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重汽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171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载重汽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运输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指一种载重汽车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物流业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更是促进了汽车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目前在物流业中应用最多的载重汽车,是由拖头和半挂车组成,拖头的车轮提供驱动和转向,是主动轮;半挂车的车轮既不提供驱动,也不可转向,是从动轮,这种结构的载重汽车,其具有以下缺点1)半挂车的长度需根据所载物件的长短来定制,导致成本高,不方便。2)因车身较长,载重量较大,导致半挂车底部的大梁较长较厚,汽车自重较大,耗能。3)转向时半挂车上的车轮不能作纯滚动,而是既滚动又滑动,导致摩擦力大,损耗大,轮胎寿命短。4)因汽车只有前面的主动轮可驱动和转向,以及拖头与半挂车间是柔性连接(转弯时导致拖头与半挂车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倒车后退时很不方便,操作难度大。5)汽车完全依靠前面主动轮提供驱动,而主动轮的轴荷较小,故主动轮会出现打滑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可克服上述缺陷,成本低,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包括车头、车身及车轮,所述的车身为至少一个,所述的车头与所述的车身刚性连接,所述的车身与车身之间刚性连接,所述的车轮设于所述的车身下方。优选地,上述的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还包括有螺栓组件,所述的车身与所述的车头通过所述的螺栓组件刚性连接在一起。优选地,上述的车身后端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螺栓孔,所述的车身前端对应位置,也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螺栓孔;所述的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及螺母,所述的一个车身的前端的连接块与另一车身后端的连接块相对接,所述的螺栓穿过两个车身的螺栓孔,用螺母锁固。上述的车身中,至少一组车轮为驱动轮,上述的驱动轮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的车头相连。优选地,上述的车身中所有车轮均为驱动轮,驱动轮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的车头相连。上述的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还进一步包括操作装置,所述的操作装置设于最后一个车身上,所述的最后一个车身的车轮为驱动轮。优选地,上述的操作装置为操纵杆、操作盘或遥控操作装置。上述的车身中,至少一组车轮均为转向轮,所述的转向轮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的车头相连。优选地,上述的车身中所有车轮为转向轮,转向轮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的车头相连。优选地,上述的车身长度为三米。采用上述方法后,在使用时,先将车头与第一个车身刚性连接,然后再根据需要, 确定车身的数量,将车身之间也刚性连接,这种结构,其可以根据所载物件长短来选择所挂车身的节数;由于本新型,其为刚性连接,使整个载重汽车为一整车,缩短了整车的长度, 同时,解决了后退方便的问题,与现有车相比,其成本低,且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包括车头1、车身2、车轮3及螺栓组件4,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车头1与车身2,车身2与车身2之间,是通过螺栓来实现刚性连接,车头1的后部两端设有连接块11、12,连接块11、12上分别设有螺栓孔。另外,车头1与车身2之间,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刚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车身2有五个,每个车身的结构都相同。其长度为三米。配合图2所示,车身2的后部两端设有连接块21、22,连接块21、22上设有螺栓孔211、221 ;车身2的前部两端的对应位置设有连接块23、24,连接块23J4上设有螺栓孔 231,241 ;所谓对应位置,是指,其与在组合时,与连接块23、M恰好与连接块21、22的螺栓孔在同一轴线上。车轮3设于车头1及车身2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车头1下方的为驱动轮,车身 2的下方所有车轮均为驱动轮,该驱动轮通过信号线与车头1相连。车轮均为转向轮,该转向轮也通过信号线与车头1相连,车头1有一转向轮,车身2下方均为转向轮,可以使所有的车轮均独立转向,使车轮的滑动现象消失。优选地,最后一个车轮的的车轮既为驱动轮, 也为转向轮,其在后退的时候,更为方便。另外,最佳方案是,两排车轮,即保证两排车轮间的距离较小(最优为3米),从而使大梁承受弯矩小,自重减轻。再者,由于车头1有驱动轮,车身都为驱动轮,可以解决唯一驱动轮轴荷小而产生的主动轮打滑问题。车轮的设置,可以改进或降低后退操作的难度。最优还可在最后一节车身上设置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为操纵杆、操作盘或遥控操作装置,将最后一节车身当做车头使用, 进一步方便汽车倒车后退的操作。司机用遥控操作装置倒车时,可在后方操作。螺栓组件4,其包括有螺栓41及螺母42。使用时,配合图3所示,先将第一个车身前端的连接块21、22与车头1后部的连接块11、12相对接,将螺栓41穿过上述连接块的螺栓孔,用螺母42锁固,从而实现车头1与车身2的刚性连接;然后,将前一个车身2后部的连接块21、22与后一个车身2前部的连接块23、对相对接,然后,将螺栓41穿过螺栓孔,用螺母42锁固。从而实现车身与车身的刚性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包括车头、车身及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为至少一个,所述的车头与所述的车身刚性连接,所述的车身与车身之间刚性连接,所述的车轮设于所述的车身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螺栓组件,所述的车身与所述的车头通过所述的螺栓组件刚性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后端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螺栓孔,所述的车身前端对应位置,也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螺栓孔;所述的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及螺母,所述的一个车身的前端的连接块与另一车身后端的连接块相对接,所述的螺栓穿过两个车身的螺栓孔,用螺母锁固。
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中,至少一组车轮为驱动轮,所述的驱动轮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的车头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进一步包括操作装置,所述的操作装置设于最后一个车身上,所述的最后一个车身的车轮为驱动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为操纵杆、操作盘或遥控操作装置。
7.如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中,至少一组车轮为转向轮,所述的转向轮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的车头相连。
8.如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长度为三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重汽车结构,其包括车头、车身及车轮,所述的车身为至少一个,所述的车头与所述的车身刚性连接,所述的车身与车身之间刚性连接,所述的车轮设于所述的车身下方。在使用时,先将第一个车头与车身刚性连接,然后再根据需要,确定车身的数量,将车身之间也刚性连接,这种结构,其可以根据所载物件长短来选择所挂车身的节数;由于本新型其为刚性连接,使整个载重汽车为一整车(还可缩短整车的长度),与现有车相比,不需要为某一长度的物体而设计专用车身,其成本低,且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62D33/02GK201999086SQ20112000726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
发明者张亚琛, 朱小春, 梁松峰, 邓志君, 邱浩 申请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