的定位部21相对组装结合,且对接部11的对接孔110,供定位部21的定位扣 211穿入,并以定位扣211的定位块2111嵌入对接孔110后,再向下滑移为以定位杆2112滑 移卡入颈縮孔111中,供至少一个定位部21,以定位扣211组装于基座1的对接部11上,且 连接组件2由定位部21上所延设的延伸体22,即可利用延伸体22另一侧所连设的结合单 元23分别供外挂负载物4相对组装、接合(如图4、图5所示),结合单元23可为扣具231 型式(如图12所示)与默认负载物4的各组装组件41相对组装、结合,可对默认负载物4 形成限位、固定的作用,避免默认负载物4摇摆、晃动,同时利用默认负载物4所设的固定组 件42,可供适度旋转调整,予以组装、结合、定位于车体3上,而固定组件42由默认负载物4 上向外延伸设有伸縮带421,并于伸縮带421另一侧设有扣接件4211,凭借扣接件4211与 外部扣合件422相对组装,再由扣合件422连设有束带4221 ,即可利用束带4221组装、束缚 于车体3上,配合默认负载物4挂载于不同交通工具的车体3上,而将固定组件42做适当 的旋转、偏移调整,达到对默认负载物4的定位的功能,避免默认负载物4在行进间晃动。 而基座1于各槽孔12内穿设的预设织带121,该预设织带121可为编织带、绳索、 伸縮带、弹性橡胶带、弹性塑料条等类型的带体;且至少一个连接组件2,于定位部21所延 设的延伸体22,可为织带、绳索、伸縮带、橡胶带、塑料条、塑料板片等类型的带状物体;至 于默认负载物4则可为背包、侧背包、肩背包、手提袋、手提包、水壶、安全帽及套袋等可随 身携带的物品。 请参阅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默认负载物的侧视图、较佳实 施例的局部构造图、再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再一实施例 的局部侧视剖面图,由各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至少一个基座l,可直接 置放于车体3的行李箱31中,将基座1固设于行李箱31中,当车体3的座垫32盖下时,即 将基座1卡制于行李箱31中,不致掉出外部,形成良好的卡制效果,则可凭借基座1上多个 连接组件2由定位部21延设的延伸体22,由延伸体22另一侧所设的结合单元23,与外部 默认负载物4上相对的组装组件41相互嵌扣、固定,以将默认负载物4稳固挂置于车体3 的座垫32的侧边或上方等各适当位置(可为机车、脚踏车等类型的两轮式交通工具),不会 随意摆荡或晃动,即不致影响骑乘机车或脚踏车的骑乘者的安全。 另外,可将两基座1相对式设置,并于两基座1的各槽孔12中分别以预设织带121 穿设连结,即可将两基座1利用表面上所设的粘扣带13(可为魔鬼粘、重复贴合胶带等具粘
6贴作用的带体),分别粘贴于车体3内行李箱31两侧壁面311的粘贴区312(魔鬼粘、重复 贴合胶带等具粘贴作用的带体),以供两基座1分别定位于行李箱31内,再将两基座1上固 设的连接组件2,以多个延伸体22分别延伸出车体3的行李箱31夕卜,而通过多个延伸体22 另一侧的结合单元23,分别与外部默认负载物4的组装组件41嵌扣、固定;也可利用多个 结合单元23分别延伸至座垫32顶部,并分别与负载物4上的多个组装组件41相对组合, 以供两基座1分别受外部默认负载物4的重力拉引、以及两基座1于槽孔12内所穿设的织 带121的牵引,使两基座1间形成相互牵制的拉力,且两基座1分别利用粘扣带13贴合于 行李箱31的粘贴区312,则可有效避免两基座1脱离行李箱31的空间;且负载物4上另设 有可供转向调整的定位组件42,则将定位组件42调整配合固定于车体3上可供定位的架体 或勾件等构件上,定位组件42设有伸縮带421,并于伸縮带421 —侧设有扣接件4211,凭借 扣接件4211与外部扣合件422相对组装,再由扣合件422连设有束带4221,即可利用束带 4221束缚于车体3的架体、勾件等构件上,达到对负载物4的限位、固定作用,避免负载物4 在行进间晃动。 请参阅图4、图7、图8、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默认负载物的侧视图、再一实施例 的立体分解图、再一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由各图中所示可 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于基座1上设有多个对接部11 (请见图1所示),并于 多个对接部11分别组装连接组件2,且多个连接组件2分别设有定位部21,而于各定位部 21则分别延设有延伸体22,再于各延伸体22上分别连设有结合单元23,即可通过多个结合 单元23,分别与外部默认负载物4的组装组件41相对组装、嵌扣、结合。 