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3400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子,尤其涉及一种集合了万向轮、棘轮和行星轮的功能特点的轮子。
背景技术
万向轮能够360度自由变向,增强其荷载运动的灵活 性;棘轮机构是一种能够实现单向运转功能的结构,可防止逆行;行星轮既能自转又能绕滚动架(行星架)公转,自转和公转配合运行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运行环境。上述的三种轮子各有特点,但是目前尚无一种轮子能够集合上述轮子全部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轮,整合了万向轮、棘轮和行星轮的功能特点,具有变向灵活、防止逆行、容易上台阶和降低颠簸程度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轮,包括支撑架、连接在支撑架顶端的转动副、通过轴和轴承连接在支撑架底端的滚动架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滚动架上的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包括通过固定轴固接在滚动架上的轮心和套接在此轮心外表面的滚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动架为星形结构,所述棘轮机构设置在滚动架的尖端处,且围绕滚动架的轴呈圆周阵列。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动架为三角星形,所述棘轮机构为三个。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心的外缘设置有簧片和配套的棘爪,所述滚轮内缘设置有与棘爪配套的单向凹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整合了万向轮、棘轮和行星轮的功能特点,转动副可以360度自由变向,增强荷载运动的灵活性,棘轮结构可以单向转动,防止逆行,另外,棘轮机构和滚动架形成行星轮结构,棘轮机构既可以自转又可以围绕滚动架公转,在路况不好时能够降低颠簸程度,尤其能够解决普通轮子不易上台阶的问题。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棘轮结构的剖视结构放大图。图中1、支撑架2、转动副3、轴4、轴承5、滚动架6、棘轮机构7、固定轴8、轮心9、滚轮10、簧片11、棘爪12、单向凹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中包括支撑架I、连接在支撑架I顶端的转动副2、通过轴3和轴承4连接在支撑架I底端的滚动架5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滚动架5上的棘轮机构6,棘轮机构6包括通过固定轴7固接在滚动架5上的轮心8和套接在此轮心8外表面的滚轮9,轮心8的外缘设置有簧片10和配套的棘爪11,滚轮9内缘设置有与棘爪11配套的单向凹齿12,滚动架5为三角星形,棘轮机构6为三个,且围绕滚动架5的轴3呈圆周阵列设置在滚动架5的尖端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整合了万向轮、棘轮和行星轮的功能特点,转动副2可以360度自由变向,增强荷载运动的灵活性,棘轮结构6可以单向转动,防止逆行,另外,棘轮机构6和滚动架5形成行星轮结构,棘轮机构6既可以自转又可以围绕滚动架5公转,在路况不好时能够降低颠簸程度,尤其能够解决普通轮子不易上台阶的问题。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 单一限制条件。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连接在支撑架顶端的转动副、通过轴和轴承连接在支撑架底端的滚动架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滚动架上的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包括通过固定轴固接在所述滚动架上的轮心和套接在此轮心外表面的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架为星形结构,所述棘轮机构设置在滚动架的尖端处,且围绕滚动架的轴呈圆周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组合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架为三角星形,所述棘轮机构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心的外缘设置有簧片和配套的棘爪,所述滚轮内缘设置有与棘爪配套的单向凹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轮,包括支撑架、连接在支撑架顶端的转动副、通过轴和轴承连接在支撑架底端的滚动架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滚动架上的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包括通过固定轴固接在所述滚动架上的轮心和套接在此轮心外表面的滚轮。本实用新型整合了万向轮、棘轮和行星轮的功能特点,具有变向灵活、防止逆行、容易上台阶和降低颠簸程度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B5/02GK202541200SQ20122007617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4日
发明者侯九霄, 冯志超, 席松涛, 石九龙, 董昊 申请人:侯九霄, 冯志超, 席松涛, 石九龙, 董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