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5018阅读:25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装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工装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运送零件材料的工装车。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机械零件材料组件等的运送传输需要用到工装车,一般的工装车用的是包括底盘和主体架的工装车,工件放在工装车上实现运送或存放,以满足生产组装流程中的需要。目前工装车的底盘和主体架一般使用精益管搭接而成,鉴于精益管本身的强度较低,尤其承接重力的底盘结构强度也较低,承接机械零件的数量较少。上述工装车上大部分没有设置牵引装置,即便设置有牵引装置,由于工装车由精益管搭接而成,牵引装置承受的牵引力很有限,牵引力不能过大,过大会导致工装车上的精益管变形,也会导致工装车报废,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另外,如果工装车数量较多,在闲置期间,工装车占用较大生产空间,生产淡季时工装车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占用空间浪费库存资源。此外有部分工装车可拆卸地堆叠在一起,但精益管搭接而成的工装车其承重能力较差,堆叠高度有限,若堆叠高度过高会导致工装车零部件变形,也会导致工装车报废,甚至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提供一种强度较大、安全可靠、节省空间、库存成本低的工装车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卸、便于堆叠、结构简单的工装车,该工装车强度较大、安全可靠、堆叠强度高且安全可靠。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工装车,包括底盘和主体架,所述底盘下部设有车轮,所述底盘由多段型材搭接而成,所述主体架由多段精益管搭接而成,所述底盘上部设有固定支撑件,所述固定支撑件与主体架通过接头连接。该工装车主体架和底盘通过连接件连接,可以拆卸,有效利用生产空间,底盘采用型材制造,强度更高,承重能力增强,精益管主体架损坏可以及时更换,降低工装投入成本。优选地,所述主体架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由多段精益管通过接头连接而成的层架,所述层架与主体架通过接头连接。层架的设置可满足不同工件的放置,充分利用空间提升生产效率。优选地,所述层架上设置有第一垫板。优选地,所述底盘由多段型材焊接围成,所述主体架由多段精益管通过接头连接而成。由多段型材焊接围成的底盘更坚固强度更高、承重能力强,而通过接头连接多段精益管形成的主体架,有方便拆卸更换、成本低的优点。优选地,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第二垫板。优选地,所述底盘四角上部各设有一个固定支撑件,所述固定支撑件包括内支撑棒和外支撑棒,所述主体架的支脚插入所述外支撑棒内部或者所述所述外支撑棒插入所述主体架的支脚内部,所述内支撑棒通过接头将所述主体架固定在所述底盘上。该连接结构通过内支撑棒和外支撑棒的共同固定,更稳定牢固,通过接头连接则方便拆卸。[0017]优选地,所述底盘前端和底盘后端中部各设有一个中支撑棒,所述主体架中部的支脚插入所述中支撑棒内部或者所述所述中支撑棒插入所述主体架的支脚内部。如此设计,中支撑棒可使主体架中间部位与底盘可靠连接,缓冲由于工装车运动时主体架的晃动。优选地,所述底盘的车轮是在底盘四角下部各设有一个减震轮,所述减震轮均为万向轮;或者所述底盘前端的减震轮为万向轮,所述底盘后端的减震轮为定向轮。优选地,所述底盘设置有前牵弓I组件和/或后牵弓I组件,方便于牵弓I工装车。优选地,所述主体架上还设有标识牌和/或插卡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工装车主体架和底盘通过连接件连接,可以拆卸,底盘可以重复利用,精益管主体架损坏可以及时更换,降低工装投入成本;采用精益管与型材的搭配使用,精益管用于制作主体架,强度较高的型材用于制作底盘结构,这样工装车的强度增高,承重能力增强;工装车的底盘设置有牵引装置,便于牵引,解决精益管牵存在的安全问题;解决生产旺季和淡季模式转换带来 的工装车闲置问题,使工装车在淡季时拆装堆叠,有效利用生产空间。
图I是本实用新型工装车的总装配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装车的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装车的底盘部件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装车的前牵引组件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装车的后牵引组件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工装车的标识牌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工装车的插卡器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工装车的底盘堆垛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工装车包括底盘2和主体架1,底盘2下部设有减震轮,底盘2由多段型材焊接围成,底盘2上设置有第二垫板4,主体架I由多段精益管通过接头3连接而成,底盘2上部设有固定支撑件20,固定支撑件20与主体架I通过接头3连接。为增加工装车承接较多的工件,主体架I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由多段精益管通过接头3连接而成的层架19,层架19与主体架I通过接头3连接;层架19上设置有第一垫板18。