而本实用新型的基座1可固设于车体3的置物架33处,利用基座1上连设多个连 接组件2,以多个连接组件2的各延伸体22另一侧所设的结合单元23,分别与外部默认负 载物4上所设组装组件41相对组装、结合,以供默认负载物4可以稳固的结合于置物架33 上,在车体3行进中不置摇摆、晃动。 请参阅图1、图10、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 图、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连接组 件2所设的定位部21,可利用一体成型方式直接定位于基座1至少一个的对接部11上,供 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2的延伸体22,直接由基座1向外延伸设置,以增强多个连接组件2的 结构强度;也可将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2,利用黏着剂予以胶合于基座1的至少一个对接部 11处。 再者,也可利用至少一个连接组件2,凭借定位部21通过车缝方式,直接缝制于基 座1至少一个的对接部11处,且分别于各连接组件2的延伸体22分别设置有结合单元23。 请参阅图12、图13、图14、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型式实施例的立体 分解图、另一较佳型式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另一较佳型式实施例的侧视分解剖面图、另一 较佳型式实施例的负载物侧视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可于至 少一个的基座1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对接部ll,可供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2以定位部21相 对组装、结合,且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2,为于定位部21向外延伸设有延伸体22,且延伸体 22另一侧所设的结合单元23,可为公扣或母扣、粘扣带(魔鬼粘)、卡制凸块或卡制孔的类 型可相对组装、结合的扣具231,可与外部默认负载物4上相对设置的组装组件41 (可为扣 具)做相对组装、定位的组装、衔接、结合,且该组装组件41与结合单元23呈相对型式的母扣或公扣、卡制孔或卡制凸块、粘扣带(魔鬼粘)等类型的扣具;至于结合单元23,也可为 挂勾或挂孔、扣勾或扣孔等类型的勾挂体232,可供与外部默认负载物4上相对设置的组装 组件41 (如扣环、挂勾、环带等)做相对嵌扣、固定,则组装组件41可为挂孔或挂勾、扣孔或 扣勾等类型的扣具构件,可供默认负载物4保持挺直、完整的外形,避免默认负载物4呈现 松垮、凹陷等不美观状态。 请参阅图16、图17、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型式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立 体外观图、另一较佳型式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分解图、另一较佳型式实施例的使用状态 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可将基座1置入车体3的行李 箱31中,则使基座1固设于行李箱31中,当车体3的座垫32盖下时,即将基座1卡制于行 李箱31中,不致掉出外部,形成良好的卡制效果,则可凭借基座1上以多个连接组件2的延 伸体22,分别延伸出车体3的座垫32外,再利用各延伸体22的结合单元23,与外部默认负 载物4上相对的组装组件41相对组合,以将默认负载物4稳固挂置于车体3的座垫32上 (可为机车、脚踏车等类型的两轮式交通工具),不会随意摆荡或晃动,即不致影响骑乘机 车或脚踏车的骑乘者的安全。 