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1713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
背景技术
在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的各部件中,油壶盖的结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内部单一盖口结构,在更换助力转向液时,容易造成油壶盖内的密封圈脱离,粘结在油壶口表面,或者直接脱落,导致油壶密封不良、渗油或漏油的情况,给整个助力转向系统的功能和汽车安全造成隐患;另一种是油壶盖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支架8,参见图1所示,虽然能良好的固定油壶盖密封圈4,但是多增加了一个结构相对复杂的支架结构零件,增加了总成零件原材料的消耗、造成零件重量增重,以及相应加工、装配成本的增加。此外,由于结构要求,油壶罐体分为上罐体2和下罐体3两部分,上罐体2和下罐体3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振动摩擦焊接方式,在焊接过程中,因振动摩擦产生大量的塑料微粒,导致油壶的清洁度难以得到保证,必须要经过后工序,进行清洗、晾干或烘干。否则,焊渣和塑料微粒一旦污染助力转向液,会导致助力转向系统卡死、损坏,致使系统功能丧失,影响助力转向系统的寿命。并且,注塑件的后变型使得焊接面的平面度不良,导致焊接合格率低,密封检测合格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使油壶盖密封圈能够可靠地被钩挂在油壶盖内,不会脱落,密封效果好;取消了原有的密封圈支架,减少了零件,能够降低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和装配的成本,结构简单,工装效率高;提高了助力转向系统的寿命;通过预变形技术和工艺改善了焊接面的平面度,使焊接合格率和密封检测合格率大幅度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包括油壶罐体、滤网和油壶盖,所述油壶罐体由上罐体和下罐体构成,所述油壶盖内部装配有油壶盖密封圈,所述上罐体和下罐体通过预变型设计成型后经非接触式热板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油壶盖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油壶盖密封圈的凸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罐体内部设置有隔油挡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罐体一侧壁下方设置有回油管接口和吸油管接口,相邻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与车身油壶支架挂接的安装固定卡座,在与所述安装固定卡座相对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两个与支架安装孔相配合的安装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油管接口和吸油管接口分别配有回油管接口堵盖和吸油管接口堵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滤网位于油壶盖与所述回油管接口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罐体设置有和油壶盖旋紧配合的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0012](1)油壶盖内设置的凸台能够将油壶盖密封圈牢固地钩挂在油壶盖内,使其不会脱落,密封效果好,不造成液压油的渗漏。由于减少了一个零件,能够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和加工、装配的成本,结构简单,工装效率高。(2)由于油壶罐体的上罐体和下罐体通过非接触式热板焊接方式连接,所以焊渣较振动摩擦焊有显著的减少,取消了后续的清洗和烘干工序,改善了助力转向液压油的清洁情况,保证助力转向系统的正常工作,提高了助力转向系统的寿命。(3)油壶罐体的上罐体和下罐体的焊接面运用了预变型技术,补偿了注塑件的后变型,显著改善了焊接面的平面度,使焊接合格率和密封检测合格率大幅度提高。(4)油壶罐体的下罐体内部设置了一块隔油挡板,不仅增强了油壶罐体本身的刚性,同时也对罐体内液体的流动起缓冲作用,减少了液压油对油壶罐体的压力。(5)下罐体的回油管接口和吸油管接口分别设置了两个管口堵盖,确保在油壶安装到汽车上之前,没有污染物通过这两个管口进入油壶罐体内污染罐体,并污染罐体内将加注的液压油,确保油壶装配之前的清洁度符合技术要求。

图1为原有油壶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壶盖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壶盖,Ι-a-凸台,2-上罐体,3-下罐体,4-油壶盖密封圈,5-滤网,6-回油管接口堵盖,7-吸油管接口堵盖,8-密封圈支架,3-a-回油管接口,3-b-吸油管接口, 3-c-安装固定卡座,3-d、3-e-安装销,3-f-隔油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包括油壶罐体、滤网5 和油壶盖1,油壶罐体由上罐体2和下罐体3构成,上罐体2和下罐体3通过预变型设计成型后经非接触式热板焊接方式连接。上罐体2设置有和油壶盖1旋紧配合的螺口。下罐体 3 —侧壁下方设置有回油管接口 3-a和吸油管接口 3-b,相邻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与车身油壶支架挂接的安装固定卡座3-c,在与所述安装固定卡座3-c相对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两个与支架安装孔相配合的安装销3-d和3-e,可将油壶罐体与支架固定,使其固定得更为稳固, 保证液压油循环畅通。为了确保油壶安装到汽车上之前的清洁,回油管接口 3-a和吸油管接口 3-b分别配有回油管接口堵盖6和吸油管接口堵盖7。油壶盖1内部装配有油壶盖密封圈4,下罐体3内部设置有滤网5,滤网5位于油壶盖1与回油管接口 3-a之间,用于过滤在助力转向系统内循环回油壶的助力转向液压油。参见图3所示,油壶罐体的下罐体3内部为储油中空腔,设置有隔油挡板3-f,隔油挡板3-f将下罐体3分隔为两个相通的吸油腔室和回油腔室,隔油挡板3-f自然形成了一个缓冲屏障,增强了油壶罐体本身的刚性,同时也对油壶罐体内液体的流动起缓冲作用,减少了液压油对油壶罐体的压力。[0025]参见图4所示,油壶盖1内取消了原来的密封圈支架8,设置了凸台Ι-a,使油壶盖密封圈4能够可靠地被钩挂在油壶盖1内,不会脱落,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减少了一个零件,能够降低原材料消耗和加工、装配的成本,结构简单,工装效率高。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包括油壶罐体、滤网(5)和油壶盖(1),所述油壶罐体由上罐体⑵和下罐体(3)构成,所述油壶盖⑴内部装配有油壶盖密封圈G),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罐体( 和下罐体C3)通过预变型设计成型后经非接触式热板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油壶盖(1)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油壶盖密封圈的凸台(1-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罐体(3)内部设置有隔油挡板(3-f)。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罐体(3)— 侧壁下方设置有回油管接口(3_a)和吸油管接口(3-b),相邻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与车身油壶支架挂接的安装固定卡座(3-c),在与所述安装固定卡座(3-c)相对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两个与支架安装孔相配合的安装销(3-d、3-e)。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接口(3-a) 和吸油管接口(3-b)分别配有回油管接口堵盖(6)和吸油管接口堵盖(7)。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5)位于油壶盖(1)与所述回油管接口(3_a)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2)设置有和油壶盖(1)旋紧配合的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助力转向油壶总成,包括油壶罐体、滤网和油壶盖,所述油壶罐体由上罐体和下罐体构成,所述油壶盖内部装配有油壶盖密封圈,所述上罐体和下罐体通过预变型设计成型后经非接触式热板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油壶盖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油壶盖密封圈的凸台。本实用新型使油壶盖密封圈能够可靠地被钩挂在油壶盖内,不易脱落,密封效果好;取消了原有的密封圈支架,减少了零件,能够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加工和装配的成本,结构简单,工装效率高;提高了助力转向系统的寿命;改善了焊接面的平面度,使焊接合格率和密封检测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文档编号B62D5/06GK201972975SQ20112000706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2日
发明者周利军, 尹忠海, 张保国, 石卉, 骆志鹏 申请人:武汉美嘉机械塑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