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运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90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载运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载运车辆,特别是一种方便载运箱装载及运送的载运车 辆。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用于装载货物或禽畜的现有载运车辆,是由一个车体、一个平台及数个 侧板所组成,所述平台设置于所述车体的驾驶空间后方,所述多个侧板设置于所述平台外 周缘。所述现有载运车辆在实际使用时,是先将货物或禽畜安置于一个载运箱内,再将 数个载运箱堆叠于所述现有载运车辆的平台上,并通过所述数个侧板将所述数个载运箱限 制于所述平台上,以便于两地之间的运送。然而,由于装有货物或禽畜的载运箱重量重,往往必须施以较大的力气,及花费较 多的时间,方能将所述数个载运箱安置于所述平台上,或将所述数个载运箱从所述平台上 取下,进而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现有载运车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乃改良上述缺点,以提供一种载运车辆,是可方便安置或拿取数 个载运箱,以达到提升使用上便利性的目的。为达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如下一种载运车辆,是包含一个车体;一个平台,设置于所述车体的驾驶空间后方, 所述平台外周缘设有数个侧板及一个升降侧板;一个升降装置,连结所述平台及所述升降 侧板,以带动所述升降侧板升降或枢转;一个滑轨组,设置于所述平台上且朝向所述升降侧 板;及一个辅助滑轨组,设置于所述升降侧板上,且所述辅助滑轨组与所述滑轨组对位连 接。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滑轨组具有一个第一轨道及一个第二轨道,所述第 一轨道是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升降侧板上,且所述第一轨道两端分别邻接所述滑轨组及所 述第二轨道。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轨道设有一个卡扣部,及在所述升降侧板对应设有 一个扣槽,所述卡扣部与所述扣槽相互卡扣结合。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设有一个止挡部,另一端邻接所述第一 轨道。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部是由一个螺丝对应结合于一个螺孔所形成。本实用新型载运车辆,是通过于所述平台及所述升降侧板上分别设有所述滑轨组 及辅助滑轨组,以于所述平台及升降侧板上形成相互连通,而使数载运箱可沿所述滑轨组 及辅助滑轨组滑动,方便所述平台及升降侧板安置及拿取所述数载运箱,有效减少花费的力气及时间,进而可以达到提升使用上便利性的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载运车辆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载运车辆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载运车辆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载运车辆的使用情形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载运车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载运车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载运车辆的使用情形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2-平台;21-侧板;22-升降侧板;221-扣槽;3_升降装 置;4-滑轨组;5-辅助滑轨组;51-第一轨道;511-卡扣部;52-第二轨道;53-止挡部; 531-螺丝;532-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 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载运车辆,是包含一车体1、一平台 2、一升降装置3、一滑轨组4及一辅助滑轨组5,所述车体1设有所述平台2,所述平台2设 有所述升降装置3,所述滑轨组4及辅助滑轨组5设置于所述平台2上。所述平台2设置于所述车体1的驾驶空间后方,所述平台2外周缘具有数侧板21 及一升降侧板22,所述数侧板21是位于所述平台2的相对两侧,且所述数侧板21可以在所 述平台2外周缘枢转动作;所述升降侧板22是位于所述平台2相对于所述车体1的一侧。所述升降装置3 —端连结所述平台2的底面,另一端连结所述升降侧板22的一 侧,以升降与支撑所述升降侧板22,且所述升降装置3可带动所述升降侧板22枢转动作,以 使所述升降侧板22可以与所述平台2形成平齐的表面,或与所述平台2形成接近90°夹所述滑轨组4设置于所述平台2上并朝向所述升降侧板22,且所述滑轨组4的 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平台2的两端;再者,在本实施例当中,所述滑轨组4的断面形状是呈" < “字形的长杆体,而将所述滑轨组4设置于所述平台2时,所述"、“字形的左侧尖部是 朝向所述平台2的上方,而使所述"、“字形的右侧开口朝向所述平台2的下方。然而, 所述滑轨组4并不限制必须为所述"、“字形断面形状,所述滑轨组4亦可为"U"字型 或"工"字形等断面形状的长杆体。所述辅助滑轨组5设置于所述升降侧板22上且选自与所述滑轨组4具有相同断 面的形状,并与所述滑轨组4形成相同的方向,且所述辅助滑轨组5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升 降侧板22的两端;又,当所述升降装置3带动所述升降侧板22枢转至与所述平台2形成平 齐的表面时,所述辅助滑轨组5的一端即与所述滑轨组4的一端邻接,而使所述滑轨组4与 所述辅助滑轨组5对位连通。