为使主体架I和底盘2稳固连接,底盘2四角上部各设有一个固定支撑件20,固定支撑件20包括内支撑棒21和外支撑棒22,主体架I的支脚插入外支撑棒22内部,内支撑棒21通过接头3将主体架I固定在底盘2上。请参阅图3,底盘2前端和后端的中部各设有一个中支撑棒23,主体架I中部的支脚插入中支撑棒23内部。如此设计,中支撑棒23可使主体架I中间部位与底盘可靠连接,缓冲由于工装车运动时主体架I的晃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外支撑棒22、中支撑棒23插入主体架I的支脚内部。底盘2四角下部各设有一个减震轮,在本实施例中底盘2前端的减震轮为万向轮8,底盘2后端的减震轮为定向轮7。这样设计减震轮可使工装车自由转动,便于操作人员推动工装车。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四个都设置为万向轮。底盘2设置有前牵引组件5和/或后牵引组件6。该底盘装有前牵引组件5和/或后牵引组件6,便于牵引。该前牵引组件和后牵引组件通过直缝满焊和螺栓锁紧方式固定,大大增加安装的安全性。请参阅图4和图5,前牵引组件的连接座51固定在底盘2上,连接座上设有限位管52,用于限位牵引杆53,并配合螺栓54固定牵引杆,螺栓端还设有开口销55。后牵引组件通过连接座61固定在底盘上 ,插销62穿过连接座,连接座上还设有磁铁63。主体架I上还设有标识牌9和/或插卡器10。如图6和图7所示,方便进行标识和插卡。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车主体架I由多段精益管搭接而成、主体架I与底盘2的连接等采用接头3连接,根据实际需要,接头3可以选择HJ-l、HJ-2、HJ-5和HJ-8等型号接头,采用接头方式连接便于工装车主体架I的拆卸,同时也便于更换损坏的精益管部件。在闲置期间,工装车数量较多,为减少工装车占用较大生产空间,操作人员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车的接头3拆卸,主体架I的精益管被拆解,然后归类后堆放在一起,底盘2可以堆叠在一起,如图8所示,由于底盘2采用型材结构,强度比较高,可以堆叠一定的高度,同时也能保证工装车零部件不会轻易变形,安全性高。另外,工装车的固定支撑件(内、夕卜、中支撑棒)对堆叠在一起的底盘2起到限位固定作用,防止堆叠的底盘滑脱,增加堆叠的安全性。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的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工装车,包括底盘(2)和主体架(1),所述底盘(2)下部设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由多段型材搭接而成,所述主体架(I)由多段精益管搭接而成,所述底盘(2)上部设有固定支撑件(20),所述固定支撑件(20)与主体架(I)通过接头(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I)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由多段精益管通过接头(3)连接而成的层架(19),所述层架(19)与主体架(I)通过接头(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架(19)上设置有第一垫板(18)。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由多段型材焊接围成,所述主体架(I)由多段精益管通过接头(3)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上设置有第二垫板(4)。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四角上部各设有一个固定支撑件(20 ),所述固定支撑件(20 )包括内支撑棒(21)和外支撑棒(22 ),所述主体架(I)的支脚插入所述外支撑棒(22)内部或者所述所述外支撑棒(22)插入所述主体架(I)的支脚内部,所述内支撑棒(21)通过接头(3 )将所述主体架(I)固定在所述底盘(2 )上。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前端和底盘(2)后端中部各设有一个中支撑棒(23),所述主体架(I)的支脚插入所述中支撑棒(23)内部或者所述所述中支撑棒(23)插入所述主体架(I)的支脚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四角下部各设有一个减震轮,所述减震轮均为万向轮;或者所述底盘(2)前端的减震轮为万向轮(8),所述底盘(2)后端的减震轮为定向轮(7)。
9.根据权利要求I至8任一项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设置有前牵引组件(5)和/或后牵引组件(6)。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8任一项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I)上还设有标识牌(9)和/或插卡器(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工装车,包括底盘和主体架,所述底盘下部设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由多段型材搭接围成,所述主体架由多段精益管搭接而成,所述底盘上部设有固定支撑件,所述固定支撑件与主体架通过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盘强度高的工装车,此外,在生产淡季该工装车可拆卸便于堆叠,堆叠强度较高和安全。另外,该工装车的结构简单,底盘可重复利用或更换,从而降低了工装投入成本。
文档编号B62B3/02GK202557573SQ20122020054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孙超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