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112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尤其涉及适合于在比较狭窄的空间的车把罩上设置的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在前罩安装有前大灯(以下,称为“前照灯”)、示廓灯(position light)及方向指示灯,且在前照灯的左右与前照灯一体地安装示廓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46066号公报在安装面积比较大的前罩上安装示廓灯一体型前照灯时,示廓灯的布局的自由度比较大。然而,在前罩前方设有货架或车筐(以下,称为“载物架”)的形式的机动二轮车中,难以在不干扰货架或车筐的位置上配置前照灯。而且,当将前照灯和示廓灯一体设置时,由于前照灯大型化,因此在前照灯重量的作用下,照射方向调节(aiming)(光轴调整)的作业负担变大,而且为了确保用于能够进行照射方向调节的间隙,将前照灯与车把罩之间分开得较大,从而难以得到良好的外观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前罩前配置货架或车筐,前照灯的配置良好, 同时前照灯的照射方向调节作业容易,且在设计上具有良好的外观的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其具有前照灯、在所述前照灯的左右分别配置的示廓灯、在所述示廓灯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方向指示灯, 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的第一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示廓灯及方向指示灯都安装于车把罩,该车把罩覆盖沿着车宽方向延伸配置的转向车把的至少前表面,并且,所述示廓灯从所述前照灯分离,而配置在所述前照灯与所述方向指示灯之间。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示廓灯和所述方向指示灯被单元化而配置成从所述前照灯独立出来。另外,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示廓灯与所述方向指示灯的单元包括一体形成的所述示廓灯及所述方向指示灯各自的反射镜;对所述反射镜的前表面进行覆盖的透
^Mi ο另外,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机动二轮车具备比所述车把罩靠下方且配置在车身前方的载物架。另外,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具备对所述前照灯的照射方向进行调整的照射方向调节机构。发明效果根据具有第一特征的本发明,由于在车把罩这样的狭窄的区域内配置前照灯、示廓灯及方向指示灯,因此即使在前部具备货架或车筐也能确保各灯光器的功能,而且,由于使前照灯与示廓灯分离而分体配置,因此能够防止前照灯的大型化,容易进行前照灯的照射方向调节,且能够减小与罩的间隙,从而能够形成设计方面良好的车把罩结构。根据具有第二特征的本发明,通过减小示廓灯与方向指示灯的间隔,能够使示廓灯更靠近车宽方向外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被视觉辨认性。并且,通过进行单元化,能够简化将示廓灯及方向指示灯向车把罩安装的工序。根据具有第三特征的本发明,通过将示廓灯和方向指示灯配置成单元化,能够使示廓灯与在车身宽度方向的靠外侧配置的方向指示灯接近配置,因此能够更明显地显示车身宽度而提高机动二轮车的被视觉辨认性。根据具有第四特征的本发明,通过在车把罩上配置前照灯、示廓灯及方向指示灯, 即使在车身的前表面配置载物架的形式的机动二轮车中也能够确保示廓灯和方向指示灯的被视觉辨认性。根据具有第五特征的本发明,通过避免前照灯的大型化,能够减小照射方向调节机构的调整行程,从而能够减小前照灯与车把罩的间隙。换言之,能够相对地增大可进行照射方向调节的范围且能够增大从前方观察到的前照灯的尺寸。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机动二轮车的右侧视图。图2是机动二轮车的主视图。图3是机动二轮车的后视图。图4是机动二轮车的俯视图。图5是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主视放大图。图6是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后视放大图。图7是车身前部的主要部分左侧视图。图8是将上罩取下后的车身前部的主要部分左侧视图。图9是将上罩取下后的车身前部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0是车身前部的主要部分仰视图。图11是将下罩取下后的车身前部的主要部分仰视图。图12是在车身左侧安装的方向指示灯单元的主视图。图13是从车身中央部观察到的方向指示灯单元的侧视图。图14是图12的A-A位置处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机动二轮车2…车架4…转向车把7…车把罩8…前照灯9…方向指示灯单元21…头管