且定位装置也可将两基座1以相对式设置,并于两基座1的各槽孔12中分别以预 设织带121穿设连结,即可于两基座1的表面上分别设有粘扣带13,则将两基座1分别设置 于行李箱31的两侧壁面311,再凭借两基座1表面的粘扣带13 (可为魔鬼粘、重复粘贴型的 胶带等具重复粘贴作用的带体),分别粘贴于行李箱31两侧壁面31上的粘贴区312 (可为 魔鬼粘、重复粘贴型的胶带等,具重复粘贴作用的带体),供两基座1分别固定于行李箱31 的两侧壁面311上,并将两基座1上固设的连接组件2,分别以延伸体22延伸出车体3的行 李箱31夕卜,而通过各延伸体22另一侧的结合单元23,是以扣具231与默认负载物4呈相对 型式的组装组件41 (如扣具等)相对组合,再以勾挂体232与默认负载物4呈相对型式的 组装组件41(如扣环等)相对组合,以供两基座1分别受外部默认负载物4的重力拉引,以 及两基座1于槽孔12内所穿设的织带121的牵引,使两基座1间形成相互牵制的拉力,且 两基座1分别利用粘扣带13贴合于行李箱31的粘贴区312,可有效避免两基座1脱离行李 箱31的空间,且默认负载物4上为另设有固定组件42,且固定组件42可做任意方向的旋 转调整,配合默认负载物4定位在交通工具车体3上的不同位置,可将固定组件42做适当 方向的旋转偏移,再利用固定组件42组装、结合、定位于车体3上,而固定组件42系由默认 负载物4上向外延伸设有伸縮带421,并于伸縮带421另一侧设有扣接件4211,凭借扣接件 4211与外部扣合件422相对组装,再由扣合件422连设有束带4221,即可利用束带4221组 装、束缚于车体3上,达到对默认负载物4的定位的功能,避免默认负载物4在行进间晃动, 且该伸縮带421与束带4221可为具弹性伸縮效果的带体、织带等带体。 而基座1于各槽孔12内穿设的预设织带121,该预设织带121可为编织带、绳索、 伸縮带、弹性橡胶带、弹性塑料条等类型的带体;且多个连接组件2的各定位部21所延设的 延伸体22,可为织带、绳索、伸縮带、橡胶带、塑料条、塑料板片的类型的带状物体,并于各延 伸体22另一侧所设的结合单元23,可为公扣或母扣、扣勾或扣环、粘扣带(魔鬼粘)、卡制 凸块或卡制孔、挂勾或挂扣孔的类型可相对组装、结合的扣具231,可与外部默认负载物4 上相对设置的组装组件41做相对组装、定位的组装、衔接、结合,且该组装组件41可为与结 合单元23呈相对型式的公扣或母扣、扣勾或扣环、粘扣带(魔鬼粘)等类型的勾挂体232,
8则可与相对型式的组装组件41 (如扣环、挂勾、环带等)扣接结合。 由此,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是以至少一个基板l,连设至少一个连接组件 2,再利用连接组件2所设的结合单元23,与外部默认负载物4的组装组件41相对组合,以 此达到将基座1置入车体3的行李箱31中或置物架33上,以分别组装、结合外部默认负载 物4的目的,即可供默认负载物4不会任意摆荡、摇晃,避免影响车体3行进时的安全、稳定 性。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于实际使用时,可具有下列各项优点, 如( — )利用定位装置至少一个基座l,置入车体3的行李箱31中或置物架33上, 而通过连接组件2与外部默认负载物4相对组装、链接,使默认负载物4稳固定位于车体3 侧边,或将负载物4定位于置物架33上,则不致影响车体3行进的安全,也能够保护骑乘者 的安全。 (二)随身的默认负载物4不会摆置在车体3的前踏板,占用车体3的其他空间,行 李箱31仍可供置放其他物品,则供骑乘者两脚不会受到随身携带物品的阻挠,可以稳定、 安全的行车。(三)基座1上组装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连接组件2,并于连接组件2的延伸体 22所设的结合单元23,可为扣具或勾挂体,即可利用结合单元23与默认负载物4上的组装 组件41相对组装、结合,可供默认负载物4组装 于连接组件2上,并保持默认负载物4的外 形完整、美观,不致凹陷或松垮。 故,本实用新型为主要针对外挂负载物使用的定位装置结构设计,利用定位装置 以至少一个基座,连设有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且利用各连接组件以延伸体另一侧的结合 单元,分别与外部默认负载物组装、结合为主要保护重点,于是仅使定位装置可供稳定外挂 负载物,不致影响骑乘者的行进安全的优势。 