再者,在本实施例当中,所述辅助滑轨组5另包含一第一轨道 51及一第二轨道52,所述第一轨道51是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升降侧板22上,且所述第一轨道51的两端分别邻接所述滑轨组4及第二轨道52,由此,方便将所述第一轨道51从所 述升降侧板22上拆卸,以使所述升降装置3带动所述升降侧板22与所述平台2形成接近 90°夹角,避免所述第一轨道51与所述滑轨组4互相干涉。更详言之,所述第一轨道51设 有一卡扣部511,及在所述升降侧板22上设有一扣槽221,通过所述卡扣部511与所述扣槽 221相互卡扣结合,以将所述第一轨道51设置于所述升降侧板22上。请参照图1、4及6所示,本实用新型载运车辆在使用时,是与一载运箱6配合使 用,所述载运箱6的底端设有数滑轮61,所述数滑轮61是可对应结合于所述滑轨组4及辅 助滑轨组5,以将所述载运箱6设置于所述平台2及升降侧板22上,而使所述载运箱6可沿 所述滑轨组4及所述辅助滑轨组5上滑动。由此,在所述载运箱6内容置有货物或禽畜而 欲将数载运箱6装载于本实用新型载运车辆时,是可利用所述升降装置3带动所述升降侧 板22下降,使所述升降侧板22的一侧与地面接触,并将所述载运箱6的滑轮61对应结合 于所述辅助滑轨组5,以便将所述载运箱6设置于所述升降侧板22上;再通过所述升降装 置3带动所述升降侧板22上升,使所述升降侧板22与所述平台2形成平齐的表面,而使所 述辅助滑轨组5连通所述滑轨组4,并将所述载运箱6的滑轮61对应结合于所述滑轨组4, 以将所述载运箱6设置于所述平台2上,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将数载运箱6快速且方便地设 置于所述平台2上;当将所述数载运箱6设置于所述平台2后,即可将所述第一轨道51从 所述升降侧板22上拆卸,再通过所述升降装置3带动所述升降侧板22枢转动作,使所述升 降侧板22与所述平台2形成接近90°夹角,以完成装载所述数载运箱6。又,欲从所述平 台2上拿取所述数载运箱6时,只需依上述相同方式反向操作即可完成,不需花费太多的力 气及时间成本,进而有效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再者,当所述升降侧板22与所述平台2形成平齐的表面时,由于所述第一轨道51 是已从所述升降侧板22上拆卸,所述滑轨组4及所述第二轨道52之间即形成有一缺口,当 所述载运箱6 —侧的滑轮61由所述平台2朝向所述升降侧板22方向滑离所述滑轨组4时, 所述多个滑轮61即与所述升降侧板22的一表面接触,而使所述载运箱6无法在所述辅助 滑轨组5上滑动,且由于所述载运箱6安置有货物或禽畜而具有一定的重量,而使所述些滑 轮61不易于所述升降侧板22上滑动,以使所述载运箱6另一侧的滑轮61亦不易于所述滑 轨组4上滑动,进而可以在没有预警的情形下,有效避免所述载运箱6滑离所述平台2。另外,通过所述数载运箱6的滑轮61与所述滑轨组4互相结合,即限制所述数载 运箱6仅能在所述滑轨组4上滑动,使所述数载运箱6无法在所述滑轨组4的侧向滑移,进 而可使所述数载运箱6稳固设置于所述平台2上。请参照图4、5a及5b所示,所述第二轨道52另包含一止挡部53,所述止挡部53是 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第二轨道52的一端,而使所述第二轨道52的另一端邻接所述第一轨 道51,且所述止挡部53较佳可选择于所述第二轨道52上设有一螺丝531及一螺孔532,使 所述螺丝531与所述螺孔532结合形成所述止挡部53,使所述滑轮61结合于所述辅助滑轨 组5时,所述滑轮61是可以离开或抵靠于所述螺丝531的一侧;又,当所述滑轮61抵靠于 所述螺丝531的一侧时,所述载运箱6即无法由所述升降侧板22朝向所述止挡部53方向 滑动,以使所述载运箱6设置于所述升降侧板22时有一预定的位置,可以避免所述载运箱 6从所述升降侧板22滑落。本实用新型载运车辆,是通过在所述平台及所述升降侧板上分别设有所述滑轨组及辅助滑轨组,以在所述平台及升降侧板上形成相互连通,而使数载运箱可沿所述滑轨组 及辅助滑轨组滑动,方便所述平台及升降侧板安置及拿取所述数载运箱,有效减少花费的 力气及时间,进而可以达到提升使用上便利性的功效。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 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载运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车体;一个平台,设置于所述车体的驾驶空间后方,所述平台外周缘设有数个侧板及一个升降侧板;一个升降装置,连结所述平台及所述升降侧板,以带动所述升降侧板升降或枢转;一个滑轨组,设置于所述平台上且朝向所述升降侧板;及一个辅助滑轨组,设置于所述升降侧板上,且所述辅助滑轨组与所述滑轨组对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滑轨组具有一个第一轨道 及一个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是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升降侧板上,且所述第一轨道两端 分别邻接所述滑轨组及所述第二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设有一个卡扣部,及在 所述升降侧板对应设有一个扣槽,所述卡扣部与所述扣槽相互卡扣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设有一个止挡 部,另一端邻接所述第一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是由一个螺丝对应结合 于一个螺孔所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载运车辆,包含一个车体;一个平台,设置于所述车体的驾驶空间后方,所述平台外周缘设有数个侧板及一个升降侧板;一个升降装置,连结所述平台及所述升降侧板,以带动所述升降侧板升降或枢转;一个滑轨组,设置于所述平台上且朝向所述升降侧板;及一个辅助滑轨组,设置于所述升降侧板上,且所述辅助滑轨组与所述滑轨组对位连接。由此,使数个载运箱可在所述滑轨及辅助滑轨上滑动,方便安置或拿取所述数个载运箱,有效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B62D33/023GK201559719SQ200920274239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日
发明者游清和 申请人:顺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