28" 仪表箱
29、30…开关面板
59.照射方向调节用螺栓
71.上罩
72.下罩
90.基座
91.示廓灯
92.方向指示灯
911 示廓灯用反射镜
921 方向指示灯用反射镜
101 透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机动二轮车的右侧视图,图2是机动二轮车的主视图,图3是机动二轮车的后视图, 图4是机动二轮车的俯视图。图中箭头R、L以及Fr及Rr分别表示车身右及左以及前方及后方,箭头U、D分别表示上方及下方。在图1 图4中,机动二轮车1的车架2包括车身前部的头管21 ;前端与头管21接合的主框架22 ;从主框架22的中途向下方延伸的发动机吊架(吊架板)23。主框架22从头管21向斜下后方延伸至车身的前后方向中央部附近,并从该位置、即主框架22的最下部向左右分支成两叉而向斜上后方延伸。发动机吊架23从主框架22的所述最下部即分支成两叉的位置向下方延伸。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头管21上将转向轴3支承为转动自如。转向轴3的上部与转向车把4 (参照图3)连结,转向轴3的下部与前叉5连结,该前叉5将前轮WF支承为旋转自如。在转向车把4竖立设置有左右的后视镜6、6。在转向车把4的右把手41的附近设有前制动用的制动杆42。转向车把4除了左右端的把手41、41之外由车把罩7覆盖。车把罩7包括上罩71 和下罩72。上罩71覆盖从转向车把4的上部到后部的区域,下罩72覆盖从转向车把4的前部到下部的区域。上罩71和下罩72在后方会合部73及前方会合部74相互会合。在车把罩7上安装有前照灯8和左右的方向指示灯单元9、9。前照灯8的前部周围由缘部(rim)81 镶边。如后详细叙述那样,方向指示灯单元9通过一体装入示廓灯及方向指示灯而构成。发动机12通过发动机吊架23及主框架22的前部而悬置。发动机12例如是四冲程水冷单气缸形式的发动机。发动机吊架23除了将发动机12悬置之外,还具备使摆臂13 的前部沿着车身左右方向延伸的枢轴(未图示),通过枢轴将左右一对摆臂13(图3中仅图示右侧的摆臂)支承为能够上下摆动。摆臂13在后部将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支承为旋转自如。发动机12的动力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链条向后轮WR传递,该驱动链条由在左侧的摆臂(未图示)上设置的链条罩13a覆盖。从发动机12延伸出的排气管1 与在车身右侧设置的消声器14连接,以便于降低排气声和净化排气。在主框架22的后部与摆臂13之间安装有左右一对的后悬架15,经由该后悬架15 将摆臂13的后部悬置于车架2。
车架2的前部由前罩16和护腿件17覆盖,车架2的后部由左右的侧罩18覆盖。 在主框架22的后部设有将制动灯及方向指示灯一体化而成的尾灯单元19。在侧罩18的下后方设有后挡泥板20,该后挡泥板20覆盖后轮WR的上部。而且,在侧罩18的上部配置有双人搭乘用的座椅24。座椅M的下方空间可以利用作为储物室。在前叉5上安装有前挡泥板25,该前挡泥板25覆盖前轮WF的上方。而且,在前罩 16的前方,并且在比前照灯8靠下方且位于前挡泥板25的上方的位置设有载物架26。载物架沈可以固定于从头管21向前方突出而向前罩16的前方延伸的未图示的托架。而且, 可以在右开关面板30上设置照明开关。在上罩71的上部具有朝向后方下降的面27,在该面27上配置有收容速度计、燃料余量计等仪器的仪表箱观。在车把罩7的左右分别设有左开关面板四及右开关面板30。 在左开关面板四设有方向指示灯开关、喇叭开关及变光开关等,在右开关面板30设有起动开关。在车身下部中央设有主停车架31,在车身下部左侧设有侧停车架32。主停车架31 及侧停车架32可以安装在发动机吊架23的下部。在车身左右设有突出的脚踏板33、33,而且,在发动机12的右侧设有发动机起动用的脚蹬踏板34,在发动机12的左侧设有变速用的踏板35。并且,在发动机吊架23上设有制动踏板36。图5是机动二轮车1的主要部分主视放大图,图6是主要部分后视放大图。在图 5中,前照灯8在车身主视下配设在车把罩7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相对于该前照灯8在左右外侧隔开同一距离分别配置有左右的方向指示灯单元9、9。