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61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特别涉及一种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幼儿如需到户外走动,需要婴幼儿乘坐婴儿车,通过成年人推动婴儿车行动。但 是由于气候的变化不同,在夏日时节,即使走在户外,婴幼儿坐在婴儿车内也会觉得闷热, 相对地,冬天出外时,如无适度的保暖措施,直接面对冷空气的吹袭,对抵抗力尚弱的婴幼 儿也恐着凉。纵使目前使用致冷芯片应用于产生冷气效用上,但是致冷芯片是PN 二极管串联 而形成,在通电之后,输入电能会经由致冷芯片转为热能,同时产生致冷的作用,一面热,另 一面冷,但是送温作用全由致冷芯片发挥,即使配合连接的水冷头有CPU型式设计,在水冷 液流入水冷头之后,仍无法将水冷头里面全部热水带出,而残留一部份热水在水冷头里面, 因此刚流入的水冷液,尚未有效吸热即由出水孔流出,无法有效散热,导致冷芯片的致冷转 换率约40-45%之间,所以送温效果未如预期,因此如何提高致冷芯片的转换率以及降低成 本,是需要考虑研发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设有送温调节装置的具分离式 冷暖空调的婴儿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设有一车架,该车架设 置一送温装置,以及一调节装置,该电连接至温控开关的送温装置,至少包含一第一泵浦、 一导管组、一散热水冷头、第一散热排,该位在第一泵浦邻侧设置一开启的保温盒,保温盒 内安装有导管组以及一置冰室,该导管组有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泵浦的第一端,以及一穿出 该保温盒的第二端;该控制排放冷气或暖气的散热水冷头位在该送温装置内,一容置体于 中段部位设置一致冷芯片,该致冷芯片设置一保冷剂,该致冷芯片电连接于该温控开关、一 冷暖电极转换开关的电子回路,该致冷芯片由该冷暖电极转换开关控制,该散热水冷头上 侧分别设置一第一管、一第二管,该第一、二管各安装一止逆阀,下部的两侧分别为一第一 流口、一第二流口 ;该第一散热排一端连接该散热水冷头的该第一管,该散热水冷头该第二 管与该第一散热排分别连接至该第一泵浦的两端,该送温装置在外盒内相对该第一散热排 下方一侧设置一排放扇,外盒对应排放扇处开设一出风口 ;以及,该调节装置,包含一第二 散热排与一排风扇,该散热水冷头的该第二流口连接该第二泵浦,该第二泵浦的另一端连 接该第二散热排,该第二散热排连接至该第一流口,对应该第二散热排处设置一排风扇。所述婴儿车车架设置一握把杆,握把杆上设置温控开关及冷、暖转换开关。所述婴儿车车架下侧各分设出四脚杆,脚杆各安装一自行发电结构的轮组。所述轮组的发电结构包含一毂座、一轮轴、一转子、一定子、一导柱,呈中空的毂座 内侧以一轮轴枢设组穿其中,轮轴于毂座内旋转,轮轴伸出毂座的两端,分别穿装一镶设缠绕硅钢片线圈的定子,定子一端面与毂座端面固定,轮轴穿装过一转子,转子在对应定子的 端面镶嵌有永久磁石,转子另一端面与轮子内侧面固定,轮轴与转子、轮子呈固定穿装型 态,毂座上侧朝向脚杆处连设一导柱,导柱由一外筒以及一位于外筒内的心轴组成,心轴较 外筒为长,超出部份为榫部,榫部外侧包覆绝缘膜,导柱安装于脚杆内,脚杆内侧安装一轴 座,轴座凹设一对应榫部凹凸配合的凹槽,脚杆内侧靠端口处安装有轴承,轴座与轴承分别 焊接电线,带电流的正极或负极的外筒、心轴将电源通过轴座与轴承传输出至整压器。所述送温装置的置冰室位在导管组的上侧位置,置冰室内置冷冻物,冷冻物为冷 冻过的冰体。所述散热水冷头包含一容置体、两位于容置体内的第一、二扇叶组,第一、二鳍 片座、一致冷芯片,容置体包含一底座、一中层框、一顶盖,底座内安置第一扇叶组,底座开 口的顶缘盖设固定该第一鳍片座,叠置于第一鳍片座上面是一与电子回路电连接的致冷芯 片,于致冷芯片上叠置中层框,于中层框的空间内安置一保冷剂,位于封盖上安置第二鳍片 座,中层框顶缘固定连结顶盖,顶盖底侧面与第二鳍片座之间留有一空间,在顶盖底侧设置 一第二扇叶组,保冷剂接触贴靠于致冷芯片的冷却端。