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车厢自动厢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939阅读:1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货车车厢自动厢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货车车厢上使用的自动厢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货车车厢上使用的厢门都是手动的,在进行装货时,打开厢门和关上厢门都需要手工来完成,这增加了人们的劳动量,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很大麻烦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情况下,现有的货车车厢上使用的厢门都是手动的,在进行装货时,打开厢门和关上厢门都需要手工来完成,这增加了人们的劳动量,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很大麻烦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货车车厢自动厢门,它能在装货时,自动完成打开厢门和关上厢门的工作,减小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货车车厢厢门的前面,紧靠驾驶室的地方,安装变速箱,在车梁上安装活动轴,活动轴的一端有连接轮和变速箱相连接,车厢的几个厢门的下端与活动轴连成一个整体,厢门的上端的两侧有销子和回位弹簧, 厢门与厢门之间的固定柱的上端两侧有销子孔,销子孔里面有活塞和顶杆,活塞的下面有进气管,当要关上厢门时,启动变速箱,活动轴和厢门一起向上转动,当厢门转到固定柱上的销子孔的位置时,厢门上的销子就会插入销子孔,厢门便自动关上,当要打开厢门时,接通固定柱下面的进气管,气压就推动销子孔里面的活塞和顶杆移动,顶杆就把销子顶出,厢门就脱离固定柱,厢门便自动打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小人们的劳动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工作状况图。图4是固定柱的内部构造剖面图。图中1.驾驶室,2.车梁,3.车轮,4.变速箱皮带轮,5.变速箱,6..尾柱,7.厢门 8.固定柱,9.销子孔,10.销子,11.车厢底板,12.活动轴,13.连接轮,14.活动轴回位弹簧,15.底座,16.销子回位弹簧,17.顶杆,18.活塞,19.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货车的驾驶室⑴后面的车梁(2)上,安装有变速箱(5),变速箱(5)
上有变速箱皮带轮(4),下面有车轮(3),驾驶室(1)的后面有尾柱(6)、厢门(7)和固定柱 ⑶。[0013]在图2中,车厢的尾部有车厢底板(11),车厢底板(11)上面有尾柱(6),尾柱(6) 的上端有销子孔(9),车厢底板(11)的两端有活动轴(12),活动轴(12)与厢门(7)连为一体,厢门⑵的顶端有销子(10),活动轴(12)与厢门(7)可以来回转动。在图3中,车梁上安装有活动轴(12),活动轴(12)的一端有连接轮(13)和变速箱 (5)相连接,变速箱(5)的下面有底座(15),活动轴(12)的另一端有活动 轴回位弹簧(14), 厢门(7)的下端与活动轴(12)连成一个整体,厢门(7)的上端的两侧有销子(10)和销子回位弹簧(16),厢门与厢门之间的固定柱(8)的上端两侧有销子孔(9),销子孔(9)里面有活塞和顶杆,活塞的下面有进气管,当要关上厢门(7)时,启动变速箱(5),活动轴(12)和厢门⑵就一起向上转动,当厢门(7)转到固定柱⑶和尾柱(6)上的销子孔(9)的位置时, 厢门上的销子(10)就会插入销子孔(9)里面,厢门(7)便自动关上,当要打开厢门(7)时, 接通固定柱(8)和尾柱(6)下面的进气管,气压就推动销子孔里面的活塞和顶杆移动,顶杆就把销子(10)顶出,厢门(7)就脱离固定柱(8)和尾柱(6),厢门便自动打开。在图4中,固定柱的上端两侧有销子孔(9),销子孔(9)里面有活塞(18)和顶杆 (17),活塞(18)的下面有进气管(19),当要打开厢门时,接通进气管(19),气压就推动销子孔(9)里面的活塞(18)和顶杆(17)移动,顶杆(17)就把厢门上的销子顶出,厢门便自动打开。
权利要求1. 一种货车车厢自动厢门,其特征是在货车车厢厢门的前面,安装有变速箱,车梁上安装有活动轴,活动轴的一端有连接轮和变速箱相连接,车厢的几个厢门的下端与活动轴连成一个整体,厢门的上端的两侧有销子和回位弹簧,厢门与厢门之间的固定柱的上端两侧有销子孔,销子孔里面有活塞和顶杆,活塞的下面有进气管。
专利摘要一种货车车厢自动厢门,它是在货车车厢厢门的前面,紧靠驾驶室的地方,安装变速箱,在车梁上安装活动轴,活动轴的一端有连接轮和变速箱相连接,车厢的几个厢门的下端与活动轴连成一个整体,厢门的上端的两侧有销子和回位弹簧,厢门与厢门之间的固定柱的上端两侧有销子孔,销子孔里面有活塞和顶杆,活塞的下面有进气管,当要关上厢门时,启动变速箱,厢门上的销子就会插入销子孔,厢门便自动关上,当要打开厢门时,顶杆就把销子顶出,厢门就脱离固定柱,厢门便自动打开。
文档编号B62D33/027GK201999088SQ20102050738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8日
发明者范思佳 申请人:范思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