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行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230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自行车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世界上拥有量最大的交通工具,中国又是自行车王国,自行车、电动自行 车拥有量均列世界首位。就目前来看,无论是自行车还是电动自行车,其车座主体结构均为 两个三角形金属支撑架扣合,前端活动链接,后端采用弹簧支撑,上支撑加上固定座皮。由 于上下支撑架均前端上翘,车座均为前高后底中间窄小的结构形状,加之上支架与座面皮 革偏硬,该类车座乘骑时硌痛感明显,长期或长时间乘骑对人体健康不利,甚至造成严重伤 害,此类伤害对男性尤为严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座,以解决现有技术车座前高后底中间 窄小,座皮座面偏硬,长时间乘骑,硌痛感明显,对人体健康不利,甚至造成严重伤害等问 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有支架、座面组成,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去掉弹 簧,设置平面车座底盘,车座底盘加工出车座的形状,由前底盘和后底盘组成一体结构,车 座后底盘两侧加宽,前底盘缩短,车座底盘外边沿上翻,形成固定槽,固定槽上设置弹性海 绵,后底盘上弹性海绵上平面中部纵向设置凹槽,弹性海绵上面设置橡胶垫,通过调整弹性 海绵的厚度使车座前部变低;下支架后端连接车座后底盘后部,前端连接车座前底盘前部, 加工成一体结构,下支架配套夹板固定件及螺栓,夹板固定件后部设置螺母,定位栓与螺母 配套。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平面车做底盘,加宽了车座,使车座前部 变短变低,改变了车座的上部结构,使车座变宽、变平、变软,更适合人体的生理结构,乘骑 时没有硌痛感,长期或长时间乘骑对人体健康也没有不利影响和伤害,可广泛适用于自行 车、电动自行车及三轮车大众交通工具。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局剖图;图中1下支架、2前底盘、3弹性海绵、4后底盘、5固定槽、6凹槽、7橡胶垫、8软座 套、9夹板固定件、10螺母、11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车座底盘采用平面金属板加工出车座的形状,车座前底盘2变短,后底盘4两侧变宽,车座底盘外边沿上翻,形成固定槽,固定槽上设置弹性海绵3,后底盘上弹性 海绵3上平面中部纵向设置凹槽6,弹性海绵3上面设置橡胶垫7,外加软座套8,通过调整 弹性海绵3的厚度使车座前部变低;下支架1后端连接车座后底盘4后部,前端连接车座 前底盘2前部,焊接成一体结构,下支架配套夹板固定件及螺栓,夹板固定件后部设置螺母 10,定位栓11与螺母10配套。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自行车座,主要有支架、座面组成,其特征是设置平面车座底盘,车座底盘加工出车座的形状,由前底盘和后底盘组成一体结构,车座底盘外边沿上翻,构成固定槽,固定槽上设置弹性海绵,弹性海绵上面设置橡胶垫;下支架后端连接车座后底盘后部,前端连接车座前底盘前部,加工成一体结构,夹板固定件后部设置螺母,定位栓与螺母配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行车座,其特征是车座前底盘变短,后底盘两侧加宽。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行车座,其特征是后底盘上弹性海绵上平面中部纵向 设置凹槽。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自行车座,其特征是通过调整弹性海绵的厚度使车 座前部变低。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行车座,其特征是下支架配套夹板固定件及螺栓。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自行车座,属于自行车生产技术领域。该自行车座去掉弹簧,设置车座底盘,车座底盘加工出车座的形状,车座后底盘两侧加宽,前底盘缩短,车座底盘外边沿上翻,形成固定槽,固定槽上设置弹性海绵,后底盘上弹性海绵上平面中部纵向设置凹槽,弹性海绵上面设置橡胶垫;下支架后端连接车座后底盘后部,前端连接车座前底盘前部,加工成一体结构,下支架配套夹板固定件及螺栓,夹板固定件后部设置螺母,定位栓与螺母配套。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平盘式车做底盘,加宽了车座,使车座前部变短变低,改变了车座的上部结构,使车座变宽、变平、变软,更适合人体的生理结构,乘骑时没有硌痛感及不利影响和伤害,可广泛适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及三轮车大众交通工具。
文档编号B62J1/00GK201604721SQ20102011557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
发明者刘胜华 申请人:刘胜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