所述车架设置有乘坐部、扶手部,于扶手部设置送温装置,于相对乘坐部底部置物 箱置调节装置。所述送温装置设定放出热风,置冰室为空置状态。本实用新型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通过送温装置以散热水冷头搭配致冷芯 片,并配合导管组、散热排、保温盒的组合,有效降低温度,并佐以调节装置来散热而排放热 气,因此不仅提高致冷芯片的致冷转换率,也使冷、暖的排放分离有条理,互不干扰。1、本实 用新型的送温装置搭配了内有置冰室的导管组、结合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水冷头与散热排, 因此在设定排放冷气时,冷水液流通导管组时,通过置冰室接触导管组而降温,再配合散热 水冷头的致冷芯片的致冷作用,可使低温送风保持效果较佳,可以很快达到温控开关设定 温度,停止送电运作,因此不仅提升致冷芯片的致冷转换效率,更能省电。2、本实用新型设 置一调节装置,用以连接送温装置的散热水冷头,将散热头吸收致冷芯片所释放热,送入调 节装置的散热排、排风扇,使循环携热的水冷液因此降温而再回到送温装置,排出的热则由 排风扇送出暖风,如利用电极转换开关,则将冷气送出,形成冷、热调节有序的效果。3、反 之,本实用新型通过冷暖电极转换开关来转换致冷芯片致热生冷,便是设定对婴儿车放出 暖气,则调节装置因应致冷芯片生冷状况而予以调温循环,有效因应致冷芯片致热生冷所 泄除的冷能。4、婴儿车供推动的轮组,设计为自行发电的结构,辅助降低对电池的消耗,延 长电池供给送温装置、调节装置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显示送温装置的配置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散热水冷头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调节装置配置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轮组组合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婴儿车于车架10设置有握 把杆11、乘坐部13、扶手部12、轮组60 ;其中车架10的上侧是供成年人握住并可推动婴儿 车的握把杆11,下侧各分设出四脚杆14,脚杆14各安装一轮组60,位于握把杆11与轮组 60之间是供婴幼儿乘坐的乘坐部13,以及该围设在乘坐部13周侧的扶手部12,扶手部12 是挡止婴幼儿以免朝外侧摔落,车架10并且可以在上侧罩设有遮阳罩16,以及于乘坐部13 与扶手部12外侧连结的脚套17,可分别遮住婴幼儿的头部与脚部;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如图1及图2所示,其于扶手部12设置一送温装置20,于车 架10相对乘坐部13底侧则设置一调节装置50,其通过送温装置20送出冷气,配合调节装 置50排出热气,而能发挥送温装置20较好的致冷效率,另于握把杆11设置一温控开关18、 一冷暖电极转换开关181,用以温控开关18侦测婴儿车内气温如果降低到某一设定点,即 可停止送温装置20的运作,达到省电、调节温度的效果。如图2所示,送温装置20可以先行组装于一外盒21内,再将外盒21安装于扶手 部12内部,或是送温装置20直接安装于扶手部12内部,,送温装置20至少安装一第一泵 浦22、一导管组24、一散热水冷头30、第一散热排40。其中以安装于外盒21为例,于外盒 21内设置第一泵浦22,第一泵浦22—端是扬升端221,另一端是吸取端222;位在第一泵 浦22邻侧是设置一可开启的保温盒23,保温盒23内安装有铜管的导管组M以及置冰室 25,导管组M有两端,分别是连接第一泵浦22扬升端221的第一端M1,以及一穿出保温盒 23的第二端M2,置冰室25位在导管组M的上侧位置,置冰室25是内置冷冻物251,比如 是冷冻过的冰晶罐或冰块,配合导管组M的设计作用,主要在第一泵浦22将水冷液送至导 管组M时,由于导管组M与置冰室25的低温接触,可在排放冷气时,使置冰室25的冷冻 物251接触导管组M内的水冷液,使流经导管组M的水冷液温度更低。更快让婴儿车内 温度达到温控开关18所设定的温度,届时可停止供电达到省电、更凉爽目的。