方向指示灯单元9、9由上罩71 及下罩72分别从上下夹入,且方向指示灯单元9、9设置在车把罩7的前部左右端。在方向指示灯单元9内,在靠近前照灯8的位置上配置示廓灯91,在远离前照灯8的位置配置有方向指示灯92。方向指示灯单元9的详细的结构如后所述。在图6中,在车把罩7的后部左端安装的开关面板四的上下方向中央配置有喇叭开关四1,在喇叭开关的上方配置有变光开关四2,在喇叭开关的下方配置有方向指示灯开关四3。而且,在车把罩7的右端安装的开关面板30的下部配置有起动开关301。如图6所示,转向车把4在车身宽度方向中央部向下方弯曲,在其最下点与转向轴 3连结。转向车把4通过形成为在中央部向下方弯曲的形状,而能够确保收容仪表箱观的空间,且能够确保用于向仪表箱观、前照灯8以及方向指示灯单元9等进行配线的空间。在转向车把4的右把手41的附近设有前制动用的制动杆42。图7是车身前部的主要部分左侧视图,图8是取下上罩后的车身前部的主要部分左侧视图。而且,图9是取下上罩后的车身前部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0是车身前部的主要部分仰视图,图11是取下下罩后的车身前部的主要部分仰视图。在图7 图11中,转向车把4具备与左右的弯曲部附近接合的左右一对的支架 37 ;在比支架37靠近把手41的位置配置接合的左右一对的支架38。支架37、38向车身前方突出,通过该支架37而将上罩71安装于转向车把4。在安装下罩72的前一阶段,使止动螺钉39从下方贯通支架37,并使止动螺钉40贯通支架38而拧入到上罩71的螺纹部(未图示)。在下罩72安装有前照灯8、方向指示灯单元9、以及左右开关面板四、30。前照灯 8具备从缘部81的下方左右向车身后方侧突出的一对支架42,将从下侧贯通下罩72的止动螺钉43拧入该支架42,在下罩72上固定由前照灯8的缘部81及缘部81保持的前照灯透镜82。方向指示灯单元9通过从下侧贯通下罩72的止动螺钉44、45而固定于下罩72。 在方向指示灯单元9侧具有供止动螺钉44、45螺插的螺纹孔的构件在后面叙述。左右开关面板四、30分别具有向车身前方侧突出的支架46、47,并通过从下侧贯通下罩72的止动螺钉48、49而固定于下罩72 (参照图10、图11)。在转向车把4的从所述支架38更靠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竖立设置有用于安装后视镜6的凸台51。而且,在支架38的车身外侧面形成有用于安装方向指示灯单元9的螺纹孔381。在转向车把4上安装了上罩71之后,将安装有前照灯8、方向指示灯单元9及左右开关面板四、30的下罩72组装于上罩71。上罩71和下罩72在会合部73、74会合,在车把罩7的下方通过左右一对的止动螺钉52而相互结合。而且,上罩71具备朝向下方突出的支架53、53a,在该支架53、53a上分别形成有凸台孔531、53b。而且,上罩71具有向下方突出的支架M,该支架M具有矩形的卡合孔Ml。另一方面,下罩72具有支架55,该支架55具有矩形的卡合孔551、552。与上述卡合孔531、53b、 541以及551、552卡合的卡合构件设置于方向指示灯单元9。如图9所示,方向指示灯单元9具有从托架56指向车身中央侧的凸台57,该托架 56从上部向车身后方突出,该凸台57的前端571以之间夹有橡胶垫58的方式与所述上罩 71的卡合孔531卡合。在方向指示灯单元9上,除了凸台57之外,还具备多个向车身中央侧突出的卡合构件(与图13等相关,在后面叙述),这多个卡合构件分别与上罩71的所述卡合孔53b、Ml以及下罩72的所述矩形卡合孔551、552卡合。因此,能够减轻发动机或行驶所产生的振动波及方向指示灯单元9的程度。前照灯8的主体的上部悬置于缘部81,下部为了照射方向调节而由下罩72保持成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变位自如。为了使前照灯8的主体在下部保持于下罩72,而从前照灯8 的缘部81朝向车身后方突出地设有支架61。为了将前照灯8保持于下罩72,使螺栓59从下方贯通下罩72,并与前照灯8的所述支架61的螺纹孔611螺合。为了使螺栓59通过而在下罩72上形成的孔60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长的长孔,通过将螺栓59的紧固位置确定为长孔60的哪个位置而能够调整照射方向调节角度。图12是安装于车身左侧的方向指示灯单元9的主视图,图13是从车身中央部观察到的方向指示灯单元9的侧视图,图14是图12的A-A位置处的剖视图。在图12 图 14中,方向指示灯单元9具有安装于车把罩7的基座90。基座90具有从车身宽度方向中心侧到车身左侧的宽度,车身左侧部分901延伸至与开关面板四的左后端面会合的位置。 基座90的正面部分形成示廓灯91的反射镜911及方向指示灯92的反射镜921,在反射镜 911及921的中心部形成的座部901及902上分别保持有示廓灯插口 903及方向指示灯插口 904。