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285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尤其涉及城市轻便车,公路车 以及高级轻型自行车的避震。
二,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自行车或电瓶车的后置车架避震装置,一般采用单支(或双支叉)避 震,颠簸时通过车架与后轮叉角度伸缩达到避震效果,但是,该后置避震,因车架产生角度 摆动和车座后倾,使骑车人腰部无法固定支点发力蹬踩,从而不断消耗骑车人的有效体力; 另外,公知的配置弹簧的鞍座,一般设置2至3个弹簧,行车时弹簧各自吸收颠簸达到避震 效果,但是,鞍座没有定向结构,颠簸时无法保持鞍座平稳,给骑车人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自行车后置避震在颠簸时鞍座的摆动和后倾,消除弹簧鞍座的不 平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款鞍管避震,该避震不仅能垂直吸收颠簸的震动,而且能保持鞍座 平稳起伏状态的避震。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创新的思路是摒弃了传统自行车的车架避震及弹簧鞍座的结构,直接 把避震装置设置在鞍座下方的鞍管上,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在上鞍管和下鞍管管内设 置弹性组件,弹性组件惯通螺杆,形成定心定向的弹性鞍管,其次将弹性鞍管贯通于上夹持 件和下夹持件,在上下夹持件两侧插入左导轨和右导轨,上下夹持件的对角设置对鞘螺丝, 固定上下鞍管和左右导轨,使上下鞍管抗旋转的定位,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弹性鞍管垂直 定心定向和抗旋转定位的技术问题,达到鞍管避震既能垂直吸收颠簸的震动,又能保持鞍 座平稳起伏的避震目的。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A,既可以垂直吸收颠簸的震动,又能够保持鞍座平稳起伏的状态,避震装置中仅 采用独立的鞍管减震器,结构简单。B,改善了轻车型因为无法配置避震,使鞍座激烈的颠簸,所引起骑车人的前列腺 充血状况。C,本鞍管避震采用单弹簧避震,双导轨定位,三度定心定向的结构,性能可靠,造 型轻巧,(500克)。D,能够轻松地置换座垫鞍管,可以使现在所有自行车立即享有后置避震的从容。E,为城市轻便车,公路车以及高级自行车等轻车型避震的配置,及新车型的开发, 填补了 一款不可缺少的硬件空白。
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3]


图1是弹簧元件图图2是弹簧元件与螺杆的组合图(弹性组件,一度定心定向)图3是弹簧元件与上下鞍管的固定图图4是弹性组件与上下鞍管的组合图(弹性鞍管,二度定心定向)图5是夹持件结构图图6是上下夹持件与鞍管弹性的关系图图7是左右导轨与上下夹持件的组合图(定位结构兼三度定心定向)图8是左右导轨润滑结构图图9是固定部位的表面毛化的分布图附图零件和特征的符号说明100弹性组件101垫圈,102消音橡圈,103持规,104螺杆轴承衬,105轴承衬油槽,106弹簧,107 衬圈,108挡圈,109螺母,110螺杆贯穿挡圈至衬圈的定位处。200定心定向结构201螺杆,202上鞍管,203下鞍管,204穿透孔,205上下鞍管为套合悬挂关系,206 鞍管油槽,207油封环,208上下鞍管固定部位(表面毛化)。300定位结构301上夹持件,302下夹持件,303鞍管固定孔,304导轨固定孔,305导轨滑动孔, 306导轨轴承衬,307切割联通,308对鞘螺孔,309对鞘螺丝,310左导轨,311右导轨,312缓 冲橡圈,313导轨长度不足于夹持件滑动孔尽端,314塞盖,315注油针孔,316储油室,317溢 油孔,318左右导轨固定部位(表面毛化),319悬挂基准。
五,具体实施方式
1.在
图1所示实施例中,弹簧元件持规(103)是上大下小的圆筒组体,持规的小 筒与衬圈(107)配合,分别插入弹簧(106)上端和下端的内径,连接弹簧横向定位;持规大 筒与挡圈(108)配合,分别夹持弹簧上端和下端,连接弹簧垂直定位,使弹簧元件既能定心 定向于螺杆,又能连接上鞍管和下鞍管定位。2.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弹簧元件与螺杆的组合(弹性组件),弹簧元件中心贯 穿螺杆(201),螺杆的上段为活动元件,下段为固定元件,活动元件,螺杆串联垫圈(101), 消音橡圈(102),螺杆轴承衬(104),持规(103),其中消音橡圈消除螺杆头与持规撞击的噪 音,垫圈防止消音橡圈脱逸,持规是弹簧(106)在螺杆上伸缩的定规,持规内设置螺杆轴承 衬,隔绝螺杆与持规的磨损,螺杆轴承衬长度不足于持规的上尽端,使持规和螺杆之间形成 轴承衬油槽(105),油槽内储存固体润滑剂,增加螺杆和轴承衬的润滑和耐摩性;所述固定 元件,螺杆串联衬圈(107),弹簧(106),挡圈(108),螺母(109),其中衬圈旋入或者点焊在 螺杆定位处,弹簧插入持规的小筒(103)与衬圈,挡圈定位于衬圈,成为弹簧支点,螺母夹 持挡圈紧固,弹簧元件与螺杆的组合构成弹性组件(一度定心定向)。