该散热水冷头30是位在该送温装置20内,结构如图3所示,其包含一容置体31、 两位于容置体31内的第一、二扇叶组32、321,第一、二鳍片座33、331、一致冷芯片34。前述容置体31包含一底座311、一中层框312、一顶盖313,其中底座311内安置一 可转动的第一扇叶组32,底座311开口的顶缘盖设固定该布列凸出片状的第一鳍片座33 ;该致冷芯片34是叠置于第一鳍片座33上面,并且与电子回路以及冷暖电极转换 开关181、温控开关18,在常态时,原本贴靠于散热水冷头30的致冷芯片34为冷面端,是用 以由出风口 47排放出冷气;如果要转换冷面端,则启动冷暖电极转换开关181以利用电流 的正、负极转换,将贴靠于散热水冷头30的致冷芯片34变成热面,使排放出的风为携带热 度并由出风口 47送出热风;而致冷芯片34上继续叠置中层框312,于中层框312的空间内安置一保冷剂35, 位于封盖252上是安置该第二鳍片座331,最后于中层框312顶缘,固定连结该顶盖313,顶 盖313底侧面与第二鳍片座331之间留有一空间,用以在顶盖313底侧设置一可转动的第 二扇叶组321,用以保冷剂35接触贴靠于致冷芯片34的冷却端,而容置体31在供液体流动 的管路设计上,在下方的底座311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一流口 36、一第二流口 361,散热水冷 头30在顶盖313上设置一第一管37、一第二管371,第一、二管37、371各接装有一止逆阀38以避免液体逆向回流;用以第一管37连接第一散热排40,第二管371连接导管组M的 第二端242 ;电子回路安装延迟开关,通过延迟开关使保冷剂35结冰,第一泵浦22抽送进入的 水冷液,通过第二扇叶321的流动以及第二鳍片座331的散热作用、保冷剂35的结冰作用, 使水冷液经此流过时,让致冷芯片34以较高致冷效率来顺利发挥热电能量转换,在通过直 流电时提供制冷功能(供送温装置运作的电池是安装于车底置物箱与调节装置、延迟开关 在一起),使水冷液此时温度降至更低温,由于使保冷剂35快速结冰,也防止致冷芯片34产 生的冷或热传达,散失掉全部的水冷液,造成无法快速结冰作用,故利用止逆阀38阻断水 冷液的逆流,避免水冷液受到热传导;该第一散热排40 —端连接散热水冷头30的第一管37,第一散热排40另一端连接 到第一泵浦22的吸取端222,送温装置20在外盒21内相对是设置一可转动的排放扇45, 排放扇45前对应第一散热排40,散热排40前方处是开设一出风口 47。如图1及图4所示,是位车架10底下的调节装置50的示意配置。其中调节装置 50是为确保致冷芯片34致冷而生热的状况,所设计的散热、排热设计,或是因应致冷芯片 34致热而生冷状况,所设计对应排冷设计。其中包含一第二散热排53与一排风扇55。其中 散热水冷头30的第二流口 361连接到第二泵浦51,第二泵浦5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散热排 53,以及该第二散热排53连接至第一流口 36,对应第二散热排53处设置一排风扇55,以在 送温装置20运作中所产生的热,通过第一流口 36接的管路,将吸收水冷液的热能或是冷能 携往第二散热排53,利用排风扇55对第二散热排53散热以后,第二泵浦51将降温后的水 冷液扬吸并且经第二流口 361,进入散热水冷头30来循环送冷气或暖气,排风扇55会将排 放的热气或冷气朝调节装置50设置的出风口 56送出,而与送出的冷气呈分离式的区隔, 并加强散热水冷头30致冷芯片34的散热效率。实施时,如图2及图3所示,如果要排放冷 气,置冰室25放置诸如冷冻过的冰晶罐或冰块的冷冻物251,当延迟开关所设定的时间到 达后,开启第一泵浦22运作,将水冷液抽送至保温盒23内的导管组M并流动其间,流动于 导管组M的水冷液接收置冰室25的冷冻物251受冷作用而降温,再经由散热水冷头30的 第二管371,经由致冷芯片34的冷面端发挥的致冷作用,循环至第一管37流经至第一散热 排40,通过排放扇45将冷气送出出风口 47,让婴儿车内的婴幼儿立即有凉爽调温效果;以 及位车架10底下的调节装置50则因应致冷芯片34致冷而生热状况而会将排放的 热气予以排除、散热,散热水冷头30的致冷芯片34因致冷而产生的热,通过第一流口 36连 接的管路,将吸收水冷液的热能或是冷能携往第二散热排53,利用排风扇55对第二散热排 53散热以后,第二泵浦51将降温后的水冷液扬吸并且经第二流口 361,进入散热水冷头30 来循环送冷气或暖气,排风扇55会将排放的热气朝出风口 56送出,而与送出的冷气呈分离 式的区隔,并对致冷芯片34有效散热。