唯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都 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基座、至少一个连接组件及默认负载物,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基座于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供定位的对接部;该至少一个连接组件连接于基座表面的对接部,且连接组件分别设有与对接部相对组装及结合的定位部,再由定位部延设有至少一个具有对接固定作用的结合单元;及该默认负载物连接于多个连接组件,该默认负载物还设有至少一个与连接组件的结合单元对接组合的组装组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表面所设的至少一 个的对接部,设有对接孔,相对于对接部的对接孔,于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的定位部设有定 位扣;或者于基座表面的至少一个的对接部设置定位扣,相对于对接部的定位扣,于至少一 个的连接组件的定位部设有对接孔;且对接部和定位部分别为公扣与母扣、卡制槽与卡制 体的类型可相对组装及结合的构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接部的对接孔,于一侧 设有渐縮状的颈縮孔,且定位部的定位扣设有能够嵌入对接孔的定位块,并于定位块一侧 延设有縮小状能够嵌入颈縮孔中卡固及定位的定位杆。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的基座,其表面 所设的至少一个的对接部,供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以定位部一体成型定位于对接部上,或 者通过车缝或黏着剂胶合的类型固定方式,将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的定位部,固设于至少 一个的基座的对接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表面于多个对接部 外围,另设有分别供预设织带穿设的多个槽孔,且预设织带为编织带、绳索、伸縮带、弹性橡 胶带或弹性塑料条的类型的带体。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于 定位部向外延设延伸体,且至少一个的延伸体另一侧连设有至少一个结合单元;且相对连 接组件的结合单元,于外部默认负载物设有与结合单元对接组合的组装组件。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体为织带、绳索、伸 縮带、橡胶带、塑料条或塑料板片的类型的带状物体。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的结合单元和 默认负载物的组装组件,分别为公扣或母扣、粘扣带、卡制凸块或卡制孔的类型可相对组装 及结合的扣具构件;而至少一个的结合单元和默认负载物的组装组件,分别为挂勾或挂孔、 扣勾或扣孔的类型的供勾扣及固定的勾挂体。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的基座,设置 于交通工具的行李箱或置物架的类型的物体,以利用基座所结合的连接组件组装默认负载 物,且负载物为背包、手提带、皮包、肩背包、侧背包、水壶或携带式工具箱的类型的供携带 式的物体;而默认负载物上延设有能够结合及定位于交通工具上的伸縮带。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负载物上设有供旋转调 整的固定组件,且固定组件由默认负载物上向外延伸设有伸縮带,并于伸縮带另一侧设有 与扣合件相对组装的扣接件,再由扣合件另一侧连设有束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外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尤指可供加挂负载物的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基座、连接组件所组成,该基座于表面设有多个对接部,且至少一个的对接部,分别供至少一个的连接组件以定位部相对组装,再由各定位部分别向外延设有延伸体,则于各延伸体另一侧通过结合单元供组装、加挂外部默认负载物,可将定位装置的基座设置于机车的行李箱、脚踏车的置物架上,并通过连接组件组装默认的背包、手提带、水壶等可随身携带的负载物,达到骑乘交通工具时,方便挂载随身携带物品的目的,而避免负载物在身上影响骑车时的身体活动。
文档编号B62J7/08GK201484553SQ2009201657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1日
发明者郑全宇 申请人:诠绮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