对反射镜911、921实施铝蒸镀,以便于形成使示廓灯91及方向指示灯92发出的光向车身前方反射的反射面。基座90的车身左侧部分901具有供螺插到转向车把4的支架38的螺纹孔381中的止动螺钉通过的孔50。而且,在基座90的下部形成有向车身后方侧突出的支架93、94, 在该支架93、94的前端嵌合有配件95、96,该配件95、96具有供所述止动螺钉44、45 (参照图10)螺插的螺纹孔。而且,在基座90上具有与所述卡合孔53b、Ml以及551、552卡合的卡合构件(凸台或突出部)。首先,设置与卡合孔5 卡合的凸台97。然后,在车身左侧部分901的上缘附近设置与所述卡合孔541 (参照图7)卡合的爪98,在车身左侧部分901的下缘附近设置与所述卡合孔551、552(参照图7)分别卡合的爪99、100。在基座90的前表面安装透镜101。透镜101通过止动螺钉102而固定于基座90。 并且,透镜101包括主要位于示廓灯91的前方的第一部分105和主要位于方向指示灯92 的前方的第二部分106。第一部分105靠近车身中央且在遍及上下的范围和在上下向车身外侧方向延伸的范围扩展。而且,第二部分106配置在由第一部分105夹着上下的范围内。 在透镜101与基座90的会合部设有密封构件107。这样,方向指示灯单元9中将示廓灯91及方向指示灯92固定于共同的基座90,对该基座90的前表面进行覆盖的透镜101将示廓灯91及方向指示灯92共同覆盖。与图12 14相关而说明的车身左侧的方向指示灯单元9的结构与在车身右侧配置的方向指示灯单元9除了左右反转之外其它相同。参照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未限定为该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变形或应用。例如,车把罩7并不局限于覆盖转向车把4的整个周围,也能够适用于至少覆盖转向车把4的前表面,且在覆盖该前表面的车把罩上配置有前照灯8和方向指示灯单元9的机动二轮车。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其具有前照灯(8)、在所述前照灯(8)的左右分别配置的示廓灯(91)、在所述示廓灯(91)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方向指示灯(92),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8)、示廓灯(91)及方向指示灯(92)都安装于车把罩(7),该车把罩(7) 覆盖沿着车宽方向延伸配置的转向车把的至少前表面,并且,所述示廓灯(91)从所述前照灯(8)分离,而配置在所述前照灯(8)与所述方向指示灯 (9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示廓灯(91)和所述方向指示灯(9 被单元化而配置成从所述前照灯(8)独立出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示廓灯(91)与所述方向指示灯(9 的单元(9)包括一体形成的所述示廓灯 (91)及所述方向指示灯(92)各自的反射镜(911、921);对所述反射镜(911、921)的前表面进行覆盖的透镜(101)。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动二轮车具备比所述车把罩(7)靠下方且配置在车身前方的载物架 06)。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前照灯(8)的照射方向进行调整的照射方向调节机构(59、6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灯光装置,其使因前照灯和示廓灯一体化并配置于车把罩而大型化的前照灯小型化,且提高了车辆的被视觉辨认性。在前部具备载物架(26)的机动二轮车(1)的灯光装置中将示廓灯(91)和方向指示灯(92)安装于车把罩(7),该示廓灯分别配置在前照灯(8)的左右,该方向指示灯(92)配置在示廓灯(91)的车宽方向外侧。示廓灯(91)从前照灯分离,而配置在前照灯(8)与方向指示灯(92)之间。示廓灯和方向指示灯从前照灯(8)独立出来而构成为方向指示灯单元(9)。方向指示灯单元包括一体形成的示廓灯及方向指示灯各自的反射镜(911、921);对反射镜的前表面进行覆盖的透镜(101)。
文档编号B62J6/02GK102530138SQ2011103991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伊藤守, 松井典之, 猪濑幸司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