反之,如果要排放热风,置冰室25就不需要放置冷冻物251,并启动冷暖电极转换 开关181以转换正、负极,将贴靠于散热水冷头30的致冷芯片34变成热面端,而延迟开关 到达所设定的时间后,开启第一泵浦22运作,将水冷液抽送至保温盒23内的导管组M并 流动其间,流动于导管组M的水冷液经由散热水冷头30的第二管371,经由致冷芯片34的 热面端发挥的致热生冷作用,循环至第一管37流经至第一散热排40,通过排放扇45将携带热气的风送出出风口 47,让婴幼儿立即有温暖的暖风调温效果;以及位车架10底下的调节装置50则因应致冷芯片34致热而生冷状况而会将排放的 冷气予以排除。散热水冷头30的致冷芯片34因致热而产生的冷气,通过第一流口 36连接 的管路,将吸收水冷液的冷能携往第二散热排53来适度升温,利用排风扇55对第二散热排 53散热,第二泵浦51将此液体扬吸并且经第二流口 361,进入散热水冷头30来循环送出 暖气,排风扇阳会将排放的冷风朝出风口 56送出,而与送出的暖风呈分离式的区隔。如图1及图5所示,为减少耗电情况,延长使用时间,所以婴儿车可以让轮组60设 置为一本体可自行发电的结构。其包含一毂座61、一轮轴62、一转子64、一定子63、一导柱 70。其中毂座61为中空状,内侧安装轴承611以供一轮轴62贯穿其中,让轮轴62以轴承 611为支点,可于不动的毂座61内旋转,轮轴62伸出毂座61的两端,分别穿装一镶设有数 缠绕硅钢片线圈的定子63,定子63 —端面与毂座61端面固定,而轮轴62在保持与定子63 一适当距离处,是穿装过一转子64,转子64是在对应定子63的端面镶嵌有永久磁石,转子 64另一端面是与轮子65内侧面固定,而轮轴62与转子64、轮子65呈穿装键合,轮轴62穿 出轮子65的末端可以配合螺帽予以螺纹接合而紧固,造成轮轴62与轮子65、转子64同动, 毂座61与定子63不会转动;此外毂座61上侧朝向脚杆14处是连设一导柱70,导柱70由一外筒71以及一位于外 筒71内的心轴72组成,心轴72较外筒71为长,超出部份为榫部721,榫部721外侧包覆绝 缘膜73以防与金属的外筒71造成接触短路,而导柱70安装于脚杆14内时,于脚杆14内 侧安装一金属制的轴座75,轴座75凹内置有一金属轴承一对应,用以当轮子65转动时,避 免榫部721直接与轴座75摩擦,久了会有缝隙,如此电源无法传至轴座75,榫部721凹凸配 合的凹槽751,脚杆14内侧靠端口处是安装有轴承74 ;用以外筒71与榫部721 —起进入时,外筒71外侧面接装于轴承74内侧面,而榫 部721对应凹凸配合于凹槽751来支持,轴座75与轴承74分别焊接电线,以利带电流的正 极或负极的外筒71、心轴72将电源通过轴座与轴承传输出至整压器;故而轮子65转动时,转子64随之转动而利用转子64与定子63的气隙作为磁切作 用,进而产生电流,再经由整流子引出后成直流电,拉出两端电源线分别焊接至金属外筒 及心轴,通过外筒71及心轴与轴座与轴承接触,将电输出并与其它轮组60的电源线并联, 后经整压器予以稳压,即可对电池充电,而如果轮组60要旋转,由于毂座61设置有导柱70, 所以轮组60得以导柱70为支点相对脚杆14呈360度旋转,不会干扰外筒71等连接的电 线会断线或随旋转动作而缠绕失序。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任何熟于此项技术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婴儿车设有一车架,该车架设置一送温装置,以及 一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至温控开关的送温装置,至少包含一第一泵浦、一导管组、一散热水冷头、第 一散热排,该位在第一泵浦邻侧设置一开启的保温盒,保温盒内安装有导管组以及一置冰 室,该导管组有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泵浦的第一端,以及一穿出该保温盒的第二端;该控制排放冷气或暖气的散热水冷头位在该送温装置内,一容置体于中段部位设置 