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汽车车厢可卸边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840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卸汽车车厢可卸边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卸汽车车厢边门的自卸汽车车厢可卸边门。
背景技术
目前,除固定式车厢外,绝大部份自卸汽车车厢的边门都是可以打开和关闭的。所以传统的做法是在车厢的边板和底板间,用一排活页进行连接。因此,车厢边板只能绕活页翻转,实现车厢边门的打开和关闭功能,而不能直接从车厢上吊下来。所以,这种车厢不具备无边门的作业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方便将车厢边门板拆卸、安装,使车厢可进行无边门作业的自卸汽车车厢可卸边门。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在车厢底板的侧边设置有至少两个向上延伸的托架,托架内壁与车厢底板侧边构成向上开口的U型口,车厢边门板的下端相对应位置有孔洞,孔洞的宽度大于所述托架的宽度,在车厢边门板翻转时,托架卡在孔洞内,构成铰链结构,当车厢门边板直立时,可以向上将车厢门边板向上从上开口的U型口中拆卸。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方便将车厢边门板拆卸、安装,使车厢可进行无边门作业。

[0006]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000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0008]附图2是主视图。[0009]附图3是附图2的A — A剖面图。[0010]附图4是附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0011]附图5是车厢边门板的安装示意图。[0012]附图6是附图5的B— B剖面图。[0013]附图7是附图6的局部放大视图。[0014]附图8是车厢边门板1的结构示意图。[0015]附图9是附图8的C— C剖面图。[0016]附图10是附图8的局部放大视图。[0017]附图11是车厢底板3与托架4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18]附图12是附图11的D — D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包括1、车厢边门板,2、U型圆钢,3、车厢底板,4、托架,5、锁环,6、锁杆, 7、前立柱,8、后立柱,9、吊耳A,10、吊耳B。[0020]本实用新型包括车厢边门板1与车厢底板3,在车厢底板3的侧边设置有至少两个向上延伸的托架4,托架4内壁与车厢底板3侧边构成向上开口的U型口,如附图11和附图12所示。车厢边门板1的下端相对应位置有孔洞,孔洞的宽度大于所述托架4的宽度, 在车厢边门板1翻转时,托架4卡在孔洞内。所述的车厢边门板上的孔洞是由焊接在车厢边门板下端的U型圆钢圈成的孔洞, 如附图8、附图9和附图10所示。在自卸汽车车厢边门板1的下部焊接一排U形园钢2 ;在车厢底板3与U形园钢上下对齐的位置焊接托架4 ;U形园钢2和托架4就组成了一个个“绞链”。这样,车厢边板不仅能绕“绞链”翻转,实现车厢边门的打开和关闭功能,而且,还可以把车厢边板直接从托架4上吊下来。反之,也能把车厢边板直接挂到托架4上去,从而实现车厢能随意变换有边门和无边门的两种作业状态。边门锁扣由锁环5和锁杆6组成。两个锁环5分别焊在边门前后两侧上部;两根锁杆6分别穿入前立柱7和后立柱8的销孔内;转动锁杆的方位,就能锁上和打开锁扣。打开锁扣,才能打开车厢边门,甚至还可卸下车厢边门;锁上锁扣,则车厢边门既无法打开,也不能上下左右窜动。
权利要求1.一种自卸汽车车厢可卸边门,包括车厢边门板与车厢底板,其特征在于在车厢底板 (3)的侧边设置有至少两个向上延伸的托架(4),托架(4)内壁与车厢底板(3)侧边构成向上开口的U型口,车厢边门板(1)的下端相对应位置有孔洞,孔洞的宽度大于所述托架(4) 的宽度,在车厢边门板(1)翻转时,托架(4 )卡在孔洞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汽车车厢可卸边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边门板上的孔洞是由焊接在车厢边门板下端的U型圆钢圈成的孔洞。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自卸汽车车厢边门的自卸汽车车厢可卸边门。其特点是在车厢底板的侧边设置有至少两个向上延伸的托架,托架内壁与车厢底板侧边构成向上开口的U型口,车厢边门板的下端相对应位置有孔洞,孔洞的宽度大于所述托架的宽度,在车厢边门板翻转时,托架卡在孔洞内,构成铰链结构,当车厢门边板直立时,可以向上将车厢门边板向上从上开口的U型口中拆卸。其优点是能方便将车厢边门板拆卸、安装,使车厢可进行无边门作业。
文档编号B62D33/027GK202071905SQ20112018021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劳开仑, 吕刚, 徐翠菁, 李兴天, 温德振, 玉晓轲, 覃荣莹, 陈安健, 韦坚海, 韦荣坚 申请人: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