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07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低碳环保、健康绿色的生活。在交通工具上,现在人们基本上已经用电动自行车替代了自行车和摩托车,即环保又省力。但是目前的电动自行车功能都比较单一,只能作为代步工具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可健身又可代步出行的多功能电动自行车。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和座垫,所述的车架上分别轴接有前轮和后轮,所述的车把的两侧与所述的后轮之间分别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的后轮的后轮轴上同轴套设有转盘,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与所述的转盘连接,所述的车架上设置有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动能转换装置, 所述的壳体上支撑有支撑架。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连接块,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上端轴接在所述的车把上,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下端和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前端同轴轴接在所述的连接块上,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后端轴接在所述的转盘上,所述的第二连杆上固定设置有脚踏板。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上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手摇杆。所述的动能转换装置包括发电机、蓄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的转盘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并通过所述的传动齿轮与所述的发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传动机构与所述的后轮轴连接,所述的发电机与所述的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的蓄电池与所述的驱动电机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车把的两侧与后轮之间分别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且壳体内设置有动能转换装置,使得本电动自行车在不用时可作为健身器锻炼,且在锻炼的同时通过动能转换装置可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而要出门时,只要将手摇杆拆下,就可作为电动自行车代步出行,一车两用,经济实用且更加节能环保。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能转换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1、车把2和座垫3,车架1上分别轴接有前轮4和后轮5,车把2的两侧与后轮5之间分别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和连接块8,第一连杆6的上端轴接在车把2上,第一连杆6的上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手摇杆61,第一连杆6的下端和第二连杆7的前端同轴轴接在连接块 8上,后轮5的后轮轴上同轴套设有转盘9,第二连杆7的后端轴接在转盘9上,第二连杆7 上固定设置有脚踏板71,车架1上设置有壳体10,壳体10内设置有发电机11、蓄电池12和驱动电机13,转盘9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图中未显示)并通过传动齿轮与发电机11的转子连接,驱动电机13通过链条传动机构14与后轮轴连接,发电机11与蓄电池12电连接, 蓄电池12与驱动电机13电连接,壳体10上支撑有支撑架15。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和座垫,所述的车架上分别轴接有前轮和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的两侧与所述的后轮之间分别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的后轮的后轮轴上同轴套设有转盘,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与所述的转盘连接,所述的车架上设置有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动能转换装置,所述的壳体上支撑有支撑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连接块,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上端轴接在所述的车把上,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下端和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前端同轴轴接在所述的连接块上,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后端轴接在所述的转盘上,所述的第二连杆上固定设置有脚踏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上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手摇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能转换装置包括发电机、蓄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的转盘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并通过所述的传动齿轮与所述的发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传动机构与所述的后轮轴连接,所述的发电机与所述的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的蓄电池与所述的驱动电机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和座垫,车架上分别轴接有前轮和后轮,特点是车把的两侧与后轮之间分别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后轮的后轮轴上同轴套设有转盘,曲柄连杆机构与转盘连接,车架上设置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动能转换装置;优点是由于车把的两侧与后轮之间分别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且壳体内设置有动能转换装置,使得本电动自行车在不用时可作为健身器锻炼,且在锻炼的同时通过动能转换装置可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而要出门时,只要将手摇杆拆下,就可作为电动自行车代步出行,一车两用,经济实用且更加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B62M6/40GK202163571SQ20112026163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刘胜利, 诸晓青, 谌再芳, 黄丹妮 申请人:宁波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