一致冷芯片,该致冷芯片设置一保冷剂,该致冷芯片电连接于该温控开关、一冷暖电极转换 开关的电子回路,该致冷芯片由该冷暖电极转换开关控制,该散热水冷头上侧分别设置一 第一管、一第二管,该第一、二管各安装一止逆阀,下部的两侧分别为一第一流口、一第二流π ;该第一散热排一端连接该散热水冷头的该第一管,该散热水冷头该第二管与该第一散 热排分别连接至该第一泵浦的两端,该送温装置在外盒内相对该第一散热排下方一侧设置 一排放扇,外盒对应排放扇处开设一出风口 ;以及,该调节装置,包含一第二散热排与一排风扇,该散热水冷头的该第二流口连接该第二 泵浦,该第二泵浦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散热排,该第二散热排连接至该第一流口,对应该第 二散热排处设置一排风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于车架设 置一握把杆,握把杆上设置温控开关及冷、暖转换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于车架下 侧各分设出四脚杆,脚杆各安装一自行发电结构的轮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的发电结构 包含一毂座、一轮轴、一转子、一定子、一导柱,呈中空的毂座内侧以一轮轴枢设组穿其中, 轮轴于毂座内旋转,轮轴伸出毂座的两端,分别穿装一镶设缠绕硅钢片线圈的定子,定子一 端面与毂座端面固定,轮轴穿装过一转子,转子在对应定子的端面镶嵌有永久磁石,转子另 一端面与轮子内侧面固定,轮轴与转子、轮子呈固定穿装型态,毂座上侧朝向脚杆处连设一 导柱,导柱由一外筒以及一位于外筒内的心轴组成,心轴较外筒为长,超出部份为榫部,榫 部外侧包覆绝缘膜,导柱安装于脚杆内,脚杆内侧安装一轴座,轴座凹设一对应榫部凹凸配 合的凹槽,脚杆内侧靠端口处安装有轴承,轴座与轴承分别焊接电线,带电流的正极或负极 的外筒、心轴将电源通过轴座与轴承传输出至整压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温装置的置冰 室位在导管组的上侧位置,置冰室内置冷冻物,冷冻物为冷冻过的冰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水冷头包含 一容置体、两位于容置体内的第一、二扇叶组,第一、二鳍片座、一致冷芯片,容置体包含一 底座、一中层框、一顶盖,底座内安置第一扇叶组,底座开口的顶缘盖设固定该第一鳍片座, 叠置于第一鳍片座上面是一与电子回路电连接的致冷芯片,于致冷芯片上叠置中层框,于 中层框的空间内安置一保冷剂,位于封盖上安置第二鳍片座,中层框顶缘固定连结顶盖,顶 盖底侧面与第二鳍片座之间留有一空间,在顶盖底侧设置一第二扇叶组,保冷剂接触贴靠 于致冷芯片的冷却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设置有乘坐部、扶手部,于扶手部设置送温装置,于相对乘坐部底部置物箱置调节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温装置设定放 出热风,置冰室为空置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分离式冷暖空调的婴儿车。该婴儿车的车架设置一送温装置以及一调节装置,该电连接至温控开关的送温装置,包含第一泵浦、配置有置冰室的导管组、散热水冷头、第一散热排,导管组一端连接第一泵浦,另一端连接散热水冷头,散热水冷头结合了致冷芯片,在设定放出冷气时,水冷液经导管组的置冰室、散热水冷头的多重致冷作用而降温,经第一散热排送出冷气,散热水冷头致冷芯片致冷所排放的热能由调节装置释放,循环的水冷液降温重回到送温装置循环送冷;设定放出暖气时,通过电极开关转换极性送出暖气至婴儿车。以此设计,无论夏日还是冬天,婴幼儿坐在车内,即使走出户外,也会感到很舒适。
文档编号B62B9/00GK201914302SQ201020647578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吴昆益 申请人:吴昆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