3.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弹簧元件与上下鞍管的连接,弹簧元件中的持规(103)和 挡圈(108)分别固定在上下鞍管管内,在上鞍管(202)和下鞍管(203)外壁对应持规和挡 圈固定位置,开设若干穿透孔(204),持规和挡圈分别放置于上鞍管和下鞍管管内对应的穿透孔处,在穿透孔处点焊分别与持规和挡圈固定,使上下鞍管能够连接弹性组件。4.在图4示实施例中,弹性组件与上下鞍管的组合(弹性鞍管),上下鞍管为套合 悬挂关系(205)见图3所示;螺杆贯通活动元件,衬圈定位于螺杆(201),弹簧(106)插入 持规的小筒(103)与衬圈(107),上鞍管(202)下端套合于下鞍管(203)上端,螺杆贯穿挡 圈(108)至衬圈的定位处(110),弹性组件全封闭于上下鞍管内,使弹性组件兼为气压式阻 尼器;形成弹性鞍管(二度定心定向)。5.在图5示实施例中,夹持件结构,夹持件为三圆筒并列的金属挤压件或者高分 子成型件,其中中央圆筒为鞍管固定孔(303),两边圆筒分别为导轨固定孔(304)和导轨 滑动孔(305),在导轨滑动孔内配置导轨轴承衬(306),隔绝导轨与导轨滑动孔的磨损;在 鞍管固定孔与导轨固定孔之间切割联通(307),联通两侧垂直开设两个对鞘螺孔(308),对 鞘螺孔内配置两个对鞘螺丝(309),固定上下鞍管,以及左右导轨;两个对鞘螺孔的方向相 反,以减少夹持件的厚度,以及分散紧固要素的应力,夹持件能够夹持上下鞍管定位于左右 导轨。6.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上下夹持件与弹性鞍管的关系,设定为固定悬挂关系,下 夹持件(302)套入弹性鞍管,下夹持件上端淹没下鞍管(203)上端,使上鞍管(202)和下 夹持件(302)之间形成鞍管油槽(206),鞍管油槽内储存固体润滑剂,增加上鞍管和下鞍 管的润滑和耐摩性,鞍管油槽上方配置油封环(207),油封环粘合在下夹持件的鞍管固定孔 (303)上面,防止固体润滑剂逸出和灰尘;下夹持件的上端设定为悬挂基准(319),上夹持 件(301)套入上鞍管,距离悬挂基准设定为避震行程,上下夹持件能够连接左右导轨定位。7.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上下夹持件与左右导管的组合(定位结构),左导轨 (310)和右导轨(311)分别插入上夹持件(301)和下夹持件(302)的导轨固定孔(304)顶 端,套入缓冲橡圈(312)于导轨底部,缓和上下夹持件因为极度冲击的碰撞,紧固对鞘螺丝 (309),固定左右导轨和上下鞍管,将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的对鞘螺孔的位置对角配置,左 导轨和右导轨的另一端插入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的导轨滑动孔(305),左右导轨长度不足 于夹持件尽端(313),左导轨和右导轨对角固定和滑动在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的两侧,使上 鞍管和下鞍管之间抗旋转定位,以及定心定向于左右导轨(兼三度定心定向)。8.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左右导轨的润滑结构,导轨为无缝金属管,左右导轨的滑 动部位侧面开设数个溢油孔(317);溢油孔的上方和下方分别配置上下塞盖(314),塞盖为 密封型,塞体为空心,一周设置多层密封叶,导轨内形成储油室(316),储油室对角配置在左 右导轨的上下;左右导轨的上塞盖中心开设注油针孔(315),注入和补充液体润滑剂,增强 导轨与轴承衬的润滑和耐摩性。9.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固定部位的表面的毛化处理,插入上下夹持件的上鞍管 和下鞍管固定部位(208)以及左导轨和右导轨固定部位(318),表面实施化学或者机械毛 化处理,毛化部位使用粘合剂,插入上下夹持件的鞍管和导轨固定孔,配合夹持件的对鞘螺 丝,牢固地固定弹性鞍管和左右导轨于上下夹持件。综上所述,本创作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创作之较佳 实施方式,所有凡熟悉本案技术之人士引用依本创作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饰或者变化,全 部涵盖本案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由一组定心定向结构和一定位结构组成,其特征是该组定心定向结构由一弹簧元件,一螺杆以及一组上下鞍管构成;其中弹簧元件中心贯通螺杆,构成一度定心定向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与上下鞍管连接,形成二度定心定向弹性鞍管,所述弹性鞍管与定位结构连接,组成抗旋转定位兼三度定心定向的鞍管避震,定位机构包括一上夹持件和一下夹持件,以及夹持件二侧一左导轨和一右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其特征是螺杆的上端为 