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07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架,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由车架、轮胎、脚 踏、刹车、链条等部件组成,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其他部 件都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架一般采用普通碳素铜管经过焊接、组合而成。这种 结构的自行车整车体积大,不易于运输、储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架,使得自行车整车可以折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架,包括一前支撑管,前支撑管的一 端固定连接上横梁的一端,前支撑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下横梁,上横梁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后上叉和支撑管,后上叉固定连接后下叉,下横梁、支撑管和后下叉铰接于同一点,后上叉、 后下叉和支撑管组成后旋转部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上横梁的中部设有座椅支撑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上横梁的下部设有水壶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合理设置了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下横梁可以绕其和前支 撑管的活动连接点旋转;由后上叉、后下叉和支撑管组成后旋转部件可以绕其和上横梁的 活动连接点旋转;这样当下横梁和后旋转部件同时旋转一定角度,便可充分利用前支撑管、 下横梁、支撑管和上横梁所围成的空间使两者嵌入其中,如此空间利用率提高了。经本发明 人实验得知可节省30%的空间。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水壶座,骑行人可以方便地放置水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开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时的示意图。图中,1、支撑管;2、上横梁;3、下横梁;5、后旋转部件;2a、座椅支撑管;2b、水壶 座;5a、后上叉;5b、后下叉;5c、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架,包括一前支撑管1,前支撑管1的一端固定 连接上横梁2的一端,前支撑管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下横梁3,上横梁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后上叉fe和支撑管5c,后上叉fe固定连接后下叉釙,下横梁3、支撑管5c和后下叉釙铰接于同一点,后上叉如、后下叉恥和支撑管5c组成后旋转部件5。上横梁2的中部设有座 椅支撑管加。上横梁2的下部设有水壶座2b。在自行车骑行时的状态如图1所示,当需要折叠起来时,便用双手分别托住下横 梁3和后下叉恥同时往上扳,这样就能实现下横梁3和后旋转部件5同时旋转,这样折叠 过程就完成了。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 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 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 护。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架,包括一前支撑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管(1)的一端 固定连接上横梁(2)的一端,所述前支撑管(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下横梁(3),所述上横梁 (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后上叉(5a)和支撑管(5c),所述后上叉(5a)固定连接后下叉(5b), 所述下横梁(3)、支撑管(5c)和后下叉(5b)铰接于同一点,所述后上叉(5a)、后下叉(5b)和 支撑管(5c )组成后旋转部件(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2)的中部设 有座椅支撑管(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2)的下部设 有水壶座(2b)。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架,包括一前支撑管,前支撑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横梁的一端,前支撑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下横梁,上横梁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后上叉和支撑管,后上叉固定连接后下叉,下横梁、支撑管和后下叉铰接于同一点,后上叉、后下叉和支撑管组成后旋转部件。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前支撑管、下横梁、支撑管和上横梁所围成的空间使得在折叠时下横梁和后旋转部嵌入其中,使空间利用率提高了。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849607SQ20102059398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5日
发明者曹永亮 申请人:永大自行车料(湖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