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自牵引管弄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2577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动力自牵引管弄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动力自牵引管弄小车。
背景技术
很多场所的管路系统,为了节约上部空间,管路系统布置得都比价低矮,在维护保养时,工作人员常常需要躺在地上,进行仰面操作,如果是大规模的维护保养,工作人员会相当累,因为还需要匍匐前进,才能改变施工地点。所以需要一种装置,工作人员可以坐着或者躺在上面,并且可以顺着管道系统内部自由行进。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动力自牵引管弄小车,额定载员2 人,载重800KG,工作人员坐在小车上可以通过手动牵引绳索,实现在低矮的空间里自由行进,适用于错综复杂、空间低矮的管路系统,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方便、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对管路系统进行安装、维修和操作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自牵引管弄小车,它包括车架,该车架表面设有扶手,在车架底部设有刹车组件,在车架两端设有挂钩;所述车架底部焊接有走轮组件及导向轮组件,所述导向轮组件与走轮组件相对设置;在车架上还设有坐垫、靠背及调整板,所述坐垫螺纹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调整板焊接在车架上,所述靠背与调整板活动连接。所述车架底部焊接有四套走轮组件,每个走轮组件对应一个导向轮组件;所述扶手位于车架的两侧;所述靠背底部安装在调整板内,在调整板外部与靠背对应处分布有若干插销孔,通过更改插销孔来改变靠背的倾斜程度。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地运用在船舶、大型气站、水站等管路系统比较庞大的场所,有利于工作人员能够顺利到达管路系统内部;柔软地沙发坐垫和靠背,同时靠背可以自由选择角度,具有舒适度高的显著特点;轨道采用的是常规的槽钢材料,不需要任何加工,使用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动力自牵引管弄小车,它包括车架1,该车架1表面的设有扶手2,扶手2位于车架1的两侧。在车架1两端设有挂钩6,在车架1底部设有刹车组件5,刹车组件由手轮和刹车片组成。所述车架1底部焊接有四套走轮组件3 及与之对应的四套导向轮组件4,所述导向轮组件4与走轮组件3相对设置,走轮组件3由轴承托架、轴承、连接件、走轮套、轴承和卡簧组成;导向轮组件4由轴承和连接件组成。在车架1上还设有坐垫7、靠背8及调整板9,所述坐垫7螺纹固定在车架1上,所述调整板9 焊接在车架1上,所述靠背8与调整板9活动连接;所述靠背8底部安装在调整板9内,在调整板9外部与靠背8对应处分布有若干插销孔,通过更改插销孔来改变靠背8的倾斜程度。 本发明原理如下将小车安置于事先铺设好的槽钢轨道上,小车共设有四个锥形走轮,小车前后均设有挂钩,连接好绳索,可以手动牵引也可以电动牵引;为了避免由于左右的间隙而造成小车运行不稳定,每个走轮旁各设置了导向轮;考虑到在船舶上使用时会产生摇摆,不利于工作人员停车作业,所以特设了扶手和刹车组件,到达目的地时通过刹车组件将小车与地面固定即可展开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无动力自牵引管弄小车,其特征是它包括车架(1),该车架(1)表面设有扶手 0),在车架(1)底部设有刹车组件(5),在车架(1)两端设有挂钩(6);所述车架(1)底部焊接有走轮组件C3)及导向轮组件G),所述导向轮组件(4)与走轮组件C3)相对设置;在车架(1)上还设有坐垫(7)、靠背(8)及调整板(9),所述坐垫(7)螺纹固定在车架(1)上, 所述调整板(9)焊接在车架(1)上,所述靠背(8)与调整板(9)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自牵引管弄小车,其特征是所述车架(1)底部焊接有四套走轮组件(3),每个走轮组件C3)对应一个导向轮组件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自牵引管弄小车,其特征是所述扶手( 位于车架(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自牵引管弄小车,其特征是所述靠背(8)底部安装在调整板(9)内,在调整板(9)外部与靠背(8)对应处分布有若干插销孔,通过更改插销孔来改变靠背(8)的倾斜程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动力自牵引管弄小车,它包括车架(1),车架(1)表面设有扶手(2),车架(1)底部设有刹车组件(5),车架(1)两端设有挂钩(6);车架(1)底部焊接有走轮组件(3)及导向轮组件(4),导向轮组件(4)与走轮组件(3)相对设置;在车架(1)上设有坐垫(7)、靠背(8)及调整板(9),坐垫(7)螺纹固定在车架(1)上,调整板(9)焊接在车架(1)上,靠背(8)与调整板(9)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动力自牵引管弄小车,可以通过手动牵引或电动牵引,实现在低矮空间里自由行进,可广泛地运用在船舶、大型气站、水站等管路系统比较庞大的地方,有利于工作人员能够顺利到达管路系统处。
文档编号B62B5/00GK202011414SQ20112007389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6日
发明者张晓荣 申请人:张晓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