活动元件,下端为固定元件,活动元件,螺杆串联垫圈,消音橡圈,螺杆轴承衬以及持规,其 中持规是连接弹簧在螺杆上伸缩的定规,持规内设置螺杆轴承衬;螺杆轴承衬不足持规的 上尽端,使持规和螺杆之间形成轴承衬油槽,油槽内储存固体润滑剂;所述固定元件包括衬 圈,挡圈以及螺母,其中衬圈旋入或者点焊在螺杆定位处,弹簧居中螺杆,挡圈定位于衬圈, 成为弹簧支点,螺母夹持挡圈紧固,使弹簧元件与螺杆的组合构成一度定心定向弹性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其特征是持规是上大下 小的圆筒组体,持规的小筒与衬圈配合,分别插入弹簧上端和下端的内径,连接弹簧横向定 位;持规大筒与挡圈配合,分别夹持弹簧上端和下端,连接弹簧垂直定位,弹簧元件使弹簧 即能定心定向于螺杆,又能连接上鞍管和下鞍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其特征是弹性元件的持 规和挡圈分别固定在上下鞍管管中,在上鞍管和下鞍管外壁对应持规和挡圈的固定位置, 开设若干穿透孔,持规和挡圈分别放置于上鞍管和下鞍管管内对应的穿透孔处,在穿透孔 处点焊分别与持规和挡圈固定,使上下鞍管能够连接弹性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其特征是上下鞍管 为套合悬挂关系螺杆贯通活动元件,衬圈固定于螺杆,弹簧插入持规的小筒与衬圈,上鞍 管下端套合于下鞍管上端,螺杆贯穿挡圈至衬圈定位,弹性组件全封闭于上下鞍管管内,使 弹性组件兼为气压式阻尼器;形成二度定心定向弹性鞍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其特征是上下夹持件为 三圆筒并列的金属挤压件或者高分子成型件,其中中央圆筒为鞍管固定孔,两边圆筒分别 为导轨固定孔和导轨滑动孔,在导轨滑动孔内配置导轨轴承衬;在鞍管固定孔与导轨固定 孔之间切割联通,联通两侧垂直开设两个对鞘螺孔,对鞘螺孔内配置两个对鞘螺丝,固定上 下鞍管,以及左右导轨;两个对鞘螺孔的方向相反;夹持件能够夹持上下鞍管定位于左右 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其特征是上下夹持 件与弹性鞍管是固定悬挂关系,下夹持件套入弹性鞍管,下夹持件上端淹没下鞍管上端,使 上鞍管和下夹持件之间形成鞍管油槽,鞍管油槽内储存固定润滑剂,鞍管油槽上方配置油 封环,油封环粘合在下夹持件的鞍管固定孔上面;下夹持件的上端设定为悬挂基准,上夹持 件套入上鞍管,距离悬挂基准设定为避震行程,上下夹持件能够连接左右导轨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其特征是左导轨和右导 轨分别插入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的导轨固定孔至顶端套入缓冲橡圈于导轨底部;紧固对鞘 螺丝,固定左右导轨和上下鞍管,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的对鞘螺孔的位置为对角配置,左导 轨和右导轨的另一端插入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的导轨滑动孔,左右导轨长度不足于夹持件 尽端,左导轨和右导轨对角固定和滑动在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的两侧,使上鞍管和下鞍管之间抗旋转定位,以及定心定向于左右导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其特征是左右导轨为无 缝金属管,导轨的华东部位的侧面开设数个溢油孔;溢油孔的上方和下方分别配置上下塞 盖,塞盖为密封型,塞体为空心,一周设置多层密封叶,导轨内形成储油室,储油室对角配置 在左右导轨的上下;左右导轨的上塞盖中心开设注油针孔,注入和补充液体润滑剂。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自行车或电瓶车用鞍管避震装置,其特征是插入上下 夹持件的弹性鞍管固定部位以及左导轨和右导轨固定部位的表面具有实施化学或者机械 毛化处理的毛化部位,毛化部位使用粘合剂,插入上下夹持件的鞍管和导轨固定孔,配合夹 持件的对鞘螺丝,牢固地固定弹性鞍管和左右导轨于上下夹持件。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保持垂直和平稳的自行车避震。它在上鞍管和下鞍管管内设置弹簧元件,弹簧元件中心惯通螺杆,构成定心定向的弹性鞍管,将弹性鞍管贯通于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在上下夹持件两侧配置左导轨和右导轨,上下对角设置对鞘螺丝,固定上下鞍管和左右导轨,使弹性鞍管抗旋转的定位,达到鞍管避震既能垂直吸收颠簸,又能保持鞍座平稳起伏的避震目的。
文档编号B62J1/02GK201597671SQ20092026989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日
发明者许伟钢 申请人:许伟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